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
搜索文档
一丹奖 2026 年提名开启,宣布提名流程升级
搜狐网· 2025-10-28 17:16
·延长提名有效期,蓄力未来入选:提名人可选择将提名有效期设置为四年,期间可自动入选提名,减 轻提名人与推荐人的负担。 ·并列获奖,使教育创新更受瞩目:一丹奖现允许在同一奖项下,表彰不超过三位来自不同提名的得奖 者。具体而言,得奖者可来自同一提名(个人或不超过三人的团队),也可来自不同提名(不超过三位的并 列个人得奖者,或个人与两人团队的并列得奖者)。 每个奖项提供 3,000 万港元奖金(约合 2,748 万人民币),其中一半为现金奖,表彰得奖者的成就;另一 半为推广教育项目的项目资金。每位得奖者亦将获颁一枚纯金奖牌。 2025 年一丹教育研究奖授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乌里·威伦斯基(Uri Wilensky),表彰其通过"基于主体建 模"(Agent-based modeling)以培育计算基本素养及系统思考方面的贡献;2025 年一丹教育发展奖则授 予"发展研究与教育协会"的马马杜·阿马杜·利(Mamadou Amadou Ly),表彰其在塞内加尔等国家推动基 础素养及多语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 一丹奖每年开放提名,提名期为 10 月的最后一个周二,至次年 3 月的首个周二。2026 年一丹奖提名将 于香港时间 ...
第三届全国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年会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5:32
年会呼吁,要坚定历史与文化自信,汲取中国传统规划智慧,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 求,通过数字化转型、教育创新与跨界协同,为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也为全 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年会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的"两个转向"重大判断,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坚 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市是有机生命体,推动规划工作从技术操作向价值创造转 型,切实发挥规划在促进资源资产提质增效中的引领作用。 年会强调,规划改革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节约集约、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治理 能力、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动规划理念与方式全面革新。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与规划教育机构加强协 作,共建共享"一张图"数字化平台,深化多方面合作,推动"多规合一"改革走深走实,促进政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高质量规划人才。 10月18日,第三届全国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年会在西安召开,主题为"面向现代化人民城市发 展创新规划教育体系"。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 少勤出席年会并讲话,副主任委员、部总规划师张兵作主旨报告。 ...
“天涯共此时”约旦访华学者交流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2 11:06
文化交流活动 - 安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2025“天涯共此时”约旦访华学者交流会,约旦王室成员、前政要及各界五十余位代表出席 [1] - 活动旨在通过节庆、艺术展演与思想交流深化中约两国人民了解与友谊 [5] - 中约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新闻出版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1] 中国发展经验分享 - 约旦文化教育顾问分享中国在文化传承、智慧旅游、绿色经济和教育创新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2] - 分享案例包括上海“蟠龙天地”、云南咖啡产业、智慧城市和乡村振兴,展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2] - 中国发展经验体现创新与传承并重的理念,为约旦在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 活动配套展示 - 活动同期举办“丝路新篇·融合共生”图片展,展示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智慧文旅、绿色发展和城乡融合等领域成果 [2] - 活动包含中国传统服装展示环节 [5]
第七届教博会将于11月在广东珠海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5:34
活动概况 -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广东珠海举办 [1] - 活动主题为"汇聚 共享 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1] - 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 [3]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本届教博会将进一步完善"展""论"结合的展示体系,涵盖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五大板块 [2][3] - 专题展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校家社共育等行业热点,特邀教育AI、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展 [2] - 高校成果展汇聚72所高校,众多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加入体现了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2] - 区域成果展吸引了历届最多的省市级教育部门参与,全景式呈现我国近两年的教育创新成果 [2] - 将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召开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首次在教博会面向数百名教育局长举办高端论坛,首次开展科创路演活动 [2] 活动意义与影响 - 教博会致力于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打造教育创新的"风向标"和"策源地" [2] - 活动旨在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资源的"聚宝盆"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连心桥" [2] - 教博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成长"大课堂"和"加油站" [2] - 活动服务教育协同创新生态建设,打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和"金字招牌" [2] - 自2018年落户珠海以来,教博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教育创新平台 [3] - 十年来教博会累计展示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近万项,吸引超百万观众与专业参与者 [3]
这次,张一鸣为何亲自站台?
