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复苏

搜索文档
三大航日亏数百万元 暑运票价不涨反跌难逆全年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3:03
三大航司业绩表现 - 国航、东航、南航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亏损16亿元至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但与美国达美航空同期157亿元净利相比差距明显 [1] - 国航预计净亏损17亿元至22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8亿元至2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27.82亿元显著改善 [2] - 东航预计净亏损12亿元至1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7.68亿元大幅减亏 [2] - 南航预计净亏损13.38亿元至17.5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7.54亿元至23.80亿元,扣非亏损较上年同期的34.64亿元大幅收窄 [2] 海航控股表现亮眼 - 海航控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展现出灵活调整运力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3] 行业复苏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达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增长15.4%,其中国内增长16.8%、国际增长28.4% [4] - 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预计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同比增长5.4%,执飞客运航班106.1万架次,同比增长3.9% [4] - 航油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0%,显著减轻航司成本压力 [4] - 7月1日-7月14日境内航线平均票价959元,同比降低7.1%,座收同比降低6.6%,呈现"旺丁不旺财"现象 [5] - 同期境外航线客运起降3.3万架次,同比增长12.8%,旅客吞吐量5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 [5] 三大航减亏措施 - 国航通过提升飞机利用率、实施"保价争量"营销策略和强化成本管控改善经营效益 [2] - 东航聚焦上海枢纽建设,新开和加密国际航线,推行"航空+文旅商展"立体营销,深化数字化转型和成本管理 [2] - 南航精准投放运力,强化客货销售,力求提质增效 [2] 行业专家观点 - 高铁对短途航线的冲击和票价收益不足是三大航亏损主因,客运量恢复但平均票价低迷 [3] - 航司全年扭亏需关注暑运表现、消费者出行意愿、天气因素及票价水平提升 [6] - 高铁网络挤压、地缘政治、全球经济不均衡、汇率波动和供应链中断为行业复苏带来挑战 [6]
“五一”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超1000万人次 航空公司加大热门航线运力供给
证券日报· 2025-04-29 02:43
民航运输市场概况 - 五一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075万人次,日均215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8%,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五一假期出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326%,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542万张,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1% [1] - 一季度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三大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进一步增加 [3] 国内航线表现 - 五一期间民航客源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的骨干航线 [1] -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间以及北京与深圳、成都间的航线旅客订票量最高 [1] - 全国民航累计安排定期航班8.8万班,同比增长2.3%,批复173班加班计划,同比增长8% [2] 国际航线复苏 - 五一期间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预计达二季度以来最高峰,目的地集中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2] - 国际航线客运量首次整体恢复至2019年水平,国际及地区航线大幅增长 [3] - 近一周中外航司共执行国际客运定期航班6532班,通航境外78个国家 [4] 航司运力调整 - 航司通过新开、恢复及增班计划应对需求,例如南航新开广州—名古屋、深圳—大阪等航线 [2] - 民航局督促航司增加航班、调换大机型,加大热门航线运力供给 [2] - 6家上市航司一季度旅客运输量、客座率等多项关键指标超过2019年同期 [3] 行业复苏趋势 - 民航业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国际航线客运量增幅显著,差异化复苏路径显现 [3] - 春运期间国内"避寒游""冰雪游"及春节特色目的地需求旺盛,入境游政策助推日韩游客来华热度攀升 [3] - 民航局推动国际客运增班,协同施策提升外国旅客入境便利化水平 [4] 政策与服务优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服务措施逐步推广,预计入境外国旅客数量将继续增加 [2] - 民航局大力推进国际客运增班,推动外国旅客"往来便利",为外贸外交提供通达服务 [4] - 行业需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竞争力,延伸产业链价值以实现国际化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