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中字头军工股普跌,国防军工ETF回调逾1%触及半年线,场内溢价再起!资金连续6日净申购!
新浪基金· 2025-11-18 10:11
国防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18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全线回调,热门国防军工ETF(512810)回调逾1%触及半年线 [1] - 中字头军工股普跌,中航沈飞跌近3%,中国船舶、中航西飞、中航机载等跌逾1%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报价0.676元,下跌0.011元,跌幅1.60% [2] 国防军工ETF交易情况 - 国防军工ETF(512810)持续溢价交易,低吸资金活跃 [2] - 该ETF此前连续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申购,吸金合计逾亿元 [2] - T日预估泵企业服为665.77元,T-1日单位申请资产为1370924.77元 [2]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四季度"十五五"相关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军贸催化,国防军工行情或将再次上行 [2] - 行业将受益于地缘风险催化、技术进步及政策支持,高端武器装备出口潜力释放 [2] - 中长期维度当下配置国防军工或正当时,核心资产价值有望重估 [2] - 国防军工行业正从"周期成长"转向"全面成长",形成"内需筑基、外贸扩张、民用反哺"格局 [3] 国防军工ETF产品特征 - 国防军工ETF(512810)是融资融券+互联互通标的,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等热门主题 [3] - 基金最小申赎单位份额为2,000,000,观念體代比例上限为50% [2]
红土创新基金总经理冀洪涛: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推动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证券时报· 2025-10-10 05:56
文章核心观点 -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有望推动中国核心资产价值估值修复,并推动科技股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 [1] 赴港上市热潮的驱动因素 - 港交所制度优化降低了上市门槛,例如2024年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生物科技企业开辟快速审核通道,并完善“A+H”二次上市规则 [1] - 内地企业全球化战略与融资需求驱动,龙头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如宁德时代募资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恒瑞医药计划将资金投入海外临床研发,同时港股以港币计价的特性便于获取美元融资 [1]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重新定价,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非美资产吸引力上升,海外长线资金回流中国市场,例如宁德时代H股上市后获科威特投资局等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募资份额占比达60%以上,恒瑞医药H股因创新药管线获外资溢价配置 [2] 对A股估值体系的影响 - 当前AH股溢价指数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部分龙头企业H股出现溢价,有望通过“套利交易”和“价值投资”机制推动A股估值修复 [2] - 长期来看A股核心资产估值将更贴近全球定价体系,成长股估值逻辑向“技术壁垒”切换,港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更侧重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促进A股市场从估值驱动转向成长驱动 [2] 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赴港上市热潮重塑港股流动性,南向资金成为市场“压舱石”,港股通资金的流入规模和交易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2] - 资金流向从高股息板块(如金融、公用事业)转向成长板块,港股市场结构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科技+消费”驱动,流动性向头部成长股集中 [2]
红土创新基金总经理冀洪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推动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证券时报· 2025-10-10 02:07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的核心动因 - 港交所制度优化降低了上市门槛 包括2024年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开辟快速审核通道 并完善A+H二次上市规则 [1] - 内地企业全球化战略与融资需求驱动 龙头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例如宁德时代募资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 恒瑞医药计划将资金投入海外临床研发 [1] - 港股以港币计价的特性便于企业获取美元融资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1]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非美资产吸引力上升 海外长线资金回流中国市场 [2] - 宁德时代H股上市后获科威特投资局等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募资份额占比达60%以上 恒瑞医药H股因创新药管线获外资溢价配置 [2] 赴港上市热潮对A股估值体系的影响 - 当前AH股溢价指数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部分龙头企业H股出现溢价 有望通过套利交易和价值投资机制推动A股估值修复 [2] - 长期来看A股核心资产估值将更贴近全球定价体系 [2] - 成长股估值逻辑向技术壁垒切换 港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更侧重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促进A股市场从估值驱动转向成长驱动 [2] 赴港上市热潮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赴港上市热潮重塑了港股流动性 表现为南向资金主导与成长风格崛起 [2] - 南向资金成市场压舱石 港股通资金的流入规模和交易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2] - 资金流向从高股息板块如金融和公用事业转向成长板块 港股市场结构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科技加消费驱动 流动性向头部成长股集中 [2]
科技行业周报(第十九周):中移动普缆集采启动,关注光缆厂商中标进度与突破方向
华泰证券· 2025-05-13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通信运营评级为增持(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4.96%,高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涨幅;中国移动开启2025 - 2026年普缆集采,规模和限价下降,普缆竞争或加剧,光缆厂商需寻求海缆、DCI等新增长点,建议关注中标进度和突破成果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中移动普缆集采 - 中国移动本轮集采规模0.99亿芯公里,同比2021年降30.98%、2023年降8.65%;最高限价56.75亿元,同比2021年降42.44%、2023年降25.57%;单价57.42元/芯公里,同比2021年降16.6%、2023年降18.72%,反映运营商传统连接资本开支下滑 [14] - 国内光纤市场需求2022年达峰值,2023 - 2024年分别同比下滑9.7%与6.9%,供给产能过剩,价格承压,本轮集采厂商竞争或更激烈 [15] - 光纤到户与5G覆盖完善,运营商投资向算力网络偏移,DCI领域到2025年光缆需求占全球约5%,2030年底超11%;海缆领域2023 - 2028年全球新建153个系统,长度约77万公里,中国企业可参与77个,长度约34.5万公里,市场达百亿美金级别,国内巨头已布局 [18] 5G产业链 - 工信部印发《超宽带(UWB)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UWB设备频率7163 - 8812MHz,使用参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终端管理 [20] -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合作完成业界首个5G - A XR媒体增强试点,引入新技术实现更细粒度保障,推动服务模式转变 [21] - Omdia复盘3GPP 6G研讨会,显示6G发展存在障碍,垂直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有挑战,运营商对6G标准化技术路线和核心网构建有分歧,但都认同降低TCO是关键驱动力 [22] 运营商集采 - 中国联通启动2025年低压密集型母线槽产品集采,规模36429米,设10种电流等级,不划分标包,中标人3 - 5个,设最高投标限价 [23] - 中国移动启动2025 - 2027年蝶形光缆产品集采,规模350万芯公里,最高限价8.22亿元,采用份额招标,不划分标包,中标人9 - 10家 [24] 云&IDC&AI - 联想发布超级智能体矩阵,包括个人、企业、城市超级智能体及推理加速引擎,标志端侧AI规模化落地 [25] - 受关税和“东数西算”战略影响,算力中心建设国产化提速,中国联通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4号智算机房楼送电,全部建成后将成西部最大AIDC智算中心 [26] - Cadence发布新型AI超级计算机Millennium M2000,单台成本200万美元,运算速度最高提80倍,单位能耗降20倍 [27]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低空经济&量子科技 - “天都一号”完成白天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标志我国深空轨道精密测量技术新突破 [28] - 武汉发布方案,以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打造低空经济高地,产业规模提升20%以上,培育5家以上龙头企业,规划1000个起降场点,开通10条以上商业航线和1000条以上城市治理类航线 [29] - 本源量子发布支持500 +量子比特的“本源天机4.0”,标志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具备工程化生产能力 [30] 行情回顾 - 展示了上周通信(申万)指数、各行业涨跌、通信行业内各子板块涨跌等走势图 [5][7] 重点推荐 - 推荐通信行业AI算力链、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及自主可控赛道相关公司,给出目标价和投资评级 [4][10]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证券变动、股东大会、权益分派、股份回购等相关内容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