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体商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崇川区文化产业三年实现产值翻番文化强区聚力刷新三个“度”
新华日报· 2025-10-23 07:05
文旅项目发展 - “夜游濠河”文旅项目在国庆中秋假期试运营,融入地方人文历史故事并采用水幕投影、3DMapping等光影技术,成为本地热门话题[1] - 崇川区新增多个旅游景点与文化项目,包括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的10余家文创小店、文峰城市广场的“非遗会客厅”首批15家店铺,以及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冰雪海洋乐园和非洲主题酒店[1] - 崇川区坐拥核心文化IP与旅游资源,围绕“文化强区”目标推动文旅体商融合,提升旅游景区亮度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1] 数字文化产业增长 - 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球幕影院和XR产品已落地12座城市,在手订单7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营收8000万元,较去年增长30%[2] - 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内一栋楼宇集聚20家数字文化企业,其中7家入规,去年整体应税销售超3亿元,增幅近50%[2] - 极付科技获得抖音“本地生活”团购频道代理权,预计全年实现应税销售30亿元,同比增幅超150%[3] 产业政策与整体业绩 - 自2022年起,崇川区通过搭建平台、出台政策、配套基金等措施聚焦数字文化产业,3年来累计新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115家,数字文化产业占文化产业比重由28.9%提升至44.6%[2] - 2021至2024年,崇川区数字文化产业营收年均增幅近42%,规上文化企业产值达75.7亿元,三年内翻了一番[3] - 崇川区在文化领域成果显著,获评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发行动画作品数占全市九成,并进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3]
京口“双节”发力:文旅体商融合 打造“微度假”盛宴
镇江日报· 2025-10-12 08:00
核心观点 - 京口区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通过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模式 成功打造城市微型旅游目的地 带动消费增长 [1][2][4] 文旅体商融合策略 - 以苏宁广场 红豆广场 凤凰广场等大型综合体为载体 推出汉服主题活动 垂直马拉松挑战赛 非遗DIY等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2] - 融合模式打破业态边界 使商业空间升华为集文化沉浸 运动健康 社交互动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微度假场域 [2] - 文体旅商多元融合与场景共创 塑造京口作为镇江文化休闲微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4] 特色文旅品牌活动 - 依托长江路沿线资源打造"京江花月ye"文旅品牌 以青春剧场为核心形式推出系列音乐盛宴 [3] - 演出内容精选爱国歌曲与国风佳作 结合赏月等传统互动环节 构建城市文化新IP吸引年轻群体 [3] - 同期举办滨江音乐露营会 以沉浸式乐队Live表演和开放式互动舞台重塑夜间消费场景 [3] 消费促进举措 - 在水陆寺巷打造汇聚美食 非遗 手作三大类特色业态的城市市集 商户推出丰富多样的优惠折扣和互动游戏 [4] - 设计国庆快闪与"青春寻迹"城市漫步集章两大主题活动 引导青年群体探索历史文脉与街区魅力 [4] - 活动配合消费券发放与商户限时折扣 打通非遗市集 文化体验 旅游社交 美食消费闭环 拉动街区客流与本地消费增长 [4]
镇江京口区双节推多元文旅活动,文旅体商融合筑 “微度假” 新场景
扬子晚报网· 2025-10-10 14:23
活动策略与品牌打造 - 镇江京口区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以“微度假、轻旅游、深体验”为引领,以“文旅体商融合”为路径推出一系列假日活动[1] - 持续打造“京江花月ye”文旅品牌项目,以“青春剧场”为核心形式构建兼具仪式感与参与度的城市文化新IP[3] - 各商业载体协同发力,以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模式成功构筑吸引力十足的都市微型旅游目的地[7] 具体活动与消费刺激 - 在长江路音乐喷泉广场推出系列音乐盛宴,结合赏月、品月饼等传统互动环节,并举办滨江音乐露营会,重塑夜间消费场景[3] - 在水陆寺巷打造汇聚美食、非遗、手作三大类特色业态的城市市集,设计国庆快闪与“青春寻迹”城市漫步集章两大主题活动[5] - 苏宁广场、红豆广场、凤凰广场等商超综合体推出汉服主题活动、垂直马拉松挑战赛、非遗DIY等系列文化体验活动[7] - 活动配合消费券发放与商户限时折扣,有效打通“文化体验+旅游社交+美食消费”闭环,显著拉动街区客流与本地消费增长[5] 成效与未来规划 - 系列活动有效激活假日消费市场,为市民游客呈现集文旅体验、体育互动、商业消费于一体的假日盛宴[1] - 文旅体商融合使商业空间本身升华为集文化沉浸、运动健康、社交互动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微度假”场域[7] - 未来将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与活动创新,打造更多高品质、有温度的文旅消费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7]
重塑一座山 浦口文旅集团的“潮派”转型公式
