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
搜索文档
 2025三季度寿险公司利润榜:国寿、平安利润双双破千亿!行业利润暴增至4.6千亿,超7成险企投资收益率大于3%!
 13个精算师· 2025-11-03 22:08
2025年前三季度 72家寿险公司利润榜 58 家盈利, 14家亏损 ①利润4.6千亿,超上年全年 抓住市场机遇,"暴增"1.7千亿 ②头部险企利润创新高 国寿超1.6千亿,平安超1千亿 泰康排名上升,人保、友邦超100亿 ③7成险企投资收益率超3% 行业投资收益率上升近1个百分点 ④鼎诚"资不抵债"后不披露 长生人寿亏损,偿付能力不足 | 序号 容 公司 | | 急利润 | 序号 | | 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寿* | 1,655.17 | ﮐﮯ | 北大方正 | -4.35 | | 2 | 平安寿险* | 1,055.66 | 2 | 长生人寿 | -3.86 | | 331 | 太保寿险* 1 | 340.80 | 33 | 爱心人寿 | 13-3.42 | | ব | 新华保险* | 319.75 | ব | 横琴人寿** | -3.26 | | -5 KB | 泰康人寿* | 247.72 | ഗ | 后峡人寿 | - 7.69 | | 6 | 太平人寿* | 181.30 | 6 | 大家养老 | -1.67 | |  ...
 资负共振,新华25Q3利润与NBV显著增长
 平安证券· 2025-10-31 15:2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竞品吸引力下降且居民储蓄需求旺盛,主要险企以浮动收益型产品为主力销售对象,仍具备竞争力,2025年寿险行业有望延续负债端改善态势 [3] - 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使得保险资产端弹性明显,保险股β属性显著且分红水平稳健,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3] - 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建议关注资产端弹性更大的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 [3]   新华保险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寿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8.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资产为1005.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0.58亿元,同比增长88.2% [2]   寿险业务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长期险首年保费达545.69亿元,同比增长59.8% [3]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为349.00亿元,同比增长41.0% [3] - 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24.82亿元,同比下降19.4% [3] - 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50.8%,但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的58.4%有所收窄 [3] - 分季度看,25Q1至25Q3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49.6%、+61.3%、-3.9%,增速逐季走低 [3] - 25Q3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大幅增长20.9%,扭转了此前负增长的局面 [3]   渠道表现 - 个险渠道:二季度起全力推动分红险业务发展,推动营销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深化转型,规模人力企稳回升,人均产能同比增长50% [3] - 个险渠道:2025年前三季度个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48.5%,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49.2% [3] - 银保渠道: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稳步推进分红险业务转型,2025年前三季度银保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66.7%,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2.9% [3]   投资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8.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为991.22亿元,同比增长40.3%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上述投资相关收益合计为541.75亿元,同比增长38.9% [3]
 大摩闭门会:韩国超级周期与改革;大选后消除 “日本折价”;亚洲银行业及寿险公司美元债投资需求;2025 年 10 月 23 日中国与海外市场因子分化
 2025-10-23 23:2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特别是存储芯片HBM、DRAM、NAND)、数据中心、电力设备、核电、国防、银行业、寿险业、证券、汽车 [1][2][3] *   公司/地区:韩国芯片公司、韩国核电制造商、日本企业、中国及亚太地区银行与寿险公司(集中于中国、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1][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韩国市场与半导体超级周期** *   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预计达2.9万亿美元,利好韩国芯片公司 [1][2] *   HBM需求上升并蔓延至NAND和DRAM等领域,存储器周期复苏,目前处于DRAM周期早期到中期阶段 [1][2] *   韩国市场指数基本预测为4,200点,观点倾向于看多 [2] *   人工智能扩散、发电(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和核电(SMR及1.4吉瓦级核电站)领域展现强劲增长动能 [1][2][3]  **日本市场改革与前景** *   日本市场受新首相上任和治理改革预期推动,关注指数成分扩张和企业治理改善 [1][5] *   新政策包括支持财政扩张,提高增长预期,以及修订企业治理委员会以鼓励企业更好地利用现金储备 [5] *   新首相上任可能降低日本ESG风险溢价,从而提振资本成本下降预期 [5] *   日本最早可能大选时间窗口为2025年12月底 [2][9]  **中国与亚太市场因子动态** *   中国市场出现从增长型到价值型的因子轮换,自10月10日以来增长型股票下跌超过4%,而价值型股票上涨约11%,两者收益差距超过32% [2][6] *   