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通光缆
icon
搜索文档
二代接班!中天科技实控人变更,薛济萍、薛驰父子完成65%股权零对价转让
深圳商报· 2025-06-16 22:31
公司股权变动 - 薛济萍将其持有的中天科技集团65%股权以0元价格转让给薛驰,协议于2025年6月16日签署并生效 [1] - 转让完成后薛济萍不再持有中天科技集团股权,薛驰持股比例升至65%,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薛济萍变更为薛驰 [1][2] - 本次变动系家族内部资产安排,薛济萍与薛驰为父子关系,不涉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仍为中天科技集团持股22 68%) [2] 管理层背景 - 薛济萍1992年创办南通中南特种电缆厂,1996-2013年任中天科技董事长,2025年6月卸任 [2] - 薛驰为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2005年起历任中天科技海缆、光纤公司高管,2019年任副董事长,2025年6月接任董事长 [3] 业务中标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中标中国移动2025-2026年普通光缆集采项目(份额19 36%)、2025-2027年蝶形光缆项目(份额15 63%) [3] - 同时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多批次区域采购项目,合计金额36 17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7 53%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7 56亿元,归母净利润6 28亿元 [4]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613
山西证券· 2025-06-13 09:29
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海外强业绩引领下算力仍是最强主线,移动普缆招标平稳落地;德尔股份汽零主业盈利稳步恢复,新增固态电池业务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B”投资评级 [4][6][11] 行业评论(通信) 投资要点 - 行业动向:博通、Ciena、Credo 业绩强劲,美股 AI 算力板块接近年内新高;中国移动 2025 普通光缆集采结果出炉,报价均衡平稳落地 [6] 具体公司业绩情况 - 博通 2025 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收入同比增长 20%达 150 亿美元,GAAP 净利润 50 亿美元,同比大涨 134%;两大业务半导体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软件分别收入 84 亿、66 亿美元,AI 是半导体部门主要驱动力,本财季 AI 收入同比增长 46%达 44 亿美元,预计下一财季 AI 半导体收入增至 51 亿美元 [6] - 北美长距离光传输龙头 Ciena 最新季报营收 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网络平台业务营收 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成主要增长动力;可插拔相干光模块需求旺盛,新一代 1.6T 可插拔光模块预计 2025 年底送样 [6] - Credo 最近财季收入 1.7 亿美元,环比增长 26%,同比大增 180%;2025 财年总营收 4.4 亿美元,同比增幅 126%;预计 2026 第一财季收入 1.85 - 1.95 亿美元,环比继续高速增长;客户结构向多元拓展,其 AEC 芯片能力有竞争壁垒,为国内相关供应商带来机遇 [6] 光缆集采情况 - 中国移动 2025 - 2026 普通光缆预估采购规模 321 万皮长公里(折合 9884 万芯公里),14 名厂商入围,中天科技第一份额 19.4%,亨通光电、长飞光纤、烽火通信分别为 15.5%、13.6%、11.6%;投标报价均衡,反映行业理性竞争,国内光纤光缆行业供需基本匹配;厂商中标价格约 47.8 元/芯公里,较 2023 年有 20%左右降幅但好于预期,预计龙头有望业绩回升 [6][7] 卫星互联网情况 - 美国初创公司 Starcloud 计划 8 月送搭载 H100 芯片小卫星入太空,星上算力有太阳能能源优势,大规模太空算力预计未来 5 - 10 年成形;我国 5 月 14 日成功发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 12 颗卫星,搭载 80 亿参数天基模型,能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国内卫星互联网赛道需求明确、战略价值重大,受火箭运力和前期资金制约,建议关注可回收火箭实验进展及运营商参与情况 [8]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02 - 2025.06.06)市场整体上涨,申万通信指数涨 5.27%,创业板指数涨 2.32%,科创板指数涨 1.50%,深圳成指涨 1.42%,上证综指涨 1.13%,沪深 300 涨 0.88%;细分板块中,光模块、液冷、连接器周涨幅前三;个股中瑞可达、剑桥科技等涨幅领先,海格通信、东土科技等跌幅居前 [8] 建议关注标的 - 算力光模块:新易盛、中际旭创等;算力铜连接:沃尔核材、鼎通科技等;光纤光缆:中天科技、长飞光纤等;卫星算力:上海瀚讯、天银机电等 [8] 公司评论(德尔股份) 事件描述 - 5 月 30 日公司公告计划在湖州投资约 3 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项目、智能电机项目 [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 亿元、1.9 亿元、3.0 亿元,相当于 2025 年 37.2 倍动态市盈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B”投资评级 [11] 事件点评 - 固态电池项目落地湖州,2025 年底前力争完成中试线建设并具备生产能力;未来结合市场需求推进产业化,应用于多领域 [13] - 公司是综合性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与众多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主要产品包括降噪、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泵类产品等;2024 年营业收入 45.1 亿元,同比增长 5.0%;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2.2 亿元,同比增长 15.1%,归母净利润 0.2 亿元,同比增长 276%,毛利率 19.7%,环比提升 3.9pct;全球化产能布局可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竞争力 [13]