新华日报· 2025-09-29 08:3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激活多元业态、导入潮流元素,将传统山水资源整合为全域联动的文旅网络,致力于将风景转化为消费风口 [3][4] - 公司启动"300场创意消费赛事活动计划",深度践行"文旅+体育+商业"融合模式的战略布局,以精准场景构建激活消费潜能 [4] - 公司以"潮派"思维在八条细分赛道精准布局,引入特色业态,策划主题活动,探索创新融合新模式,推动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 [4][12] 近期活动与项目落地 - 四方音乐岛于9月20日正式开放,集艺术娱乐、亲子户外功能于一体,开岛首个周末推出湖畔音乐会、文创市集、婚礼秀等活动,成为区域文旅新焦点 [1] -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举办书法真迹展暨市集,展出67件作品,3天展期吸引超1.2万人次参观,单日最高人流量突破5000,并通过"夜展+夜游+夜市"模式提供夜间文化消费 [1] - 针对中秋、国庆假期,公司打造多个特色场景,包括老山森林公园的六大板块节庆活动、响堂的疗愈戏剧工作坊与音乐会、以及非遗铜雕艺术工作室入驻草圣书乡等 [2] - 在住宿与度假场景方面,推出四方艺术湖区的苏式园林别墅、水墨大埝的原生态山间体验新业态、以及西埂莲乡的森呼吸房车营地 [2] 细分赛道布局与标杆项目 - 响堂项目以"乡野潮牌+新消费场景"为核心,落地近百场团队活动,拥有千万级播放量的影视剧作内容,其"响堂山谷歌会"已进化为年轻人的沉浸式聚会 [6] - 响骑·机车茶档凭借"山野+机车"的反差美学走红,周末场景中咖啡香与引擎声交织,结合电音DJ演出,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情感联结的介质 [6] - 西餐厅"TERRAMOR"由上海外滩运营团队操刀,主厨拥有米其林履历,以"南法花园"为场景,开业半年34个卡座创收约170万元 [7] - 云谷见野植艺美学空间、青山烤房、空谷艺术中心等新业态共同构成"潮派老山"的多元生态矩阵 [7] - 四方艺术湖区成为文化演艺、潮流艺术活动的引力场,承接"NAFI南京国际艺术季"与30家国内外画廊合作,江苏卫视音乐综艺《音乐缘计划》录制带来超2000万人次线上观看量及每日上千粉丝线下交流 [8] - 精品咖啡品牌UNiUN!的江北首店在四方美术馆启幕,品牌由两届中国咖啡师大赛冠军创立 [8] - "光盒子疗愈实验室"以"教育+疗愈"双轮驱动,推出自然艺术夏令营等项目;"折房子"空间年承接轻奢婚礼超50场,成为精品婚礼目的地标杆 [9] 运动休闲与配套业态 - 水墨大埝联动捷安特等品牌,构建"赛事+装备+培训"全产业链,新落成的XDS喜德盛骑行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市超10万喜德盛车友及32家俱乐部会员服务 [10] - 景区增设骑行主题艺术装置、维修点等设备,强化"长三角户外运动目的地"品牌;"手宫艺"空间将非遗与现代元素结合,金陵漫花庄园丰富"赛事+休闲"产业生态 [10] - 象山湖公园落地枫叶足球户外训练基地,举办UTO助力首百越野训练赛、"象山湖杯"青少年足球赛等赛事,并配套花间轻膳、见山酒咖馆等业态 [11] 运营成果与内部革新 - 公司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32个,其中围绕高端品牌餐饮、户外运动、艺术类空间、研学、宠物等板块招引19个项目 [4] - 公司以全员营销为抓手,主动对接行业领军企业,今年以来全员营销额超1000万元,并成功中标央企2300名职工的中秋福利项目 [12] - 象山湖公园团建活动场次、楚韵花香民宿入住率创新高,西埂莲乡鲜切花销售额同比增长40%,多元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活力 [12] - 公司内部进行深度变革,打破资源壁垒,锤炼专业服务能力,强化客户理念,确保从决策到执行以需求为导向 [12]
赛艇划破山水间,韶关文旅有了“新航道”|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38
韶关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 作为传统旅游城市,韶关正借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加快建设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并将“赛艇之城”作为新的体育名片 [1][9] - 通过推动“体育+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将赛艇等新兴体育项目与文旅产业深度结合 [1][7] - 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户外运动天堂”品牌影响力 [8] 赛艇运动发展机遇 - 赛艇运动因韶关籍运动员邱秀萍在亚洲赛艇锦标赛和杭州亚运会斩获金牌而获得广泛关注,为韶关打造“赛艇之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 韶关利用浈江、北江等天然水域资源,划定专属训练区域并配备智能船库、运动员公寓等设施,可承接国际级赛艇锦标赛 [6] - 通过体教融合、引入社会资源等方式,构建从基层选拔到专业培养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赛艇运动注入人才源泉 [3][4] 文旅体融合新模式 - 韶关将赛艇体验作为创新文旅体融合项目,在武江区重阳镇水上运动基地、阅丹公路锦江河畔等地兴起水上桨板运动,并融合民宿、露营等新业态 [7] - 打造丹霞山三大品牌赛事:50公里徒步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丹霞山马拉松赛,同步打造集赛事、会展、训练、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8] - 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设计融合丹霞山、南华禅寺等精品体旅线路,开发户外运动+生态康养等新业态 [8] 市场表现与增长 - 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402.01万人次,同比增长18.8%,实现旅游收入141.71亿元,同比增长19.6% [8] - 今年1—3月,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01%,旅游收入46.44亿元,同比增长31.56% [8] - 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融合”延伸消费链条,推动文旅市场呈现繁荣景象 [8]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着力推动消费市场繁荣稳定
