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幸福
icon
搜索文档
硅谷顶级投资人,纳瓦尔最新分享:关于财富、幸福和欲望的44条真相
雪球· 2025-10-01 21:00
关于幸福、成功与欲望 - 幸福源于满足,成功源于不满,这是驱动人生的核心矛盾[3] - 人生有两条通往幸福的路:获得想要的,或不想要没有的,后者通过减少欲望获得自由[5] - 赢得人生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解脱,而非永远循环[5] - 先追求物质成功再寻求精神自由是更现实的路径,实现物质欲望远比压抑更容易[5] -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快乐,是一份在得到想要东西之前承诺自己一直不快乐的合同[5] - 快乐可以让人更成功,但成功的定义会随之改变,转向更宏大、更纯粹、更与内心一致的目标[5] - 金钱能解决所有金钱问题,但买不来持久幸福,人类幸福感有极强适应性,最终回归基线[5] - 享受旅程本身,因为旅程即是回报,人生99%的时间花在追求过程而非享受结果瞬间[5] - 要成功必须精挑细选欲望,不可能在所有事上都卓越,必须学会专注[5] - 对事物越不执着,越能以自然真实的方式去做,因热爱而做而非为了结果[5] 关于心智、痛苦与自我 - 过去所受内心煎熬大多是可选的,本可以带着更少情绪和痛苦完成同样的事[6] - 不要成为受难成瘾者,痛苦是成长工具而非进步标志,要关注痛苦带来的结果而非痛苦本身[6] - 自尊是与自己建立的声誉,建立自尊最好方式是拥有并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6] - 人生最糟糕结局是缺乏自尊,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外部世界将成无法逾越挑战[6] - 骄傲是学习和成长最大敌人,让人固守过去,害怕承认错误,被困在局部最优解中[6] - 所有学习本质都是纠错,真正学习时大部分时间将是错误的,需要不断更新认知[6] - 如果需要记忆一个东西,说明没有真正理解,真正理解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可随时重新推导[6] - 直觉是最终决策者,理性只是事后合理化工具,重大人生选择要相信经过经验磨砺的直觉[7] - 思考自己是所有不快乐根源,沉浸于我故事、得失和情绪时就在喂养永不满足的小我[7] - 无法改变他人但可改变自己,别指望改变伴侣或朋友,他们只会因自己顿悟或创伤而改变[7] - 焦虑源于内心悬而未决冲突,当同时拥有两个相互矛盾欲望时压力就产生[7] - 人生最宝贵资源不是金钱或时间,而是注意力,谨慎选择关注事物,因为关注什么就成为什么[7] 关于人生游戏规则与行动 - 通过做独一无二自己来逃离竞争,找到对你是玩乐但对别人是工作的事情并将其产品化[9] - 在充满选择世界里最大错误是过早做出承诺,在充分探索前不要轻易锁定职业、城市或伴侣[9] - 如果在两个选项间犹豫不决,选短期内更痛苦的,大脑会夸大眼前痛苦,这条路往往通向长期更大利益[9] - 如果无法决定,答案就是不,现代社会充满机会,只需抓住那些让人毫不犹豫内心大喊Yes的机会[10] - 名声最好是创造价值副产品而获得,为了名声而追求名声是空洞危险陷阱[10] - 财富游戏是正和的,地位游戏是零和的,聪明选择玩哪个游戏,前者让所有人都赢后者必然有输家[10] - 现代社会对失败容忍度极高,要敢于快速迭代,成功关键不是避免失败而是增加尝试次数并从每次失败中学习[10] - 掌握任何技能关键是迭代次数而非小时数,不是重复一万小时而是进行一万次带有学习和纠错的迭代[10] - 灵感是易逝品必须立即行动,不受日程束缚的自由生活能最大限度抓住灵感实现最高效率[10] - 人生最重要三项决定是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事、在哪里生活,这三者决定人生基本盘[10] - 从失败身份开始可能是一种优势,因为一无所有才有从零开始不畏惧失败的勇气和动力[10] - 