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

搜索文档
上半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0:06
经济总量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达1.78万亿元 为2020年的1.34倍 占全市32.9% [3] - 规上工业总产值1.32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7% 占全市33.6% [3] - 规上服务业营收1.25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61% 占全市21.2% [3] - 货物进出口总额2.61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5% 占全市61.1% [3] - 限上商品销售总额5.88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34% 占全市37.3% [3] 产业升级表现 - 工业占比稳中有升达22.1% 较2020年提高0.2个百分点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3.6% 较2020年提升5.2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10.3% 较2020年提升2.1个百分点 [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4.5% 较2020年提升0.7个百分点 [3] 2024年增长态势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 [4]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 [4] - 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5.9% [4] - 实到外资同比增长36.1% [4]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5% [4] - 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1% [4]
作家何建明新书50万字续写浦东新“史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6:52
书籍内容与定位 - 全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程中的崭新实践 清晰描绘从艰苦奋斗到引领跨越的发展历程[1] - 以50万字篇幅着重聚焦"五个中心"建设 解读浦东华丽蜕变 深入剖析陆家嘴金融城 张江科学城 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成长历程[4] - 追踪自贸区从1.0版到升级版的迭代之路 通过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立体呈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生动样本[4] 创作过程与特点 - 作家在8年间走访80家单位并采访204位当事人 对浦东发展每个板块进行扫描式书写[4] - 突出浦东在新历史阶段的创新创造和高科技及对外开放方面的探索与成果[4] - 不仅记录宏大叙事下城市建设辉煌篇章 更关注每位建设者奉献与奋斗的脚步[4] 出版意义与价值 - 反映浦东开发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史 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图景[4] - 为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献上时代赞歌 为浦东原创增加新亮度[5] - 为传承弘扬浦东精神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新教材[5]
35年勇立潮头不辱使命 浦东再启高水平改革开放新征程
中国发展网· 2025-04-22 17:11
"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作为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更需要浦东在复杂形势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 顾军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00多项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中,来自浦东的接近50%,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江科学城已成为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汇聚于此的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顶尖高校科研机 构以及全球一流创新企业,正不断诞生创新"核爆点";以招商、投资、孵化、研究全链条产业服务为支点,浦东引领撬动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生物医药、 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互联网经济等新赛道产业也迎来了裂变式扩张。 "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35年不平凡的历史。展望未来,使命更加光荣,前景更加广阔。"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在致辞中表示,对浦东开发开 放35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再出发再创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勇挑经济大梁,勇当改革先锋,勇 做民生标杆,不断书写浦东引领建设新篇章,加快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浦东擘画的新蓝图变为实景画。 在全球经贸格局 ...
保税区和公积金:追忆姚廷纲先生在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关键指导
第一财经· 2025-04-21 09:46
浦东开发开放研究 - 浦东开发开放初期(1989-1993年)的研究重点聚焦政策设计、战略突破口及上海试验,其中浦东区域承担主要实施任务,需每季度或半年跟踪发展态势 [3] - 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中国首个保税区,其核心功能包括保税加工、物流及服务,区内货物可暂缓缴纳关税,大幅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5][6] - 截至2008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吸引94个国家/地区的10242个项目,包括111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投资额达1606亿美元,2010年获《金融时报》全球自由贸易区综合评比第一 [8] 住房制度改革与公积金制度 - 1990年上海住房改革面临资金缺口8亿元,需建设100万平米新住宅,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通过个人与雇主各缴5%工资(年筹资5亿元)、提高租金(筹资1亿元)及住房债券(筹资2亿元)解决 [9][11] -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覆盖养老、医疗、住房等多领域,其"居者有其屋"计划使80%家庭入住政府组屋,购房贷款利率长期保持26%,政府提供购房津贴 [11][13] - 1991年上海实施住房改革方案,核心包括公积金制度、租金补贴、配房债券等,公积金制度率先在浦东试点后推广至全市,1999年扩展至全国 [16] 国际合作与外资引入 - 浦东开发期间引入日元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国际资金,并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参与 [16] - 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合作,研究领域涵盖跨国公司动态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议题,促进外资政策设计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