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退坡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股今日普跌 市场预期明年新能源购置税退坡 机构称或刺激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智通财经· 2025-09-18 15:51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变化 - 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 明年起恢复征收车辆购置税[1] - 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1] 汽车股市场表现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3.95%至81.55港元[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57%至3.41港元[1]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2.49%至101.9港元[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1.26%至17.26港元[1]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设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1] - 中汽协年初预估1600万辆 新目标低于此前预期[1] - 购置税政策变化可能刺激四季度额外需求增量 或超方案目标[1] 行业展望 - 下半年国补落地 行业反内卷和新能源购置税退坡预期背景下 行业有望迎来"金九银十"行情[1]
A to H上市浪潮影响有多大?
2025-06-04 09:50
行业与公司 - 港股市场及A股市场[1][3][5] - 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及智能化趋势)[2][37][45] - 香港银行业[12][32][36] - 美国财政政策及美债市场[6][20][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港股市场活跃度与上市趋势** - 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 2025年以来整体成交量和换手率是2024年的一倍[3] - AI、互联网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形成集聚效应 吸引更多公司赴港上市[3][4] - A股公司转向港股上市原因包括政策环境配合、市场活跃度提升、业务发展需求及外资持股比例接近监管上限[3][4][7] -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 2025年3月底前大幅流入 测算显示还有不到2000亿新增融资需求[13][17] **H股溢价与市场机制** - H股溢价现象罕见出现 部分龙头个股交易于A股溢价之上 源于市场机制、流动性及投资者结构差异[1][5][8] - AH溢价长期存在因两地股份不可兑换 套利无法抹平溢价[8] - 中概股回归港美两地上市无折溢价因股份完全可兑换[9] - H1价格代表性不足 仅涵盖150多家公司 偏重金融、电信等传统板块[10] **特朗普财政政策影响** - 特朗普2.0财政政策可能增加投资和资金流入 但加重财政压力[6] - 美国美丽法案未来十年可能带来4.3万亿美元额外赤字 赤字集中在2026-2028年[20][21] - 美国可能通过金融抑制手段压低融资成本 如重启QE或收益曲线控制[25] - 2025年第三季度美债市场面临考验 1.2万亿美债净发行新增量将投放市场[26] **香港利率与银行业** - 港币融资成本低因联系汇率制度 金管局投放流动性导致HIBOR下降[12][30] - 一个月期HIBOR从4.07%大幅降至1%以下 降幅超过300个基点 最低至0.57%[28][29] - HIBOR下行拖累银行息差和盈利 汇丰银行披露港币利率下降100个基点将拖累收入[32][33] - 银行通过衍生品对冲措施应对 短期影响可控但长期低水平将显著影响净利息收入[33][34] - HIBOR下行缓解企业长债压力 促进信贷需求增长[35][36]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 - 政策刺激显著影响销量 2024年两新政策带动三四季度双位数增长 全年增速接近7%[39][40] - 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放缓 1-4月累计增长4-5% 新能源车出口占比提升至近40%[2][44] - 长期增长空间有望达千人保有量300辆 稳态销量中枢2800万辆 较2024年2350万辆有20%空间[41] - 新能源购置税退坡需用车端补贴平抑波动[43] - 智能化趋势推动智能驾驶普及 年底头部企业有望实现百公里以上接管一次[45]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港股在分红类和成长类投资中具优势 分红因税率差异 成长因新经济板块集中[14][15] - 长期看好港股发展 优质公司吸引资本 市场结构优化[16] - 当前恒生指数23000至24000点达合理交易水平 突破需新催化剂[18] - 策略建议低迷时介入 亢奋时锁定利润 把握结构性行情[19] 其他重要内容 - 外资配置比例下降 南向资金为主力 长线外资回流需时间[17] - 美国企业信用债面临集中到期 再融资利率高200-300个基点[27] - 汽车政策需避免过度透支需求 历史显示购置税减半政策曾带动年增量超400万辆[38][42] - 新能源车海外销量长期有望达千万台规模 属地化生产占一半[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