在非中国市场,增长型股票仅下跌0.2%,而价值型股票则下跌近3%,增长股表现远超价值股,两者差距仅为-4% [2][6] *   建议对中国采取价值和复合动量结合策略,非中国地区保持长期预测修订头寸 [2][6][7]  **亚洲金融机构美元资产配置** *   亚洲银行和寿险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投资接近2万亿美元,90%的外币头寸为美元 [2][8] *   总债务投资中只有20%到25%是以美元计价,主要配置美国国债、美国机构债券及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券 [8] *   亚洲银行持有约7%的美国投资级别债券及11%的美国国债 [8] *   预计亚洲寿险公司将因美元对冲成本降低而增加美元债务投资 [8]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与投资主题** *   韩国政府推出高股息股票投资基金税收减免措施,并讨论库存股注销问题 [1][3] *   投资倾向集中于股息股票、自救和重组故事,关注证券、银行、汽车等滞后行业 [1][3]  **潜在风险与机遇** *   美国与韩国关税谈判有望在10月26日前达成协议,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2] *   中国稀土限制可能影响芯片、国防和电力行业,但由于全球半导体需求旺盛,对芯片制造商的实际冲击可能相对较小 [1][4] *   美国信用风险对亚洲信用影响有限,但需关注利差扩大风险(IG利差仅为63个基点),建议坚持投资高质量公司 [11] *   若出现风险调整,价值股将受益,增长股将受到影响 [11]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阔空间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5
"十四五"时期,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深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合 作空间,激发发展动能。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正通过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世 界经济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制度型开放迈出新步伐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正经历新一轮重塑。面对风 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蓝庆新表示,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明显,全球 经贸规则体系加速重构。在此过程中,各类区域贸易协定在全球出现,表现出开放水平更高、涵盖领域 更广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呈现出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后规则"拓展的趋势,让制度型开放成为我国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自由贸易试验区压力测试、金融领域深度开放等一系列 务实举措,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取得新成果。 德勤亚太咨询业务首席战略官李佳明表示,与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重点在于实施"边境后 开放",即推动国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 ...
 2025上半年度10家上市寿险公司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38
 新业务价值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寿险公司合计新业务价值933亿元,同比增长31.3% [1][24] - 除中信保诚外所有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人寿285亿元(+20.3%)、平安寿险223亿元(+39.8%)、太保寿险95亿元(+32.3%)、新华保险62亿元(+58.4%)、太平人寿62亿元(+22.9%)、人保寿险50亿元(+71.7%)、友邦人寿54亿元(+10%)、阳光人寿40亿元(+47.2%)、人保健康38亿元(+51%) [1][25]   新业务价值率变化 - 行业加权新业务价值率27.6%,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3][30]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32.4%(+9.2pct)、平安寿险26.1%(+8.8pct)、太保寿险15%(+0.3pct)、新华保险21.6%(+3.1pct)、友邦人寿58.6%(+2pct) [3][31][32] - 价值率提升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费用管控政策驱动 [4][34]   新单保费结构分化 - 行业新单保费5227亿元,同比增长7.8% [7][36] - 太保寿险630亿元(+28.2%)、新华保险424亿元(+100.5%)、人保寿险413亿元(+18%),但平安寿险1222亿元(-6.1%)、友邦人寿92亿元(-8.2%)、阳光人寿190亿元(-3%)出现下滑 [7][36][38] -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2238亿元同比下降13.8%,银保渠道1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1% [8][10][45] - 银保渠道爆发式增长主要由新华保险(+150.2%)和中国人寿(+111.1%)驱动 [10][47]   渠道转型特征 - 代理人渠道面临转型压力,主力产品向浮动收益型转变叠加利率下行降低产品吸引力 [47][55] - 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政策支持下实现规模与价值同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 [49] - 代理人数量160.5万人(-2.9%),人均产能13.9万元(-11.3%),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22.2万元保持行业最高 [51][55][56]   行业发展阶段演变 - 2018-2022年处于"量价齐跌"阶段,受转型改革及疫情影响 [11][59] - 2023年进入"价稳量增"转折点,3.5%增额终身寿产品刺激保费增长 [12][60][61] - 2024年呈现"价升量稳"特征,代理人产能提升抵消人力下降 [13][62] - 2025年进入"量价齐升"恢复期,银保渠道强劲增长驱动整体复苏 [15][63][64]
 2025上半年度10家上市寿险公司分析:新业务价值大增31.3%的背后是量价齐升,而新单保费涨7.8%的背后则是渠道切换!
