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工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全域协同”向新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3 17:45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江门以9535.2平方千米陆地和4880.5平方千米海域为基础,全力打造大湾区"海鲜铺子"和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 [1] - 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决心,江门迎来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 [3] - 江门部署"海洋强市"战略,密集出台涉海规划政策,推动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工装备等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3]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 江门海洋集团成立,聚焦种苗培育、深海养殖、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核心动力 [3] - 2023年6月启动首批重力式网箱下海锚定安装,2024年投放广东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的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2025年初首获渔获 [3] - 以"种业—养殖—预制菜"为主线布局水产种质资源库和精深加工产业园,广东最大渔获物集散交易市场已启用,鳗鱼年出口量占全国2/3 [3] 种业振兴成果 - 105家渔业种业企业扎根江门,高价值品种养殖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形成"育繁推一体"产业链条 [4] 海工装备制造业 - 威立雅、南洋船舶等近百家企业集聚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成为制造业核心板块 [6] - 2023年交付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2024年推出中国首座绿色功能型移动浮岛"圆周号"(2250平方米,抗17级台风),2025年下水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 [6] 清洁能源布局 - 截至2024年底电力装机容量超1500万千瓦,成为大湾区外送电量最多城市 [6] - 台山核电3、4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川岛海上风电、氢火联动中试基地等项目加速推进,中法(台山)清洁能源及装备产业园揭牌 [6] 开放合作与区域协同 - "深圳研发+江门制造"模式深化,66平方千米深圳—江门经济合作区主攻高端海工装备,20平方千米香港—江门绿色产业园聚焦临港新材料 [9] - 2024年江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达1523.2万吨,跻身"亿吨港"行列,252千米高等级航道与8条"组合港"航线联动提升物流效率 [9]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江门红树林面积1284.69公顷(珠三角最大),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中,镇海湾红树林碳汇拍卖成为全国首单 [10] - 2025年累计5处红树林湿地入选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 [10]
广东博罗四会惠东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迈向“千亿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7:37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赛迪百强县名单发布,2024年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广东省博罗县、四会市、惠东县3县入围,分别位列第65、85、100名 [1] - 广东省自2022年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通过培育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5] - 广东57个县(市)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越全省均值,县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4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32:1 [4] 重点县域产业突破 - 博罗县2024年GDP达952.2亿元,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有望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 [2] - 四会市依托小鹏汽车肇庆基地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109家企业,产业集群产值达519.5亿元 [2] - 惠东县2024年GDP为828.51亿元,制鞋业年产量超9亿双、总产值突破400亿元,聚集超6000家相关企业 [2][3]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惠东制鞋业通过智能设计、自动化生产线转型高端定制,全球每4名成年女性中有1人穿着其生产的女鞋 [3] - 惠东布局绿色能源产业,中广核太平岭核电站和港口海上风电项目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广东县域形成"链主企业+特色集群+区域联动"模式,如博罗电子信息、四会金属深加工、惠东鞋业与新能源 [3][4] 产业载体与协同机制 - 广东57个县(市)布局64个省产业园、13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建立超110个产业孵化基地和"反向飞地" [5] - 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承接162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5800亿元 [5] - 深圳福田与博罗共建"飞地"产业园,增城与四会合作建立科创孵化中心,实现政策叠加和产业协同 [5] 县域经济新格局 - 广东县域突破资源限制,成为全省经济新增长点,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形成产业要素双向流动 [6] - 中心城市与县域建立创新协同分工体系,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6]
揭阳市惠来临港产业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23:02
