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

搜索文档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新华社· 2025-07-11 09:24
儒学在当代文明对话中的应用 - 克罗地亚计算机科学专家布兰科·巴隆在孔子故里研修儒学,认为儒学能为全球性问题提供整合性解决方案 [1][2] - 巴隆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分享基于儒学思想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研究成果 [3] - 论坛汇聚70余国560余名嘉宾,探讨儒学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3] 儒学思想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 阿根廷学者罗西奥·苏珊娜·里乌斯指出儒学"和而不同"理念体现在中国全球倡议中,倡导共同发展道路 [4] - 阿根廷研究员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认为儒学"和谐"概念可丰富国际体系理论 [5] - 同济大学教授孙磊提出现代国际法应借鉴儒学智慧,实现多元文明主体书写 [5] 儒学对全球治理的启示 - 伦敦大学教授戴雨果创办中英双语小学,融合儒学伦理思想以应对全球性问题 [6] - 罗马第二大学教授里卡多·波佐主张用"天人合一"思想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6] - 山东大学教授杨朝明建议从儒学"家道""孝道"角度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 [6] 儒学在数智时代的价值 -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颜炳罡认为儒学"生生不息"理念可为数智文明提供均衡、和谐的价值支撑 [7] 儒学与全球化合作实践 - 乌干达智库代表阿拉维·塞曼达以中乌共建工程为例,说明儒学"相互成就"理念在双边合作中的体现 [9][10] - 复旦大学学者柴啸森分析儒家"成人之美"精神推动全球包容性现代化 [10] - 希腊学者马利亚·马内利提出儒学与古希腊哲学融合可指引人类解决现实困境 [10][11] 论坛成果与共识 - 第十一届尼山论坛发布共识,呼吁通过文明对话夯实全球现代化思想基础 [11]
中财大师生研发金融大模型及智能体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6:35
中财融通大模型及智能体发布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财融通大模型(CUFEL)及上市公司研报智能体CUFEL-A在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财经论坛发布 [1] - CUFEL通过创新微调流程组合保持基础模型通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垂直领域表现 特别适用于智能体构建与本地部署 [1] - CUFEL-A智能体采用四步流程(资料汇总/规划/架构与反思/撰写)生成A股上市公司研报 基于数十万份券商研报构建评价算法提升质量 [1] 技术架构与应用方向 - 模型构建遵循"生成式/端到端/多智能体系统整体强化学习"三大原则 针对金融领域专业性/高监管/隐私属性设计垂直解决方案 [1] - 当前正与金融行业头部公司合作探索智能信贷/合规/供应链金融等场景落地 [2] 论坛背景与战略规划 - 全球财经论坛以"迈向数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 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石景山区政府支持 [2] - 校方提出将加强数字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计划建立全球产学研政合作网络探索数智经济新模式 [2]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全球财税治理体系迎来重构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7-07 22:11
数智时代的全球财税新秩序 - 数智时代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范式重塑 [1] - 数智技术重组全球资源要素、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全球财税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与重构契机 [1] - 构建全球财税新秩序需深化多边合作、完善跨境税收规则、推动财税体制适应数字经济特性 [2] 数智时代的三大颠覆性特征 - 重新定义生产要素:数据成为关键要素,具有虚拟性、高流动性等特质,颠覆传统财税理论根基 [4] - 重构价值创造过程:价值创造呈现网络化、平台化形态,税基界定和税源归属复杂化 [4] - 重塑经济组织形态:新商业模式模糊地域和产业边界,挑战国际税收规则 [5] 全球财税治理框架完善方向 - 推动数字经济的多边协同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包容开放的数字经济规则体系 [6] - 建立开放透明的多边合作平台,聚焦跨境数字交易和税收信息交换等议题 [6] - 健全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降低不确定性对全球商业环境的冲击 [6] 构建数智时代财税制度的原则 - 经济活动全覆盖原则:完善税目、税率和课税范围,覆盖数字产品和远程服务等新型交易 [9] - 线上线下一致性课税原则:确保线上线下交易税收待遇一致,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9] - 价值贡献匹配原则:调整税收收入归属地确认规则,兼顾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价值 [9] 财经人才培养的使命 - 财经教育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10] - 打破学科与校园壁垒,打造交叉融合、注重实践的培养模式 [10]
数智时代,校长如何治校?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07:14
