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信息

搜索文档
明确行动方案 构建创新体系 青岛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9
在空天信息领域,青岛引进中科星图等企业落户,落地自然资源领域首个基于低轨卫星的海洋产业示范 项目——"星海互联"科技示范工程;在先进半导体材料方面,华芯晶元的第三代半导体衬底项目已经启 动,聚焦碳化硅、氮化镓等前沿材料,推动芯片国产化;在卫星互联网产业方面,天启卫星物联网项 目、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低轨卫星产业园等正加速崛起。 在深海开发领域,青岛已参与研发生产"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海葵一号"深海油气平台等标志性装 备;海洋电子信息方面,青岛镭测创芯的漂浮式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励图高科的智慧海洋平台等填补了 国内技术空白。 近年来,青岛加快发展未来产业,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争创 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介绍,青岛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明确优先发展太赫兹、海 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半导体材料、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 多个产业已初具规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卞成表示,将统筹科技智库资源,发布前沿技术攻关目录,建立未来产业技术动态清单;每年布局颠覆 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及科技示范项目,加快前沿技术突破 ...
定增市场双周报:审核端加快,收益端降温-2025091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6 15:14
审核与项目动态 - 新增定增项目16宗,环比减少10宗,其中竞价项目10宗[2][6] - 终止定增项目6宗,环比减少4宗,其中竞价项目3宗[2][6] - 发审委通过项目10宗,环比增加2宗,其中竞价项目6宗[2][6] - 证监会注册通过项目21宗,环比增加3宗,其中竞价项目12宗[2][6] - 正常待审项目共632个,已过会待发项目73宗,环比增加6宗[2][6] 过审项目分析 - 中科星图拟募资不超过24.88亿元,用于空天信息云平台及低空监管服务平台建设,2024年及2025H1营收增速超20%[2][22] - 华海诚科拟募资不超过8亿元收购衡所华威,标的公司估值16.58亿元,对应2024年PE为38.63X,交易后年产销量将突破2.5万吨[2][24][25] 发行与市场表现 - 上市定增项目仅3宗,募资总额112.81亿元,环比减少32.21%[2][32] - 竞价项目富乐德基准折价率13.26%,市价折价率16.25%,申报入围率61.90%,平均申报溢价率8.46%[2][32][43] 解禁收益表现 - 竞价解禁项目2宗,绝对收益率均值33.82%,超额收益率均值22.80%,环比分别下降74.78和65.26个百分点[2][46] - 定价解禁项目6宗,绝对收益率均值52.71%,超额收益率均值57.00%,环比分别下降32.70和25.31个百分点[2][51]
中科星图:御航·低空反无平台圆满完成九三阅兵低空安全保障任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0:49
公司技术平台 - 御航·低空反无平台在国家级阅兵活动中实现零差错零疏漏的低空安防保障 [1] - 平台核心能力为全域感知智能防控体系作战 融合数字地球人工智能与低代码技术 [2] - 采用分层解耦设计 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的四层体系架构 打通设备感知到指挥调度全业务链 [3] 平台核心功能 - 快速构建数字底座实时呈现战场态势 集成装备部署与警力布防模型 [4] - 通过信号包络分析和武器毁伤效能仿真实现战术推演与装备部署评估 [4] - 融合多源情报数据建立目标预判机制 推动防控体系向主动干预转型 [4] - 依托智能算法构建探测跟踪决策制毁杀伤链闭环 实现秒级作战响应 [4] - 动态融合雷达光电网电等多域作战要素 生成侦控打评秒级闭环能力 [4] 技术突破 - 实现从传统事中应急向事前防范转变 通过AI态势研判提前识别风险 [5] - 构建二维三维数字孪生场景 通过包络分析与遮蔽分析优化布防方案 [5] - 突破超大城市地图数据集成空域网格化管理装备精细化建模等关键技术 [5][6] - 完成基于网格的包络计算装备遮蔽分析雷达光电效能评估等核心任务 [6] 应用与战略 - 平台在国家级重大活动中展现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智能化优势 [7] - 公司基于数字地球+AI+低代码技术融合 推动平台向机场核电城市管理等多场景拓展 [7] - 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 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 [7]
中科星图“御航·低空反无平台”圆满完成九三阅兵低空安全保障任务
观察者网· 2025-09-05 18:27
公司技术平台 - 御航·低空反无平台以"全域感知 智能防控 体系作战"为核心 融合数字地球 人工智能与低代码技术 实现低空威胁的"看得全 判得准 打得快" [4] - 平台采用分层解耦设计 构建覆盖"云 网 边 端"的四层体系架构 全面打通设备感知探测 反制执行 数据接入集成到智能分析决策与指挥调度的全业务链条 [6] - 依托高精度数字孪生底座和低空全息网格技术 进行雷光电声等多种探测与反制效能分析 利用目指情报大模型与监视探测数据智能融合分析 智能生成最优防控策略 [6] 平台核心能力 - 快速构建数字底座并集成装备部署与警力布防模型 以空间可视化驱动"监测-推演-决策-响应"闭环管理 [9][10] - 通过信号包络深度分析 武器毁伤效能仿真和阵地选址分析实现战术仿真推演 精准评估战术有效性及装备部署方案 [11] - 融合开源无人机参数 历史反制数据 飞行行为特征情报等多源信息 依托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目标预判机制 推动防控体系向主动干预转型 [12] 实战应用表现 - 在九三阅兵中实现"零差错 零疏漏"表现 全程稳定运行 完成超大城市地图数据集成 空域网格化管理 装备精细化建模等关键技术任务 [3][17] - 突破性实现基于网格的包络计算 装备遮蔽分析 雷达光电效能评估及实装设备接入 重塑低空安全防御新模式 [17] - 从传统"事中应急"转向"事前防范" 通过动态杀伤网 AI态势研判等功能提前识别排除潜在风险 [15] 行业解决方案 - 公司构建"低空规划 安全保障 协同监管 飞行服务 场景应用"五位一体低空产品体系 御航平台承担要地与重大活动的低空安全底座角色 [4] - 平台适用于机场 核电 城市管理等场景 通过"数字地球+AI+低代码"技术融合推动多场景落地 [18] - 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 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安全 有序 高质量发展 [18]
