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干

搜索文档
闽北洋墩:拓展海内外渠道 年轻人返乡创业促增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00:14
产业升级与渠道拓展 - 洋墩乡作为全国"一乡一品"(柑橘)示范乡镇及国家级出口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拓展内外渠道实现多元增收,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1] - 总投资3000万元的柑橘交易中心配备"无损伤测糖酸光电分选机",优质果售价达普通果3倍,冷库保鲜期从15天延至3个月,掌握全国芦柑淡季定价权[1] - 2024年1200万公斤柑橘销往国内高端市场及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创500多万美元外汇,带动300余人就业[1] 电商与品牌建设 - 电商直播基地单场最高销售5万斤柑橘,"郭源香"等品牌崛起,"甘平"单果售价50元至100元仍供不应求[2] - "80后"返乡创业者通过电商销售柑橘、笋干等农特产品,单场销售额可达2万多元[2] - 交易中心试产柑橘深加工品使附加值提升3至5倍,计划投资4500万元的研发基地首期完工预计新增产值2000万元[2] 产业链延伸与技术创新 - "四季果园"项目整合芙蓉李、葡萄与柑橘错峰种植,结合古码头漂流等景点发展"摘果+"旅游模式[2] - 从重庆引进6个柑橘品种使上市期从3个月延至9个月,糖度超12%,老果园亩产提升近20%[2] - 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姬松茸等食用菌种植使农户每亩年增收近3万元[2] 合作模式与经济效益 - "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使路马头村农户每亩增收2000元,村集体年分红增5万元[2] - 乡集体收入稳步增长,产业升级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2]
百亿领“鲜”新征程!清远邀全球客商品西牛麻竹笋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15:36
清远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清远英德盛大启幕,主题为"蔬中珍品,产销共赢" [3][4] - 西牛麻竹笋是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09.65亿元 [11][15] - 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99.25万亩,新增10.49万亩,全年鲜笋产量151.36万吨 [16][17]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年产值超400亿元,同比增长32.67% [22][23] - 全市已有麻竹笋企业124家,取得SC认证企业22家,"四上"企业4家 [38][39] - 2025年上半年清远企业出口笋及笋制品约2400吨,货值约1亿元人民币 [116][117] 产业链延伸与创新 - 清远推进"大集中、小分散"产业布局,深化笋产品精深加工 [37][38] - 开发竹生物基降解包装盒、打包袋等"明星产品",响应"以竹代塑"理念 [41][42][43] - 推出"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首批33家体验店遍布广州、深圳等地 [49][58][59]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笋干产品已占日本市场的95%以上,成为日式拉面首选配料 [113] - 企业产品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并布局中亚市场 [103][108][109] - 小红书电商赋能计划将为入驻企业提供10万+流量曝光 [77][78] 政策支持与多方协作 - 清远围绕生产、品牌、消费三端协同发力,引进京东、拼多多等龙头企业 [21][22] - 英德农商银行推出西牛麻竹笋供应链专项融资方案 [82][83]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88]
蔬菜类第一名!西牛麻竹笋入选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20:31
行业动态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举办,会上发布《2024-2025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5] - 《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公布,西牛麻竹笋以83 88分金榜指数位列第四,为蔬菜类第一名[6][7][11] - 名录评估指标包括全网媒体传播态势、出口表现、文化影响力及电商市场表现四大维度[7][8] 公司表现 - 西牛麻竹笋产自清远英德,被誉为"中国麻竹笋之乡"和"蔬中第一珍"[12] - 产品特性鲜嫩爽脆,是广式餐饮重要食材,且易于加工适配预制菜标准化需求[13][14] - 已形成"清供优品""巨元孖宝""大西牛"等品牌,产品线涵盖笋干、清水笋、酸笋及竹制餐具[18][19] 市场拓展 - 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俄罗斯、欧美等海外市场[19][20] - 2024年清远麻竹笋种植面积达99 3万亩,产量151 4万吨,产业综合产值109 65亿元[20][21] - 全市拥有麻竹笋企业124家,成为清远首批突破百亿产值的农业产业[21] 品牌活动 - 2025年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将于7月27-28日在英德举办[22][23]
瓜果飘香“丰”景美 特色产业促振兴 希望的田野绘就生动夏日丰收画卷
央视网· 2025-07-09 16:29
