家庭机器人

搜索文档
vivo推出旗下首款MR头显 已开放线下体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23:09
对于MR行业现状与未来,胡柏山表示:"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太着急,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硬件体验 基础,生态才会形成正循环,产业就会起来。" 但vivo在MR领域的投入规模并不小。胡柏山曾在去年底透露,vivo混合现实团队已扩大至500人。 日前,国内手机企业vivo正式推出旗下首款MR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为398克,为当前市场最轻 的MR头显。 据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介绍,vivo推出该产品历时5年研发,vivo 认为MR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 不过,vivo Vision探索版目前不会面向消费者销售,从8月22日起,北京、深圳等10余座城市的12家vivo 官方授权体验店开放用户预约体验。 vivo对MR还有着出海的规划,称将在五年后出海,而对于当前MR行业痛点——产品价格问题,vivo方 面称,vivo Vision的价格有望降至1万元左右或更低。 在此之前,苹果已率先推出首款头显Vision Pro,国内售价29999元起,市场预测销售了50万至60万台, 不过目前苹果已停止了Vision Pro的生产,并暂停了第二代Vision Pro ...
库克的“梦中情机”,vivo做出来了?
虎嗅· 2025-08-21 21:08
产品发布 - vivo正式发布首款MR头显设备"vivo Vision探索版",完全对标苹果Vision Pro [1] - 产品定位为短期满足沉浸感需求,长期将成为家庭机器人的"眼睛" [4] - 产品尚未正式开售,但可在全国10余个城市门店进行线下体验 [9] 产品性能 - vivo Vision机身重量仅398克,远轻于苹果Vision Pro的600克 [5] - 产品搭载11枚摄像头,正面7枚负责拍摄和空间测距,下方2枚捕捉手势,内部2枚定位眼动 [5] - 采用分体式双绑带设计,重心靠后,佩戴体验优于苹果Vision Pro [5][6] - 交互方式为"眼动+手势",操作逻辑与苹果Vision Pro基本一致 [8] - 透视功能延迟控制良好,未出现"虚实空间锚定错位"问题 [8] 内容生态 - 当前应用种类有限,主要为"观影+观看赛事+游戏+空间相册"组合 [9] - 在赛事直播应用上有所创新,可同时显示比赛画面和可操控虚拟地图 [9] - 内容生态匮乏是行业共性问题,非单家公司能解决 [3][11] 战略布局 - vivo成立机器人实验室,聚焦消费级市场,MR头显被视为未来机器人业务的前期布局 [4] - 计划将MR头显逐步绑定到机器人上,以解决内容短板问题 [11] - MR头显+机器人组合存在技术挑战,如缺乏力反馈和高精度控制问题 [13] - 行业仍处早期发展阶段,类比智能手机的"Windows Mobile"时期 [13]
vivo胡柏山:MR是未来家庭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4:24
MR行业现状与挑战 - MR技术正处于从"尝鲜"向"常用"跨越的关键节点,引发全行业关注 [1] - 当前MR行业面临内容生态匮乏、高昂售价、佩戴舒适度与应用场景等痛点 [2] - 行业需要能同时打造硬件和孵化内容生态的"链主"企业入局以推动生态正循环 [2] vivo的MR战略布局 - 公司布局MR基于"短期+长期"战略:短期满足用户大屏沉浸需求,长期作为家庭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 [1][2] - 公司认为MR是解决传统大尺寸电视空间限制的最佳方案,能结合虚拟沉浸感与现实信息 [2] - 长期目标是利用MR技术攻克家庭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决策"难题,为未来家庭机器人铺路 [2][3] vivo的技术与资源优势 - 公司年初成立机器人Lab,聚焦未来家庭机器人 [3] - 优势一:从智能手机时代积累的用户洞察能力可无缝迁移至MR领域 [4] - 优势二:MR所需核心部件(SoC、光机、摄像头等)均可复用现有手机供应链体系 [4] 生态建设与产业节奏 - 公司将不仅提供硬件设备,还将为开发者提供AI大模型、影像等技术工具以推动内容生态繁荣 [4] - 公司强调产业发展需循序渐进,硬件体验是生态正循环的基石 [3] - 公司为定义用户佩戴的黄金体验标准,专门研究了中国人的面部数据 [3]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MR可作为机器人数据桥梁和交互工具,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不足和操控难题 [3] - 开发者认为一个体验足够好的硬件是吸引用户、催生内容生态正循环的前提 [2]
为什么要做MR产品?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0 15:48
他指出,MR可能是在基于未来家用机器的场景目标情况下,很好的设备。 "所以总结来说,一方面要解决短期及用户的需求,大屏的需求,沉浸式的需求这种短期的需求。另一 方面站在未来长期角度,MR是可以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来满足家庭机器人长期需求"他说。 在"vivo会客厅"活动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谈到"为什么要做 MR产品"时表示,目前手机还不能被其他品类完全取代,同时大家对大屏观影、大屏娱乐、大屏游戏沉 浸的体验也非常期待。"用户有需求,那自然我们得满足这个需求。"他说。 在未来机器人时代,vivo到底能扮演什么角色?面对低生育率,老龄化,胡柏山表示,vivo作为一家科 技企业,应该去承担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责。所以,家庭机器人是未来要做的长期的方向。 他表示,在MR这里面找到了未来的机器人结合的方向。他指出,机器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是非结构化 的场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沙发摆放和冰箱的摆放以及餐桌的摆放,相信找不出一模一 样的。 责任编辑:李思阳 ...
中兴通讯切入家庭机器人赛道
快讯· 2025-04-28 15:46
公司动态 - 中兴通讯副总裁有线产品市场总经理胡俊劼表示公司正在切入陪伴机器人赛道 [1] - 公司拟推出家庭机器人产品 产品方向包括安全监控和情绪陪伴等功能 [1] 行业趋势 - 陪伴机器人赛道成为科技公司新布局方向 中兴通讯作为通信设备商加入该领域竞争 [1]
速递|前Cruise掌门Kyle Vogt再创业获1.5 亿美元融资,押注家庭机器人
Z Potentials· 2025-03-24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由前Cruise联合创始⼈兼CEO Kyle Vogt创⽴的机器⼈初创公司The Bot Company已筹集1.5亿美元,该公司旨在⽣产专注于家务的机器⼈ [1][2] 公司相关信息 - The Bot Company由Kyle Vogt与曾在特斯拉领导AI技术团队的Paril Jain以及前Cruise软件⼯程师Luke Holoubek共同创⽴ [2] - The Bot Company于五⽉成⽴,获得前GitHub⾸席执⾏官兼投资者纳特·弗⾥德曼等⼈1.5亿美元投资,本轮融资由Greenoaks领投 [1][2] - 该公司是Kyle Vogt辞去Cruise⾸席执⾏官职务约五个⽉后成⽴的,Cruise是他于2013年创⽴的⾃动驾驶汽⻋初创公司,后被通⽤汽⻋收购 [2][3] - Kyle Vogt辞职发⽣在10⽉2⽇的⼀起事故之后,事故中⼀名⾏⼈被⼈类驾驶汽⻋撞倒后,⼜被⼀辆Cruise⻋辆碾压并拖⾏20英尺 [4]
2025年中国AI家电行业发展白皮书 | 36氪研究院
36氪· 2025-03-19 21:07