济南高新区:力争今年新认定市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5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11:5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 高新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建设区域性科创高地 [3] - 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 加快科研项目落地转化 [3] - 力争2025年新认定市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5家 [3]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 优化齐鲁软件园和创服中心园区服务功能 完善集成电路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3] - 落实市场准入创新举措和研发补助优惠政策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 [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量子信息领域布局3家概念验证中心 强化早期技术可行性评估与原型开发 [3] -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领域布局8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3] - 推进国产高端服务器和高性能通用控制器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 [3] - 建立"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成果转化机制 [3] 未来产业布局规划 - 积极谋划在空天信息、基因与生物技术等新领域布局成果转化平台 [3] - 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 [3]
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
杭州日报· 2025-09-01 10:19
产业增加值表现 - 上半年产业增加值增速是省市1.5倍以上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400.3亿元 同比增长10.6%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文一西路西延项目 缩短未来科技城至青山湖科技城通勤时间 [1] - 加快建设高教路北延 良祥路北延 文二西路隧道等跨区域通道 [1] 人才引进与创新机制 - 新增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5199名 占全市新增人才25.7% [1] - 深化廊校合作 加速教科人一体化发展 [1] - 科学家团队创业项目密集入驻高校成果转化基地 [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 生命健康 实验动物 智能药物研发等平台将陆续投入使用 [1] - 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2] -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2]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 做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聚焦AI模型应用/智能计算/智能装备三大方向 [2] - 争创国家级类脑计算未来产业先导区 [2] - 抢先布局合成生物 空天信息 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2] 科创金融改革 - 推进补投联动 主动授信等创新举措 [2] - 深化"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 重点支持五年内新设科技型企业 [2] - 配套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助 [2] 战略发展定位 - 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与主引擎 [3] - 建设全球人才创业创新新高地 [3]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 [3]
安徽成立省级新质生产力投资平台 发力壮大耐心资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20:39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安徽省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8月28日注册成立 作为省级新质生产力投资平台 [1] - 公司功能定位包括贯彻落实省级产业战略 赋能市县产业引育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三大方向 [2] - 投资纲领为"长周期 可持续 有耐心" 重构产业投资底层逻辑 [2] 投资方向与重点领域 -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颠覆性创新孵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 [2] - 重点覆盖量子计算 可控核聚变等研发周期长 风险高的硬科技领域 [3] - 战略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新材料 高端制造 [3] - 具体产业方向涵盖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1] 运营模式与区域协同 - 采用"基金+产业"模式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3] - 通过省级资源调配推动长三角欠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转移 [3] - 发挥省级平台统筹作用 形成全省产业布局"一盘棋" [1] 产业基础与发展成效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 位居全国第一 [2] - 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2024年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 [2] - 上半年密集投资动力电池新材料 智能驾驶芯片 车规级半导体等关键环节企业 [3]
全国36座主要城市上半年GDP:成都第6,合肥领先西安,太原30
搜狐财经· 2025-08-30 09:11
