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单保费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度10家上市寿险公司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38
新业务价值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寿险公司合计新业务价值933亿元,同比增长31.3% [1][24] - 除中信保诚外所有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人寿285亿元(+20.3%)、平安寿险223亿元(+39.8%)、太保寿险95亿元(+32.3%)、新华保险62亿元(+58.4%)、太平人寿62亿元(+22.9%)、人保寿险50亿元(+71.7%)、友邦人寿54亿元(+10%)、阳光人寿40亿元(+47.2%)、人保健康38亿元(+51%) [1][25] 新业务价值率变化 - 行业加权新业务价值率27.6%,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3][30]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32.4%(+9.2pct)、平安寿险26.1%(+8.8pct)、太保寿险15%(+0.3pct)、新华保险21.6%(+3.1pct)、友邦人寿58.6%(+2pct) [3][31][32] - 价值率提升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费用管控政策驱动 [4][34] 新单保费结构分化 - 行业新单保费5227亿元,同比增长7.8% [7][36] - 太保寿险630亿元(+28.2%)、新华保险424亿元(+100.5%)、人保寿险413亿元(+18%),但平安寿险1222亿元(-6.1%)、友邦人寿92亿元(-8.2%)、阳光人寿190亿元(-3%)出现下滑 [7][36][38] -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2238亿元同比下降13.8%,银保渠道1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1% [8][10][45] - 银保渠道爆发式增长主要由新华保险(+150.2%)和中国人寿(+111.1%)驱动 [10][47] 渠道转型特征 - 代理人渠道面临转型压力,主力产品向浮动收益型转变叠加利率下行降低产品吸引力 [47][55] - 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政策支持下实现规模与价值同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 [49] - 代理人数量160.5万人(-2.9%),人均产能13.9万元(-11.3%),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22.2万元保持行业最高 [51][55][56] 行业发展阶段演变 - 2018-2022年处于"量价齐跌"阶段,受转型改革及疫情影响 [11][59] - 2023年进入"价稳量增"转折点,3.5%增额终身寿产品刺激保费增长 [12][60][61] - 2024年呈现"价升量稳"特征,代理人产能提升抵消人力下降 [13][62] - 2025年进入"量价齐升"恢复期,银保渠道强劲增长驱动整体复苏 [15][63][64]
2025上半年度10家上市寿险公司分析:新业务价值大增31.3%的背后是量价齐升,而新单保费涨7.8%的背后则是渠道切换!
13个精算师· 2025-09-24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寿险行业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31.3%,主要驱动因素是量价齐升,其中新单保费增长7.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6.7个百分点 [16][18][23] - 行业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同比下降13.8%,而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增长61.1%,形成渠道切换态势 [37][39][40] -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费用管控政策影响,行业从2018-2022年"量价齐跌"过渡至2025年"量价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3][26][48][51] 新业务价值表现 - 10家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合计933亿元,同比增长31.3%,除中信保诚外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6][18]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亿元(+20.3%),平安寿险223亿元(+39.8%),太保寿险95亿元(+32.3%),新华保险增速达58.4% [17][18] - 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58.6%为行业最高,中信保诚43%位居第二 [23][24] 新业务价值率变化 - 行业加权新业务价值率27.6%,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23]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32.4%(+9.2ppt),平安寿险26.1%(+8.8ppt),太平人寿21.6%(+3.1ppt) [23][26] - 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率分别提升4.0和3.9个百分点 [26] 新单保费结构分析 - 全行业新单保费5227亿元,同比增长7.8%,但公司间分化明显:太保寿险增28.2%,新华保险增100.5%,而平安寿险、友邦人寿和阳光人寿出现下滑 [28][31][32] -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2238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中国人寿739亿元(-21.6%),平安寿险756亿元(-20.1%) [37][39]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1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1%,新华保险增150.2%,中国人寿增111.1% [39] 渠道转型与代理人状况 - 代理人数量160.5万人,同比下滑2.9%,人均产能13.9万元,同比下降11.3% [42][46][47] - 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22.2万元为行业最高,但同比仍下降20.1% [46][47] - 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政策下实现价值与规模同步提升,告别粗放增长模式 [40] 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2018-2022年:量价齐跌阶段,受业务转型、代理人改革及疫情影响 [48][49] - 2023年:价稳量增转折点,3.5%增额终身寿产品刺激新单保费增长,价值率企稳 [50] - 2024年:价升量稳过渡期,代理人产能提升抵消人力下降,预定利率下调改善价值率 [51] - 2025年:量价齐升恢复期,银保渠道高增长弥补个代渠道下滑,行业呈现韧性发展 [51]
新华保险(601336):新单及NBV增长强劲,利润表现亮眼
华西证券· 2025-04-30 1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归母净利润、加权平均ROE和NBV均同比增长 ,个险银保新单增长强劲,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改善但综合投资收益率承压 ,看好公司寿险业务结构优化以及资产端权益弹性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新华保险实现营业收入334.02亿元,同比+26.1%;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19.0%;加权平均ROE为6.68%,同比+1.71pp;NBV同比+67.9% [2] 分析判断 - 个险银保新单均增长强劲,NBV同比+67.9%,长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149.6%,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94.71亿元,同比+117.3%;个险渠道长险首年保费120.17亿元,同比+131.5%,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18.89亿元,同比+133.4%;银保渠道长险首年保费150.57亿元,同比+168.2%,长险首年期交保费74.21亿元,同比+94.5% [3] - 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改善,综合投资收益率有所承压;2025Q1投资资产16,876.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8%,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1.1pp,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2.8%,同比-3.9pp;2025Q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13亿元,较2024Q1的80.18亿元大幅下降;预计主要系利率上行致所投债券公允价值下降;截至2025Q1末,公司金融资产中,FVTPL/AC/FVOCI债权/FVOCI权益占比分别为38.5%/21.6%/37.1%/2.7%,较2024年末分别同比持平/-0.1pp/-0.1pp/+0.3pp [4] 投资建议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326/1,349/1,373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2/267/272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8.41/8.55/8.71元;预计2025 - 2027年NBV为67/72/77亿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48.11元的PEV分别为0.53/0.49/0.45倍,维持买入评级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1,547|132,555|132,618|134,868|137,331| |YoY(%)|-33.78|85.27|0.05|1.70|1.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712|26,229|26,238|26,681|27,166| |YoY(%)|-59.48|201.07|0.03|1.69|1.82| |NBV(百万元)|3,024|6,253|6,675|7,166|7,707| |YoY(%)|24.80|106.78|6.74|7.36|7.55| |EPS(元)|2.79|8.41|8.41|8.55|8.71| |EVPS(元)|80.29|82.84|90.14|98.08|106.72| |PE|17.23|5.72|5.72|5.63|5.53| |PEV|0.60|0.58|0.53|0.49|0.45| [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展示了2024 - 2027E各项目数据,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比率包括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成长能力、获利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