蓝水集团揭阳基地生产效率 - 深海风电导管架生产周期从80天缩短至45天,效率提升43% [1] - 月均生产能力达6台(套)导管架,当前6台成品待发,15台在生产中 [2] - 采用全球首台3800吨龙门吊,7小时内完成3台导管架装船,20小时全流程离港 [2] 蓝水集团市场地位与订单 - 深海风电导管架国内市场份额超70% [2] - 在手订单总额突破8亿元,后续订单持续涌入 [2] 惠来临港产业园营商环境 - 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实现"3天发4证"审批效率 [3] - 蓝水码头项目全流程审批仅212天,创同类项目报批纪录 [3] - 提供"保姆式"服务,包括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等机制 [3] 产业园重点项目进展 - 亨通二期项目投资15亿元,布局高压海缆、动态海缆等产品 [4] - 前詹通用码头预计7月全球开放,将强化港口物流枢纽功能 [4] - 海洋软管智能化生产线试生产,年产值达1.5亿元 [4] - 国家电投重型网箱平台项目即将投产,单养殖周期产值1亿元 [4] 产业园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风渔结合""风电+储能""风电+制氢"等融合模式 [5] - 蓝水集团计划拓展深远海LNG模块、漂浮式风电、智能化渔场等前沿领域 [5] - 亨通二期、镁淞等项目落户,为园区注入新动能 [5]
坚决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辽宁日报· 2025-07-21 09:13
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07.9亿元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 [4]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全国地方增速1.2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贷款占实际新增贷款的71% [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连续28个月高于全国水平 [9] 产业动态 - 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多个产业集群实现高速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13]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育新蓄势 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取得阶段性成效 [13] - 公路、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6个、6.7个和0.2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0.5% [9] 消费与就业 -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92% 入境游客人次增长44.72% 入境游消费金额增长47.03% [9] - 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的59.8% 高于全国平均进度近两个百分点 [10]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 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31.5万户 增长3.9% [8] 创新与人才 - 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和沈抚科创园集聚效应显现 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大量科研项目 [13] - 新增高技能人才3.8万人 引进高层次人才1483人 [10] - 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6%和11.4% 高于全国2.7个和3.3个百分点 [9] 政策与环境 - 千余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 企业办事平均时限缩减74% 融资成本创近年来最低水平 [1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9%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77.6% 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10] - 政策支持涵盖财税、金融、产业、科技、就业等领域 形成同向发力格局 [14]
集美大学朱文涛:推动“海上福建”建设,需补齐海洋科创短板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10:56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福建省已形成绿色石化、海洋旅游2个5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海洋信息3个1000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1] - 厦门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预估达2588亿元,同比增长8.95%,占全市GDP比重30.1%,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近40% [1] - 福建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21%,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4] 福建省海洋经济核心优势 - 资源禀赋优势: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全国第二),深水岸线210.9公里(全国第一) [5] - 产业基础优势:海水养殖与种苗业全国领先,水产品总量全国第三,出口额长期居首,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政策叠加优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 [5] - 科技创新优势:拥有10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海洋科创平台,包括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 - 《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203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2] - 重点发展方向:做强港口枢纽与临港产业,激活海岛资源立体价值,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双提升 [6] - 新兴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电子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 福建省海洋经济现存挑战 - 产业结构问题:海洋三产以交通运输业为主,新兴海洋产业占比低,缺乏高端产业支撑 [8] - 科技创新短板:海洋科技实力不强,创新型企业数量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待提升 [8] - 产业集群差距:缺乏跨区域成体系产业集群,龙头带动能力弱于广东、山东等省份 [8] 厦门市海洋经济特色 -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 [1][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近40%,体现产业结构优化 [1] 福建省与沿海省份对比 - 广东省形成千亿级海洋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五百亿级生物医药三大集群,产业链完整度全国领先 [8] - 山东省集聚全国50%以上海洋高层次人才和60%以上海工装备产值,拥有完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 [8][9]