虎嗅APP· 2025-10-10 21:43
文章核心观点 - 张一鸣罕见公开现身上海,为其个人发起并捐助的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活动站台,此举反映其对AI技术革命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5][12] - 该创新中心为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与字节跳动公司业务规划及战略布局无任何关联,纯属张一鸣个人行为 [13][14] - 张一鸣虽已卸任字节跳动CEO,但自2024年下半年起已开始定期参与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的会议,并亲自参与AI路线等前沿工作 [12][16] 张一鸣与创新中心的渊源 - 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由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联合发起,成立于2025年4月 [7][8] - 张一鸣与俞勇教授的渊源可追溯至9年前(2016年),当时张一鸣发现公司多位能力突出的算法工程师均毕业于上海交大ACM班,并曾专程拜访俞勇教授 [7] - 创新中心的创办想法受美国欧林工学院启发,核心定位为前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究及顶尖创新人才培养 [8] 创新中心的运营模式 - 创新中心每年将面试招聘30名16-18周岁的全职预备研究员,给予5年左右的培养周期 [11] - 培养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提供学习办公电子设备和食宿,并发放月薪作为津贴 [11] - 截至开业,中心已先后举办三期“知春未来科技营” [11] 张一鸣对AI业务的参与 - 自ChatGPT掀起AI浪潮以来,张一鸣对AI业务发展极为关注,定期与研究员及技术骨干沟通 [12] - 自2024年下半年起,张一鸣已开始定期参加字节跳动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并亲自参与AI路线、模型策略及前沿课题工作 [12] - 张一鸣认为技术已走到平台重构生态的关键期,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及流量趋于见顶,监管更侧重产业互联网推进 [12] 张一鸣与字节跳动的关系 - 张一鸣于2021年5月20日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由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其时公司全球员工数从6万人增长至10万人 [15][16] - 梁汝波在过去负责公司日常管理,推动了组织建设和人才发展,被认为更适合掌舵公司下一阶段发展 [15] - 尽管张一鸣已卸任CEO并退出董事会,但其仍是字节跳动帝国背后数百家公司的实控人 [16]
字节跳动张一鸣现身上海,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10 20:21
近年来鲜少公开露面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10月9日现身上海,参加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以下 简称"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 根据知春创新中心信息,其面向对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年轻人(16—18周岁),每年计划招聘30 名全职预备研究员,经过5年左右的培养周期,培养出能够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进步的顶尖创新 人才。 张一鸣在开业仪式发言时提到,自己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和培养,注意到很多人才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他以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过拟合(Overfit)现象作为类比,有的人才可能专业知识扎实,也有高精准的技 能,但面对创新任务却无法胜任。 2016年,还在担任字节跳动CEO的张一鸣注意到,公司表现突出的算法工程师中,好几位都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ACM班。据悉,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成立于2002年,由俞勇创建,曾三次夺得ACM全球总冠 军,打破了欧美学校在程序设计竞赛上的长期垄断,培养了大量计算机人才。 为一探究竟,张一鸣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拜访了俞勇和ACM班顾问、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John Hopcroft),由此萌生了支持教育创新的想法。 2024年10月,在与俞 ...
张一鸣罕见露面(图)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0-10 14:34
知春创新中心概况 - 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于2025年4月成立,2025年10月9日正式开业,坐落于上海徐汇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2][8] - 中心由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成立 [2] - 中心计划每年面试招聘约30名年轻人作为全职预备研究员 [8] 培养模式与理念 - 中心以“好奇、探源、破界、创造”为理念,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3] - 培养模式注重连接数学、天文、物理、生物、化学等科学知识,并以科技史为线索,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实践探索学习 [2] - 核心培养目标是独立思考和重视实践,关注长期和全局,培养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具备从0到1创新能力的人才 [4][8] - 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受美国欧林工学院启发,注重动手能力和项目制学习,鼓励学生追随兴趣 [7] 学员选拔与活动 - 首批预备研究员年龄在16-18周岁之间,从8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2] - 学员作品包括敦煌古风主题AI游戏、火箭发射动力装置等 [2] - 过去半年中心已举办三期知春未来科技营,帮助青少年拓展知识边界 [8] 发起背景与渊源 - 张一鸣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培养,2016年因注意到字节跳动优秀算法工程师多毕业于上海交大ACM班而专程拜访俞勇教授 [5] - 此次拜访使张一鸣萌生支持教育创新的想法,并随后资助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5] - 俞勇教授希望在其40年从教及24年ACM班经验基础上,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 [8] - 中心构想于2024年10月张一鸣与俞勇交流教育创新时正式提出 [7][8]
港教大54名学者入选2025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3:09
中新网香港9月26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简称"港教大")26日宣布,共有54名学者获列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2025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排行榜,较去年增加5人,展现该校学者研究实力持续提升,并在国际学术 界获得高度认可。 获列入名单的港教大学者涵盖18个不同专业领域,其中28位属教育范畴,彰显该校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 位。其他入选学者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暨语言学、环境科学、音乐、人工智能及影像处理、林业学等不 同学科,反映该校在多元研究领域亦有深厚实力与创新能力。 港教大表示,一直致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并积极转化研究成果以造福社会。大学重视多元化学术成果, 包括发表期刊论文、出版书籍和创作、推动知识转移、参与政策制订、促进教与学的学术研究,以及鼓 励教育创新等。(完) 图为香港教育大学资料图。 (香港教育大学供图) ...
