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行业复苏
icon
搜索文档
房企半年报前瞻|10家房企扭亏为盈,下半年经营突破挑战仍存
北京商报· 2025-07-22 14:01
房企2025年半年度业绩概况 - 40家房企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6家实现净利润为正,10家扭亏为盈(城建发展、渝开发、城投控股等)[1] - 盈利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项目交付、资产出售及资本市场投资获利[1] - 部分企业盈利依赖资产出售,下半年经营持续性存疑[1] 盈利房企具体表现 - 演江集团预计净利润16.33亿-19.82亿元,同比增长(2024年同期11.66亿元)[2] - 城建发展预计净利润4.4亿-6.54亿元(2024年同期-1.38亿元),同比增长420.29%-574%[2][3] - 渝开发预计净利润1.75亿-2.25亿元(2024年同期-0.33亿元),同比增长630.3%-781.82%,涨幅居首[2][3] - 珠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366.67%-483.33%[3] 亏损房企情况 - 华夏幸福预计净亏损55亿-75亿元(2024年同期48.49亿元)[2] - 华侨城A预计净亏损23亿-29亿元(2024年同期-10.56亿元)[2] - 金地集团预计净亏损34亿-42亿元(2024年同期-33.61亿元)[2] 业绩改善核心因素 - 7家扭亏房企提及项目交付、结转周期和毛利率提升是关键[5] - 城建发展通过天坛府、龙樾天元等项目交付实现收入大幅增长[6] - 城投控股、南山控股等因房产项目竣工交付结转增加而改善利润[6] - 珠江股份和城建发展受益于A股市场回暖,股票资产增值[7]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2025年上半年A股总市值达100.02万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6.5%[7] - 各地优化公积金政策超150次,约20城支持"商转公"政策[7] - 房地产行业债券平均利率2.83%,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7] - 融资条件宽松及成本下降有效减轻企业财务负担[8]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渝开发通过转让朗福公司股权确认投资收益2.4亿元,但主营业务未明显改善[9] - 万业企业通过出售参股公司股权实现投资收益[9] - 需聚焦核心城市板块提升产品力,强化品牌差异化[10] - 内部管理需精细化以控制成本,保障盈利空间[10]
房地产行业点评报告:单月销售数据表现走弱,房企国内贷款增速转正
开源证券· 2025-07-15 22: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销售数据走弱,城市市场热度分化,开工数据降幅收窄但竣工面积同比仍下降,开发投资额降幅扩大,房企国内贷款增速转正,预计三季度销售数据有望延续弱复苏趋势 [5][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6月销售数据表现走弱,城市市场热度分化 - 2025年1 - 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59亿平,同比 - 3.5%,销售额4.42万亿元,同比 - 5.5%;6月单月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 - 5.5%和 - 10.8%,销售均价同比 - 5.6% [5][14] - 分区域看,1 - 6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 - 5.2%、 - 1.2%、 - 2.5%、 - 6.0%,中部区域表现较好 [5][14] - 2025年前24周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为 + 7.3%、 - 2.2%、 - 4.2%,高能级城市成交热度更高 [5][14] 开工数据降幅收窄,竣工面积同比仍下降 - 2025年1 - 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3.04亿平,同比 - 20.0%,住宅新开工同比 - 10.4%,降幅均收窄;2024年和2025年1 - 6月Wind 322城宅地成交面积同比分别 - 13%和 - 5% [6][21] - 1 - 6月房屋竣工面积2.26亿平,同比 - 14.8%,住宅竣工面积同比 - 15.5%,降幅收窄,预计2025年竣工面积依旧承压下降 [6][21] 房企开发投资额降幅扩大,新开工意愿较弱 - 2025年1 - 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67万亿元,同比 - 11.2%,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 - 10.4%,降幅持续扩大,新开工数据下降及销售回款不足影响投资意愿 [7][21] 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扩大,房企国内贷款增速转正 - 2025年1 - 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万亿元,同比 - 6.2%,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 + 0.6%、 - 7.2%、 - 7.5%、 - 11.4%,除国内贷款同比转正外,其他渠道到位资金同比降幅均扩大 [7][25] 投资建议 - 6月单月销售数据走弱,7月前两周重点城市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商品房成交面积分别 - 15.7%、 + 2.6%、 + 16.3%,预计三季度销售数据有望延续弱复苏趋势 [8][30] - 推荐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如绿城中国、招商蛇口等 [8][30] - 推荐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受益于地产复苏和消费促进政策的企业,如华润置地、新城控股等 [8][30] - 推荐“好房子,好服务”政策下服务品质突出的优质物管标的,如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等 [8][30]
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路演纪要:行业低谷期的“逆行者”,稳中有进彰显经营韧性
格隆汇· 2025-07-09 12:09
