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标准
搜索文档
聚焦大湾区农交会|“媒体+”擎旗,采购商俱乐部开启农品流通新篇章
南方农村报· 2025-11-18 22:36
聚焦大湾区农交 部开启农品流通 新篇章_南方+_ 会|"媒体+"擎 南方plus 旗,采购商俱乐 粤港澳大湾区农 产品流通体系正 迎来重要变革。 2025大湾区农产 品交易会暨土特 产精品博览会 (以下简称"大 湾区农交会") 将于12月12日至 14日在广州广交 会展馆B区举 办。值此盛会, 大湾区采购商国 际俱乐部正式启 动筹建,开启农 产品流通新篇 章。 这一创新平台依 托大湾区农交 会"媒体+"全链 条服务体系,构 建覆盖全国核心 采购商的三级资 源对接网络。此 举将重塑农产品 流通格局,着力 打造具有全国影 响力的"湾区标 准",为行业发 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匹 配 分级服务体系破 信息壁垒 俱乐部创新采用 分级会员制,构 建"核心大买家 +成长型大买 家"双轨体系。 核心会员准入门 槛严格,需满足 六项标准之一, 包括世界/中国 农业500强、年 采购额超1000万 元等资质。会员 可享受多项核心 权益,涵盖广东 全域产地直采、 会员专享价格等 服务,预计采购 成本可降低 5%-15%。 成长型会员面向 年采购额500- 1000万元的新兴 企业,设有清晰 晋升通道。这一 设计精准把握不 同规模企 ...
粤港澳全运会丨粤港澳以赛促融 体育消费与产业生态双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1:02
赛事驱动的消费动能 - 赛事吉祥物IP“喜洋洋”“乐融融”引发消费热潮,特许商品旗舰店持续排长队,盲盒系列产品频频售罄[3] - 目前已上市2800余款特许产品销售,销售总额突破6.8亿元人民币[3] - 全运会期间前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广州文旅消费整体增长20%[4] 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 - “体育+文旅”深度融合,通过“一程多站”主题游、票根享景区优惠等举措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3] - 深圳宝安区推出“港澳客专属礼遇”,广州南沙提供“全运文旅大礼包”等特色服务[3] - 有建议提出未来可打造跨境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大湾区体育旅游护照”,借助AR/VR技术拓展数字消费场景[4] 场馆改造与运营创新 - 广东推动场馆向全民健身开放,依托“15分钟健身圈”实现资源普惠[5] - 香港计划让启德体育园每年接待数百万人次,承接高端赛事与商业活动[5] - 澳门通过场馆差异化运营服务特色文体需求,改造后的场馆已开设120个公益体育培训班,参与人数超8000人次[5] 区域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 三地联合公布新一批“湾区标准”,为“体育+”融合提供统一遵循,包括《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等[5] - 香港赛马会将于明年在广州从化马场举办国际水平赛马赛事及文体旅活动,打造“穗港马产业经济圈”[5] - 粤港澳体育用品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协同“出海”,通过赛事曝光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6]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未来5年至10年,粤港澳体育产业融合将呈现数字化深度融合、绿色化协同发展、青少年一体化培养的趋势[6] - 数字化方面需共建体育数据协同平台,研发AI远程训练系统及智能穿戴等新业态[6] - 绿色化方面要联合制定发展指引,设专项基金,推广场馆节能改造,发展户外体育旅游[6]
首个水利领域“湾区标准”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5:54
标准发布核心信息 - 水利领域首个"湾区标准"《海堤生态化设计技术指南》(T/CHES139-2024)正式发布 [1] - 该标准由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并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清单中发布 [1] - 标准具有"跨产业,跨区域,跨体系(体制)"的特点,经三地协商一致后以清单形式颁布实施 [1] 标准制定的背景与目的 - 旨在解决粤港澳三地海堤结构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和技术手段存在较大差异的痛点 [1] - 通过在标准层面形成规范整合与技术协同,实现三地海堤建设技术要求、设计逻辑与生态化路径的一致性 [1] 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 将为大湾区风暴潮灾害联防联治筑牢技术基础 [1] - 在大湾区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规则联通与区域协调辐射作用 [1] - 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未来规划 - 珠科院将以服务大湾区建设和流域水利中心工作为宗旨 [2] - 持续推进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粤港澳三地标准协同互认、涉水领域标准编制与实施工作 [2] - 切实以高标准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和一流湾区建设 [2]
粤港澳联合发布新一批二十七项“湾区标准”
人民日报· 2025-10-15 07:16
新一批“湾区标准”发布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共同公布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 [1] - 新标准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包括“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中医经典病房护理管理规范”、“居家养老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等 [1] “湾区标准”覆盖领域与累计数量 - 截至目前,粤港澳三地已共同制定“湾区标准”累计达262项 [1] - 标准覆盖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 [1] 标准制定的目的与影响 -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举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本次出台《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 [1] - 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
粤港澳三地 已公布262项“湾区标准”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58
湾区标准发布概况 - 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使已公布的湾区标准总数达到262项 [1] - 湾区标准覆盖范围广泛,包括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 [1] 新标准的具体应用与内容 - 新标准在龙舟竞赛和志愿者服务方面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 [1] - 标准《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使传统龙舟活动能对接全运标准 [1] - 标准《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对志愿者的仪容、服务细项以及全龄友好场景进行了全面规范 [1] 湾区标准的战略意义与合作机制 - 湾区标准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载体 [1] - 2023年4月,三地机构共同签署《关于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构建了湾区标准的三地合作机制 [1] - 此批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旨在进一步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
粤港澳三地已公布262项“湾区标准”
新华社· 2025-10-14 22:14
