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AI
搜索文档
海上新山东图景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6:55
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 中央政策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3][7]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超过GDP水平 [3] -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达18011.8亿元 同比增长6.1% 超过全省GDP增速5.7%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 拉动地区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6] 山东海洋产业优势 - 山东拥有1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与陆地面积相当 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和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心地带 [6] - 集聚全国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 占比40% 拥有全国近一半海洋科技人才和1/3海洋领域院士 21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一 [6] -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吸引450余家企业参展 涵盖海工装备 渔业养殖 船舶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 包括蛟龙号深潜器等大国重器模型 [2][5] 产业规划与目标 - 山东制定《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 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2万亿元 [9] - 实施五大行动包括海洋科技创新 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海洋产业壮大 智慧海洋突破和海洋开放合作 [12] - 海洋产业涵盖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培育 包括海洋渔业 海洋化工转型升级 海洋生物医药 海工装备制造培育 以及深远海资源开发等未来产业 [12] 科技融合与创新 -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突出海洋与AI结合 展出海-潜-空协同作业智能装备 水下机器人可潜300米深度 适用于海上风电巡检 油气平台运维等场景 [14] - 华为已在海洋装备 新能源 生态保护 航运物流等领域探索AI应用 青岛涉海企业达3200余家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 [16] - 青岛市成立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 含70家成员单位 发布AI+海洋产业图谱V1.0 覆盖8大产业领域 [17] 产业化挑战与机遇 - 山东海洋科技转化能力待提升 传统产业需转型 新兴产业需扶持 存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闭环未形成的问题 [7][18] - AI赋能模式通过需求导向突破科技与产业两张皮困境 需开放数据 场景和行业知识实现多方协同 [18][19] - 青岛发布《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聚区 [17]
海上新山东图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22:58
论坛与博览会概况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暨东亚海洋博览会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规格与规模均超越上一届,吸引了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等外国政要及45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2] - 本届博览会主题为“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汇集450余家参展企业机构,其中近百家为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包括大型央国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国家重点科研院所[3] - 参展企业涵盖海工装备、渔业养殖装备、船舶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仪表、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如智能化移动检测机器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等“大国重器”及众多中小科技公司的最新产品[4] 国家与山东省海洋经济宏观背景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9%,增速超过GDP水平;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8011.8亿元,比上年增长6.1%,超过该省同期5.7%的GDP增速;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23.9%,拉动地区国民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5] - 山东省拥有全国约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集聚全国近一半海洋科技人才及1/3海洋领域院士,21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全国第一[5] 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 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为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9] - 山东计划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海洋产业壮大、智慧海洋突破、海洋开放合作五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12] - 预计2025年山东GDP有望超过10万亿元,快速增长的海洋经济将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0] 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融合趋势 -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呈现海洋与AI结合的新趋势,例如北京韦卓科技集团展示了可实现“海—潜—空”立体作业的智能海洋装备,其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可潜至水下300米[13] - 华为集团已在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生态保护、航运物流、港口管理、海洋渔业等领域探索AI技术应用,并倡议政府主导形成高质量的海洋数据对外开放机制[14] - 青岛市启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拥有华为、山东海洋集团、阿里云等70家成员单位,并发布“AI+海洋”产业图谱V1.0,系统化推进“海洋+AI”产业发展[15] 海洋科技转化与AI赋能机遇 - 山东海洋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但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瓶颈,传统科研模式易导致科技与产业“两张皮”[16] - AI赋能模式可根据市场需求倒推,先找应用场景再利用科技降本增效,有望突破海洋产业长期存在的科技产业化瓶颈[16] - 推动海洋AI发展需多方协同,关键倡议包括开放数据、开放场景以及共享海洋行业知识[17]
共赴蔚蓝之约 擘画海洋未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2 15:52
