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管退
搜索文档
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业绩攀升,借鉴海外经验破局地产转型,“中国蓝海”潜力待释放
华夏时报· 2025-11-17 20:32
行业整体表现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国内经济回暖带动消费复苏,推动消费基础设施REITs成为资本市场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2] - 目前已上市12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总市值达418.65亿元 [2] - 前五名消费基础设施REITs的涨幅均超过37% [2] - 中国REITs资本市场规模为2000多亿元人民币,而全球REITs市场规模为2万亿美元,显示国内市场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 [7] 资产类型与上市动态 - 2025年新增上市五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资产多元化特征明显,底层资产从传统购物中心扩展到奥特莱斯,发行方从内资扩展到外资 [3] - “扩募”成为规模增长新引擎,政策将扩募门槛从“上市满12个月”缩短至“上市满6个月”,并允许跨行业资产混装 [6] - 华夏华润商业REIT计划通过扩募新购入苏州昆山万象汇项目,有望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三季度消费REITs平均出租率97.20%、收缴率99.65%、利润率66.61%,相比2024年的97.68%、99.45%、62.59%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3][4] - 华夏华润商业REITs的底层资产青岛万象城收缴率达100%,出租率98.73%,租金单价提升至430.07元/平米/月,环比增长2.8% [4] - 以购物中心为核心资产的REITs盈利能力较强,例如华夏华润商业REITs实现营收5.64亿元,中金印力消费REIT实现营收2.54亿元 [5] 二级市场表现与产品收益 - 消费类REITs年内平均涨幅远超其他类型,易方达华威市场REIT年内涨幅最高达71.36% [4] - 嘉实物美消费REIT年内涨幅41.06%,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年内涨幅35.18%,中金印力消费REIT和华夏首创奥莱REIT涨幅均超30% [4] - 8支消费基础设施REITs的平均年化现金流分派率为4.42%,其中四支产品达到4.0%或以上 [5] 资产运营与竞争力构建 - 未来资产表现差距将主要取决于运营能力,具备强运营能力的管理人旗下的REITs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6] - 奥特莱斯凭借“名品+折扣+体验”模式构建竞争壁垒,例如华夏首创奥莱REIT实现营收1.81亿元,净利润4837.27万元 [5] - 优化品牌组合和改造底层资产是提升客流与销售额的关键举措,例如成都大悦城引入29家知名首店 [6] 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路径 - REITs市场被视为“绝对的蓝海市场”,有望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方向,但目前转型路径尚不够清晰 [2][7] - REITs机制可解决不动产投资端缺乏长期资金的问题,为原资产投资方提供退出路径,实现“投融管退”良性闭环 [9] - 行业建议参考日本、新加坡等海外成熟REITs市场经验,通过创新思维激活企业创新型金融模式 [2][9]
公募REITs便利数据中心“投融管退”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51
数据中心公募REITs的核心价值 -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为其提供了资产全生命周期中"投融管退"的灵活退出平台 [1] - 公募REITs作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器",对数据中心行业具有助推作用和资金活水效应 [1] 数据中心REITs资产筛选标准 - 区位选择:优先一线及周边区域运营成熟稳定的资产,因需求较高 [1] - 资产规模:大规模数据中心更匹配终端客户业务部署需求 [1] - 合规手续:需重点审查能耗、PUE等关键指标 [1] - 许可证管理:应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维护纳入运管协议 [1] 数据中心REITs运营关注要点 - 资本性支出改造:需考虑设备更新换代及绿色化、集约化升级需求 [2] - 估值模型:收入端需审慎评估托管费单价和未来上架率的预测合理性 [2]
戴德梁行北区董事总经理胡峰:公募REITs新业态希望能不断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4-21 20:19
市场发展与产品动态 - 南方顺丰物流REIT于4月21日在深交所上市,成为2025年以来第七只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 [1] - 2025年公募REITs市场保持发行热度,并在资产类型上不断突破,新业态、新场景加速涌现 [1] - 国内公募REITs产品数量在亚洲居首,但市值与股市比例仅为0.14%,远低于国际成熟市场约2%的水平 [3] - 2025年公募REITs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新业态希望不断突破,例如“1014号文”放宽的酒店、养老等业态有待出现新项目 [3] 发行要求与估值挑战 - 公募REITs发行要求高,项目需过往现金流稳定良好,且最终估值需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保障性租赁住房为8亿元) [2] - 底层资产普遍缺乏成熟的大宗交易市场,缺少公允资产价值数据,资产估值需经过严谨论证 [2] - 针对估值挑战,评估机构通过海外研究、线下调研、同类比较等方法专项研究折现率、增长率等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 [2] 市场认知与战略意义 - 企业最初仅将公募REITs视为新融资平台,但随着更多业态产品发布,逐步认识到其对提升品牌力度、知名度以及构建“投融管退”战略平台的重要意义 [2]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市场发展有两大方向:产品规模的扩大化与产品业态的多元化 [3] - 2023年扩募指引出台后,激励了一些REITs基金积极扩募,但能够成功扩募的产品仍是少数 [4] - REITs单只产品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产品风险承受力和收益,实现进一步突破需要参与者共同努力 [4] 信息披露与运营管理 - 提高市场信息披露的频率是完善公募REITs产品的关键之一,当前单一的资产披露难以揭示市场趋势和运营差异 [4] - 建议提高各业态市场信息披露的频率和内容,如区域市场供需、租金及出租率变动趋势,以利于投资人做出独立判断 [4] - 面对不动产行业向运营转型,行业从业者需“不变中求变”,坚守职业道德的同时革新服务能力以把握市场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