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业

搜索文档
从三丽鸥看多IP矩阵运营思路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IP 运营行业 - 公司:三丽鸥、泡泡玛特、广博、晨光、高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三丽鸥 - **IP 运营变化**:从以 Hello Kitty 单一 IP 为主转变为多 IP 矩阵,Hello Kitty 收入占比从 2014 财年的 76%降至 2025 财年的 35.3%;2020 年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新团队加强各维度运营提升竞争力 [1][3] - **成功经验借鉴**:多元化 IP 矩阵分散单一 IP 热度波动风险;有效运营机制,如本土化策略、活动营销,以及管理团队年轻化确保长青发展 [4] - **业务表现优异原因**:IP 精细化运营和多元化发展,从单一 IP 到多 IP 矩阵转变提升收入业绩;2025 财年 55%收入来自授权业务,海外市场显著 [1][5] - **授权业务影响**:自 1974 年推出 Hello Kitty 后开始授权,增加销售额和 IP 热度;2025 财年授权收入占比 55%,海外是主要增长点,如北美强化社媒运营和聚焦头部零售商,中国与阿里鱼合作深化本土化运营 [1][6] - **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虽带来助力,但主要因自身发展特点,2020 财年后 IP 呈强劲增长势头,2021 财年多个核心及附属 IP 上升 [7] - **未来发展展望**:预计 2026 财年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亚洲地区增速可能高于整体,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 [1][8] 泡泡玛特 - **多矩阵 IP 运营成功经验**:一开始采取多矩阵策略使多个 IP 同步成长,如 Crybaby 推出一年达 11.65 亿元收入;积极探索乐园、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领域,早期发展阶段表现突出 [2][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IP 运营应对策略**:多矩阵 IP 运营可平滑风险,通过长效、有效运营机制延长 IP 生命周期,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1][10] - **对国内年轻企业启示**:构建多矩阵抵抗风险,实施长效生化运营,持续优化老旧及新兴 IP 生化机制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12]
万代南梦宫、B站、奥飞娱乐……都在赶往这场上海行业峰会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1:12
行业活动 - 2025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在上海落幕 峰会聚焦全球化机遇与文化融合、数字化赋能与内容革新、传统文化创新与场景升级三大维度 [1][3] - 全球授权展·上海站将于7月16日至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1] 行业趋势 - 授权作为一种跨界联名合作模式在中国迅速发展 吸引万代南梦宫、B站、腾讯视频、小红书等企业参与 [3] - 2024年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销售额达36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音乐、名人明星、时尚、艺术等类别增长强劲 [4] - 非盈利组织授权产品表现优异 IP联名产品势头凶猛 [3][4] 企业动态 - 万代南梦宫、B站、奥飞娱乐、爱奇艺等企业高管共聚峰会探讨行业发展机遇 [3] - 中国授权业通过文博产品结合品牌IP出海 传播中国文化故事 [4] 市场洞察 - 消费者选择授权品牌产品不仅因产品本身 还因产品蕴含的价值主张 [3] - 博物馆、美术馆等非盈利组织的授权产品成功抓住人类共通情感 助力全球传播 [4]
大麦娱乐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行业为娱乐行业,包括 IP 授权、线下演出、电影等细分领域;涉及公司有阿里鱼、大麦娱乐、三丽鸥、吉咖瓦、卡游等 [2][3][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阿里鱼 IP 业务 - **IP 资源情况**:拥有约 200 个 IP 资源,按头部、中腰部等层级规划,头部有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中腰部有猫福山迪等,今年新增《乱马 1/2》等轻量级 IP [3]。 - **IP 评估与收入贡献**:通过参考下游售授权相关的零售额(GMV)划分头部与非头部 IP,少数头部 IP 贡献 80%甚至更多收入 [4][5]。 - **独家版权情况**:三丽鸥家族有大中华区商品授权独家代理权,吉咖瓦有广告、空间及商品全方位独家权利等,宝可梦与蜡笔小新非独家 [7]。 - **与三丽鸥合作**:始于 2023 年,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其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续约风险低 [10][11]。 - **吉咖瓦表现**:2025 年是 IP 授权业务重要增量贡献者,线下快闪店火爆,动画将发行,在 IP 矩阵收入贡献排前三 [12][13][14]。 - **C 端业务规划**:2025 年重点布局,战略方向为内生开发 IP 货品品牌(如“另物”)和签约设计师开发新 IP,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15][16]。 - **卡牌赛道布局**:卡游是客户,合作 IP 有三丽鸥和圣斗士星矢等,若突破将纳入 C 端战略 [17]。 - **收入结构**:2024 年 IP 总收入 14.3 亿,主要来自 IP 转授权、天猫旗舰店运营等,2025 年锦鲤拿去关停,take rate 基本稳定 [2][19]。 大麦娱乐业务 - **团队情况**:分为 ToB 和 ToC 业务,ToB 业务团队饱和,ToC 业务招人,产品开发对 2025 年财报影响有限 [19]。 - **演出市场情况**:2025 年演唱会增速放缓,体育和剧类活动增长超预期,各品类均有增长但受场馆资源限制 [22]。 - **灯塔与大麦票房数据差异**:灯塔反映上演当月票房,大麦是预售口径,完成出票服务后当月计入收入 [23]。 - **演唱会市场因素影响**:场次增加对整体市场影响更显著,高级别艺人观影人数有保障,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4][26]。 - **城市外溢影响**: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外溢,高级别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高,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5][26]。 - **竞争格局**:线下演出竞争激烈,猫眼有价格战,大麦保持公开透明价格,市场份额一季度同比持平 [28]。 - **国际化战略**:明确国际化战略,聚焦港澳及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场馆票务系统合作、股权投资和 APP 改版拓展业务 [29]。 - **电影业务**:电影市场不佳,公司收缩电影投资,今年暑期档片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50% - 60%,目标是减少亏损 [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三丽鸥在中国大陆地区疫情前有长期稳固合作伙伴,疫情期间关系变化使阿里鱼能与其签署独家协议 [8]。 - 大麦娱乐 ToB 业务通过签单模式确认收入,若增长需扩招 BD 和商务人员并平衡人效 [19]。
阿里影业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阿里影业(战略转型为虎鲸文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阿里影业改名为虎鲸文娱,战略重心从电影业务转向线下娱乐和演出业务,旨在让市场关注公司新定位,成为全娱乐票务平台型公司 [4][5] - **估值情况**:截至最新收盘,阿里影业市值约 212 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 195 亿元),当前估值接近 20 倍水平,考虑转型及核心业务高增长潜力,该估值仍具吸引力 [6] - **财务表现**:2024 年处理影视资产致投资亏损约 5 亿港币,加回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可达 8.8 亿港币,大麦网贡献 6.3 亿港币,IP 授权业务贡献 2 亿港币,合计占比 95% [2][8] - **发展方向**:未来集中于线下演出和 IP 授权两大核心业务,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未来三年将推动公司成长 [7] - **投资价值**:已成功转型为线下娱乐票务平台,主要业务高增长,不到 20 倍市盈率具有投资价值,现在是买入股票好时机 [9] - **线下演出市场** - **市场表现**:疫情后持续高增长,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 2019 年翻倍,2025 年 4 月和五一假期票房分别同比增长 42%和 70%以上,跨城观演需求占比超 60%,观众频次上升驱动未来持续增长 [2][11][12] - **未来展望**:未来三年预计保持 30%以上高增长,大麦购票成功率不到 20%,5000 人以上大型演唱会未满足需求空间至少 1500 亿元 [2][13] - **大麦地位**:在音乐类线下演出市场占约 80%市占率,作为一级代理与艺人经纪团队和场馆对接,有更强资源优势和合规要求 [2][19] - **佣金率差异**:不同艺人票务平台佣金率差异大,顶级艺人约 3%,中腰部艺人可达 10%甚至更高,整体约 5% - 6% [20] - **运营方式**:分为票务代理和演唱会主办两个方向,票务代理占据龙头地位,演唱会主办提高参与度和分账比例 [22] - **IP 业务**:通过阿里鱼平台进行 IP 授权,与欧美头部 IP 公司合作,以保底加佣金形式获收入,2025 年上半财年阿里鱼同比增速 40%,下半财年整体收入增长超 90% [4][23] - **业绩预期**:线下演出大麦业务和 IP 运营预计保持 30%左右同比增速,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8 