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笋干
icon
搜索文档
瓜果飘香“丰”景美 特色产业促振兴 希望的田野绘就生动夏日丰收画卷
央视网· 2025-07-09 16:29
新疆石河子市油菜花种植 - 石河子市首次在G3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沿线大规模种植油菜,形成千亩花海景观[1] - 新疆油菜花因纬度和气候影响在夏季盛开,花期持续30至35天,与其他省市形成"错时绽放"[4] - 油菜花种植不仅带动旅游业发展,每亩地还有近千元收益[4] 贵州德江县花椒产业 - 德江县因地制宜种植耐旱固土的花椒树治理石漠化,近十年已完成48万亩石漠化治理[7][11] - 花椒树根系发达,在石漠化区域可保持水土,2014年起作为治理突破口[9] - 七月上旬稳坪镇万亩花椒成熟,为当地提供可持续生态价值转化路径[7][9][11] 江苏无锡阳山水蜜桃 - 无锡阳山水蜜桃2014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果肉饱满多汁[12] - 当地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升级森林步道等措施修复生态环境[12] - 环境改善提升桃子品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12] 广东揭阳凤梨产业 - 惠来县高山凤梨种植面积超6万亩,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化[16][18] - 当地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凤梨生长提供优良环境[18] - 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超1.5万户农户增收[18] 新疆吐鲁番葡萄产业 - 吐鲁番市63万余亩葡萄陆续成熟,预计产量超160万吨[19][23] - 当地气候条件使葡萄品质好、口感佳,拥有500多个品种[21] - 实施标准化种植推广、架式改造等提质增效工程[23] 江西乐安竹笋产业 - 乐安县素有"中国毛竹之乡"美誉,今年鲜笋产量超30万吨[25][27] - 晒笋干是当地百年习俗,通过加工可为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25][27] - 竹笋经杀青、发酵等工序制成口感鲜嫩的笋干[25]
寻找杭州的酱园弄
杭州日报· 2025-07-01 11:03
杭州酱园历史与文化 - 杭州曾有一条"酱园弄",现已消失,但"酱园"一词深深刻在杭州人的文化记忆中 [13] - 酱园弄12号是现存唯一与酱园弄相关的建筑,现为南宋钱币博物馆 [15] - 酱园弄12号曾是湖州会馆,鲁迅在1909年"木瓜之役"期间曾在此暂住 [16][17][18] 杭州传统酱园行业 - 抗战前杭州有322家酱园店,采用前店后坊模式,L形柜台可容纳20-30位顾客 [19] - 知名酱园包括涌金门"惟和"、清波门"乾发"、望江门"鸿吉祥"等 [19] - 酱园不仅销售酱油和酒,还通过酱制工艺延长食物保存期并增加风味 [19] 现存酱园品牌发展 - 同福泰官酱园曾以高端酱油闻名,现已消失 [20] - 恒泰酱园(1881年创立)产品曾获西湖博览会优质奖,现为"湖羊酱油"前身 [20] - 百年老字号"惟和酱园"近年重出江湖,传承传统酱油酿造工艺 [20][21] 杭州酱菜文化 - 景阳观是杭州最著名的酱菜店,产品包括甜乳黄瓜、玫瑰大头菜等20余种 [22] - 老杭州人有深厚酱菜情结,常用来配泡饭,形成独特饮食文化 [22] - 传统酱园采用大缸储存销售模式,给老一代杭州人留下深刻记忆 [22]
精深加工助力贵州特色竹笋产业发展
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 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重点发展竹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1] - 贵州省笋用竹林面积达300万亩,鲜竹笋年产量超58万吨,其中方竹笋28万吨、毛竹笋30万吨 [1] - 竹产业被纳入"森林粮库"开发战略,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理念的重要实践 [1] 竹资源分布与品种优势 - 贵州省竹林总面积506万亩,实现全域化覆盖,形成"山山有竹、四季产笋"生态格局 [2] - 方竹笋蛋白质含量12%、脂肪仅0.4%,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特性,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500米的大娄山地区 [2] - 桐梓县拥有全球最大原生方竹资源(超100万亩),赤水市主产楠竹笋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 - 形成大娄山、赤水河、武陵山、清水江四大竹产业带,覆盖桐梓、赤水、习水等核心产区 [3]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桐梓县建成中国最大方竹笋加工枢纽,年加工能力1.2万吨,年产值1.28亿元,配备12条现代化生产线 [4] - 赤水市2024年竹笋全产业链产值10.76亿元,加工销售14万吨,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0亿元 [4] - 采用液氮速冻工艺使水煮笋保鲜期达24个月,赤水市引入压榨技术解决鲜笋储存难题 [4] - 红赤水集团开发调味笋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量超3万吨,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销售市场从川渝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赤水合作社2024年向上海销售竹笋收入3484万元 [5] - 赤水合作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建立分拣加工中心,成为珠海菜篮子稳供企业,与上海蔬菜集团等建立直供合作 [5] - 通过价格联动机制将赤水冬笋收购价与上海杭州市场接轨,带动数万户竹农增收 [5]
