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提质
搜索文档
特稿|保险代理人的“深度革命”:告别人海战术,迈入精英时代
华夏时报· 2025-10-14 15:17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中年人的最后出路是卖保险。"这句略带自嘲的调侃,曾折射出无数职场中年人的困境与无奈。但如 今,这个一度被视为"职场避难所"的行业,正悄然从社会就业的"蓄水池"蜕变为精英角逐的新赛道。 秋意渐浓,但保险代理人展业的热情却不减。10月12日早晨九点半,在北京海淀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 会厅内,一场由某保险公司举办的养老金融规划主题讲座正在进行,该公司代理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活 动几乎每周都会举办。 另一头部寿险公司资深代理人李薇,也常在这样的活动中以流利的双语向台下几十数百位企业主和高管 讲解家族信托与保险金信托的结合架构。"五年前,我们团队近八成成员是高中和大专学历,如今硕士 占比过半;过去我们带着宣传单页扫楼陌拜,现在我们在五星酒店举办财富论坛。"李薇表示,尽管团 队规模从巅峰时的200余人精简至如今的25人,但年度业务总量逆势增长三成。 这一缩影背后,是中国保险代理人队伍正在经历的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度革命。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员人数已从2019年历史峰值的912万人降至264万人,五 年间锐减超七成。 ...
前三季度超两千家离场,保险机构“悔棋”背后的考量
北京商报· 2025-10-08 20:00
网点裁撤、退出市场,保险机构前三季度在布局思路方面动作不断。10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发现,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 共撤销2436家分支机构,数量同比增长21.07%,另有163家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较2024年多出近百家。 今年前三季度保险机构裁撤数量较大的原因有哪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裁撤以及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又将如何影响市场? 前三季度上千家"主体"收缩 作为"毛细血管",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网点担当着深入本地市场,将保险产品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送达客户的重任。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 司裁撤分支机构数量明显增长,全国保险公司共撤销2436家分支机构,新设仅268家,净减少近2000家。 放眼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合计超过1.2万家机构被注销,被裁撤的保险公司及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980家、2196家、3020家、2065家和2012家。 具体来看,被撤销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于人身险公司,且以支公司及营销服务部为主。在区域特征方面,这些被裁撤的机构大多分布在县域地区以及三、四 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一张张罚单"剑指"包括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在内 ...
连续6年下滑!保险中介机构持续减员 有何生存之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01:53
保险中介机构清退潮 - 2025年以来吉林全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已注销62家,其中省级分支机构4家,其他分支机构58家,机构总数量较年初下降11.7% [1] - 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连续6年下滑,2019年至2024年法人数量从2642家降至2539家,累计减少103家 [2] - 2025年已有29家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4家被注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部分非保险中介机构的兼业代理许可证也被注销 [3] 清退原因分析 - 监管趋严推动"清虚提质"行动,提高准入门槛并加强合规检查,淘汰实力弱、不合规的"空壳"机构 [3] - 互联网平台和大型险企自建渠道挤压传统中介生存空间,传统中介转型缓慢且服务模式落后 [3] - "报行合一"政策使全行业佣金水平降低30%,压缩利润空间并加速行业整合 [5][6] 行业转型方向 - 从"产品推销员"转向"风险管理顾问",提升专业能力并建立定制化保障方案 [9] - 拥抱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运营流程并精准触达客户 [8][9] - 深耕细分领域走差异化路线,打造"小而美"专业品牌 [9] - 科技驱动的新型中介机构受资本青睐,2025年镁信健康、元保、i云保、手回集团等相继启动上市或融资 [8] 未来市场格局 - 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头部中介机构通过并购扩大份额,不创造价值的中介逐步退出 [4][6] - 服务质量、科技应用和客户关系成为核心竞争力,需通过专业化和数字化提升效率 [8][9]
连续6年下滑!保险中介机构持续减员,有何生存之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3:45
保险中介机构清退潮 - 2025年以来吉林全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已注销62家,其中省级分支机构4家,其他分支机构58家,机构总数量较年初下降11.7% [1] - 自2019年以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已连续6年下滑,2019年至2024年法人数量分别为2642家、2640家、2610家、2582家、2566家、2539家,过去6年已有103家退出市场 [3] - 2025年以来已有29家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4家机构被注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部分非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也被注销 [4] 清退原因分析 - 监管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监管部门推动"清虚提质",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合规检查,主动淘汰实力弱、不合规的"空壳"机构 [4] -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互联网平台和大型险企自建渠道挤压传统中介生存空间 [4] - 传统中介转型缓慢,未能跟上数字化浪潮,固有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客户需求 [4]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30%,大幅压缩利润空间 [7][8] 行业转型方向 - 从"产品推销员"转变为"风险管理顾问",提升专业能力,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方案 [9] - 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运营流程、精准触达客户 [9] - 走差异化路线,深耕细分领域或特定场景,打造"小而美"的专业品牌 [9] - 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科技应用和深化客户关系是关键,采用先进科技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精准营销能力 [9] 市场新动向 - 瞄准科技赛道、风险管理服务的新型保险中介机构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接连拟赴美或赴港上市 [10] - 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拟赴港上市,元保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i云保完成C轮融资,小雨伞保险母公司手回集团登陆港股市场 [10]
比亚迪保险经纪注销,“汽车系”接连退出,抢滩牌照难在哪
北京商报· 2025-04-22 20:02
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注销事件 - 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注销公告 决议解散 注销公告期截至2025年6月1日 [2][3][4] - 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 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注册资本5000万元 但未获得保险中介许可证 [5] - 注销主因是比亚迪已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获得保险业务开展资质 可直接开发车险产品 [5] 新能源车企保险中介牌照布局模式 - 行业出现"先设立保险经纪公司-设立无果转收购—再注销原公司"的普遍现象 [7] - 蔚来汽车2022年新设保险经纪公司后 通过收购汇鼎保险经纪获得牌照 原公司于次年注销 [7] - 小鹏汽车2018年成立保险代理公司 2022年收购青岛妙保保险代理 原公司后续注销 [7] 保险中介牌照监管环境变化 - 保险中介牌照审批自2018年8月起长期停滞 2023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才重新批准宝马保险经纪和安顾方胜保险经纪两张牌照 [7] - 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数量连续六年下降 截至2024年12月末仅剩2539家 [8] - 监管层开展清虚提质行动 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清理退出一批机构 优化市场布局 [8] 新能源车企布局保险业务动因 - 新能源汽车普及带动新能源车险市场快速增长 增速远超行业整体车险保费 [11] - 保险业务能增强用户黏性 实现车险产品开发 销售 理赔闭环 构建一站式汽车服务生态 [11] - 车险具有强刚需性和黏性 可为车企增加业务增长点 [11] 保险中介牌照交易市场趋势 - 牌照收购价格从2018-2019年峰值3000-4000万元逐步回落 [12] - 2023年北京共信赢保险经纪挂牌价885.74万元流拍 成都创展保险经纪以1000.18万元成交 [12] - 牌照价值取决于互联网销售资质 分支机构覆盖 管理水平及业务体量等综合因素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