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效率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集体发文:立即停止“内卷式”竞争
经济观察网· 2025-08-01 17:27
行业竞争态势转变 - 外卖行业主要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集体发布声明 呼吁规范促销行为 杜绝不正当竞争 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1] - 行业此前爆发史诗级补贴大战 京东以0佣金加百亿补贴策略高调进军市场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迎战 美团跟进0元购等促销活动 [2]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三大外卖平台 要求遵守电子商务法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竞争 此前5月13日五部门也曾进行约谈 [3] 补贴大战具体表现 - 平台出现大量极端低价商品 包括0.01元奶茶和3.9元咖啡 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5亿单 淘宝闪购达8000万单 [2] - 平台补贴70%以上成本由商家承担 42.9元订单中顾客仅支付0.01元 商家需倒贴27.9元 [2] - 低价竞争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凸显 近半年外卖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同比上升12% 超七成问题与原料降级直接相关 [2] 平台具体承诺 - 美团承诺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依法公示补贴信息 不强制商家参加活动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 [1] - 淘宝闪购及饿了么联合声明杜绝不正当竞争 不做大规模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 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 [1] - 京东强调反内卷立场 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不以冲单量体现市场地位 将通过差异化菜品和服务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 [1] 行业未来展望 - 高盛报告预测极端优惠将减少 商品价格回升 行业进入效率竞争新阶段 从资本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 [3] - 竞争焦点转向配送效率提升和食品安全保障等实质服务领域 [3] - 市场格局将重新洗牌 预计2025年底美团占50%-55%市场份额 饿了么占15%-18% 京东占12%-15% 区域性平台面临整合 [3]
外卖平台价格战冲击奶茶业经营,单日利润暴跌仅400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03:20
奶茶店利润锐减的现状及原因 - 部分奶茶店在订单暴涨情况下(如单日达1600单),扣除各项成本后单日净利润仅剩400元,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1] - 平台补贴成本多由商家承担(占比60%-70%),例如一杯原价13元的双皮奶参与活动后实收仅3元,扣除成本后倒贴 [1] - 为应对暴增10倍的订单,奶茶店需临时增派人手(如6名员工连续工作至凌晨),但设备产能有限导致出餐延迟、错单率上升 [2] - 库存与损耗风险加剧,杭州某店单日售出半年库存,原料短缺被迫闭店;某店单日因冰融化浪费37单无人认领饮品 [2] 外卖大战的多维度影响 - 价格体系混乱导致消费者形成"超5元不喝奶茶、超10元不点餐"的心理预期,商家被迫长期维持低价 [3] - 部分商家为分摊成本缩减原料(如用临期材料、减少分量),引发差评和信任危机 [4] 商家策略调整 - 头部品牌通过私域流量和差异化产品抵御冲击(如协调平台分摊比例) [5] - 小型门店动态开关接单系统避免爆单失控,或侧重堂食客群减少对外卖依赖 [6] 平台与监管责任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要求停止"内卷式竞争",设定补贴上限并严打"强制报名活动"等乱象 [7] - 专家建议平台转向效率竞争(如优化配送算法、加强冷链建设)替代价格战 [8] 行业主体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 - 美团单日订单量破纪录(1.5亿单),但阿里年亏损达410亿,恶性循环难持续 [9] - 中小商家单量提升但利润被压缩,被迫参与活动,退出生态即面临淘汰 [9] 行业可持续路径 - 需平台优化分成模型、商家强化产品竞争力、消费者建立理性消费观,避免"低价—低质—流失"死循环 [11]
低毛利时代,什么样的宠物经销商能笑到最后?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55
行业现状分析 - 2024年宠物经销商平均年收入1700万 年收入中位数1400万 部分营收过亿的经销商拉高平均值 [6] - 经销商毛利率分为三档:25%以上占比8.5% 15%-24%占比83% 15%以下占比8.5% [8] - 高毛利组(25%+)以代理浴液和保健品为主 平均营业额740万 贡献总营收3% [8] - 中毛利组(15-24%)以代理主粮和零食为主 平均营收1800万 贡献总营收82% [8] - 低毛利组(15%以下)以代理大牌和流量品为主 平均营收3600万 贡献总营收16.6% 但业务员人均创利金额最高 [8] 经销商经营特点 - 经销商平均人效为154万(年度回款) [8] - 高毛利组增长源于高端产品选择和服务质量 但规模较小需扩品类渠道 [10] - 中毛利组增长依赖扩规模和品类 需持续按用户画像扩展 [10] - 低毛利组面临老品牌衰退和成本上升压力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早期经销商靠信息差(品牌代理权)获利 [11] - 中期经销商靠信任差(渠道掌控和客情关系)获取高毛利 [11] - 当前增长最快经销商靠效率差(流量和运营效率) 毛利率低但周转快 [11] - 未来行业将转向效率竞争 信息差和信任差机会减少 [11][13] - 竞争核心转向业务员人效 仓库周转率 客户动销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13] - 流量来源从线上扩展到线下渠道曝光和精准触达 [13] - 终极壁垒将是整体运营效率(物流 资金周转 人力效能) [13]
甜品赛道的行业整合正在加速
虎嗅APP· 2025-03-26 21:19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通过甜品化菜单模糊品类边界,甜品销售额占比从5%跃升至18% [1] - TOP10新茶饮品牌甜品SKU数量较两年前增长170% [1] - 甜品头部品牌扩张迟缓,区域玩家内卷求生 [1] - 新茶饮品牌甜品销售表现强劲:喜茶芒椰糯米饭首月销量突破300万份,奈雪霸气榴莲千层华南单店日销超200份 [1] 甜品行业发展现状 - 甜品赛道IPO案例稀缺,头部品牌普遍呈现"强盈利能力但谨慎资本化"特征 [3] - 甜品场景覆盖能力弱于茶饮咖啡,主要覆盖亲密社交和家庭社交场景 [5] - 甜品成瘾性弱于咖啡因和茶多酚 [6] - 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2018-2021年资本驱动型扩张导致单店模型失衡 [6][7] 满记甜品发展战略 - 未来3-5年计划加盟门店突破2000家,加盟业务目标10亿净营收 [2][19] - 采取"直营为基石,加盟和零售为两翼"战略,目标直营门店500家,零售业务10亿净营收 [19] - 新零售业务GMV同比增速达395%,终端覆盖超12000个 [14] - 零售业务过去3年增长20倍,GMV同比增长426% [15] 供应链策略 - 采取"双轨并行"机制:经典单品规模化自产,应季新品柔性化供应链 [14] - 拥有三大中央工厂和1200+甜品产品储备 [14] - 供应链体系从服务餐饮进化为同时服务餐饮和零售 [14] 产品创新与品牌升级 - 将港式甜品向中式甜品领域拓展,增强文化包容性 [16] - 通过元素融合创新产品,如薄荷味白雪冰与巧克力结合 [17] - 具备矩阵上新能力,可同步推出杯装、碗装、碟装等多形态产品 [17] 行业未来趋势 - 市场将呈现二八效应和马太效应,头部品牌占据主要份额 [10] - 行业整合已在加速,区域品牌逆袭仅为个案 [10] - 未来关键变革将发生在消费者体验环节 [18] - 需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抢占单手消费场景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