 13个精算师· 2025-09-24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寿险行业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31.3%,主要驱动因素是量价齐升,其中新单保费增长7.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6.7个百分点 [16][18][23] - 行业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同比下降13.8%,而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增长61.1%,形成渠道切换态势 [37][39][40] -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和"报行合一"费用管控政策影响,行业从2018-2022年"量价齐跌"过渡至2025年"量价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3][26][48][51]   新业务价值表现 - 10家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合计933亿元,同比增长31.3%,除中信保诚外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6][18]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亿元(+20.3%),平安寿险223亿元(+39.8%),太保寿险95亿元(+32.3%),新华保险增速达58.4% [17][18] - 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58.6%为行业最高,中信保诚43%位居第二 [23][24]   新业务价值率变化 - 行业加权新业务价值率27.6%,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23]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32.4%(+9.2ppt),平安寿险26.1%(+8.8ppt),太平人寿21.6%(+3.1ppt) [23][26] - 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率分别提升4.0和3.9个百分点 [26]   新单保费结构分析 - 全行业新单保费5227亿元,同比增长7.8%,但公司间分化明显:太保寿险增28.2%,新华保险增100.5%,而平安寿险、友邦人寿和阳光人寿出现下滑 [28][31][32] - 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2238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中国人寿739亿元(-21.6%),平安寿险756亿元(-20.1%) [37][39]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1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1%,新华保险增150.2%,中国人寿增111.1% [39]   渠道转型与代理人状况 - 代理人数量160.5万人,同比下滑2.9%,人均产能13.9万元,同比下降11.3% [42][46][47] - 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22.2万元为行业最高,但同比仍下降20.1% [46][47] - 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政策下实现价值与规模同步提升,告别粗放增长模式 [40]   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2018-2022年:量价齐跌阶段,受业务转型、代理人改革及疫情影响 [48][49] - 2023年:价稳量增转折点,3.5%增额终身寿产品刺激新单保费增长,价值率企稳 [50] - 2024年:价升量稳过渡期,代理人产能提升抵消人力下降,预定利率下调改善价值率 [51] - 2025年:量价齐升恢复期,银保渠道高增长弥补个代渠道下滑,行业呈现韧性发展 [51]
 中企500强十年磨一剑 232家“常青树”企业持续在列
 贝壳财经· 2025-09-23 15:49
根据近十年榜单数据,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呈现动态变化,共有232家企业持续上榜,成为500强"常青 树";"新面孔"企业覆盖互联网、新能源和造车新势力。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数据显 示,今年入围门槛升至479.6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连续刷新纪录。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稳 居榜首,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分列二三位,共有15家企业跻身"万亿俱乐部"。前 十格局中,京东集团首次进入前十,民营互联网力量正在打破传统企业格局。 新京报贝壳财经梳理历年中企500强数据发现,"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可以拆解为三步:跨过门槛、做大 营收、锁定排名。 新上榜的企业体现出近十年以来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包括卓尔智联、携程等互联网和信息 服务公司,赛力斯(601127)、蔚来等新能源汽车代表,以及欣旺达(300207)等新能源电池制造商。 同时,能源结构调整下,地方能源集团也在逐渐壮大,四川能源发展、海南省发展控股等能源类企业入 榜,分别位居第224位、第456位。传统行业也有所突破,太平鸟(603877) ...
 上半年巨亏8.39亿元,横琴人寿成非上市寿险“亏损王”!