AI家电行业核心观点 - AI大模型成为推动家电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核心引擎,特别是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优势加速AI普惠进程 [1][15][24] - AI家电智能化演进分为三个阶段:语音交互时代(2016-2022)、感知决策时代(2023起)、自主行动时代(未来) [2][16][27] - 当前处于"看得见"的感知决策时代,AI视觉技术通过多模态环境感知重构人机协作范式 [4][16][27] - 海尔智家通过"AI之眼"技术实现家电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成为智慧家庭典范 [6][7][58] - 未来AI家电将实现全场景自主协同与泛在智能,构建高度协同的智能生态系统 [8][18][111] AI家电智能化演进阶段 语音交互时代(2016-2022) -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基础人机交互,破除物理按键限制 [27][29] - 仅能执行线性指令,缺乏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 [2][27] - 催生第一代智能家电如语音控制开关、基础问答设备 [27][29] 感知决策时代(2023起) - Transformer架构与多模态大模型突破使家电具备"看得见"能力 [2][27] - 实现毫米级环境感知,如烟灶监测锅具温度、洗衣机识别衣物材质 [30][31] - 形成"感知-决策"闭环,家电从"执行工具"进化为"智能管家" [31][35] 自主行动时代(未来) - 家电将具备全局性统筹与操作能力,实现自动化取放物品 [27][32] - 家庭机器人成为重要方向,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766亿元 [32][33] - 海尔洗护机器人Hai 1已实现衣物识别分类与机机协同洗烘 [32] "看得见"阶段的三重革命 用户体验升维 - 空间感知:构建"环境-人-设备"立体感知体系,如卡萨帝空调毫米波雷达动态调节 [35][36] - 时间感知:实现跨时段预测,如冰箱追踪食材存储时长并推荐使用提醒 [38] - 情感维度:通过行为数据分析输出价值建议,如微波炉健康提醒功能 [39][40] 技术聚变 - 多模态融合感知:视觉、听觉等多传感器联合建模提升意图理解能力 [42][43] - 云边端协同:边缘端实时响应结合云端复杂运算,如AI洗衣机本地快速启动 [45] - 小样本学习:解决数据稀缺场景难题,如洗碗机仅需5次清洗实践适配新餐具 [46] 场景进化 - 多场景互联协同:海尔"三翼鸟"方案实现"1+3+5+N"全屋智慧场景 [49][51] - 个性化场景定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洞察需求,如"周末家庭影院模式"一键配置 [52] - 开放生态构建:打破品牌界限,提供高端卡萨帝鉴赏家Pro与年轻化小红花2.0套系选择 [53] 海尔智家AI技术应用 食材与烹饪管理 - 智能烟灶:AI之眼实现防溢锅与防空烧,烟机自动调节高度匹配排风量 [63][64] - 智能烤箱:识别食材种类/重量并推荐菜谱,全程监控熟度 [67] - 智能冰箱:AI智慧眼®识别210种食材,蓝莓存储7天花青素留存率99.8% [68][71] 清洁与维护 - 智能洗衣机:AI之眼识别衣物颜色/数量,护色模式解决混色问题 [79][81] - 扫拖机器人:AI主动寻污科技实现全屋0死角清洁,脏污识别精度提升 [83] - 智能洗碗机:AI智感双面洗技术自动检测油污程度匹配洗涤程序 [86] 环境管理 - 智能空调:人体位置追踪送风避免直吹,支持多命令语音交互 [90] - 智能热水器:AI零水冷大模型学习家庭成员习惯实现即开即热 [93] - 智能净水机:智慧鲜活水AI模式自动调节运行状态匹配饮水习惯 [94][95] AI家电未来趋势 家庭机器人 - 具身智能实现物理操作与认知决策闭环,覆盖陪护、家政、养老等场景 [105] - 海尔布局陪伴和康养机器人矩阵,集成触觉感知与情感识别技术 [105] - 端到端原生机器人大模型结合强化学习优化服务品质 [106][107] 自我学习与成长 - "认知代谢"能力实现自组织性、跨模态迁移性、需求驱动性进化 [108][110] - AI冰箱可能实现脑机接口直连,从厨房存储进化为家庭健康管理中心 [109] - 功能进化、交互进化、场景进化三大跃迁路径 [109] 全场景智能 - 数字孪生构建家庭空间四维模型(x/y/z+时间轴)实现场景化服务 [111] - 家庭内外协同,如浴室防跌倒系统多设备联动预案 [111] - 与智慧城市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管理、医疗安防等外部协同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