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

搜索文档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开幕 业界“论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20:47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 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1] - 行业已形成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研究方向,契合商业航天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低空经济落地实践等趋势[1] - 空天经济正形成以商业航天为引领、空天信息技术为纽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增长极和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最快的新兴赛道之一[1] - 面对全球产业重构窗口期,行业亟需建立多元化资本支撑体系,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1] 中科星图战略布局 - 公司致力打造天基和空基能力,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赋能千行百业[2] -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城市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打造全球合作网络推动中国方案国际化[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格局的核心,已在两方面取得显著产业链布局成效[3] - 公司举办大会推出空天信息系列创新产品,并举行太空计算、商业航天、低空生态等战略签约[3]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卫星互联网构建通信"天网"破解应急覆盖难题,卫星+遥感+云+AI构建"天地人"一体化应急网[2] - 无人机系统体系化应用是低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需推动有人/无人系统深度融合和异构协同[2] - 建立统一空地智联管理平台和低空智联网将助力未来城市低空通航[2]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通过遥感技术与数据共享帮助成员国预防应对自然灾害,愿为商业航天搭建国际化平台[3] 大会活动与行业聚焦 - 大会吸引逾2000名业界代表参会,设置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2场闭门会[1][3] - 论坛内容涵盖卫星互联网、低空飞行安全、空天信息云服务、低空气象应用、空天大模型等前沿领域[3] - 主论坛推出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主题报告,并举行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全球总部封顶礼[3]
数字地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十五五”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34
行业现状 - 数字地球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61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1]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世纪空间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重要地位 [2] - 数字地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领域 [2][5] 政策驱动 - 中国政府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3] - "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地球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提升 [3] - 政府将加大对行业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3] 技术创新 - 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 [4] - 高分系列卫星提供丰富数据源,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4] - 5G和物联网技术为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连接管理带来新机遇 [4] 市场需求 - 应用场景涵盖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监测、智慧旅游等多个领域 [5] - 政府决策方面提供地球信息资源支持科学决策,如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5] - 城市规划方面提供三维模型和模拟方案,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合理性 [5] 市场规模预测 - 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4%,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269.87亿元 [8] - 行业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8] 行业特点 - 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显著 [9] - 具有周期性和区域性特征 [9] -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包括技术壁垒和资金需求 [9]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程度激烈 [13] - 中科星图等领先企业在财务指标、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突出 [14] - 品牌竞争成为重要竞争维度 [13] 财务状况 - 行业销售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14] - 盈利能力指标如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现良好 [14] - 营运能力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保持健康水平 [14] 区域市场 - 行业区域集中度明显,华东、华南等地区市场容量较大 [12] - 2020-2024年不同地区市场容量和品牌占有率存在差异 [12] - 区域效益指标分布不均衡,企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12] 全球市场 - 全球数字地球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持续上升,2020-2031年保持增长趋势 [11] - 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市场需求量稳步增加 [11] - 中国市场规模增速领先全球,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