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恒指跌1.19%、科指跌1.08%, 医药股强势,科技股低迷
金融界· 2025-08-15 12: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19%报25215.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8%报5515.77点,国企指数跌1.26%报9013.58点,红筹指数跌0.15%报4395.34点 [1] - 大型科技股普跌,阿里巴巴跌2.63%,腾讯控股涨0.76%,京东集团跌3.84%,小米集团跌1.69%,网易跌1.44%,美团跌3.14%,快手跌1.6%,哔哩哔哩-W涨1.01% [1] - 互联网医疗股大涨,叮当健康涨超26%;中资券商股走强,中州证券涨超13%;生物技术股多股大涨,银诺医药上市首日一度涨近300%;电力设备股涨幅居前,上海电气涨超8%;稳定币概念走弱,耀才证券金融跌超11% [1]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智能信息事业群启动大规模AI人才招聘计划,社招与校招总规模近千人,聚焦大语言模型、多模态识别与理解、多模态训练工程以及智能体应用、AI硬件等前沿技术领域 [2] - 中国电信上半年收入2715亿元同比增加1.3%,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加5.5% [3] - 长和上半年收入2406.63亿港元同比增长3.45%,净利润8.52亿港元同比减少91.65% [4] - 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加22.4%,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约50.8% [4] - 网易上半年收入567.2亿元同比增长8.37%,净利润189.02亿元同比增长31.33% [5] 机构观点 -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估值短期已大幅修复,恒指预测PE回归2018-2019年中枢,风险溢价处历史低位与AH溢价创近六年新低,8月进入港股季节性淡季 [6] - 国泰海通认为全年南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或为港股资金蓄水池提供源源活水 [6] - 平安证券(香港)指出中国7月出口数据意外强劲,降息预期支撑下港股延续上涨势头,港股具备较低估值以及交易渐趋活跃等优势 [6] - 光大证券表示港股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结合当前估值仍偏低,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 [6]
专为智能体应用打造,智谱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来了!
硬AI· 2025-07-29 23:50
模型架构与参数 - 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提供两个版本:GLM-4-5总参数量3550亿,激活参数320亿;GLM-4-5-Air总参数1060亿,激活参数120亿 [1][4][6] - 训练数据覆盖15万亿tokens通用语料,另有8万亿tokens针对代码、推理、Agent任务的精调数据,辅以强化学习增强能力 [7] 性能与排名 - 综合性能全球第三,在MMLU Pro、MATH500等12项评测中位列国产和开源模型首位 [3] - 在真实代码智能体人工评测中表现国内最佳,综合能力达到开源SOTA水平 [4] - 在52个编程任务测试中,任务完成度与工具调用可靠性优于Claude Code、Kimi-K2等模型,接近Claude-4-Sonnet [8] 技术特点 - 支持两种模式:复杂推理的思考模式和即时响应的非思考模式 [4] - 参数效率显著优于DeepSeek-R1和Kimi-K2,SWE-bench榜单中性能/参数比更优 [8] - 高速版生成速率达100 tokens/秒,支持高并发部署 [12] 商业化与成本 - 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 [1][10] 应用场景展示 - 发布多个Agent应用DEMO:模拟搜索引擎、弹幕视频平台模拟器、可玩Flappy Bird游戏、图文自动排版PPT工具 [14]
业绩基准对市场风格的影响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保险、股份行、公用事业发电及电网、新消费、军工、固态电池、AI、低空经济、TMT、建筑、交运 公司:恒华科技、贝特瑞、国轩高科、广和通、腾讯云、微软、谷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风格与配置方向** - 市场处于积极可为期,应寻找结构性机会,当前市场配置主要有科创 50 自主可控细分领域、以上证 50 为代表的传统核心资产、新消费领域三个维度[1][2][5][6] - 成长维度推荐内需为主的配置方向,包括科创 50 自主可控细分、鸿蒙操作系统催化、DeepSeek 产业链国产算力催化与智能体应用[1][7] - **公募基金新规影响** - 长期推动公募向被动投资转型,降低市场波动,促使持仓向业绩基准回归,65%的公募基金业绩基准为沪深 300 和中证 800[1][4] - 主动管理费率优势收窄,银行、非银金融和煤炭行业短期内流入强度最明显,分别达 40%、34%和 20%,建筑、公用事业及交运流入强度略弱,为 6%-7%[3][4][11] - 中长期高科技公司市值占比将逐步提高,TMT 方向为代表的成长方向值得重点挖掘[3][12] - **政策环境影响** - 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美国降息预期推迟,中美贸易谈判进行中,全球权益市场延续震荡修复[1][5] - 国内政策托底,央行和银保监会推出支持政策,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市场下调空间有限[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军工航空产业链订单需求向好,2024 年年报订单金额为 240 亿,2025 年一季度提升至 500 多亿[8] - 内需成长重要主题包括固态电池、AI 和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展览会和行业峰会带来催化[1][9] - 科技型基金主要持仓中证 1,000、科创 50、创业板及中证 2000,北证 50 及微盘股占比不足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