公司概况 - 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之附属公司,在中国10个内地重点城市拥有27个房地产项目,包括上海、北京、天津等,未来可售规划建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3]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40亿港元,同比增长56.4%,主要以物业销售为主,辅以租金、物业管理及服务收入以及酒店经营等板块[5] - 2024年毛利率降至17.1%,持有现金53.43亿港元,净负债率64.8%,核心资产优质,现金流保持充沛[5] 经营策略 - 通过加强销售回款管理、促进营收提升、强化重资产变现能力和优化债务结构等方式提升抗风险能力[6] - 聚焦管理提升,从开源增收和节流降本两个维度强化,注重提升管理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项目的能力和水平[6] - 在拿地上保持审慎态度,严控拿地节奏,优先保障现有项目的开发效率与资金周转[8] - 后续延续审慎拿地策略,坚持项目质量和盈利能力并重,加强对现有土地储备的开发[10] 区域布局 - 继续深耕上海都市圈、长三角及其他核心一、二线城市,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工业地块转型升级等新模式[12] - 上海临港105项目收购成本约1.57万元/㎡,当前售价稳定在3.2万元/㎡[12] - 西安自然界项目已售面积282万平方米,未来可售面积38.7万平方米,预计毛利率达20%-30%[12] 行业展望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预期政策的正面效应将于2025年持续显现[16] - 上海楼市坚挺,新房成交量维持平稳,高端改善型项目持续热销,但部分刚需项目面临较大去化压力[17] - 保障性住房加速入市,今年将新增120万套,上海、深圳等地的保障房租金仅为市场价的50%,将对房屋租赁市场带来下行压力[18] 财务状况 - 2024年亏损主要由于交付项目中毛利率较高的项目减少、销售单价下调及物业项目确认若干减值亏损所致[19] - 投资性物业重估亏损扩大,主要是受中国内地物业市场下行影响及新签租约的租金有所下调导致[21] - 2025年将着重以现金流、降负债为核心指标,促进稳健经营,并通过加强销售回款管理等方式提升经营性现金流表现[19]
30家重点房企4月投资同比增长近100%;旭辉召开境外债重组说明会丨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7:05
房地产行业投资动态 - 4月30家重点房企全口径投资金额达876亿元,同比增长近100%,环比增长6.5% [1] - 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环比3月300万平方米提升15.67% [1] - 头部房企如越秀、金茂通过联合竞拍核心地块强化土储,战略聚焦高能级城市优质资源 [1] 地方政府去库存政策 - 安徽省合肥、蚌埠等城市累计收购存量商品房10279套,其中2917套用作保障性住房 [2] - 银行再贷款授信10.19亿元支持保障性住房转化 [2] - "以购代建"模式缓解开发商库存压力,加速资金回笼,利好区域型中小房企 [2] 房企股权与融资动态 - 华远地产控股股东华远集团解除并重新质押2.2亿股,占总股本9.38%,质押融资用于支持下属公司业务 [3] - 华远集团累计质押比例达持股数量的19.79%,总持股占比47.39% [3] - 保利置业全资附属公司获批发行7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有效期2年,可分期发行 [5] 债务重组与资本结构优化 - 旭辉控股境外债重组方案以债转股为主,境内重组以资抵债为主,预计信用债规模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以内 [4] - 存量信用债务久期延展至9~10年,利率下调至可承受水平 [4] - 债转股策略旨在优化资本结构,绑定债权人利益,提供灵活退出通道 [4] 行业格局与政策影响 - 国资背景房企融资渠道畅通,低成本融资强化项目开发及债务管理能力 [5] - 头部房企资源倾斜加速行业分化,巩固"强者恒强"格局 [5] -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呈现阶段性复苏,销售端回暖支撑补仓意愿 [1]
销售迎季节性调整
华泰证券· 2025-05-06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评级为增持(维持),房地产服务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金额环比和同比均下降,降幅较3月走阔,1 - 4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且增速走阔,销售市场迎来季节性调整,后续需关注实操政策落地节奏,看好核心城市复苏及对应区域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房企估值修复[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情况 - 4月百强房企(公司可比口径)单月销售金额环比下降14.8%,同比下降14.6%,降幅较3月走阔2.7个百分点;1 - 4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0.1%,增速较1 - 3月走阔1.8个百分点[2] - 4月销售市场迎来季节性调整,整体带看量与二手中介门店成交量环比均有所回落[2] 不同排名房企门槛及销售增长情况 - 2025年1 - 4月TOP10、TOP20、TOP30、TOP50、TOP100房企的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分别达333、119、87、43、13亿元,同比+10.9%、 - 16.1%、+5.3%、 - 4.5%、 - 19.5%,其中TOP10门槛提升最为明显[3] - 百强房企4月销售金额中32家环比增长,较3月减少50家,39家同比增长,较3月减少1家[3] - 2025年4月TOP3、TOP10、TOP11 - 20、TOP21 - 30、TOP31 - 50、TOP51 - 100单月销售金额同比 - 21.0%、 - 14.7%、+18.3%、 - 49.0%、 - 7.5%、 - 31.3%,增速较3月分别 - 18.7、 - 0.5、+5.7、 - 65.0、+15.8、 - 0.3个百分点[3] TOP10房企销售贡献度 - 本期百强榜中,TOP10房企单月/累计销售额占TOP100的50.2%和51.7%,较3月分别下降5.0pct/持平,显示TOP10单月销售贡献占比环比有所下降[4] - TOP50房企中有23家实现1 - 4月累计同比增长(较1 - 3月减少2家),其中鸿荣源、能建城发等房企累计增速超50%[4] 网签量情况 - 4月1 - 27日,44城新房/22城二手房同比 - 13.3%/+18.7%,环比 - 31.1%/ - 9.0%,新房二手房环比均有所回落[5] 重点推荐公司 - A股开发推荐城投控股、城建发展、滨江集团、新城控股、招商蛇口、建发股份[5] - 港股开发推荐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越秀地产[5] - 物管公司推荐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滨江服务[5] 重点推荐公司具体情况 - 城投控股2025Q1实现营业总收入23.4亿元,同比+455.6%;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34元[10][11] - 城建发展25Q1实现营收66.1亿元,同比+436%,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扭亏,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32元[10][11] - 滨江集团25Q1实现营收225.1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48%,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08元[10][11] - 新城控股2025Q1实现营收97.4亿元,同比 - 32.2%;归母净利润3.04亿,同比+34.