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

搜索文档
套取保险,“套”住自己(监督哨)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50
农业保险欺诈案件 - 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某村存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虚假投保和理赔套取资金问题 [1] - 村干部雷某和吴某某假冒村民名义虚假投保水稻保险3083亩 [2] - 套取农险理赔款共计9.65万元 其中2.25万元被雷某和吴某某占有使用 [2] 欺诈手法细节 - 村干部借用13户村民"一卡通"账户接收理赔款后再转账至个人账户 [1] - 单笔最大涉案金额为李某某账户收到的5692.5元理赔款 [1] - 作案周期持续两年(2022-2023年)涉及垫付保险费环节 [2] 案件处理结果 - 主要涉案人员雷某和吴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 - 2.25万元非法所得已上缴镇财政部门 [2] - 其他相关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2] 行业监管启示 - 案件暴露基层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审核环节存在漏洞 [1][2] - 政策性农业保险需防范基层权力滥用导致的虚假投保风险 [2] - 纪检监察机关强调要重点监控农险领域关键环节 [2]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政策落地 虾农无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1 08:54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 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模式,涵盖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餐饮美食等环节,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1] - 行业通过"农户+财政+保险"创新模式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资金提供保费补贴以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 [1] 产业监督与政策执行 - 纪委监委聚焦产业链堵点难点,重点监督政策性保险的投保、理赔、发放环节,查处虚假投保、违规理赔等腐败问题 [1] - 大数据平台筛查发现近2年理赔金额和对象异常数据,核查发现37件问题线索涉及村干部与保险公司勾结虚报面积套取资金 [2] - 已立案查处20名党员干部,推动完善2项制度以填补监管空白 [2] 政策性保险实施成效 - 小龙虾政策性保险自2014年试点,显著降低养殖户因自然灾害和病害导致的损失 [1] - 通过公示栏公开保险政策、购买人员及理赔数额,提升政策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1] - 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2]
内蒙古财政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支撑 助力自治区奶产业稳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00
内蒙古奶业政策支持与保险创新 - 内蒙古自治区奶产量占全国1/3 肩负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肉牛 奶牛产业纾困 稳定基础产能 [1] - 自治区财政厅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支撑 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推动奶产业降本增效 [1] 奶牛保险保障水平优化 - 新增3000元 4000元 5000元 12000元四个保额档位 原有6000元 8000元 10000元档位保留 [2] - 优化调整2025年政策性奶牛保险保额设置 满足奶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保障需求 [2] - 通过联合农牧厅和金融监管局调研征求意见 丰富各地区投保选择 [2] 生鲜乳价格风险保障创新 - 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试点生鲜乳价格指数保险 现纳入自治区财政补贴范围 [3] - 2025年两地计划实现生鲜乳投保量11.93万吨 自治区财政补贴1046万元 [3] - 预计提供保险风险保障额度3.88亿元 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显著 [3] - 强化农业保险政策与奶业振兴政策协同联动 持续优化奶业风险保障体系 [3]
北京4月极端大风农业定损金额最终超千万元,已全部赔付完毕
新京报· 2025-05-28 19:28
政策性农业保险统颁条款修订 - 北京市新修订《北京市202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统颁条款》,涉及险种增加、费率优化、监督加强等多方面优化提升 [1] - 修订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同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共同推进 [1] 险种覆盖与历史数据 - 修订后共推出48个险种,包括30个种植业险种、13个畜牧养殖类险种、4个农业财产类险种和1个育肥猪收益损失保险 [2] - 保险责任涵盖冰雹、大风、暴雨、严重旱灾、动物疫病、意外事故等农业生产风险 [2] - 2007年至2024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3.4亿元,总保险金额2104.1亿元,参保主体239.9万户次,赔付支出77.2亿元,赔付农户184.2万户次,简单赔付率82.7% [2] - 农民每支付1元保费可获得平均77元的风险保障 [2] 粮食作物保险升级 - 增加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条款 [3] - 玉米种植保险保额每亩550元,完全成本保险保额每亩950元,种植收入保险保额每亩最高950元 [3] - 优化保险费率,对肉牛、西瓜、仔猪3个险种降低费率,对符合需求的创新险种纳入统颁条款 [3] 理赔条件优化 - 取消续保猪类养殖保险观察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生猪死亡可启动赔付 [5] - 蔬菜冻害赔付标准从损失率50%以上修订为结合实际损失计算赔偿 [5] -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修订为育肥猪收益损失保险,增加对疫情扑杀造成预期收益损失的保障 [5] 保险服务与效率提升 - 保险机构需在24小时内开展查勘,因客观原因延迟需说明原因 [5] - 2025年条款为13个涉农区提供规范统一的保险惠农政策,农户可自主选择"基本险""全成本险"或"收入保险" [6] - 2024年"4.11大风灾情"期间,首笔赔付2000元在农户报险1小时内完成,总估损1021.07万元,涉及206户农户,定损金额1031.07万元在灾情后15日内全部赔付 [6] 政策目标与背景 - 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政策性保险为农民增收提供兜底保障 [7] - 条款修订旨在更广更深范围为农户提供灾害减损兜底保障 [7]
温州保险业 合力共建浙江农险服务新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07:46
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联合体模式 - 浙江省在全国首创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联合体模式 实行单独建账 独立核算 标准统一 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 [2] - 新一届共保联合体迅速完成业务衔接 主承保机构包括人保财险 太保产险 国寿财险 平安产险温州分公司 [2] - 共保体模式为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任务为稳产保供 富民强村 赋能增效 [2] 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 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物化成本 地租成本和人工成本 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早稻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额1200元 [2][3] - 财政补贴比例高达93% 中央财政补贴35% 省级财政补贴32% 县财政补贴26% 农户仅需承担约1元/亩 [3] - 太保产险运用无人机航拍勘测与e农险App智能核验 单日作业量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以上 [4] 承保进展与区域实践 - 人保财险温州永嘉支公司完成2025年浙江省首张政策性农险保单 为217.1亩早稻办理投保 [1] - 太保产险苍南支公司签发水稻完全成本保险 为700亩早稻提供84万元风险保障 [2] - 截至4月25日 太保产险已完成温州苍南县18个乡镇对接工作 全面护航春耕 [4] 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 保险公司推行五公开三到户原则 包括惠农政策公开 承保情况公开 理赔结果公开等 [4] - 太保产险提出保赔救防一体化服务理念 通过保险+科技+服务三维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4] - 人保财险计划深化三农服务体系建设 在粮食生产关键节点前实现应保尽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