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换市场

搜索文档
硅鲸科技CEO赵绍辉:阿里 美团 京东 拼多多财报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共性特征
搜狐财经· 2025-09-08 10:25
财报亮点与关键指标解析 - 阿里巴巴即时零售收入达147.8亿元,同比增长12%,带动淘宝App月活增长25%,但即时电商业务亏损扩大至220亿元 [8] - 阿里巴巴云智能收入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AI资本支出暴增220%至380亿元 [8] - 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 [8] - 京东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零售业务收入增长20.6%创利润率新高 [8]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由15万全职骑手支撑生态协同,物流海外网络升级至沙特 [8] - 美团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7.7%,用户年交易频次增至45次 [9]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新业务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快乐猴折扣超市探索零售与即时配送融合 [9] - 拼多多营收1040亿元,增速放缓至7%,通过专项行动和扶持计划推动农产品销售增长40%以上 [9] 短期利润与长期投入的平衡之道 - 即时零售成为阿里巴巴、京东、美团三大巨头的必争之地,外卖或闪购用户年均交易频次超40次,远高于传统电商 [10] - 分层投资与动态调整策略包括保持现金牛业务优化核心利润、重金投入新增长引擎如美团闪购和京东外卖、限制性布局长远技术革新并设置亏损上限 [10] 企业社会责任与领导者作用 - 京东为外卖小哥全员上社保,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产业带深耕,阿里巴巴力推AI巨额投入 [11] 行业转型与效率评估 - 电商行业经历从革命性创新到微利时代的过程,烧钱换市场短期有效但需价值创新支撑 [12] - 2025年绿色消费、智能科技、体验升级成为平台行业共识,市场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12] - 技术效率、供应链深度与生态协同能力将重塑市场格局,消费者最终受益 [13]
外卖大战后的首份财报:京东烧掉147亿
搜狐财经· 2025-08-16 17:36
京东二季度财报核心表现 - 营业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增速新高但股东应占净利润62亿元同比暴跌51[1] - 外卖等新业务亏损147亿元平均每单亏损56元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1][12] - 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贡献集团87营收经营利润139亿元创大促季度最高利润率纪录45[1][2] 零售业务亮点 - 带电商品收入增长234日百品类增长164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3] - 零售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支撑现金流储备[6] - 618大促期间供应链体系与"国补"政策协同带动核心品类增长[2] 物流与全球化布局 - 京东物流收入5156亿元经营利润1958亿元表现稳健[4] - 海外仓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中东"JoyExpress"复制"当日达次日达"服务标准[4] - 全球化布局为长期增长打开空间但短期利润贡献有限[5] 外卖业务扩张策略 - 采取"零佣金""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等激进策略日订单量两个月达2500万单[11][12] - 覆盖350个城市吸引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签约15万名全职骑手[12] - 营销费用率从41大幅提升至76但研发投入仅从14微增至15[18] 行业竞争与市场反应 - 外卖业务导致集团整体经营利润大跌资本市场担忧加剧港股当日下跌344[14][16] - 监管部门约谈要求停止"恶性竞争"公司表态不参与"0元购"等行为[20][21] - 高盛预测美团阿里京东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合计亏损将达920亿元[27] 战略调整与差异化探索 - 7月起收缩补贴转向"七鲜小厨"等差异化模式聚焦食品安全与质量痛点[23] - 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重塑行业标准获得政策认可[25] - 公司强调避免"恶性内卷"但行业整体仍面临盈利模式挑战[21][27]
被外卖大战折磨的商家,不想干了
虎嗅· 2025-07-23 15:43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三大巨头 要求停止非理性竞争 [2][3] - 监管干预时机恰当 正值行业补贴战白热化阶段 [4] 平台竞争现状 - 近三个月行业累计投入近800亿补贴资金(京东200亿+饿了么100亿+淘宝闪购500亿) [9] - 美团CEO公开批评补贴战 称当前60%订单为无意义的"泡沫订单" [5][6] - 新进入者采用"烧钱换市场"策略 迫使头部平台被动应战 [8][12] 商家生存困境 - 中小商家日均外卖订单下降50%以上 部分门店堂食客流归零 [23][24] - 连锁茶饮品牌面临三倍原料成本上涨(如黄柠檬价格)与补贴双重挤压 [39][40] - 典型商家外卖毛利率仅25% 补贴后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订单 [45][59] 市场结构扭曲 - 补贴导致80%流量集中于头部品牌 中小商家线上曝光率归零 [31][32] - 消费者形成价格依赖 正常定价产品被误认为"溢价" [87] - 纯外卖店铺比例激增 部分商家降低食材标准控制成本 [66][71] 行业领袖表态 - 西贝餐饮披露单日承接1.1万笔亏损订单的被迫参与案例 [55] - 10省市餐饮协会联合倡议停止补贴战 涉及湖北/陕西/云南等地区 [58] - 头部品牌普遍反馈补贴订单占比超70%但利润贡献为负 [54][56] 商业模式冲击 - 动态平衡被打破:骑手成本/商家利润/平台佣金结构全面失衡 [13] - 无效订单占比超60% 未能带来新用户仅引发平台间用户迁移 [51][52] - 实体店铺月均亏损扩大 部分连锁品牌面临资金链断裂 [41][42] 长期发展建议 - 行业应转向ARPU提升而非用户总量扩张 [82] - 需建立价格红线机制 防止击穿餐饮成本临界值 [94] - 参考新能源车/光伏行业教训 避免重复非理性竞争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