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50元[10][11] - 招商蛇口2025Q1实现营收204.5亿元,同比 - 13.9%;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34.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52元[10][12] - 建发股份2025Q1实现营收1438亿元(yoy + 9.5%),归母净利5.8亿元(yoy - 3.3%),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33元[10][12] - 华润置地24年收入2788亿元,同比+11%;核心净利润254亿元,同比 - 8.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2.72港元[10][12] - 中国海外发展24年收入同比 - 9%至1852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 - 39%,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07港元[10][12] - 绿城中国24年收入1585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 - 49%,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73港元[10][12] - 建发国际集团24年收入1430亿元,同比+6%;核心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 - 1.6%,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29港元[10][12] - 越秀地产24年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10.4亿元,同比 - 67%,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85港元[10][13] - 华润万象生活24年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24%,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9.81港币[10][13] - 绿城服务24年实现营收178.9亿元(剔除MAG影响),同比+6%;核心经营利润15.9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30%,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91港币[10][13] - 中海物业24年实现营收140.2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3%,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74港币[10][13] - 保利物业24年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7%,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0.15港币[10][13] - 招商积余25Q1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96元[10][13] - 滨江服务24年实现营收36.0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11%,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1.06港币[10][13]
保利发展2024年报解码:逆周期领跑者的“安全+增长”双引擎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8:26
行业整体态势 - 202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组合拳与市场分化中延续止跌回稳态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7.1%,但四季度一线城市成交同比增长40%,核心城市结构性优势凸显[1] 公司财务表现 - 保利发展全年签约金额3230亿元稳居行业首位,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七年为正,债务结构持续优化[1] - 公司主动压降有息负债54亿元,存量有息负债综合成本降至2.92%,较上年下降22个基点,新增融资中公司债利率低至2.20%,中期票据利率2.30%[2] - 实现销售回笼3277亿元,销售回笼率较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3亿元,年末在手现金1342亿元,已售待回笼资金832亿元[2] 融资与债务管理 - 运用经营性物业贷款、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政策工具新增经营贷130亿元,2025年4月获批首单纯现金融资的定向可转换公司债券,计划融资规模85亿元[3] - 2025年4月公司债券(第一期)获中诚信国际"AAA"评级[3] 产品力与科技赋能 - 产品力在克而瑞排名中从2021年第九跃升至第二,"天悦人和"产品系全面落地,宁波天珺、上海琅悦等项目首开去化率超70%,销售流速稳居板块前三[3][4] - 竣工交付16.5万套住宅,22个项目获市级以上施工示范工地称号[4] - 海南试点"快建体系"实现拿地后14个月竣备、工期压缩30%以上,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供应链端成本[5]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商业运营项目上海花木时光里、广州鱼珠时光出租率连续三年提升,租赁住房板块"和寓"品牌在营规模超4.5万间[5] - 物业服务板块第三方管理面积增至525.6万平方米,商办业态新拓金额同比增长17.9%[5] 战略布局与市场表现 - 2021年提出去"五化"战略,2024年权益销售比创近年新高,38个核心城市销售占比达90%,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市占率达7.1%,较2023年增长0.3个百分点[5] - 深度参与"三大工程"建设,广州琶洲村改造项目惠及2500户村民,改造规模居广州乃至全国前列[6] 品牌与可持续发展 - 品牌价值十五年蝉联行业榜首,ESG评级全面提升,MSCI评级从B上调至BB,国新ESG评级AA位列行业首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