总规模破千亿!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又有新动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20:05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共5只 总规模155亿元 已进入实质性组建阶段 [1] - 至此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出资组建的产业专项基金累计达41只 总规模跃升至1069亿元 实现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1] - 其中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江苏)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发起 是江苏省战新母基金与央企集团合作设立的首只产业专项基金 [1] 重点合作类基金详情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将依托江苏在新材料 先进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扎实基础 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源头 为早中期科技项目及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1] - 该基金将进一步深化央地全方位合作 推动央企产业链落地江苏 更好发挥战新基金集群"撬动"效应和协同效应 [1] 设区市专项基金布局 - 第三批设区市产业专项基金共2只 分别落地徐州和镇江 总规模40亿元 [2] - 30亿元的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由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发起 重点聚焦新能源 集成电路 新材料 绿色环保 安全应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 - 10亿元的江苏镇江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由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起 [2] 全省产业覆盖情况 - 江苏战新基金集群已实现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重点投资新能源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 新型电力(智能电网)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 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2] - 江苏省农垦集团发起10亿元的江苏农垦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围绕医药健康 生物农业 特色新型食品等相关领域开展直投 [2] 天使投资专项基金 - 5亿元的江苏省新智未来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由江苏高投集团和苏州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发起 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3] - 重点推动通用智能 先进计算 第三代半导体 量子科技 合成生物 前沿新材料 深海 深地 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3] 基金运作成效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运作一年来成效显著 前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规模914亿元已全部组建落地 累计投资项目86个 [3] - 成功引导国投招商 中信建投 中车基金等央企及头部投资机构资本汇聚江苏 [3]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将吸引更多资本汇聚江苏 [3]
海上牧场“牧歌”嘹亮
金融时报· 2025-07-08 09:43
政策支持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深远海养殖和海上牧场建设 [1]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动沿海地市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如珠海签署合作备忘录、阳江提出20条措施、潮州设立"蓝色网点"、汕尾建立全产业链主办行制度 [2] - 广东省出台全国首个《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 [4] 行业发展 - 广东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 [1] - 海上牧场贷款余额达325.4亿元,其中海水养殖贷款71.4亿元占比21.9% [1] - 金融支持市场主体达1.8万户 [3] - 行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21个基点至4.05% [3] 金融创新 - 推出"海洋渔业贷""蚝享贷""塑胶网箱贷"等特色信贷产品 [3] - 农业银行阳江市分行推出单户最高1000万元的"海洋牧场冷链贷" [3] - 农业银行珠海分行发放超3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产业园建设 [3] - 运用"再贷款+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3] 产业链布局 - 金融资源向海水种业、养殖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聚集 [4] - 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4] - 海上牧场有望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和"蓝色粮仓"重要组成部分 [4]
国泰海通|策略:“反内卷”政策加码,科技主题轮动加速
