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4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电变革下行业持续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零部件投资有三条主线,即国内智能化升级及国产替代、海外全球化布局企业收获、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行业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6][19] 引言:如何看待当下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 智电变革下行业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下半年及后续零部件有数倍成长空间,投资有国内、海外、机器人三条主线 [19] - 从估值看,近期零部件长短期估值均处历史中枢之下,2021 年以来产业环境变化推动估值中枢提升;从盈利能力看,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使零部件板块盈利平稳提升 [21][23] 国内:智能化打开新空间,国产替代格局改善 - 智能科技化带来零部件增量空间,本土 Tier1 崛起,智驾系统相关零件随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科技化配置升级带动相关领域放量,国内企业有望大幅配套 [25] - 部分细分赛道国产化率开始提升,未来诸多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有望从约 10%提升至约 30%以上,国内头部企业在部分行业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29] - 智能化成整车厂胜负手,消费者更关注汽车智能化程度,预计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 90%,NOA 标配搭载量超 2300 万辆 [29] - 中国汽车电动化进入下半程,智能化平价时代已至,随着相关因素推动,国内智驾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 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国内市场由国内厂商主导,2024 年市场空间 37.9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27.5 亿元,CAGR 为 35.4% [34] -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 217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496 亿元,CAGR 为 23.0%,国产智驾芯片具备挑战海外龙头的竞争力 [39] - 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中渐成标配,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46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261 亿元,CAGR 为 15.6%,国内伯特利等本土供应商已开始突破 [41] -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提升推动市场空间扩大,2024 年为 119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442 亿元,CAGR 为 4.8%,继峰股份有望成新头部企业 [50] - 车灯智能化升级和个性化发展开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20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706 亿元,CAGR 为 9.1%,国内市场由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主导 [56] - 汽车玻璃产品升级,市场有望扩容,2024 年市场空间为 265.3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447.0 亿元,CAGR 为 13.9%,福耀玻璃国内龙头地位稳健 [60] 海外:优质零部件出海打开新篇章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优势切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海外扩张,201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上升,未来中国汽零有 2 倍以上成长空间 [64] - 美国加征关税未使整体进口波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高关税下仍具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较好 [68][72] - 中国和墨西哥出口美国关税情况不同,符合美墨加协议的企业仍处零关税,利好全球产能布局企业 [74][76] - 墨西哥产量增加,美国产能向其转移,整车新增投资超百亿,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76][82] - 中国零部件企业广泛开启全球化布局,在北美多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在欧洲主要选择德国、波兰等地,通过并购和建厂布局市场 [89][106]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短期冲高,碳排放政策延缓和取消企业燃油车补贴将影响新能源发展 [97][103] 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 0→1,打开汽零中长期广阔成长空间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迎来加速发展期,在量产、成本、技术上有突破,技术路线多样,场景应用积极 [109][111][123] - 减速器以谐波、行星为主,探索新型减速器,三者应用领域成熟稳定,可替代性低 [126][132] - 国内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发展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企业快速追赶,腱绳传动式中 UHMWPE 纤维是主流腱绳材料 [135][139] - 机器人轻量化可提高运动和续航能力,材料优化是主要方式,镁铝合金和 PEEK 材料受关注,LCP、PPS、PA 等塑料材料也有应用 [141][146][150] - 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0 亿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2025 年量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151][157] 投资建议:把握国内优质赛道、全球化以及人形机器人转型机遇 - 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国内推荐伯特利、福耀玻璃等,海外推荐新泉股份、敏实集团等,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等 [10][161]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与市场风险 - 国内汽车制造业波动风险: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万辆和3009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0%,创历史新高,但2018-2020年曾因补贴减少、限购政策等因素出现负增长 [2]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巨头如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天合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国产替代趋势下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竞争从价格转向技术和品牌 [2] 经营及财务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7.17%(2021年427453.11万元)、72.38%(2022年540965.24万元)、75.34%(2023年748647.06万元),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通用、吉利等整车厂商 [3] - 关联交易占比大:对奇瑞汽车关联销售占比从34.13%(2021年189073.97万元)升至44.44%(2023年441629.29万元),但已开拓长安、理想、蔚来等新客户 [3] - 毛利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45%(2021年)降至18.81%(2023年),受整车降价压力传导影响 [4]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 产能消化风险:募投项目产品包括EMB、WCBS、EPB等,若客户需求或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产能无法消化 [5] - 墨西哥项目风险: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或北美汽车销量下滑可能影响墨西哥产能消化 [7] 股利分配政策 - 现金分红比例: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10%,三年累计不低于年均30%,2022年分红13959.49万元(占净利润30.47%),2023年分红14730.01万元(占16.52%) [8][13][14] - 差异化政策: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成长期有重大支出时最低20% [8] - 股票股利条件:经营良好且股价与股本规模不匹配时可发放股票股利 [9]
雷迪克(300652):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精密制造基因赋能,人形机器人丝杠新锐
开源证券· 2025-04-30 17: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汽车轴承核心供应商,从后装 AM 拓展至前装 OEM 市场,主业迎来增长拐点,通过收购丝杠企业、设立机器人子公司等方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轴承优质供应商,拓展 OEM 主业迎拐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汽车轴承配件领域二十余年,早期聚焦 AM 售后市场,2017 年后拓展 OEM 整机市场颇具成效,2025 年拟收购誊展精密部分股权、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开拓多元化发展时代 [16]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等,待收购誊展精密后有望导入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产品 [17][20] - 公司在汽车轴承领域积累了海内外售后(AM)与前装(OEM)市场的优质客户资源,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利于经营决策 [24][25] -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为 OEM 和 AM 市场,公司早年因产能限制布局 AM 市场,2017 年上市后拓展至 OEM 市场,布局新产能后相继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OEM 市场销量持续提升 [28][29][32] - 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 +14%,归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随着 OEM 市场布局取得成效,有望迎来业绩增长拐点,毛利率长期维持在 30%以上,费控水平良好 [33][35] 轴承与丝杠生产工艺相通,轴承厂商转向丝杠生产具备先天优势 - 国内厂商切入高端丝杠市场面临成熟工艺、设备储备与高质量原材料三大壁垒 [40] - 轴承和丝杠的工艺流程高度类似,部分生产设备可共用,轴承企业在原材料选取和加工工艺上具有丰富经验,具备生产丝杠的先天优势 [52][53][54] - 国内轴承企业正逐步布局丝杠,已初步具备量产能力,能够补齐工艺和设备短板、拥有优质客户资源、大规模量产和降本能力的轴承厂有望脱颖而出 [57][59] - 雷迪克已掌握多类轴承核心工艺,拟收购誊展精密补齐精度短板,有自主配置精密产线能力,共享优质客户资源,产能充沛且持续扩张,在切入丝杠赛道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60][62][63] 整合产业链丝杠资源,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拟收购誊展精密进军丝杠行业,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加强资源整合,誊展精密在精密自动化领域的积累与公司发展方向契合,有望助力公司拓展业务 [70][71][74] - 丝杠是人形机器人价值量最高的零部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单机使用多种丝杠,预计人形机器人量产百万台时,丝杠市场规模扩容 230 亿元 [75][79] - 线控底盘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使用滚珠丝杠,线控底盘相关系统渗透率提升以及行星滚柱丝杠对滚珠丝杠的替代将推动汽车用丝杠市场规模扩大,预计 2030 年国内应用于乘用车线控底盘的丝杠市场规模为 2024 年的 3.6 倍 [82][91][9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汽车轴承为主业,AM 后装市场稳增长,OEM 前装市场有望高速增长,拟布局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丝杠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整体营收同比分别增长 50.6%/38.4%/3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0.0%/24.2%/21.9%,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2025 - 2027 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