新疆石河子市油菜花种植 - 石河子市首次在G3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沿线大规模种植油菜,形成千亩花海景观[1] - 新疆油菜花因纬度和气候影响在夏季盛开,花期持续30至35天,与其他省市形成"错时绽放"[4] - 油菜花种植不仅带动旅游业发展,每亩地还有近千元收益[4] 贵州德江县花椒产业 - 德江县因地制宜种植耐旱固土的花椒树治理石漠化,近十年已完成48万亩石漠化治理[7][11] - 花椒树根系发达,在石漠化区域可保持水土,2014年起作为治理突破口[9] - 七月上旬稳坪镇万亩花椒成熟,为当地提供可持续生态价值转化路径[7][9][11] 江苏无锡阳山水蜜桃 - 无锡阳山水蜜桃2014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果肉饱满多汁[12] - 当地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升级森林步道等措施修复生态环境[12] - 环境改善提升桃子品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12] 广东揭阳凤梨产业 - 惠来县高山凤梨种植面积超6万亩,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化[16][18] - 当地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凤梨生长提供优良环境[18] - 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超1.5万户农户增收[18] 新疆吐鲁番葡萄产业 - 吐鲁番市63万余亩葡萄陆续成熟,预计产量超160万吨[19][23] - 当地气候条件使葡萄品质好、口感佳,拥有500多个品种[21] - 实施标准化种植推广、架式改造等提质增效工程[23] 江西乐安竹笋产业 - 乐安县素有"中国毛竹之乡"美誉,今年鲜笋产量超30万吨[25][27] - 晒笋干是当地百年习俗,通过加工可为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25][27] - 竹笋经杀青、发酵等工序制成口感鲜嫩的笋干[25]
精深加工助力贵州特色竹笋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06:34
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 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重点发展竹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1] - 贵州省笋用竹林面积达300万亩,鲜竹笋年产量超58万吨,其中方竹笋28万吨、毛竹笋30万吨 [1] - 竹产业被纳入"森林粮库"开发战略,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理念的重要实践 [1] 竹资源分布与品种优势 - 贵州省竹林总面积506万亩,实现全域化覆盖,形成"山山有竹、四季产笋"生态格局 [2] - 方竹笋蛋白质含量12%、脂肪仅0.4%,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特性,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500米的大娄山地区 [2] - 桐梓县拥有全球最大原生方竹资源(超100万亩),赤水市主产楠竹笋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 - 形成大娄山、赤水河、武陵山、清水江四大竹产业带,覆盖桐梓、赤水、习水等核心产区 [3]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桐梓县建成中国最大方竹笋加工枢纽,年加工能力1.2万吨,年产值1.28亿元,配备12条现代化生产线 [4] - 赤水市2024年竹笋全产业链产值10.76亿元,加工销售14万吨,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0亿元 [4] - 采用液氮速冻工艺使水煮笋保鲜期达24个月,赤水市引入压榨技术解决鲜笋储存难题 [4] - 红赤水集团开发调味笋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量超3万吨,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销售市场从川渝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赤水合作社2024年向上海销售竹笋收入3484万元 [5] - 赤水合作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建立分拣加工中心,成为珠海菜篮子稳供企业,与上海蔬菜集团等建立直供合作 [5] - 通过价格联动机制将赤水冬笋收购价与上海杭州市场接轨,带动数万户竹农增收 [5]
电力赋能 永安笋竹产业“节节攀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7 19:44
电力赋能笋竹产业升级 - 电力推动永安笋竹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高质量发展[1] - 电气化烘干、智能温控杀菌、真空包装等先进设备广泛普及,加工方式从"看天吃饭"转变为"数字智控"[1] - 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1] 电力服务措施 - 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组建4支"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 - 借助无人机巡检竹林区配电线路,提高供电保障能力[2] - 为笋竹加工企业配置"电力管家",量身定制峰谷用电方案,提供节能建议[2] - 在11个乡镇推广电气化烤笋房,替代传统炭火烘焙方式,提升品质并减少碳排放[2] 产业链发展 - 废弃竹屑成为生物质发电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 - 古法笋干技艺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间扩大销售渠道[2] - 总投资2.1亿元的闽笋交易市场聚集150余家商户,构建现代化"产-储-运-销"系统[2] 未来规划 - 构建"竹海+云端"电力保障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3] - 已建成9个"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保障1165套电烤笋智能监测装置用电[3] - 未来三年每年投资超亿元改造配电网,充分释放竹子生态价值[3] 产业效益 - 永安姑娘农业公司每小时可处理鲜笋10吨,效率比去年提高30%[1] - 电力赋能推动笋竹产业从一根翠竹发展为百亿产业集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