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技术

搜索文档
行业首发!小鹏牵手华为,将导航路线“画”在真实道路上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08:39
=世界最好的AR-HUD? HUD(Head-Up Display,抬头显示)是一种将关键行车信息,如车速、导航、警告信号等直接投射到 前挡风玻璃上的技术。其核心目的是让驾驶员无需低头或转移视线即可获取实时数据,从而提升驾驶安 全性与便捷性。 目前,行业已有不少车型搭载了P-HUD、AR-HUD多种方案,其中强调动态交互的AR-HUD常见于不少 高端车型。有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AR-HUD的搭载量约11.7万套。 然而,目前市面上汽车厂商提供的AR-HUD在实际应用中却普遍存在看不清、晕眩、遮挡视线等问题, 根本原因在于,做好AR-HUD需要硬件平台、软件算法、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环节的深度协同,而传统 汽车供应商缺乏功能创新,提供的AR-HUD往往是简单的信息投射,无法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基于这一大背景之下,小鹏汽车与华为联合,由华为负责自研车规级成像模组和AR构图引擎构建的 AR-HUD底座,小鹏汽车负责全场景AR-HUD应用、人因体验HIM布局和整车数据,最终孕育出号 称"世界最好AR-HUD"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 启发于航空领域的HUD搭载于新能源汽车上已稀松平常,并逐步从一开始仅显示静态基础信 ...
尊界S800正式上市:首华为ADS 4智驾系统,70.8万元起
凤凰网· 2025-05-30 21:5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尊界S800豪华智能汽车正式发布,提供四个版本,售价区间为70.8万元至101.8万元 [1] - 首批先行者计划限量599台将于6月26日开启交付 [1] - 大规模批量交付将于8月中旬开始 [3] 外观设计与尺寸 - 采用"自然流线车身"理念,风阻系数最低0.206Cd [1] - 车身尺寸5480×2000×1542mm,轴距3370mm [1] - 提供六种配色方案 [1] 智能化配置 - 搭载华为ADS4智驾系统,配备4个激光雷达和32个传感器 [1] - 首次引入NearLink华为星闪连接技术,定位精度较传统蓝牙钥匙提升5倍 [1] - 智慧电动门系统可智能感应障碍物并自动调节开启角度,最大开门角度77° [1] 动力系统 - 基于图灵龙行平台打造,采用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系统 [2] - 纯电版本搭载97kWh电池组,支持5C超级快充,10%-80%充电仅需12分钟,CLTC续航702公里 [2] - 增程版本配备65kWh电池和50L油箱,10%-80%充电10.5分钟,综合续航最高1333公里 [2] 音响系统 - 首发华为悦彰非凡系列音响,搭载43个扬声器 [2] - 7.5.10独立声道,总功率2920W [2] - 每个座位配备4个独立扬声器头枕音响系统 [2] 安全性能 - 采用玄武架构设计,10横9纵车身架构 [2] - 车侧顶最大承受压力156kN,整车扭转刚度53300 N·m/deg [2] - 车身材质92%超高强钢和铝合金,其中24%为1500MPa+热成型钢 [2] 舒适性配置 -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55倍,负氧离子浓度20万个/立方厘米 [3] - 创新可吸附降解材料20分钟内可恢复气味,对甲流冠状病毒和细菌抑制率超99% [3] - 内饰采用全粒面半苯胺无铬鞣工艺真皮软包,实木饰板经过480小时高光工艺处理 [3] 个性化选装 - 提供星空顶、隐私光幕玻璃、电子后视镜等多项个性化配置选装 [3]
台积电发力设计服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8 09:36
台积电欧洲战略布局 - 台积电将在德国慕尼黑设立首个欧洲设计中心(EUDC),专注于汽车、工业、AI、电信和物联网领域的芯片设计,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放 [1] - 该设计中心将支持台积电对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的100亿欧元投资,ESMC由台积电持股70%,恩智浦、英飞凌和博世各持股10% [1] - 欧洲缺乏尖端设计专业知识,台积电此举旨在"手把手"指导客户充分利用其在德累斯顿建设的晶圆厂,该厂预计2027年投产 [1] 技术发展规划 - 台积电计划推出5nm MRAM磁性存储器和6nm RRAM电阻式存储器,以替代16nm以下工艺的闪存技术 [4] - 22nm MRAM已量产,16nm MRAM准备就绪,12nm MRAM正在开发中 [4] - 3nm工艺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得汽车应用认证,用于下一代中央AI和ADAS芯片 [5] - 16HV FinFET高压平台可将DDIC功耗降低28%,逻辑密度提升41%,应用于可折叠/轻薄OLED和AR眼镜 [6] 市场前景与产能规划 - 预计到2030年,汽车将占据1万亿美元半导体市场的15%,数据中心和AI将占45% [6] - 台积电将在台湾台中市启动Fab 25晶圆厂,专门生产A16和A14制程技术 [6] - A16和A14预计采用CFET设计,将nFET和pFET垂直堆叠,密度几乎翻倍 [6] 其他技术进展 - 台积电已开始探索性开发4nm N4e工艺,旨在将电压从0.4V进一步降低 [5] - 正在研究超低漏电SRAM和逻辑电路以延长电池寿命 [5] - N3E已实现旗舰移动和HPC/AI产品量产,N3P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 [5]
流量控与敬畏心碰撞下的小米危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3 15:58
5月,小米汽车因SU7 Ultra的"功率限制"和"碳纤维前舱盖功能争议"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前,在3月的安徽高速事故中,一辆SU7因碰撞起火致3 人不幸遇难,这一事件揭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紧接着的4月,SU7 Ultra在公共道路上超速行驶至303km/h,引发了公众对性能车安全性的广 泛质疑。这一连串的事件将小米汽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映射出智能汽车企业在追求流量和实现技术落地之间所面临的深刻矛盾。 小米汽车并非是行业的特例。2024年,一家新兴汽车品牌因在冰雪路面上关闭AEB功能而遭到用户投诉,最终承认了"测试环境与实际使用场景之间 存在差异";到了2025年4月,华为联合10余家车企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直接批评了行业普遍存在的"夸大宣传"和"功能缩水"问题。从"全 球首款"和"颠覆性技术"的宣传标签,到"期货式宣传",车企在争夺流量的战斗中逐渐偏离了技术核心,小米汽车的危机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爆发。 当"颠覆性创新"沦为营销话术 小米汽车在SU7 Ultra的宣传中,曾以"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3秒级破百"等引人注目的参数吸引公众目光,然而在实际交付后,由于"功率解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