数智时代教育变革核心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与AI教育融合的先行者,深圳通过教学范式重构、智慧校园建设等实践提供"湾区样本" [4] - 生成式AI重塑教育生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将2025年定为"智慧教育元年" [4] - 教育变革需把握三大方向:人机共生、双向赋能哲学、筑牢生命根基,技术应用需坚持"向善"原则 [4][5] 教育模式创新实践 - "三师课堂"模式(教师+AI智能师+学生小先生)在深圳、武汉等地中小学推广,教师备课效率显著提升,实现学生成绩"低进高出" [6] -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建立数据驱动的校本评价机制,从"经验驱动"转向"基础性与发展性"并行的多维分类评价 [9]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构建数字基座和AI大脑,联合18家头部企业建设创新实验室,其"海绵城市"课程方案获政府落地实施 [11] 技术应用与课程改革 - 香港教育大学提出AI教育三大方向:技术向善、核心素养培养、可持续标准体系构建,强调人机协同关系 [8] - 深圳市致理中学通过科创赋能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案例显示学生获RoboGames冠军后文化成绩显著提升 [11] -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17所成员校从小学一年级普及编程课,初高中强化数理思维训练以培养拔尖人才 [12] 标杆案例与平台建设 - 座谈会发布十大"湾区数智教育实践金案",涵盖AI课堂变革、个性化学习、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 [13] - 南都AIGC平台"N+智绘"应用于学校品牌建设与教育实践,目标是通过技术放大教育的人文价值 [13] - 东莞中学"一校两区"建设路径:从智慧环境到智慧文化的系统推进,坚持培育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 [9][12]
中欧人权研讨会举行 专家呼吁加强中欧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环球网资讯· 2025-06-26 12:30
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 中欧专家呼吁加强合作共塑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围绕"数智时代背景下的人权"主题 [1] - 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指出中国"数智赋能"理念是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满足人民需求 [1] - 希腊文化参事强调欧中需在政治 法律 文化领域加强合作 共同保护数智时代人权 [1] 人工智能技术定位 - 人工智能被定义为革新力量而非人类权利对立面 在气候变化 反恐等领域促进跨国合作 [1] - 技术快速发展需匹配伦理意识 欧中被视为全球数字时代道德和法律框架的守护者 [1] 中国实践与全球影响 - 中国实践提供人工智能与国家发展深度融合范式 贡献技术方案 监管模式和伦理选择 [2] - 中国可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桥梁而非壁垒 助力构建平等多极化世界 [2] 欧洲战略方向 - 欧洲需采取兼顾技术创新 伦理治理与地缘政治的战略方针 避免选边站或与中国脱钩 [2] - 人工智能领域应放弃竞争工具思维 以创新与人文精神引领发展 [2]
东方明珠璀璨夜:四维驱动破局数智新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6-25 16:2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产品、用户、技术、生态"四大维度为发展路径,强化内容IP价值、深化用户运营、运用AI技术推动创新、打破行业壁垒开展合作 [3] - 重点推进四项工作:设立数字内容创新基金、一体化运营线下空间、参与AI新基建、打造文旅地标新IP [4] - 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策略,布局数字基建和"文化+旅游"新赛道,目标实现外延式增长 [6] 业务创新项目 - 尚世影业聚焦上海城市文化叙事,开发《长街行》《诺曼底公寓》《蛮好的爱情》三部作品,构建"文化记忆→情感共鸣→消费转化"闭环 [5] - 东方有线推出超高清AI智能体"东东",集成语音交互与AIGC技术,拓展智慧家庭服务场景 [5] - 百视通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数字孪生博物馆,运用AIGC/VR/AR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化展示 [6] - 东方明珠塔启动"年轻力工程"和"主题乐园规划",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生态 [6] 技术合作与研发 - 与复旦大学共建智媒融合创新实验室,聚焦AI技术、多模态知识库与企业数智化项目 [8] - 旗下东方数智购与MiniMax、阶跃星辰合作开发数字人及多模型电商应用 [8] - 超高清技术全链路能力提升被列为技术突破重点方向 [3] 财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超430亿元,收入体量与盈利能力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8] - 作为SMG统一产业平台,拥有2亿线上用户及千万级线下客流资源 [3][6] - 文旅产业分析指出文化驱动旅游可引发经济乘数效应,公司IP转化策略符合消费趋势 [6]
《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发布 ,医生健康科普需提升内涵
中国青年报· 2025-06-14 17:45
医生健康科普现状 - 医生健康科普在数智时代面临多元诉求与流量冲击,亟需提升内涵、创新表达、规范传播、协同治理 [1] - 研究团队分析了2023至2024年社交媒体平台上15万多个科普短视频,探索现状、特点、价值及风险 [1] - 医生科普短视频呈现知识分享与传播展演的系统生态 [1] 内容生态特点 - 肺结节、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构成肺健康话题,成为算法时代的"流量中心" [1] - 疾病议题从"病名展示"演进为"病种分化与知识精细化"的传播结构 [1] - 术语明确化、结构图谱化、表达友好化是决定内容影响力与传播深度的关键 [1] 现存问题 - 医生短视频内容存在同质化与模板化倾向,选题雷同、画面重复、表达结构固化、账号调性混乱 [2] - AI赋能带来"恐怖谷效应""怀疑医生账号真实性""戏耍AI医生分身"等问题,破坏健康科普中的多方信任关系 [2] - 部分医生账号偏离专业轨道,出现以"擦边""低俗""猎奇"为手段的"科学色情"问题,模糊医学与娱乐边界 [2] 行业建议 - 医生群体有参与热情,但科普方式及技能有待提高,亟待引导与规范 [2] - 需构建动态互联的健康传播生态系统 [2]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参会人员覆盖国家和地区数量创历届之最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5:02