不要与愤世嫉俗者和悲观主义者合作,他们的信念会自我实现最终拖垮整个项目[10] 关于人际、社会与未来 - 人生高度取决于愿意承受多大短期痛苦,几乎所有重大回报都来自于对眼前诱惑的延迟满足[13] - 只需要得到所尊重的那极少数人尊重,试图从大众那里获得认可是徒劳无功的[13] - 健康社会标志是奖励那些为群体做出贡献的阿尔法,真正领导者不是先吃的人而是确保每个人都吃饱后最后一个吃的人[13] - 不要低估无人机将如何彻底改变战争,未来战场将没有士兵坦克和航母只有自主子弹对抗[13] - GLP-1类药物是自抗生素以来最大医学突破,将深刻改变社会健康、成瘾治疗和医疗成本,影响远超减肥本身[13] - 生育率下降是个人选择结果而非需要主动对抗的问题,是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可能通过激励机制和技术进步自我修正[13] - 育儿核心是提供无条件的爱并保护孩子能动性,目标不是培养训练有素的狗而是养育能自我生存的狼[13] - 无法通过书本学会育儿,本能远比想象更可靠,人类抚养后代已有数百万年历史,很多现代育儿科学是违背常识噪音[13] - 生命短暂死亡是最终均衡器,认识到一切终将归零会让人放下许多不必要焦虑和执着更专注于活在当下[13] 财富与地位游戏 - 财富创造是正和游戏,可共同创造价值让大家都受益,能解决金钱问题带来物质回报[22] - 地位游戏是零和游戏,基于排名和等级,提升自己地位往往意味着降低他人地位,本质对抗性易引发负面情绪[23] - 人类在进化中被硬编码追求地位,因财富概念出现前地位是获取资源唯一途径,但现代社会财富创造更值得追求更令人愉快[23] - 名声是一种地位,最好是赢得的,即作为创造价值副产品而产生,非刻意追求,仅为出名而出名是空虚脆弱[24] 自我认知与决策 - 真实性极其重要,撒谎会让人陷入镜子厅被过去言行束缚,世界极度缺乏真实性人们对此非常敏感[26] - 自尊源于内在,是自己对自己声誉,建立自尊关键是严格遵守内在道德准则,困难时也言行一致,为他人付出承担责任也能提升自尊[26] - 自我怀疑与缺乏自信不同,健康怀疑是我不知道该做什么需要弄清楚,而非我不值得或别人比我更懂[27] - 隐性知识和直觉远超能清晰表达的,要学会观察自己思维和感受,培养客观审视自己能力而非完全认同沉溺于想法[27] - 时间是极其有限宝贵资源,以4000个星期为例,主张默认对所有不重要事情说不,保持日历空闲以便精力投入真正重要激发灵感事情上[29] - 拒绝承诺未来避免被过去自己绑架,保持灵活性根据当下心流和灵感行动效率最高[30] - 毫不道歉地自我优先非自私自利,而是保护自己时间和精力更好专注于创造价值和追求真正重要事情,需要练习摆脱社会期望束缚[30] - 批判性审视自己思维,区分真正问题和头脑制造问题,很多焦虑源于对无法控制或不重要事情反复思虑[32] - 反思死亡是解决焦虑有效方式,意识到一切终将归零有助放下不必要担忧[33] - 智力真正测试是从生活中得到想要的,包括知道如何获得和想要正确东西两部分[34] - 决策时优先考虑长期平静,面临两个看似相等选择时选短期内更痛苦路径,因大脑倾向高估短期痛苦低估长期痛苦[35] - 相信直觉但用理性检验,直觉是精炼判断和品味是长期经验思考聚合,重大决定要反复思考考虑利弊但最终听从带着信念出现直觉[35] - 人生三大决策是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事、住在哪里,这些早期决策影响深远,值得花大量时间例如决策周期1/3去探索思考[35] 学习与成长 - 学习本质是错误纠正,在任何事情上进行10000次迭代比重复10000小时更接近精通[37] - 快速止损至关重要,一旦意识到关系项目或路径不再有效就应尽早离开不要沉没成本[38] - 对特定事情保持乐观,对整体保持乐观但对具体机会保持怀疑[39] - 成功关键在于将自己产品化,找到那些对你是玩乐但对别人是工作且世界需要事情然后将其规模化[41] - 通过真实自我逃避竞争,当做事越自然越符合天性竞争就越少[42] - 利用现代社会提供无限机会去探索尝试找到最适合领域地点和人,不要过早承诺[43] 科技与未来趋势 - 大型语言模型是强大工具解决搜索翻译部分编码等问题,是计算机科学根本性突破但非通用人工智能或超级智能,视为不同形式智能非通往人类级别智能必经之路,对AGI/ASI持怀疑态度[55] - 