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崛起
搜索文档
浙商证券邱世梁:着眼中长期 把握周期反转等三大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2:39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一轮由科技引领的行情中,可着眼于周期反转、成长崛起与出海爆发三大关键方向进行中长期布局 [2] - 从量化统计看,此轮行情自去年9月底以来运行约一年,参照历史周期还将延续 [2] - 在“反内卷”政策推进下,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有望全面提升,行情时间长度和强度值得期待 [2] 周期反转 - 周期板块的反转机会由更新驱动与复苏逻辑推动,将改善行业盈利和现金流,从而有能力和动力进行技术迭代与创新 [2][8] - 造船行业处于由船舶20年寿命驱动的新周期起点,新能源化和环保化趋势使产业景气度持续高企,中国造船业作为全球优势产业将显著受益 [3][4]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遵循“复苏三部曲”框架:第一步是出口高增长,尤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这些国家正推进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呈现周期与成长叠加特征,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5] - 复苏第二步是国内更新周期启动,去年以来行业步入更新周期底部区域并开始周期性上行 [6] - 复苏第三步是关键一步,即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将为工程机械带来新增需求接力 [7] - 对于光伏设备、锂电设备等行业,“反内卷”政策正形成从政策支持、融资控制到行业自身的立体化供给约束体系,预计将推动行业盈利改善和技术创新,如锂电转向固态电池、光伏探索BC及钙钛矿技术 [8] 成长崛起 - 当前市场行情由人工智能引领,AI是本轮科技行情的“主旋律”,其产业链条长,从下游应用、智能体到硬件环节的人形机器人,再到零部件、算力、存力、光模块,直至上游设备与元器件 [9] - AI最有潜力的应用场景是人形机器人,这是一条“星辰大海”的赛道,目前头部企业出货规模不大,但到2026年有望迎来大规模量产 [9] - 预计明年将有大批量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环境应用,尽管性价比可能尚未完全超越人力,但本体厂商和应用方有强大动力大规模部署,以在真实场景采集数据,迭代模型、硬件和算法 [9] - 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二级市场投资,建议采用“选股魔方”逻辑:一方面关注技术路线明确的行业龙头把握行业贝塔,另一方面寻找有场景、有预期差、被市场低估的“新、小、低”标的,尤其是可能在头部企业供应链中从“实习生”逆袭为“正式员工”的企业 [10] 出海爆发 - 本轮出海潮中,中国企业具备“主动增长+被动避险”双重动因,全球绿色转型与数字化浪潮催生跨区域增量需求,龙头企业借技术、资本与品牌溢出效应主动布局新兴市场与高端价值链 [11][12]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仍存,中国企业需多元化配置产能以保证经营韧性与战略纵深 [13] - 出口链企业投资框架需首先明确其产品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其次看核心出口市场是欧美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处于大规模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为中国优势资本品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13] - 中国企业通过全球布局将催生一批“具备中国基因的跨国公司”,不仅能规避单一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打开成长天花板,其市场空间、盈利水平、估值逻辑和市值天花板将迎来全面重估 [13]
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军贸爆发
2025-08-24 22: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械、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军工、自动化物流搬运、服装、半导体、水下作战、可控核聚变 - **公司**:涛涛车业、巨星科技、杰克股份、华通线缆、中机联合、杭叉智能、安徽合力、中力股份、诺力、吉智家、华腾股份、内蒙一机、中兵红箭、光电股份、瑞科激光、联创光电、精品特装、北方导航、中国海防、亚星锚链、西部材料、西部超导、旭光电子、蔚来、理想、问界、特斯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趋势观点**:2025 年行业主要观点为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出口突围和军贸爆发[2] - **周期反转**:2025 年锂电设备显著增长,行业利润和现金流改善带动资本开支和新技术应用形成良性循环,如锂电设备指数接近人形机器人指数;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释放风险,工程机械将经历出口、更新需求、新增需求复苏三部曲;工业气体价格上涨预示工业机器板块超预期表现[1][4][7] - **成长崛起**:大国博弈背景下,光伏、锂电等科技引领的新兴产业值得期待,下游材料和上游设备受益于利润和现金流改善带来的资本开支增加[1][4] - **出口突围**:尽管国际市场产能过剩,但中国龙头公司在贸易战中受益,到 2025 年 4 月 2 日出口链相关公司增长率超 14%,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1][6] - **军贸爆发**:军工行业因估值体系变化迎来机遇,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中国军工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推动军贸业务发展[1][6] - **反内卷政策影响**:旨在防止恶性竞争,提高产品价格稳定性,促进市场自律,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稳定大众商品价格,周期领域如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及出海链下半年或有更多机会[1][5] - **工程机械前景**: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释放,工程机械将复苏,70%以上业绩来自海外,内需加强将推动发展,重大项目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拉动需求,工业气体价格增长表明工业机器板块有望超预期,资本市场周期性领域内需方向或有投资机会[6][7] - **人形机器人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如涛涛车业在美国销售并代工生产人形机器人,验证技术可行性,为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是新兴成长板块[3][8] - **自动化物流搬运领域**:叉车与物料搬运机器人结合是发展方向,杭叉智能、安徽合力等企业在无人叉车领域有竞争优势,将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9][10] - **杰克股份**:是服装行业智能装备龙头企业,若实现 10%替代率,市场规模达 6000 亿 - 8000 亿元,凭借与下游合作具备率先落地应用场景能力,市场空间广阔[11] - **华腾股份**:在半导体领域有用于镜片加工的磨床和丝杆磨床等设备,在半导体制造中有关键作用,带来市场机会[12] - **纯电大六座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改善,新车型技术突破缓解用户补能焦虑,优化车内空间设计提高舒适度和实用性,新能源汽车换购周期短,2025 年迎换购潮,看好理想 I8 及蔚来乐道 L9 等新车型前景[19][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防军工**:中国兵器集团军贸陆域无人与反无人作战体系动态演示受关注,无人装备相关公司如内蒙一机、中兵红箭等受推荐,反无人装备如激光武器受重视,相关公司有瑞科激光、联创光电[14] - **特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包括物资运输、侦查等用途,履带式无人坦克等是重要类型,相关公司如内蒙一机、精品特装订单前景好,中兵红箭、北方导航受关注[15] - **水下作战技术**:是新发展方向,与深海科技结合,中国海防、亚星锚链等公司被重点推荐,推动水下作战能力提升[16]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旭光电子是核心标的,2024 年收入 15.9 亿元,电力设备板块占比最高,军工业务收入 3.7 亿元占比 23%,电子材料业务实现国产替代,预计 2026 年全球氮化铝材料市场规模达 500 亿元,在可控核聚变方面保持全球领先,有巨大成长空间[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