亿元,95%利润来自这两块业务,未来三年有望继续增长 [24] - **电影业务策略**:过去广撒网多捞鱼,现采取保守策略,控制成本投入,释放储备项目,票务平台淘票票市占率 20%,凤凰云智市占率 30%,预计 2025 年略有改善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政策影响**:政府对线下演出市场高度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增加演唱会密度,鼓励游客观演,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支撑供给端 [17] - **供给端增长**:供给端有增长空间,需更多艺人举办巡回演唱会、增加场次,大麦与顶级场馆合作提高使用频次 [18] - **大麦娱乐战略改革**:2025 年将淘票票电影票务整合到大麦平台,扩大本地演出、文旅演出和体育赛事等市场份额,打造综合性全娱乐演出票务平台 [4][26]
PLBY (PLB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6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正240万美元,若剔除与人员相关的100万美元成本,实际应为正340万美元 [22] - 许可业务同比大幅增长175%,若不包括ByBorg,仍增长超50%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餐饮业务(Hungry Bird) - 第二季度销售同比基数较轻松,目前已超计划 [8] 许可业务 - 增长主要得益于BIBORG交易于1月1日生效,已完成前两笔付款,以及中国许可业务同比改善 [33][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约两年前开始采用轻资产模式,目标是继续降低间接费用,增加EBITDA,实现现金生产 [21][22] - 增长机会来自游戏和酒店或LBE领域,游戏和其他许可交易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落地,实体Playboy Club建设需1 - 2年 [23][24] - 计划继续完善媒体和内容战略,包括付费投票、杂志日历等,以增加收入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27][28][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感到乐观,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是最强劲的增长机会期,重点关注2026年及以后 [22][28] 其他重要信息 - 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关税影响约100万美元,已采取10%提价和调整免运费门槛等措施应对 [9] - BIBORG交易有每年2000万美元的最低保证,今年7月1日将收到2000万美元付款,包括后两个季度的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保证金 [13][14][15] - 第二次股权投票日期推迟至6月1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给出Hungry Bird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预期,以及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如何,近期毛利率是否会有变化,是否受中国关税影响? - 第二季度销售同比基数较轻松,目前已超计划 [8] - 第二季度销售产品多为关税实施前采购,第三和第四季度关税影响约100万美元,已提价10%并调整免运费门槛应对 [9][10] 问题2: BIBORG的新产品开发时间表如何? - 公司与BIBORG积极合作,对其新产品设计和直播业务感到兴奋,目前按每年2000万美元最低保证计算,今年7月1日将收到2000万美元付款 [13][14][15] 问题3: 第二次股权投票日期是否推迟到年度股东大会? - 是的,投票日期推迟至6月1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 [17] 问题4: 其他许可业务中提到的俱乐部和酒店等类别进展如何,今年下半年能否看到成果?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后,第一季度实现正EBITDA,目前有稳定的高利润率许可交易组合,计划继续降低间接费用并产生现金 [21][22] - 增长机会来自游戏和酒店或LBE领域,游戏和其他许可交易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落地,实体Playboy Club建设需1 - 2年 [23][24] - 付费投票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杂志日历计划11月推出,第一季度已有赞助收入并有望增长 [28][29] 问题5: 本季度许可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 许可业务同比大幅增长175%,不包括ByBorg仍增长超50%,主要原因是BIBORG交易生效和中国许可业务同比改善,未来第三和第四季度有望从业务管道中受益 [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