主题交易热度 - 上周热点主题日均成交额平均5.07亿元,日均换手率3.63%,6月以来主题交易热度整体回升 [1] - 热点主题结构切换加速,固态电池、跨境支付主题回调,反内卷相关的钢铁、光伏板块领涨 [1] - AI细分产业链中电子布主题大涨,PCB与中报业绩预增主题维持强势 [1] - 银行股获得资金净流入,预亏和小盘股主题资金净流出量较大 [1] 限产稳价主题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调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2] - 光伏产业产能与装机量大增,累计装机规模延续"两年翻倍"增长速度,但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 [2] - 上半年钢价及原料价格走弱,供需严重失衡焦煤价格下跌是主因 [2] - 推荐产能集中释放、低价无序竞争问题严重的光伏、锂电产业链,以及供给侧改善预期提升的钢铁、生猪养殖等 [2] 低空经济主题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 [2] - 发展规划编制、航空器适航审定、市场监管和飞行运营监管将成为后续工作重点 [2] - 非管制空域的划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打开物理空间,适航取证加速打开运营空间 [2] - 推荐低空飞行器核心零部件公司,空管系统、低空交通规划与基建,通航运营等低空服务公司 [2] AI新基建主题 - 海外云计算龙头资本开支预期上修,微软2025第三财季营收701亿美元,净利润2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 [3] - 微软预计第四财季营收规模超预期,Azure云业务增长率达34%-35% [3] - 国内智能算力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6年智能算力规模有望达2024年的两倍 [3] - 推荐受益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预期上修的光模块、光器件龙头,以及受益国内算力需求曲线提升的AIDC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3] 海洋经济主题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 -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十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 [3] - 海洋船舶工程、海工装备、海洋电力和海洋旅游增速领先 [3] - 推荐海上风电、油气开采和通信电力基础设施,高端海工装备与深海探测装备国产化 [3]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4
英大证券· 2025-07-04 13: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4日沪深三大指数震荡走高创近期反弹新高,市场赚钱效应回暖,但量能萎缩,追涨资金入场意愿不强;外部关税暂停期限临近增添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迟缓、企业盈利改善未达预期,市场大概率震荡上行,呈结构性行情,部分有业绩支撑和政策利好的板块或走出独立行情;投资机会可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科技、超跌反弹三条主线 [1][2][8][9][10] 总量研究【A股大势研判】 周四市场综述 - 7月A股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但面临多重扰动,政策发力与中报业绩披露提供支撑,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受青睐,海外因素是主要扰动,市场或在政策面与基本面博弈中震荡前行,需关注风格切换与板块轮动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4] - 周四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高开后走势分化,沪指窄幅震荡,创指、深成指走强,医药医疗股强势、创新药领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游戏股震荡走低,海工装备板块回调;午后三大指数收涨,创指涨近2%,深成指涨超1%,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油气股弱势震荡 [4] - 行业方面,消费电子、生物制品等板块涨幅居前,船舶制造、采掘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PCB、重组蛋白等概念股涨幅居前,海工装备、水产养殖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4] - 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赚钱效应良好,两市成交额13098亿元,上证指数报3461.15点,涨幅0.18%,深证成指报10534.58点,涨幅1.17%,创业板指报2164.09点,涨幅1.90%,科创50指报984.95点,涨幅0.24% [5] 周四盘面点评 - 医药股集体走强,国家医保局等印发支持创新药发展措施,对创新药全链条支持;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调整四年、市盈率低位、已计价集采及反腐影响、老龄化需求旺盛,2025年基本面或改善,可关注创新药等领域逢低配置 [6] - 消费电子板块大涨,因特朗普称美越达成贸易协议将征关税,预计越南产苹果产品进口成本增加,中国消费电子代工企业优势凸显,AI赋能掀起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浪潮,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可精挑业绩兑现程度高的企业逢低关注 [7] 后市大势研判 - 沪深三大指数震荡走高创新高,个股活跃度提升,赚钱效应回暖,但量能萎缩,追涨资金入场意愿不强;关税暂停期限临近增添不确定性,投资者谨慎观望,经济复苏迟缓、企业盈利改善未达预期,市场全面上涨概率低,震荡上行概率大,呈结构性行情,部分板块或独立行情 [1][8][10] 投资机会 - 中报业绩超预期方向:7月进入中报披露窗口,聚焦中报业绩确定性主线,逢低布局中报业绩有改善预期的低位股 [2][9] - 科技方向:包括军工、机器人行业、泛AI、半导体、数字经济(数字货币),逢低布局,注意科技题材内部高度分化,需深挖基本面,规避纯概念炒作、估值过高品种 [2][9] - 超跌反弹方向:新能源、券商,逢回调择机低吸 [2][9]
A股午评:三大股指早盘震荡上行 银行板块冲高 多只银行股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7-04 11:3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上证综指涨0.41% 深证成指涨0.05% 创业板指涨0.18% 北证50指数跌1.08%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8787亿元 超14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板块 - 游戏 跨境支付 脑机接口 银行 电力 造纸板块涨幅居前 [1] - 固态电池 有色金属 海工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游戏股走强 巨人网络涨停 冰川网络涨超10% [1] - 银行板块震荡走高 浦发银行 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等多股创新高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多数下挫 信宇人 科恒股份 金龙羽跌幅居前 [1] - 海工装备板块集体调整 深水海纳 吉鑫科技 中科海讯领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