镇江日报· 2025-09-20 08:54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 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科学估算投资规模 规范履行审批手续[2] - 严格执行概算管理规定 落实调整约束机制 规范执行政府投资概算调整程序 杜绝违规超概算投资[2] - 加强投后管理 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1][2] 产业创新与招商引资 - 深化战略对接 发挥通江达海交通资源优势 吸引重大项目布局落地[1] - 实施创新驱动 着力抓好科技型项目招引 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1]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规范执行招商政策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1] 文体产业发展 - 制定足球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落实推动镇江足球振兴各项任务[1][2] - 办好"苏超"文化体育盛事 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2] - 发挥"苏超"品牌撬动作用 做好"赛事+旅游+消费"文章 展现镇江足球顽强作风[2] 消费刺激政策 - 组织开展2025年汽车促消费活动 作为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3] - 统筹使用各类政策工具 撬动市场化资源 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潜力[3] - 加强汽车消费行业监管 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 安全生产管理 - 持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2] - 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抓好突出问题整改 切实筑牢安全防线[2] -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联训联演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
延庆三张“金名片”含金量持续提升,近三年旅游接待量增幅超两成
新京报· 2025-08-20 17:42
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 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推动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含金量持续提升[1] - 2021年至2024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均超20%[1] 长城资源开发与保护 - 石峡村依托长城资源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3] - 延庆累计完成23公里长城保护修缮 砖石长城加固率达90%[4] - 无人机巡查范围覆盖长城总长度超43公里[4] - 石峡村成立北京市首个保护长城的农民组织 80名青壮年村民参与[3] 世园公园生态与运营 - 北京世园公园累计接待游客逾500万人次[6] - 园区拥有130公顷水域面积及丰富生物资源 包括乔木115799株、灌木218670株等[6] - 本年度研学活动累计吸引12万余人次参与[7] - 国际花园节等特色活动吸引超500万游客[8] - 冬季主打自贡非遗花灯产品 形成综合度假区功能[8] 冬奥遗产利用与拓展 - 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承办29场国际国内冰雪赛事 吸引70余支国家队驻训[9] - 带动近50万冰雪爱好者体验冬奥项目[9] - 2024至2025雪季引入17项国内外顶级赛事活动[9] - 新增2200米冬奥滑降赛道"瑞雪大道"面向公众开放[9] - 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11] - 未来将联合张家口构建"京张旅游廊道" 推出跨区域精品线路[11]
贵州:拓展汽摩消费链条,有序开展酒车联动促销
快讯· 2025-08-01 15:17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 实施新一轮居民增收行动方案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进"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补贴[2] - 健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快清偿企业账款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度加强支付监管和欠薪整治[2] - 落实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开展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托育服务试点支持儿科基建和设备更新[3] - 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30元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退休人员养老金[3] -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支持课后服务和学生资助政策[4] 