扎克伯格花14亿办的学校,倒闭了
虎嗅· 2025-08-19 11:14
大家好,我是CC。 2024年12月,硅谷传来一则让创新教育界大为震动的消息:扎克伯格夫妇投资创办的The Primary School宣布将于2026年永久关闭。 这所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投资达2亿美金的免费学校,原本承载着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世界级教育的理想。 ■世界上像扎克伯格一样的名人,有着创建学校理想的不在少数 这让我想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拉里·库班的那句名言:"教育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试图绕过教育专业人士,以及忽略当地社区所谓'革命性'的变 革,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例,那就错了。 过去十年间,那些由超级富豪创办的"梦想学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没落。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学校在官网发布的声明透着很深的无奈。 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家长的布鲁克·科卡对媒体表示,学校一直在财务上苦苦挣扎,除了扎克伯格的初始投资外,很难再找到其他捐助者。 一场名人办学的"大溃败" 如果你能说出一个亿万富翁的名字,那么他们很可能都在教育领域投过钱。 比尔·盖茨、马斯克、贝索斯、坎耶·维斯特……这些商业巨子们怀着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把目光投向了教育这片看似充满希望的土地 ...
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少儿综合能力城市RISE大会在深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16:31
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 - 深圳通过教育模式革新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驱动产业升级并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地位 [1] - 城市高质量发展需培养兼具本土文化传承能力 科技思维与国际视野的人才 [1] - 深圳移民文化包容性 改革开放开拓性与科技文化创新性构成独特文化图谱 通过深圳口述史项目及南头古城文化探索活动深化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创新意识 [1] 学校教育体系优化实践 -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持续优化升级教育体系以破解教育内卷并寻求多元发展 [2] - 积极探索五育并举绿色教育模式 实现让会跑的跑能跳的跳会唱的唱的多元发展目标 [2] - 充分发挥语言教育优势 开设英语日语法语等六门外语课程 培养具有中国底蕴与国际视野的高端复合型语言专才 [2] 国际交流与跨文化能力建设 - 与多所国际学校建立合作 开展交换生项目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 - 提供国际化学习环境 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并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2] - 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 生命科学产业人才需求特征 - 生命科学突破高度依赖交叉融合 从业者需深厚生物学化学信息学专业功底 [3] - 需具备跨学科理解力 强大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 工程化思维及持续学习敏锐度 [3] - 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 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 团队协作精神及科技伦理素养处于核心地位 [3] 产业迭代对人才能力新要求 - 面对快速迭代 需具备新知识快速吸收转化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及全球科技动态把握能力 [3] - 深圳创新基因与开放环境为培养吸引复合型顶尖人才提供绝佳土壤 [3] - 教育体系前瞻性回应需求将深刻影响深圳及中国在全球竞争力 [3]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与成果 - 瑞思教育从2007年几间教室起步 累计服务超过100万个孩子和家庭 [4] - 坚守素质教育 构建卓越而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 [4] - 综合能力决定AI时代人才适应性 包含社会素养与个人素养两大维度 [4] 未来人才能力框架构建 - 个人素养包括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 - 社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4] - 这些能力是帮助孩子在学术和社交环境中取得成果的关键 [4] AI时代教育变革趋势 - AI时代教育变革在于塑造未来学生的关键能力 [4] - 秉持让学习发生让成长看得见理念 通过项目实践使孩子获得面向未来能力 [4] - 大会为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 搭建教育创新与产业升级交流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