中天科技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天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4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 25.45 亿元[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97.55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归母净利润 5.97 亿元,同比增长 20%[2][7] - **各板块收入与毛利率** - **电力板块**:2024 年收入 198 亿元,增速显著且毛利率改善,受益于国内特高压建设及欧洲能源互联建设,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增速[4][5][19] - **通信板块**:2024 年收入 80 亿元,稳定,毛利率约 25%;光通信业务传统光棒占 40%-50%,OPW 和泄漏电缆占 30%,新兴产品占 20%且增速快[2][5][12] - **海洋板块**:2024 年收入 36 亿元,海缆贡献 27 - 28 亿元,毛利率约 40%;海工贡献近 9 亿元,毛利率负 8%,2025 年有望回升到 10%-15%[2][5][17] - **国内外市场表现** - 80%收入来自国内,国际市场占比不到 20%;2024 年海外收入未增长,但毛利率提升 2 个百分点,今年海外交付量预计达 15 亿左右,未来计划海外海缆占比提至 20%-30%[2] - 欧洲海上风电建设加速,为高压电缆在土耳其等市场带来机遇[2][6] - **订单情况** - 海洋能源板块在手订单 312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23 日,海洋板块 134 亿元,电力 140 亿元,新能源近 40 亿元[2][7] - 国内订单约 60 - 70 亿元,70%将在 2025 年交付,含三山岛和两个 500 千伏超高压项目[3][15] - **项目交付与收入确认** - 江苏盐城国信项目处于密集交付阶段,预计二、三季度确认大部分收入[2][8] - 三山岛 9 亿元项目需在 2025 年底前交付,具体时间待业主通知[3][9] - **业务发展趋势** - 光通信业务除漏缆外均有增长预期,公司有将普通产能转向特种光纤趋势[12][23] - 深远海项目布局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份,多个项目预计 2025 年启动[13] - 新能源业务新光伏材料有望重新进入市场,储能出货量提升,江东电子材料减亏[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聚变、超导等领域非公司重点关注领域,仅提供过少量超高温光模块[10] - 移动普通光缆招标价格下滑,但原材料价格下降,预计毛利率影响不大[11] - 不同电压等级海缆毛利率:220kV 约 36%-40%,330kV 超 40%,500kV 以上超 50%,已获两个超高压项目近 20 亿元[4][16] - 电力板块产品分带绝缘层导线类电缆和布缆,特高压占 20%左右,海外市场占比 15%-17%,未来有望提升[20] - 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光纤业务增速不错,但在通信业务中占比较小[21] - 海底光缆业务总体业务量一两个亿,公司主要生产无施工能力,关联方集团有施工能力[22] - 移动光缆新价格预计三季度执行,对通信业务影响较小[24]
科技行业周报(第十九周):中移动普缆集采启动,关注光缆厂商中标进度与突破方向
华泰证券· 2025-05-13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通信运营评级为增持(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4.96%,高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涨幅;中国移动开启2025 - 2026年普缆集采,规模和限价下降,普缆竞争或加剧,光缆厂商需寻求海缆、DCI等新增长点,建议关注中标进度和突破成果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中移动普缆集采 - 中国移动本轮集采规模0.99亿芯公里,同比2021年降30.98%、2023年降8.65%;最高限价56.75亿元,同比2021年降42.44%、2023年降25.57%;单价57.42元/芯公里,同比2021年降16.6%、2023年降18.72%,反映运营商传统连接资本开支下滑 [14] - 国内光纤市场需求2022年达峰值,2023 - 2024年分别同比下滑9.7%与6.9%,供给产能过剩,价格承压,本轮集采厂商竞争或更激烈 [15] - 光纤到户与5G覆盖完善,运营商投资向算力网络偏移,DCI领域到2025年光缆需求占全球约5%,2030年底超11%;海缆领域2023 - 2028年全球新建153个系统,长度约77万公里,中国企业可参与77个,长度约34.5万公里,市场达百亿美金级别,国内巨头已布局 [18] 5G产业链 - 工信部印发《超宽带(UWB)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UWB设备频率7163 - 8812MHz,使用参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终端管理 [20] -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合作完成业界首个5G - A XR媒体增强试点,引入新技术实现更细粒度保障,推动服务模式转变 [21] - Omdia复盘3GPP 6G研讨会,显示6G发展存在障碍,垂直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有挑战,运营商对6G标准化技术路线和核心网构建有分歧,但都认同降低TCO是关键驱动力 [22] 运营商集采 - 中国联通启动2025年低压密集型母线槽产品集采,规模36429米,设10种电流等级,不划分标包,中标人3 - 5个,设最高投标限价 [23] - 中国移动启动2025 - 2027年蝶形光缆产品集采,规模350万芯公里,最高限价8.22亿元,采用份额招标,不划分标包,中标人9 - 10家 [24] 云&IDC&AI - 联想发布超级智能体矩阵,包括个人、企业、城市超级智能体及推理加速引擎,标志端侧AI规模化落地 [25] - 受关税和“东数西算”战略影响,算力中心建设国产化提速,中国联通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4号智算机房楼送电,全部建成后将成西部最大AIDC智算中心 [26] - Cadence发布新型AI超级计算机Millennium M2000,单台成本200万美元,运算速度最高提80倍,单位能耗降20倍 [27]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低空经济&量子科技 - “天都一号”完成白天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标志我国深空轨道精密测量技术新突破 [28] - 武汉发布方案,以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打造低空经济高地,产业规模提升20%以上,培育5家以上龙头企业,规划1000个起降场点,开通10条以上商业航线和1000条以上城市治理类航线 [29] - 本源量子发布支持500 +量子比特的“本源天机4.0”,标志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具备工程化生产能力 [30] 行情回顾 - 展示了上周通信(申万)指数、各行业涨跌、通信行业内各子板块涨跌等走势图 [5][7] 重点推荐 - 推荐通信行业AI算力链、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及自主可控赛道相关公司,给出目标价和投资评级 [4][10]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证券变动、股东大会、权益分派、股份回购等相关内容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