论坛概况与核心成果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代表参与[1] - 论坛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及《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等重要成果[1] - 论坛主题为“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探讨海洋发展前沿议题[1] 海洋城市合作与蓝色经济 - 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举行,国内外沿海城市市长分享城市治理与海洋经济经验[3] - 韩国丽水市通过打造海洋文化景观发展旅游产业,法国尼斯市设立海洋保护区并动员居民参与保护[3] - 威海市作为全国首个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426.6亿元,水产品产量全国地级市首位[4] - 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发展联盟启动,旨在推动蓝色经济标准体系区域互认[5] - 发布《全球蓝色伙伴关系青岛倡议》,推动以城市为核心载体的蓝色伙伴关系[5] 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应用 - “海洋+AI”平行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7] - 华为公司提出海洋数据高效处理是智能化关键,建议打造全国海洋共性支撑能力与发展海洋大模型生态[7] - 论坛成立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加速AI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与创新[7] 绿色航运与港口转型 - 绿色航运平行论坛探讨港航绿色转型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8] - 山东省港口集团通过推广新能源设备、优化作业流程提升港口绿色发展水平,并加强国内外港口合作[8] 海洋生物医药开发 - 海洋生物医药平行论坛聚焦“蓝色药库”打造,指出海洋天然产物的成药性是陆源生物的数倍[9] - 科研机构与企业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提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升级发展[9] 海洋青年人才培养 - 海洋青年人才平行论坛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交流平台,自然资源部牵头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有50多国、80多家机构参与,大部分为青年科学家[11] - 青年学者在从深海探测到蓝碳研究等领域正从“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引领者”[11] 海洋资源勘探与工程装备 - 海洋矿产勘查开发对接会讨论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玄武岩材料在海洋环境中耐腐蚀优势显著[14] - 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深海资源开发应推动技术装备向高效智能、绿色环保、国产化方向发展[14] - 海工研发产业对接会探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深海钻探效率提升与作业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前景[15] - 应重点发展海洋高端智能装备与无人化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15] 产业经贸合作与生态保护 - 国际海洋产业经贸合作对接会设立多个洽谈专区,150余家中外企业开展“一对一”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 -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发布大赛优胜项目及种子基金资助项目名单[20] - 同步举办东亚海洋博览会、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大赛等多元活动,展示海洋科技成果并促进文化交流[23]
海洋+AI、航运、生物医药、人才四大平行论坛将亮相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
齐鲁晚报· 2025-08-29 10:19
海洋人工智能论坛 - 论坛以"智绘蔚蓝—模塑'海洋+AI'融合发展新未来"为主题 推动"海洋+AI"深度融合 [1] - 举办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成立仪式 大模型赋能海洋产业实践秀 擘画"海洋+AI"新蓝图主题报告等活动 [1] - 拟邀请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信通院等高校院所及华为 百度等领军企业的150余位院士 专家 企业家出席 [1] - 围绕海洋AI大模型的开发 赋能应用与场景落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为全球"海洋+AI"提供"青岛样板" [1] 港口航运论坛 - 论坛以"绿色智慧—共筑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主题 聚焦行业智能化 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前沿趋势 [2] - 拟邀请全球海事论坛 必维船级社 马士基 香港航商总会等150余位国内外行业权威嘉宾 [2] - 围绕绿色航运 航运业融入蓝色经济的路径 面向未来的海事教育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入交流 [2] - 为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助力青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精准指导和有益借鉴 [2] 海洋生物医药论坛 - 论坛以"向海问药—生物医药创新的蓝色机遇"为主题 海洋生物医药是海洋新兴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2] - 邀请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等院士专家发布重量级主题报告 [2] - 推动更多生物医药企业拓展海洋业务 围绕创新药 海洋生物制品 医美美妆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对话 [2] - 邀请华熙生物 修正药业等龙头企业与本地高校院所 重点企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2] 海洋青年人才论坛 - 论坛聚焦海洋领域青年人才合作及科技创新 促进海洋人才交流合作 [3]
城市24小时 | 经济大省“出海”,想复制更多“悟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0:46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强调推动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出海,提出"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和"文化+科技"策略,目标是创造现象级产品[1] -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人民币,海外用户规模达3.5亿人[1]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1] - 浙江已探索横店影视城短剧出海、中国网络作家村全球传播、《黑神话:悟空》游戏出圈等案例[2] - 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首次系统性支持游戏企业国际化发展,重点培育3A游戏项目[2] - 商务部4月提出发展游戏出海全产业链布局,广东也发布政策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3] 地方经济与产业政策 - 上海计划到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目标离境退税消费规模比2024年翻两番[4][5] - 厦门前瞻布局深海产业,推进海洋立体化观测和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及"海洋+AI"产业[6] - 黑龙江出台17条措施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最高补助2亿元[7] - 河南拟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能源等重大项目[9] 贸易与物流动态 - 宁波舟山港开通中国至阿联酋首条汽车出口滚装航线,首航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8] - 2024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新增2条固定线路后图定线路达14条[10] 人事变动 -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理主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