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产业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降息+政策双重加持,有色板块前景向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9:08
降息周期中,降息使得美元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会促使资金外流;因此降息周期中美元通常呈走弱的 趋势。我们再来讲一下美元走势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的机制,降息周期中,美元走势通常通过计价逻辑、 成本逻辑和替代逻辑的三重机制来影响有色金属价格。 第一重是美元计价的直接影响。因为降息可能导致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走弱,全球有色金属多以美元定 价,因此美联储降息若导致美元走弱、汇率压低,将降低非美元货币持有者购买有色金属的成本,对有 色金属价格构成天然利好。同时,降息意味着美元信用扩张,有望刺激全球需求,进而推升有色金属价 格。九月份降息交易期间,黄金、铜等金属价格均出现上涨行情,这便是美元计价的影响。 第二重是产业层面上持有成本的间接影响。降息周期中市场利率下降,有利于有色矿端企业融资,下游 生产企业融资也更便利,有助于扩大生产,对有色金属需求具有拉动作用。对于具有货币属性的黄金而 言,美元资产收益率相当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下降时,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无息资产黄金。 第三重是对黄金等货币属性突出的贵金属,存在资产替代的深层影响。因为本轮降息周期伴随对美国经 济走弱的担忧,美国劳动力市场大幅降温,弱化了美元信用。当前美国财政 ...
3连涨后首跌!要逢跌布局有色龙头ETF吗?楚江新材逆市涨停!三大逻辑驱动,或是中长期布局时机!
新浪基金· 2025-10-28 13:55
美国9月CPI全线低于预期。国泰海通认为,通胀数据巩固了美联储本周(10月28日至29日)再次降息 的预期,市场降息交易或延续,流动性交易支撑工业金属价格。 有色金属板块经历连续三天的强势上涨后,今日(10月28日)随市回调,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反而可 能是一个着眼于中长期布局的时机,其背后的投资逻辑主要有三点: 1、战略定位提升,从"周期商品"迈向"战略资产" 中金公司指出,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领先地位,2024年开采份额占全球的61%,但更为重要的是90%以 上的精炼环节都集中在中国。东方财富指出,中国对稀土产业全方位管控后,全球稀土供给增长预期或 下调,利好国内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密切相关,板块未来或受益于 新兴产业的需求预期增长。 2、供需格局紧张,供应受限与需求刚性共同支撑价格 铜价逼近历史高点!不断飙升的铜价,印证了高盛发出"铜是未来新石油"的判断。电网升级、AI与新能 源形成的"三重共振",让铜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与此同时,全球第二大 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矿区因安全事故大幅减产的"黑天鹅"事件,更是加剧了全球金属铜供 应的紧 ...
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前10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06 17:47
半导体测试服务行业概述 - 半导体测试服务是指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半导体产品进行检测,包括晶圆测试、成品测试和实验室检测,以区分缺陷、验证产品符合性并提高良率 [1] - 晶圆测试在划片封装前进行电性测试以剔除不合格裸片,减少封装成本;成品测试针对封装后芯片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出厂合格率;实验室检测包括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帮助客户加速研发 [1] - 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10.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半导体测试服务生产商包括日月光、京元电子、台积电、三星、长电科技,2024年合计市场份额约41.0% [4] - 主要厂商还包括JCET Group、Amkor Technology、Powertech Technology Inc.等 [21] - 大部分企业半导体检测营收集中在1-3亿元,科研投入在1亿元以内,与半导体其他产业链环节相比规模较小 [19] 产品与市场细分 - 按产品类型细分,晶圆测试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45.8% [5][9] - 按应用细分,计算与网络是最大下游市场,占52.8%份额 [9][11]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晶圆级芯片规模封装测试、InFO封装测试、倒装芯片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等 [21]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产业链转移与国产替代推动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区域市场 [14] - 5G、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AI等新兴产业对半导体芯片性能要求提高,推动测试服务需求增长 [14] - 先进制程发展导致工艺复杂度提升,对质量控制需求增大,驱动测试服务市场发展 [15] - 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下,第三方检测分析行业凭借专业性、效率和中立性快速发展 [15] 市场挑战 - 技术难题:先进制程对测试技术的空间分辨精度、检测速度和吞吐量提出更高要求 [16] - 高端设备依赖进口:2022年国产化率不足3%,主要依赖美国KLA、应用材料和日本日立高新技术等企业 [18] - 资金压力:高端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企业需大量投入研发和人才培养 [18] - 人才短缺: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行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19] -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需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19] 区域市场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