批评现代医学某些局限性如过度干预缺乏深刻理论解释,同时高度评价GLP-1类药物称其自青霉素以来最突破性药物,认为不仅在减肥还可能在抗衰老降低多种疾病风险方面带来革命性影响,将深刻改变社会和医疗成本结构[55] - 反思纯粹自由主义局限,承认文化宗教等作为合作系统重要性,关注低生育率问题认为更多是个体选择女性解放享乐主义和经济因素结果,非需强制干预问题,相信经济和激励机制最终会找到解决方案[55] 资源与价值观 - 财富真正价值在于提供自由:选择自由、不必听命于人自由、追求好奇心自由、承担风险创造价值自由[57] - 时间非最基本资源,专注注意力才是终极货币,选择关注什么决定生命体验质量,警惕信息饱和时代对注意力无情剥夺[57] - 内在幸福优先,真正幸福源于内心非外部环境或他人,试图改变他人获得快乐徒劳,幸福关系秘密是两个幸福的人[45] - 价值观匹配至关重要,长久关系基础是深层价值观共识远比共同兴趣重要,价值观体现在面对艰难抉择时行动上[45] - 遗传重要性被强调,遗传在行为性格中作用巨大,后天影响往往被高估,选择伴侣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孩子遗传基础[46] - 理解超越记忆和纪律,真正学习在于深刻理解非死记硬背,心理层面理解比纪律更能持久改变行为,一旦认清真相便难以视而不见[48] - 许多人生最重要教训如金钱名声与幸福关系无法通过指导习得必须亲身经历,智慧往往是陈词滥调直到个人体验赋予其意义[48] - 普适哲学建议往往过于宽泛必须结合具体情境应用,生活本身是检验和筛选适用原则最佳场所[49] - 人类天生厌恶损失害怕改变和从零开始,但成功者愿意一次次重新开始无论是事业还是关系[51] - 名声和他人看法易让人过度在意自我形象从而限制行动探索,保持好奇心和内在孩童状态至关重要[52] - 不应被过去身份或信念束缚,当现实与认知冲突时应勇于更新甚至打破旧我[53]
9月译著联合书单|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39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英]娜塔莉·劳伦斯著 ,张凤香、白文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部深入探索人类与怪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史与心理分析著作。作者娜塔莉·劳伦斯以跨学科的视 角,从史前洞穴壁画中的兽人巫师、古希腊神话中的弥诺陶洛斯,到《圣经》中的蛇与混沌之龙,追溯 了怪物在人类想象中不断演变的形象与象征意义。本书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怪物并非外在的恐怖存 在,而是人类内心恐惧、欲望、混沌与兽性的投射。它们是我们试图理解自然、自我和社会秩序的过程 中所创造的"他者",同时也是文明与野蛮、理性与疯狂、创造与毁灭之间永恒博弈的隐喻。 《狮吼人生:奇女子巴斯妇传》 《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英]贾斯廷·马罗齐著,郭玉红译,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7—21世纪在伊斯兰王朝变迁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切入点,如麦加、大马士革、巴格达、耶 路撒冷、科尔多瓦、开罗、非斯、撒马尔罕、君士坦丁堡、喀布尔、伊斯法罕、的黎波里、贝鲁特、迪 拜、多哈等,通过介绍城市的重要建筑、文化以及相关王朝或家族的历史,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勾勒出伊 斯兰文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面貌。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 ...
