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分销
icon
搜索文档
大品牌换经销商很正常,但无人接盘已成为新常态
渠道体系现状 - 快消品大牌面临经销商接盘困难,从厂家主动换商转变为经销商主动退出[3][4][5] - 2023年大商放弃大牌现象已从个案发展为普遍现象,渠道体系接近崩溃边缘[9][10][11] - 经销商微醺状态下透露"不准备做了",反映行业真实心态[7] 渠道恶化三阶段 - 第一阶段:厂商关系因压货、垫资、不赚钱三大问题恶化,但未达崩盘程度[15][16][17][18] - 第二阶段:渠道环境恶化表现为品牌方全控经销商业务员、零食硬折扣下沉乡镇、胖改与连锁直供挤压分销空间、长期压货导致价格倒挂[20][22][23][24] - 第三阶段:经销商主动收缩经营,砍掉不赚钱品牌,深度分销体系难以为继[25][28][29] 渠道驱动问题根源 - 深度分销体系丧失推新能力,依赖10年前大单品难创增量[31][34] - 品牌驱动+渠道分销双驱动模式失效,互联网环境下仅加码渠道驱动导致过度[40] - 饮料行业通过向上"破局"实现增长,反衬多数品牌陷入向下内卷[38] 换商恶性循环 - 频繁换商导致市场交接问题积累,费用纠纷与价格体系紊乱加速口碑下滑[44][45][46] - 经销商普遍采取保守策略:不接新品、不增人员、不垫资,换商效果越换越差[48][49] 转型方向 - 厂家需重构渠道:大型终端直供、经销商转型用户运营商、与B2b平台建立新供货关系[58][59][60] - 经销商三大选项:冲击B2b平台、转型轻资产运营商、主动收缩或退出[61][62][64] - 新型运营商需具备线上线下融合能力,依赖场景部与飞行队实现推新突破[67][68][69] 行业趋势预判 - 渠道崩盘将引发B2b平台爆发式增长,但当前仅为先兆阶段[61] - 白酒行业已通过bC一体化实践场景运营,验证新模式有效性[68]
地方“政商酒”被重创,古井贡酒会怎样?
虎嗅· 2025-06-20 18:5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6 41%和20 22%,25年Q1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10 38%和12 84%,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一 [3] - 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收入180 86亿,占总营收比例高达76 71%,吨价上涨5%,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量价齐升 [7] - 2024年销售费用61 82亿,同比增长13 7%,其中综合促销费25 63亿(+22 7%),广告费13 09亿(+18 87%),均超营收增速 [12]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年份原浆"面临真假年份争议,虽诉讼被驳回但争议持续发酵,且竞品如洋河、珍酒也主打年份概念 [11] - 产品策略为古20稳价(批发价下探至480元,与550元出厂价倒挂15%),古7/8/16放量冲业绩,古5保盘保量 [11] - 产品力不足,年份原浆多处于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需提升品牌力以缩小与"茅五泸"的差距 [9][12] 渠道与区域表现 - 深度分销模式深入,安徽市场稳固("东不入皖"),但全国化进展缓慢,华北/华南大区营收占比下滑 [9][20] - 2024年华中地区(含安徽)营收201 5亿(+17 8%),省外拓展依赖大商模式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20] - 渠道控制力强,核心区域设直营公司,2024年销售人员3975人,平均每家经销商配比至少2人 [16]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末合同负债35亿(25年Q1升至37亿),应收账款融资29 67亿(Q3为11 53亿),净现比82%(去年96%) [17] - 推测通过合同负债释放业绩或放松经销商收款政策,但销售政策已较激进(6-7成银票付款) [20] - 营收增长主要靠拓展经销商数量实现,单家经销商销售吨数稳定但营收贡献提升 [20] 管理层与战略 - 管理层稳定且激励得当(总经理年薪255万),持股平台设计科学保持持续激励效果 [22] - 灵魂人物梁金辉或面临2026年换届,其留任意愿强但存在不确定性 [23] - 战略延续性好,如2008年提出的"三通工程"至今仍为操作指引 [2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安徽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GDP突破5万亿,+5 8%),带动白酒主流价格带提升至200-300元 [14] - 安徽政府提出2025年白酒营收500亿目标,培育超200亿企业1家(指向古井贡酒) [16] - 行业趋势显示主销价格带由300-500元向100-300元下沉,次高端赛道受挤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