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牧光互补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板上产“绿电” 板下牧牦牛
科技日报· 2025-07-02 10:10
项目概况 - 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是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 [1] - 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占地面积8000亩,相当于78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1] - 项目在平均3600米海拔上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设置1座220千伏升压站并配置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储能系统,总装机规模达250兆瓦 [1] 技术特点 - 电站将储能电池与光伏发电装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电网 [1] - 在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千瓦时,以高效的电力调节效能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1] - 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相当于年植树2000万棵 [1] 建设过程 - 项目于2024年9月启动建设,面对川西高原高寒缺氧、季节性冻土等极端环境 [1] - 项目团队仅用15天就打通20公里施工道路、架起约100米长钢桥 [1] - 施工高峰期,1500多名建设者同时作业,240多台机器齐上阵 [2] - 项目团队突破高原高寒缺氧和冻土难题,采用"先引孔、后回填"施工工艺,20天完成15万根光伏桩基施工,75天完成升压站、储能站全部施工任务 [2] 创新与效率 - 在光伏板铺装过程中,项目创新引进光伏机器人,将安装效率提升4倍 [2] - 仅用45天便完成200兆瓦光伏阵列区施工任务 [2] 生态保护与牧光互补 - 为实现"牧光互补",整个发电场区设计全部符合放牧要求 [2] - 施工单位建设起高原草甸智能暖棚,养护1.8万平方米被剥离的草甸,草甸存活率高达95% [2] - 支架最低点距地面2米,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绿色生态开发模式 [2]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临汾:“电”亮小山村 “碳”寻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3:23
电网升级与绿色能源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投资1642余万元在段村改造建设直流微电网,安装1.2兆瓦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并配套储能系统,打造"光储直柔"柔性直流微电网系统 [2] - 段村全部负荷可利用储能装置供电,绿电占比达100%,实现终端绿色"零碳"用能,光伏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60余万元 [2] - 段村被全球环境基金纳入"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村 [2] 智能化与现代化农业 - 段村利用废旧窑洞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投资760万元打造"黄土高原窑洞式肉羊养殖示范区",窑洞上方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牧光互补" [3] - 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为屋顶光伏及时并网,保障电能供应,为智能化养殖提供支持 [3] - 段村投资500万元建起10座现代化蔬菜大棚种植羊肚菌,全部实现智能化种植 [3]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段村引导134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菜园、果树,养殖土鸡,将房前屋后空间变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3] - 村民通过直播带货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 - 村民开设羊肉馆,生意火爆,并建起直播室拓展销售渠道 [2] 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 - 段村新建公共厕所3座,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实施污水处理管网改造11.2千米 [4] - 村民用上"煤改电"清洁取暖,自来水入户、5G网络实现自然村常住户全覆盖 [4] - 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绿化,街巷美化亮化,并接入农村道路交通分级分类管理系统 [4]
供电服务优 乡村发展有奔头
中国能源网· 2025-06-11 15:18
新能源微电网建设 - 段村建成"源-网-荷-储"村级微网,整合屋顶光伏、储能、充换电设施,实现100%绿电供应和终端"零碳"用能 [1] - 国网山西电力投资1642万元改造直流微电网,安装1.2兆瓦屋顶光伏并配套储能系统,形成"光储直柔"供电体系 [3] - 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被纳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 [1][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利用废旧窑洞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投资760万元打造"黄土高原窑洞式肉羊养殖示范区",实现"牧光互补"模式 [5] - 投资500万元建设10座智能化蔬菜大棚,配备自动卷帘、通风、补光及补水系统 [5] - 发展庭院经济,134户村民通过种植果蔬、养殖土鸡实现增收 [5] 基础设施现代化 - 完成11.2千米污水处理管网改造,141户采用"煤改电"清洁取暖,自来水与5G网络全覆盖 [8] - 新建3座公共厕所,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部分厕所加装电采暖设备 [7][8] - 全村主路安装12个电子眼,道路全硬化绿化,配套廉政公园、气象监测站等公共设施 [8] 民生服务改善 - 建成公共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便捷社区服务 [8] - 村民通过电商直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如羊肉馆结合直播带货实现家庭收入增长 [3] - 电力升级支撑家电普及,空气能取暖、电热水器等设备提升生活质量 [3][8]
国网甘肃电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点亮陇原“绿电富民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4-27 00:28
羊群在武威古浪150兆瓦沙漠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光伏板下吃草。王霞 摄 项目建设全程,国网甘肃电力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初期,组织专业人员主动上门,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为每 户建立专属光伏档案,并优化办电报审流程;项目报装并网阶段,台区经理积极与政府沟通,深入现场勘查,细致讲解并网业 务流程与设备安全使用方法;建设过程中,实现项目申请、现场勘察、并网流程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安排专人全程跟进项目 规划、设计及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持续开展"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常态化排查光伏电站线路、计量装置等隐患,现场解决 用户难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如今,"牧光互补"模式在甘肃遍地开花。兰州市永登县七山乡,永登七山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600兆瓦牧光互补示范 项目,让荒地焕发新生;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一工城村"牧光互补"生态饲养5.9兆瓦示范点,"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三 方利益连接机制备受热评;武威市古浪县金宇牧光互补产业园150兆瓦光伏发电,光伏板与牛舍相互映衬,构成独特风景线。 棚上绿色发电,棚下生态养殖,真正实现了发电、养殖两不误。据悉,仅2024年甘肃省建设牧光互补试点项目26个,装机规模 129.9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