粤豪珠宝2026新品珠宝展:从东方走向世界,探寻幸福的真意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29
2025年9月8日,粤豪珠宝2026新品珠宝展《幸福|教会我的事》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启幕。延续去年《东 风来》珠宝展的风骨与自信,让风从东方起、走向世界。今年,粤豪珠宝以《幸福|教会我的事》为 题,将发源于潮汕泰昌银楼的百年匠心与国际视野相融合,通过空间、策展、产品三大维度,开启品牌 璀璨而幸福的新篇章。这不仅是一场珠宝盛会,更是一次对幸福本质的深刻探索。 跨越两百年的3D快闪空间,引爆打卡热潮 早在8月28日,粤豪珠宝便以一场先锋艺术事件点燃城市热情——在深圳水贝IBC广场打造3D快闪空间 《穿越1920·邂逅2120》,并特邀中国首对3D地画艺术家万氏兄弟亲自操刀。地画一侧复原1920年代泰 昌银楼所在的潮汕街景,另一侧以赛博朋克风格构筑2120年超现实图景。同时,空间外墙辅以视觉冲击 力极强的3D墙绘,每一处细节皆彰显匠心。 快闪空间内设有复古区和未来区,通过中医义诊趣味养生、"复古照相馆"、"赛博冰淇淋"等互动环节, 将幸福瞬间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这一虚实交织的空间迅速成为城市打卡新地标,通过社交媒体引发广 泛传播,为后续珠宝展积攒了强劲的声量。 珠宝展期间,快闪空间现场还特别安排了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表 ...
一个人顶级的养生:好好吃饭
洞见· 2025-08-11 20:35
核心观点 - 文章强调"好好吃饭"对身体健康、情绪管理及生活自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基础 [6][15][33][51] 分章节总结 01 好好吃饭是对身体最大的尊重 - 饮食不规律或长期摄入垃圾食品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及健康问题(如胃溃疡案例)[8][9][10][11][12] - 营养均衡、三餐规律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础,肠胃健康直接影响情绪状态 [15][16] - "爱人如养花"理念延伸至身体养护,健康肉体是思想与抱负的载体 [15] 02 好好吃饭是最易获取的幸福感 - 幸福的基础包含身体健康与心灵平静,而食物能直接提供满足感 [19][20][21] - 家庭烹饪场景中的"手抓菜"现象体现情感联结,食物与家庭记忆深度绑定 [26][27][28] - 《读者》杂志将"家"的味道定义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幸福符号 [29][31] 03 好好吃饭是一个人的顶级自律 - 消费主义陷阱下,高价健康课程与放纵饮食并存的现象反而损害健康 [35][36][37][38] - 自己做饭的过程具有治愈性,能提升对生活的掌控力 [43][44][45] - 规律饮食者往往具备更强自律性(如博主案例:兼顾工作、学习与健康管理)[47][48][49] 总结升华 - 好好吃饭被定义为治愈创伤、强化身心的长期投资,能增强现实抗压能力 [51][52] - 幽默化表达"两顿美食解决难题"强化观点亲和力 [53][54]
如果幸福不是终点,那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6-23 15:17
核心观点 - 研究发现人们最在意的并非"幸福"本身,而是更具体的家庭健康、生活安全和财务保障 [1] - 通过3,358名美国受访者的100万个情境选择测试量化分析,"孩子的健康"边际效用达平均水平的67倍,显著高于其他维度 [2] - 幸福被视为责任、健康与稳定等基础需求满足后自然产生的副产品,而非直接追求目标 [2][6] 研究设计 - 采用经济学"边际效用"方法,设计126种"福祉维度"让受访者进行取舍选择 [1] - 测试涵盖健康、财富、人际关系等多元领域,量化受访者为各项福祉"多付出一点"的意愿强度 [1] 关键研究发现 - 福祉维度排序:1) 孩子健康(67倍均值) 2) 孩子生活幸福 3) 家庭经济支持能力 4) 自身身体健康 [2] - "生活满意度"边际效用仅为均值1.6-2倍,显示主观感受的优先级低于基础保障 [2] - 人群内部个体偏好差异大于群体间差异,决定因素为人生经历、资源占有和心理状态 [4] 影响因素分析 - **经历因素**:童年环境、教育背景、重大生活事件(如丧亲、失业)塑造价值排序 [4] - **资源因素**:财富/健康/社会关系构成"生产投入",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显著(如富人幸福感增长有限) [5] - **心理因素**:认知方式(如社会比较)和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幸福感知 [6] 理论与现实印证 -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观"认为幸福是责任与意义导向生活的自然结果 [3] - 孟子"寡欲养心"思想与研究发现形成跨文化呼应,强调道德实践而非欲望满足 [4] - 实证显示人们口头宣称的优先级与实际选择存在偏差(如愿为子女健康牺牲生活满意度) [6] 实践启示 - 稳定收入、家庭关系和健康身体构成幸福产生的必要基础条件 [6] - 个体应聚焦"守护珍视事物"而非直接追逐幸福,后者会作为副产品自然显现 [7]
财富密码大揭秘:普通人也能践行的8条致富铁律
搜狐财经· 2025-06-16 03:23