峰会概况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GTIS)以"拥抱数智时代 携手共同发展"为主题 为全球工商界提供应对国际经贸不确定性的共商平台 [1] - 参会外方代表达320余人 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 创历届规模之最 [1][2] - 140余名外方代表专程来华 包括16家境外在华商协会和70家外资企业高层 其中全球500强企业29家 [2] 国际工商界态度 -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指出峰会对应对全球贸易壁垒和关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2] - 新开发银行行长肯定中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双赢理念 为新兴市场创造发展前景 [3] - 中国丹麦商会会长希望推动欧洲商业领袖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潜力 [3] - 14个"一带一路"国家工商界代表中近80%表达深化数智化供应链合作意愿 [3] 成果与后续行动 - 峰会发布《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形成广泛共识 [3] - 中国贸促会将筹办第三届链博会 外资企业"地方行"等系列活动 促进外资与国内市场深度融合 [3]
开启数智时代“创生教育”(科教视界)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11
工业革命与数智时代转型 -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颠覆了人类生产方式,重塑教育范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1] -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从工业时代迈向数智时代的划时代转折 [1] - 数智时代AI技术快速取代低阶思维能力场景,教育需转向个性化培养高阶思维尤其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1] 教育本质与思维转变 - 教育本质在于促进思维成长,受基因、外因和内因共同影响,内因涉及自我意志、驱动力和情绪调节等心理机制 [1] - 工业时代教育强调基因和外因,数智时代需将内因置于首位以凸显个人内在动力核心地位 [1] - 思维转变可通过理解底层逻辑改变规律或体验震撼事实实现 [1] 创新本质与人才特征 - 创新本质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社会价值,其成长过程中内因关键性高于外因和基因 [2] - 创新具有挑战性、长期性和意义感,需强大内在驱动力、持续试错能力及价值认同 [2] - 人才本质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非天赋,需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开放性、坚韧精神、试错智慧和领导力 [2] 数智时代教育实践 - 清华钱学森力学班(2009年)和深圳零一学院(2021年)开创"创生教育"(IME)范式,以创新为内生动力牵引成长 [3] -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通过高考恢复、留学开放和高校扩招培养大批知识型人才 [3] - 教育变革需跨领域实践,涉及工程、数学、力学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维度探索 [3]
与中国携手,与机遇同行 4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齐聚这场峰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14:18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之最,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近400名外方代表出席,比去年增加9个国家(地区)[2][13] - "与中国携手"成为峰会核心命题,跨国企业负责人和各国商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将带来更光明未来[2][4]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中国正用开放市场应对外部挑战,通过完整产业体系为全球贸易提供确定性[6]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霍尼韦尔进入中国90年,从的确良衬衫到C919飞行控制系统参与中国多个产业里程碑,目前每年在华注册数百项专利[6][9] - 西屋交运1994年以来在华建立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依托"一带一路"与中国中车合作出口产品[6][7] - 书赞桉诺实施本土化战略,在华建设分销中心和研发创新中心,开发低碳环保新材料[8][9] 中外产业合作案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4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2023年成立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4][10] - 美国谷物协会与中国合作从畜牧业扩展到生物燃料产业,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6] - 墨西哥企业加速在华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中国企业增加在墨投资,形成双向业务扩展[2][3] 中国创新带来的全球机遇 - 中国STEM毕业生年超500万,AI论文数量全球第二,太阳能风能技术领先,正成为全球创新枢纽[11] - 英国48家集团主席认为中国在AI领域突破技术封锁,DeepSeek等创新成果具有全球影响力[11] -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希望与中国在高科技、电商等产业链领域展开合作[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工商界提出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13]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焦点,外资企业积极对接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减排技术和资源[8][10] - 新开发银行指出需建立更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共享技术创新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