湾区标准总体进展 - 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 [1] - 截至目前累计公布湾区标准达262项 [1] - 标准覆盖范围扩大至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 [1] 最新标准具体内容 - 新标准在龙舟竞赛和志愿者服务方面助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1] - 《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 [1] - 《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对志愿者仪容、服务细项及全龄友好场景进行全面规范 [1] 合作机制与发展意义 - 湾区标准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载体 [1] - 三地于2023年4月签署合作备忘录,构建起湾区标准三地合作机制 [1] - 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2]
粤港澳联合发布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7:31
湾区标准发布概况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于10月14日在广东佛山共同发布新一批共27项“湾区标准” [1] - “湾区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各类标准 [1] - 近5年来“湾区标准”清单不断拓展,有效推动粤港澳三地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 [1] - 截至目前,粤港澳三地已联合公布262项“湾区标准”,覆盖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 [2] 新增标准的具体领域与作用 - 新发布的27项“湾区标准”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 [1] - 多个标准旨在助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别是在龙舟竞赛和志愿者服务方面 [1] - 《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使传统龙舟活动能与全运会标准对接 [1] - 《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对志愿者的仪容仪表、服务细项以及“全龄友好”场景进行了全面规范 [1]
“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软联通”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02
湾区标准发展现状 - "湾区标准"总数已达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2] - 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技术标准 [2] - 近5年来,"湾区标准"的研制主体持续增加,实施意愿持续提升,落地场景持续拓展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和经验转化成《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系列"湾区标准",提升运行管理效率和灾害防御水平 [3]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相关2项"湾区标准"助力卡口验放时长缩短至60秒以内 [3] 民生领域深度融合 - 粤港澳三地推动《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等养老和托育领域"湾区标准"研制 [3] - 相关标准实施以来,开展17场专业培训,指导粤港澳三地超90家托育机构,培训从业人员2550人次,服务5000多个家庭 [3][4] 文化领域推广 - 粤港澳三地共同研制《粤菜菜品标准编制指南》,58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 [4] - 佛山建成15家粤菜示范店,潮汕四市及香港打造20家潮菜示范店 [4] 新一批标准实施 - 新一批9项"湾区标准"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 [4] -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解决通信基站选址困难、管网建设协调复杂等问题 [4] - 《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推进跨境电子签名互认,提高跨境供应链合作效率 [4] 香港参与情况 - 在已公布的235项"湾区标准"中,约有500家香港起草单位 [5] -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合作推动制定照护食"湾区标准" [5] 澳门参与情况 - 参与起草"湾区标准"的澳门单位达312家(次),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有435家(次) [6] - 澳门牵头起草的"湾区标准"共3项,牵头部门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和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 [6] 未来发展方向 - "湾区标准"将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城市、银发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7] - 推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气象、职业资格、文化等标准互通共融 [7] - 研究建立工作机制,推动"湾区标准"转化成国际标准 [8][9]
发挥“软联通”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
中国青年报· 2025-05-24 14:23
湾区标准建设情况 - 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布的"湾区标准"总数达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1] - "湾区标准"全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经三地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技术标准,以清单形式公布 [3] -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协议,提出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促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3] 参与与实施情况 - 3563家(次)单位参与235项"湾区标准"的研制 [3] - 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数量达6827家(次),实施意愿持续提升 [3] - "湾区标准"被广泛用作技术规范、服务指南、培训指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3]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协同粤港澳推进"湾区标准"工作,营造有利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 [4] - 鼓励更多机构与专家参与"湾区标准"制定,支持三地企业、机构优先采用该标准 [4] - 目标是通过"湾区标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4]
新一批“湾区标准”即将实施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13:31
湾区标准总体情况 - 截至目前"湾区标准"总数已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1] - 共有3563家(次)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其中内地2752家(次)、香港499家(次)、澳门312家(次)[2] - 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数量达6827家(次),其中内地5710家(次)、香港682家(次)、澳门435家(次)[2] 新一批湾区标准分类 科创与前沿技术类 - 包含《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调值(CTV)计算及应用要求》《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3项标准[1] 政务商务合作类 - 包含《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3项标准[1] 特色文化民俗类 - 包含《潮菜鱼丸(汤)》《潮菜姜醋蛋》《进口鱼胶追溯通则》3项标准[2] 实施效果 - "湾区标准"被社会各界作为技术规范、服务指南、培训指引广泛使用[2] - 研制主体持续增加,涵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