传音五年持续深化消费帮扶 助力乡村产业协同振兴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56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 - 公司自2021年启动"乡村振兴"专项计划,连续五年开展消费帮扶项目,紧扣国家战略部署深化重点县支持 [1] - 2025年聚焦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展订单采购助力农户增收 [1] - 五年来项目从定点采购延伸至更广泛帮扶路径,包括公益协作改善教育资源和基建等 [10] 2025年消费帮扶实施 - 执行团队覆盖深圳、上海、重庆三地,对口帮扶川滇桂渝七个地区 [3] - 采购品类包括腊肉、香肠、菌汤煲、红糖、红米等十余类特色农产品 [3] - 采购区域均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支持区域,涉及四川美姑县、云南宣威市/玉龙县、广西罗城县/大新县、重庆开州区/云阳县 [3] 重点地区帮扶成效 - **四川美姑县**:采购乌金猪腊肉拓展销售渠道,缓解库存压力支持脱贫户增收 [3] - **云南宣威市**:采购香肠支持农户型合作社,推动火腿品牌供应链周转 [5] - **云南玉龙县**:采购菌汤煲创造野生菌加工订单,带动农户销售收入增长 [5] - **广西罗城县**:采购富硒红米/黑米通过"圳品"认证体系定向销售 [5] - **广西大新县**:集中采购手工红糖支持蔗糖收购,助力村集体完成产销任务 [7] - **重庆开州区**:采购笋干/红黑米/红糖缓解季节性积压,促进农户增收 [7] - **重庆云阳县**:订单拉动腊味产业链,帮助缓解滞销压力 [9] 项目综合影响 - 初步测算直接带动200余个就业岗位,相关农户人均增收约3000元 [9] - 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农户增收、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打造可持续区域产业生态 [10] - 未来将优化机制提升项目实效性,结合消费帮扶与乡村教育注入务实力量 [10]
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6:29
食品抽检结果 - 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类食品50批次样品 合格率98%(49批次合格 1批次不合格)[4] - 不合格产品为杭州临安国信水果店销售的肉桂圆 二氧化硫残留量0.134g/kg(超标国家标准≤0.05g/kg)[4][6] 不合格产品详情 - 涉事企业:杭州临安国信水果店 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夏禹桥村合庆170号[6] - 产品生产日期为2025-03-04 监管部门已启动查处程序[4][6] 合格企业及产品 - 涉及49家企业的多类产品 包括杭州临安忆鲜食品有限公司的油焖春笋(180克/袋 固形物≥85%)[6] - 上海森威食品有限公司的豆沙青糯团(120克/袋)通过检测[6] - 湖州老恒和酒业有限公司的糯米黄酒(350ml/袋 9.0%vol)符合标准[6] - 杭州临安横畈第二酒厂的糯米黄酒(350ml/袋 8.0%vol)检验合格[6] 区域食品产业分布 - 浙江省本地企业占比显著 如杭州临安千洪潘家竹笋专业合作社的手剥笋(230克/袋 固形物≥80%)[6] - 跨省供应链企业包括江苏高邮市邮辉食品有限公司的咸鸭蛋(330克/盒)[6] - 生鲜农产品主要由个体工商户供应 如杭州临安绿康园水果店的砀山梨、桂圆等[6]
电力赋能 永安笋竹产业“节节攀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7 19:44
电力赋能笋竹产业升级 - 电力推动永安笋竹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高质量发展[1] - 电气化烘干、智能温控杀菌、真空包装等先进设备广泛普及,加工方式从"看天吃饭"转变为"数字智控"[1] - 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1] 电力服务措施 - 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组建4支"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 - 借助无人机巡检竹林区配电线路,提高供电保障能力[2] - 为笋竹加工企业配置"电力管家",量身定制峰谷用电方案,提供节能建议[2] - 在11个乡镇推广电气化烤笋房,替代传统炭火烘焙方式,提升品质并减少碳排放[2] 产业链发展 - 废弃竹屑成为生物质发电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 - 古法笋干技艺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间扩大销售渠道[2] - 总投资2.1亿元的闽笋交易市场聚集150余家商户,构建现代化"产-储-运-销"系统[2] 未来规划 - 构建"竹海+云端"电力保障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3] - 已建成9个"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保障1165套电烤笋智能监测装置用电[3] - 未来三年每年投资超亿元改造配电网,充分释放竹子生态价值[3] 产业效益 - 永安姑娘农业公司每小时可处理鲜笋10吨,效率比去年提高30%[1] - 电力赋能推动笋竹产业从一根翠竹发展为百亿产业集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