城市经济梯队格局 - 上海北京深圳保持领先 GDP分别为2.6万亿元 2.5万亿元 1.83万亿元 [2] - 成都GDP达12108.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增量956.07亿元 增速8.57% [2] - 杭州沈阳拉萨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增速黑马 [3]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 - 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万亿级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为新增长点 投资增长21% [2]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渝氢走廊建成25座加氢站 [2] - 太原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 第二产业下降5.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8.3%但规模仅256亿元 [5] - 太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逆势增长34% 布局合成生物碳基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链 [5] 城市排名变化 - 合肥GDP 6514.7亿元超越西安的6358.16亿元 [9] - 西安经济增量达640.69亿元 但受半导体库存调整及文旅消费放缓影响 [10] - 太原GDP下降3.88%至2367.16亿元 为唯一负增长城市 [8][9] 科技创新驱动 - 国家级科学城研发投入强度超4% 包括上海张江合肥滨湖成都天府 [11] - 深圳-东莞-广州创新走廊贡献全国15% PCT专利申请量 [11] - 合肥量子信息产业园引进47家企业 空天信息产业研究院落地12个中科系项目 [9]
“一体两翼”业务加速落地 中科星图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82%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7: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8亿元 同比增长22.03% 营业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42.67% 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增长22.82% [1] - 商业航天板块收入1.93亿元 占总收入14.34% 同比增长137.51% 地理信息板块收入10.91亿元 占比80.93% 同比增长6.60% 低空经济板块收入0.64亿元 占比4.73% [1] 战略布局 - 实施"一体两翼"战略 以地理信息为根基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 实现空天地全覆盖 [1] - 商业航天布局覆盖星座建设与运营 航天电子装备制造 航天测运控 卫星应用服务四大核心环节 [3] - 低空经济形成五位一体产品体系 贯穿规划 安全保障 协同监管 飞行服务 场景应用全产业链 [2] 新兴业务进展 - 低空经济实现从0到1突破 服务覆盖40余个城市 包括深圳 青岛 湖州等重点区域 [2] - 整合10余家子公司协同推进低空+多元化场景落地 [3] - 规划太空算力星座 太空感知星座 商业气象星座 商业电磁星座四大特色卫星星座 [3] 技术能力建设 - 数据工程引接卫星数据资源350余颗 打造科学数据集1500余个 数据条目2500余万景 落地数据场景应用140余个 [6] - 星瞳大模型形成150+类低空应用算法集和300+场景定制算法 覆盖15+垂直领域 [7] - 构建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 实现算力资源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 [3] 产业环境 - 全国超60个省市发布低空经济行动方案 产业链逐步形成万亿元级市场空间 [2] - 工信部出台政策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5] - 商业航天进入密集组网期 面临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 [5] 资本运作 - 子公司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 [4] - 投资收购产业链上游卫星火箭关键器部件企业 形成新一代箭载测量核心技术 [4]
中科星图: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中证网· 2025-08-29 17: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8亿元 同比增长22.03% 营业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42.67% 归母净利润7810.18万元 同比增长22.82% [1][2] - 研发投入3.17亿元 同比增长38%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3.52% 同比提升2.72个百分点 [5] - 新增申请知识产权316项 获得知识产权299项 其中发明专利30项 软件著作权234项 [6] 业务板块表现 - 地理信息板块实现营收10.91亿元 占总营收80.93% 同比增长6.60% 星图云平台开放340余项能力与场景方案 认证开发者超12万 API累计调用量突破2000亿次 [2] - 商业航天板块实现营收1.93亿元 占总营收14.34% 覆盖星座建设运营、航天电子装备制造、航天测运控、卫星应用服务四大核心环节 [3] - 低空经济板块实现营收6381.39万元 占总营收4.73% 实现从0到1突破 线上服务平台覆盖40余个城市 线下签约深圳、青岛等城市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 - 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地理信息为主体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两翼)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2] - 突破低空空域数字化构建技术 实现空域立体网格化 支撑低空管理及无人机应用 [5] - 开发低空空域全息网格管理技术 融合多源异构数据 服务低空飞行器安全运行 [5] - 推进大型星座天地一体化智能测控技术 推动航天测控向智能化、服务化发展 [5] 战略合作与能力建设 - 子公司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 带动航天测运控业务客户规模与服务卫星数量快速增长 [3] - 与中科曙光合作建设"天地一体化"太空算网 推动太空计算技术落地 [3] - 接入350余颗卫星数据资源 自建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 实现与国家级大算力节点互联互通 [7] - 基于星瞳大模型形成150余类低空应用算法集和300多个场景定制算法 覆盖低空经济、农情监测等领域 [7] 行业前景 - 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手机直连卫星从应急通信升级为常态化服务 [7] - 据泰伯智库预测 2025年中国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将突破2.8万亿元 2030年接近10万亿元 [7] - 工信部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卫星制造产业有望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