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阿力得尔市场监管所开展那达慕旅游沿线市场专项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8-07 17:25
市场监管措施 - 科右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阿力得尔市场所开展旅游沿线市场专项检查,以保障2025年兴安盟那达慕期间市场秩序稳定 [1] - 检查聚焦食品安全,对沿线餐饮、食品销售及生产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经营资质、健康证明及进货查验制度 [1] - 规范价格行为,严查商超、住宿等涉旅经营单位的未明码标价、计价单位模糊等违规行为 [1] -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重点检查检验合格证明、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 - 规范计量行为,对集贸市场、商超的电子计价秤进行全面检查,核实检定有效期及封签完整性 [1] 检查成效与后续计划 - 本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规范经营主体23家 [2] - 阿力得尔市场监管所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巡查 [2]
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11项举措护航夏季旅游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6:09
旅游市场监管措施 - 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护航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采取11项措施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1] - 行动重点包括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旅游热销产品质量、计量器具使用规范、价格秩序、广告监管、不正当竞争打击、投诉举报处理、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网络涉旅商品监管以及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推广 [1][2][3] 食品安全监管 - 落实旅游市场食品经营主体责任,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1] - 组织开展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与抽检监测,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1]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 加大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旅游景区观光车、宾馆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 [1] -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动态研判恶劣天气下的潜在风险隐患 [1] -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针对性应急救援演练 [1] 旅游热销产品质量监管 - 加强景区周边儿童游泳圈、救生衣、轮滑鞋等夏季旅游热销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 [1] - 督促经营者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1] - 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等违法行为 [1] 计量器具使用规范 - 加大对景区及周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水果店、夜市、流动摊贩等贸易结算用电子计价秤的监管力度 [2] - 严厉打击利用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等计量器具作弊的违法行为 [2] 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维护 - 加大旅游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力度,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 [2] - 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2] 旅游广告监管 - 加大广告抽查监测力度,督促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依法审查旅游广告 [2] - 加大对旅行社、旅游景区发布涉旅广告的监管力度,查处虚假违法旅游广告 [2] 不正当竞争打击 -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车站、高速路沿线服务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仿冒混淆、商业贿赂等行为 [2] 投诉举报处理 - 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24小时受理游客投诉举报 [2] - 推动重点景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促进消费纠纷源头化解 [2] 旅游标准体系建设 - 开展文化和旅游标准宣贯实施活动,宣传推广标准化试点单位经验 [3] 网络涉旅商品监管 - 加大对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涉旅商品的网络监测力度,查处违法销售行为 [3] - 审查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提供的旅游合同文本的合法性、公平性、规范性 [3] 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推广 - 在特色旅游景区、重点场所、重大活动举办地推进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全覆盖 [3] - 实现全链条保障、全要素服务和全过程监管,健全长效监管与服务机制 [3]
文旅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5 07:50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 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1] - 专项整治将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1] - 文化和旅游部已印发《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展全链条治理,形成严打态势 [1] 失信行为曝光机制 - 文化和旅游部将发布第一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加大曝光力度 [2] - 通过社会监督推动行业自律,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机制 [2] 旅游景区服务优化 - 重新修订《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重点规范景区的便利化、安全性和舒适度 [2]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加强开放管理,丰富优质服务供给 [2] 旅游安全与消费引导 - 编制《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和《旅游避"坑"指南》,帮助游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 对常见旅游安全问题和消费陷阱进行系统梳理,提供典型案例参考 [3] 监管长效机制 - 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标准引领和行业培训等多措并举提升旅游市场治理成效 [3] - 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游客满意出游、安全出游 [3]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多措并举提升暑期游客体验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2
暑期旅游旺季准备措施 - 陕西文化和旅游厅围绕丰富产品供给、推出暖心服务、强化安全保障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游客体验 [1] - 持续推进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升智慧化、特色化服务水平,并对中考高考学生、教师、老年人等群体推出优惠政策 [1] - 依托全省4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线路资源,推出研学游、亲子游、乡村游等主题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1] 暑期旅游产品供给 - 推出"历史文化探秘之旅""红色记忆追寻之旅"等研学游产品 [1] - 推出"自然生态休闲之旅""亲子欢乐度假之旅"等亲子游线路 [1] - 推出"乡村民俗体验之旅"等乡村游主题产品 [1] 客流高峰应对措施 - 要求景区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支持多证件购票、多语种导览及线下支付 [1] - 热门景区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方式缓解客流压力 [1] - 实施"暖心"工程,强化景区防暑降温等服务,着力解决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 [1] 暑期旅游安全保障 - 强化与气象、应急部门的联动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游客科学避险 [2] - 压实旅行社、景区、星级饭店等重点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2] - 督促景区加强索道、缆车等特种设施设备检查和地质灾害防范 [2] 旅游市场监管与满意度 -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结合文旅市场"清浊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 - 畅通投诉渠道,提升投诉举报受理能力 [2] - 今年上半年陕西游客满意度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2 1个百分点 [2]
北京平谷法院:涉旅游案中,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
新京报· 2025-05-21 21:06
涉旅游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 2022年以来平谷法院审结涉旅游纠纷79件,其中合同、准合同类案件占比约65%,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 [1] - 当前涉旅游纠纷呈现争议焦点相对集中、消费者维权证据意识淡薄、虚假宣传监管难度较大的主要特点 [1] 行业现存主要问题 - 因未签订书面合同、虚假宣传导致的合同类纠纷 [2] - 因安全保障缺失、旅游保险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纠纷 [2] - 因价格不透明、住宿条件不达标导致的服务质量类纠纷 [2] 多方联动监管与服务措施 - 平谷法院与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多方联动服务保障机制 [1] - 梳理民宿开发、经营各环节并制定指引,依托普法驿站加强警示教育,精准投放旅游发展司法服务包 [1] - 完善旅游纠纷诉调对接,专设"旅游纠纷调解室",设立巡回审判点,开通旅游纠纷"绿色通道" [1] 行业改进建议 - 加强旅游市场的多方监管,形成旅游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第三方平台等多方联动的监管体系 [2] - 推动信息透明化,使历史投诉记录、服务质量等信息可查询 [2] - 鼓励和支持自律性组织建立,强化行业内自我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2] 经营者与旅游者行为规范 - 经营者需完善合同管理、加强服务质量、落实透明定价、建立投诉处理机制 [2] - 旅游者需增强维权意识、理性消费、采取合法维权方式 [2]
水果缺三斤罚五万 “顶风作案”重罚不冤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5-04 13:31
文章核心观点 对缺斤短两等旅游市场违法行为实施重罚有必要,同时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以营造良好旅游环境[2][4] 事件情况 - 5月1日网友反映在三亚买九斤水果变六斤,相关部门找到摊贩,情况属实并拟罚5万元[2] - 今年春节海南万宁一家三文鱼销售店因3.3斤三文鱼实际仅2.7斤左右,被处警告、罚款5万、责令停产停业3个月[2][3] 网友看法 - 有网友认为是对缺斤短两行为的严厉治理 - 有网友质疑重罚是事后监督,应平时加强监督[2] 处罚依据 - 《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明确缺斤短两情节严重或社会影响恶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可责令停产停业不少于三个月直至吊销执照[3] -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集贸市场对“鬼秤”等违法行为不制止或管理不到位,面临最高十万元处罚[4] 事件定性 - 三亚流动摊贩在“五一”期间缺斤短两且被曝光,属顶风作案[2][4] 治理建议 - 对顶风作案者“零容忍”,出重拳 - 加强平时监管治理,做好常态化监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