文旅体商融合行动 - 实施旅游提质发展"四大行动"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推动西江苗寨中国天眼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5] - 创新"非遗+"模式推出"贵州好物"必购伴手礼鼓励开展科普研学团队建设活动持续办好"村晚""村T"等文化活动[5] - 发展"五色体育"办好山地越野马拉松自行车足球等赛事开发低空跳伞滑翔伞等极限运动项目[6] - 支持开展大型演唱会和本土小型音乐节活动鼓励编创民族歌舞红色话剧等演艺作品利用VRAR技术打造新型演艺产品[7] - 鼓励发展文创剧场展览等业态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商业融合消费场景利用溶洞空间传统村落等打造沉浸体验式消费新场景[8] 促进服务供给行动 - 举办全省餐饮美食大赛打造贵州酸汤贵州牛肉粉等"黔菜"品牌招引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来黔开设首店[10] - 加快配齐购物餐饮家政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设立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就近助餐助洁等服务[10] - 规范职业技能兴趣素养等社会化培训预付式消费探索发放社会培训教育消费券支持非遗手工艺文化传承培训[10] - 推进标准化养老机构提质改造支持民办老年教育发展鼓励增加优质托育早教课程提升从业者素质[11] - 实施"人工智能+消费"促进行动培育"AI+文旅"场景发展平台经济和数字贸易培育网络货运直播带货等平台[12] 重点消费品升级行动 - 扎实开展汽车报废置换更新家电家居数码产品以旧换新优化补贴申领流程支持报废汽车家电回收拆解项目建设[13] - 推进二手车交易一站式服务支持汽车改装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发展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建设[13] - 2025年推动城中村改造6268户城市危旧房改造10022套调整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14] 优化消费环境行动 - 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探索中小学春秋假制度[15] - 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基础设施配套[15] - 重点支持打造酱酒特色食品中医药民宿赛事文创等自主品牌健全特色产品标准体系[15] - 完善消费维权制度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加强网络消费权益保护健全售后保障机制[16] 政策支持 - 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17] - 发挥贵州省金融促消费联盟作用发展供应链金融及定制化服务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合作[17] - 研究出台国有物业价格动态评估调整机制研究优化峰谷分时电价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18] - 优化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依法依规开办会议展览演出和赛事等[18]
校地携手谱华章 青春聚力助“苏超”
镇江日报· 2025-07-13 07:54
校地共建模式 - 京口区文体旅局与江苏大学工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理念,为"苏超"赛事注入动能,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1] - 双方在赛事观看、活动保障、氛围营造等环节实现需求精准对接,构建校地协同服务新范式 [2] - 文体旅部门发挥政策引导与统筹协调作用,高校则依托青年人才储备优势,将志愿服务、艺术展演、文化传播融入赛事服务体系 [2] 赛事服务与城市活力 - 江苏大学师生组成镇江特色助威方阵,为足球比赛呐喊助威,将主场氛围推向沸点,展现高校与城市发展的深厚情感 [3] - 师生在镇江苏宁广场、Dugao咖啡艺术转角等"第二主场"观赛点进行艺术展演,吸引市民驻足,实现体育激情与城市生活的交融 [4] - 校地深度合作为赛事构筑坚实服务保障线,注入青春活力,推动镇江向更具活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发展 [4] 文化融合与城市魅力 - 江苏大学教职工"声动光年"音乐社通过演唱传递对城市和赛事的美好祝福,诠释"文化+"的无限可能 [4] - 文体旅商互嵌互融展现城市生活的多元美好,体育的激情与城市律动完美契合 [4] - 高校智慧与城市发展血脉相连,青春力量与服务社会同向而行,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磅礴合力 [4]
江西省足协连夜通报
券商中国· 2025-07-12 13:00
江西省足球协会关于球员刘震参赛资格的通报 - 南昌队球员刘震因2019年江西省足协杯成人组比赛违反赛风赛纪被终身禁赛 [1] - 刘震后续多次申诉并表现悔改 江西省足球协会2021年8月复核后将其处罚调整为禁止参赛18个月(2019年11月6日至2021年5月5日) [1]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前 江西省足球协会审查认定刘震符合参赛资格 [1]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 - 赛事于7月12日19时在南昌八一体育场开幕 揭幕战为南昌队对阵景德镇队 [2] - 该联赛为江西省原有足球赛事的升级 在赛制、城市荣誉感塑造及文旅体商融合方面全面革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