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驱动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分销救了销量,却落入了“低人效”陷阱
36氪· 2025-09-15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快消品行业因深度分销模式而长期陷入“低人效”陷阱,需通过渠道数字化变革提升人效 [1][2][3] - 人效提升的数字化变革聚焦于协同效率与单人作业效率的提升,并遵循行业周期痛点与新技术商业化应用的规律 [6][8][9] - 行业人效管理数字化变革历经快速上升期、增长放缓期至当前存量竞争加剧期,各阶段均结合了特定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挑战 [11][13][14][16] 深度分销模式特征 - 渠道下沉:销售网络需覆盖从一二线城市到乡镇市场的多级体系 [1] - 厂商协同:品牌商与经销商人员需大量沟通协作 [1] - 密集销售:终端网点多、分布密,产品消费频次高需频繁补货 [1] - 终端为王:品牌商需在终端门店投入大量生动化建设以促进冲动消费 [1] 低人效问题成因 - 销售人员日常工作具繁杂性、重复性、多方沟通及碎片化特性 [2] - 基层销售人员需应对多个管理部门任务,易导致主次不分及效率低下 [2] - 公司绩效考核以销售达成为关键指标,但任务完成量多未必带来高销量 [2] 人效提升路径 - 人效计算公式为人效=单人投入/单人产出,是衡量人力成本转化效益能力的关键指标 [3] - 渠道数字化通过SFA和DMS等系统提升渠道信息透明度及流转速度,直接促进协同效率提升 [4] - 数字化系统在客户管理、拜访管理、订单销售等五大核心场景优化流程,缩短单个事项作业时间 [5] 数字化变革驱动因素 - 数字化变革遵循行业周期痛点与新技术商业化应用两条主线 [8] - 新技术与行业新趋势相互催生,能率先用新技术解决痛点的企业可获“变革红利” [9] 阶段一:快速上升期 - 行业背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快消品市场份额迅速扩大,销售人员规模快速扩张 [13] - 技术背景:移动互联网普及使移动办公成为现实 [13] - 数字化核心:流程在线化管理简化纸质工作,作业标准固化(如“拜访八步骤”)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及作业规范 [13] 阶段二:增长放缓期 - 行业背景:经济增长放缓及市场需求饱和使行业增长减速,提升销售人员效率及积极性成焦点 [14] - 技术创新:AI图像识别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14] - AI赋能:应用于AI陈列审核、AI商品识别、AI门头识别等场景,提升核销及统计效率 [14] - 精细化激励:采用量化激励、及时激励(如任务完成即发红包)及主动型激励(如积分排名、团队PK)调动主动性 [14] 阶段三:存量竞争加剧 - 行业背景:市场规模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多元渠道冲击使深度分销模式失效 [16] - 技术创新:生成式AI商业化应用成熟,催生AI销售教练、智能分析助手等新场景 [17] - 数据驱动管理:未来方向包括聚焦优质终端运营、数据驱动型任务管理(如由总部AI机器人指派任务) [19] 变革总结 - 快消品行业人效提升数字化变革是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产物 [20] - 变革愿景应是通过工具赋能管理激发人的善念,而非将人物化或工具化 [21]
以第三次分配驱动教育数字鸿沟弥合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17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第三次分配 - 数字技术成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但加剧了教育数字鸿沟问题 [1] - 传统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机制+政府投入)存在覆盖盲区和响应迟滞缺陷 [1] - 第三次分配能促进社会财富均衡流动,对弥合教育数字鸿沟具有战略意义 [1] 数字资源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 教育数字鸿沟体现为基础设施、治理认知、人才储备、数据共享四方面失衡 [2] - 第三次分配填补初次/再分配空白,重构数字教育资源分配结构 [2] - 市场失灵时:通过知识平台资助培训项目、开发特殊群体教育资源、组织免费社区培训 [2] - 政府局限时:构建补充性供给网络,实现分层分类救助与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 [2]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 依托社会组织为欠发达地区教师开展数字扫盲及AI进阶培训 [3] - 公益基金会与乡村儿童数字素养项目协作,探索教育新场景/模式 [3] - 联动企业/科研机构系统化培训教育管理者,提升AI技术应用与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3] 制度保障体系构建 - 政府需健全数字治理法规,完善数据管理监督机制 [4] - 搭建需求识别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普惠服务精准覆盖 [4] - 优化税收激励政策,推动慈善文化现代化转型,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数字教育公益 [4] - 引导企业从被动履责转向主动构建"战略慈善生态",实现价值共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