投资策略 - 指数基金是一种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能够分散风险 [3] - 指数基金遵循市场平均收益原则,不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而是紧跟市场整体走势,在有效市场假说中,普通投资者很难通过主动选股持续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恰好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3] - 定投策略即定期定额投资,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这种投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市场的波动,平滑了投资成本,降低了因一次性投入在高位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4] 理财心态 - 在理财过程中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往往是短暂的,而其消耗的资金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投资,产生长期的收益 [4] - 真正关键的理财技巧在于克制炫耀冲动,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投资中,实现财富的增长 [4] - 复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力量源自坚持,在投资中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投资才能带来累积的成果 [5] 风险应对 - 风险在投资中无处不在,但可以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这需要学习市场知识,了解不同投资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7] - 控制情绪,避免因贪婪或恐惧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理解人类心理,洞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7] -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理性对待风险,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投资行为的合理性 [7] 投资目的 - 幸福的真谛并非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在投资过程中应该明确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由,而不是被金钱所束缚 [7] - 在投资和理财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由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财富,实现真正的幸福人生 [8] - 自由比金钱更重要,资源(金钱)的价值在于能够为我们带来自由和满足感,当我们为了追求更多金钱而牺牲自由时,就违背了投资的初衷 [8]
《纳瓦尔宝典》之后,他又说了些什么……
红杉汇· 2025-04-26 20:01
什么是成功 - 满足物质欲望比放弃它们更容易实现 但成功后可能感到无聊 需要寻找新的目标或享受过程本身 [4] - 不必要的欲望和外界观点是痛苦根源 成功需要克制欲望并专注 无法在所有领域都成为最优秀 [4] - 出名应是有意义事情的副产品 为出名而做事不可取 通过贡献获得的名声值得追求 [4] - 财富比地位更容易带来满足感 需要更多理性思考来理解 [4] - 成功需要具体定义并专注 其他问题可忽略 [5] - 极度成功者依靠强烈渴望和行动力而非学习成功学 [5] - 成功者愿意反复从零开始 在职业和人际关系中持续尝试 [5] - 社会对有能力者期望更高 通过更多贡献可获得无法替代的地位 [5] 自尊与成长 - 自尊问题最限制个人发展 可通过遵守自我准则或为他人创造价值来提升 [6] - 长期传递道德信号会吸引同类人 保持美德存在长期自私理由 [6] - 骄傲是学习的敌人 导致成长停滞并需付出成功和时间的代价 [6] - 伟大创造需要接受从零开始的痛苦 许多成功者不愿重回起点 [6] - 抛开身份标签灵活适应现实变化 是智力的体现 [6] 幸福与快乐 - 聪明与快乐可共存 幸福是一种主动选择 [7] - 快乐状态下选择的事业更易成功 不应将快乐与成功对立 [7][8] - 生命仅约4000周 不应浪费时间做不想做的事 [8] - 过度安排生活降低质量 减少无关事务能提升效率和自由 [8] - "产品化自己"是成功关键 找到天赋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8] - 幸福是对现状的满足感 但人们常追求超出幸福的意义 [8] - 生命在预期与意外间流动 需享受过程而非控制结果 [8] - 焦虑源于匆忙生活 应观察并解决问题而非过度反思 [8] - 注意力是生命真正货币 选择关注点决定生活质量 [8] 决策与改变 - 面对等价选择时 选择短期更痛苦的选项以避免大脑的长期偏见 [8] - 个人需通过特定经历主动学习 无法直接复制他人经验 [8] - 改变他人不可行 只能调整自我反应或等待对方自然转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