 深圳商报· 2025-09-17 14:4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亏损8.39亿元 同比激增139% [1] - 保险业务收入43.9亿元 同比下滑22.85% [1] - 分红险保费收入0.65亿元 同比骤降89.5% [1] - 传统寿险业务负增长15.8% 占比超八成 [1]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5.15亿元 [2]   现金流与兑付压力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7亿元 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33亿元 [1] - 2024年赔付支出42.56亿元 较2023年激增15倍 [1] - 二季度综合退保率0.79% 较上季度提升0.33个百分点 [2]   股权与治理结构 - 珠海铧创持股比例增至49% 其他四家股东持股均降至12.75% [2] - 中植集团持有12.75%股权 正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招募意向投资人 [3] - 高管团队频繁调整 2025年审计责任人及总经理助理等关键岗位补位 [3]   业务结构 - 分红险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6.20亿元降至0.65亿元 [1] - 传统寿险与分红险共同形成主力失陷、替补乏力的产品困局 [1]
 横琴人寿上半年净亏8.39亿、现金流缺口9.7亿,成非上市寿险“亏损王”
 凤凰网财经· 2025-09-16 20:59
 核心观点 - 横琴人寿正遭遇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危机,业绩深陷亏损泥沼,财务基本面持续恶化,同时核心管理层剧烈动荡,大股东自身也面临压力,公司破局求生之路充满挑战 [2]   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高达8.39亿元,较去年同期3.51亿元激增139%,且超过2024年全年5.64亿元的亏损总和近五成 [2][3]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43.9亿元,同比下降22.85% [2][3] - 主力产品分红险保费同比骤降89.5%,从去年同期的6.20亿元跌至0.65亿元;占比超八成的传统寿险保费也出现15.8%的负增长 [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7亿元,其中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高达-33亿元 [3] - 早年销售的分红险进入集中给付期,2024年赔付支出较2023年激增15倍,达到42.56亿元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11.7亿元缩水至5.0亿元,蒸发超57% [4]   管理层变动 - 自2024年以来,公司核心管理层经历剧烈动荡,高管团队从2024年初的9人缩减至5人,团队规模缩减超四成 [2][5] - 离职高管多为元老级人物,包括首任董事长兰亚东、参与筹备的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王立川等 [5] - 频繁人事变动导致战略衔接断层,公司进入"一人多岗"应急状态,总经理凌立波兼任首席合规官,副总经理马天若兼任首席投资官,专业制衡减弱 [5] - 新补位高管带有明显股东烙印,如审计责任人严志扬曾在股东方华发集团任职,业内解读为股东强化人事把控的信号 [5]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四股并列"格局,大股东华发系通过2022年5月和2024年3月两次独家增资,持股比例从20%飙升至49%,成为监管特批的控制类股东 [6][7] - 大股东华发集团自身面临压力,其核心人物李光宁于2025年8月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7] - 华发集团2024年末有息债务达3491.55亿元,金融机构借款占比近60%,在自身压力沉重的情况下,其对横琴人寿的后续援助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8]
 “两山”理念二十载 中国人寿执绿为笔交金融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9:50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总资产和投资资产均突破6.6万亿元,总保费超6714亿元,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展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态势 [1]   - 2024年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1]   - 通过绿色保险供给、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数字化低碳运营与绿色建筑实践,系统性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1]     绿色金融战略   - 制定《2024年绿色金融工作方案》及治理机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顶层设计,重点提升绿色投资能力 [2]   - 建立《ESG风险管理办法》,遵循五大风险管理原则,系统开展ESG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 [3]   - 响应国家政策目标,计划到2027年完善绿色保险政策支持体系,2030年基本健全服务体系 [2]     绿色保险与投资   - 绿色保险覆盖生态环境产业、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提供人身险一揽子保障方案 [4]   - 投资36亿元的"国寿资产-兰沧项目"获国内最高等级(G-1)绿色认证,预计年节约217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672万吨 [5]   - 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明确委托投资指引中的重点领域目标与路径 [5]     低碳运营实践   - 厦门中国人寿大厦成为厦门首个"零碳大厦"及LEED铂金级、WELL-HSR双认证写字楼,应用智能照明、太阳能供电等技术 [6]   - 山东、浙江等地大厦分别获得LEED铂金级、BREEAM五星级等国际认证,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6]   - 个人长险无纸化投保率近100%,线上理赔使用率达96.7%,数字化大幅降低碳足迹 [6]     行业引领与愿景   - 作为金融央企,公司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绿色治理样本,推动政策转化为可量化实践路径 [3]   - 以"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为ESG愿景,目标成为绿色金融制度先锋 [7]   - 通过绿色投资规模化、零碳建筑认证及数字化低碳服务,构建中国式ESG实践标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