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电力

搜索文档
绿色能源+可负担算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新“石油”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15 22:39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SFI可持续金融学院) 一次"可落地的二选一"故事说起 能源革命的历史惯性:清洁电力的人民币计价逻辑 回顾工业史,每一次能源和技术范式跃迁——从煤到油,从电气化到信息化——都伴随技术体系与生产组织方式的重构。这一次的主角,是清洁电力。它 的革命性不在于从无到有,而在于成本曲线和规模曲线的同步下探:大基地开发、柔性并网、储能与负荷管理技术,让间歇性发电逐渐具备工业化的可预 测性。 中国在这场革命中是全球供给侧主力:从硅料、组件、逆变器到储能与EPC,完整的产业链和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能力,让度电成本压至全球最低分位。 这样的供给格局天然催生出一个历史类比:当一种关键能源由中国主供,并能稳定交付到多国市场,人民币计价结算就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这与"石 油—美元"机制的形成逻辑相似:稳定供给、统一计量、长期合同,只是这一次的底色是绿色,还叠加了可核证的"绿色溢价",为融资、保险和长期对冲 提供了更透明的锚。 从这个角度看,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能源革命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技术—产业—金融链条自然演化的结果。 算力崛起为独立大宗:新质生产力的外溢潜能 把视线从电网移向数据中心。算力正逐步演变成一种独 ...
新华社丨扩大清洁用能,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国家能源局· 2025-08-11 17:13
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 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5] - "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新型储能等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5] -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68万吨 [4] 清洁能源项目进展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完成安全壳打压试验,59个一级里程碑已完成42个 [4] -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展现中国水电全产业链优势 [7] - 福建西洋岛建成"零碳"海岛微电网,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可反哺陆地电网 [9] 技术创新突破 - 新能源技术装备国际领先,光伏转换效率与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8] - 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10] - 白鹤滩水电站科研攻关将中国水电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能力提升至新高度 [7] 电力市场改革 - 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3%,南方区域实现五省区统一电力市场 [13]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启动,促进绿电跨区域消纳 [13]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绿证同比增长1.49倍 [13]
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07:18
能源转型进展 - 中国已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 "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新型储能等位居世界第一 [1] -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成功,项目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 [1] -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2]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5] 技术创新成果 - 新能源技术装备国际领先,光伏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风电最大单机容量领跑全球 [2] - 福建霞浦县西洋岛建成具备"零碳"示范运行能力的海岛微电网,去年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 [2] - 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3] 市场机制改革 -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将实现常态化开市,探索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4] - 改革将促进东部企业市场化购买西部绿电,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1:40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超6.1%经济增长 [1]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电力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及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产业 -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1] - 全国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 [2] - 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2]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护绿换金":20余省份签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协议,覆盖长江黄河等流域 [2] - "聚绿成金":生态农业、旅游、工业形成"生态+"产业模式 [2] - "借绿生金":绿色金融推动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链条 [2]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规模领先 [3] - 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体系已形成 [3]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占比 [6] - 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累计降幅超60%和80% [6] -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落地标志性工程 [6] 国际环境治理参与 - 深度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及多边治理进程 [5] - 履行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等国际公约义务 [6] - 从环境治理参与者转变为全球引领者 [6]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扩大清洁用能,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新华社· 2025-08-10 09:59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我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1]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3] - "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新型储能等位居世界第一 [3] 核电项目进展 -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成功,59个一级里程碑已完成42个 [2] - 项目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63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68万吨 [2] 可再生能源项目案例 -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提升中国水电设计、施工及装备制造能力 [4] - 福建西洋岛建成海岛微电网,2023年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实现"零碳"示范运行 [6][7] 能源技术创新 - 光伏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风电单机容量全球领先,新型储能规模世界第一 [5] - 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7] 电力市场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3% [9] -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促进绿电消纳和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 [9]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9] 能源转型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 [3] -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手段破除能源市场藩篱,优化发展环境 [8]
扩大清洁用能,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新华网· 2025-08-10 09:42
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及市场化改革,为经济提供"绿色"动力 [1]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 [2] 清洁能源项目进展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成功,建成后年发电量超18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68万吨 [2] - 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体现中国水电设计、施工及装备制造能力 [4] - 福建西洋岛建成"零碳"海岛微电网,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富余电力可输送至陆地电网 [6] 可再生能源体系与产业链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十四五"以来翻番 [3] - 光伏、风电、水电、核电及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3] - 新能源技术国际领先,光伏转换效率、风电单机容量、新型储能规模等多项指标全球第一 [5] 电力市场改革与绿电交易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启动,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3% [8]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五省区"统一交易、同台竞价",国网与南网跨经营区交易常态化 [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8]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6] - 能源科技在"十四五"期间快速发展,支撑超级工程建设和全球领先项目落地 [5]
千年江水新契机!能源跨区配置,雅江开发怎样实现和谐共生?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36
水电开发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规模,每年可提供数千亿千瓦时电能 [1] - 梯级电站建设将清洁电力通过特高压电网外送中东部地区,支持产业升级并减少数亿吨标准煤消耗 [1] - 首台机组发电将满足西藏本地用电需求并实现跨区域能源输送,形成能源纽带作用 [7] 区域经济影响 - 电力资源具备跨境输出潜力,可缓解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电力短缺问题并创造外汇收入 [3] - 水电、旅游、生态农业协同推进将重塑西藏经济地理,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并创造当地就业机会 [5] - 引水工程构想有望将部分江水引入新疆,扩展绿洲农业并优化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5] 旅游产业机遇 - 工程配套生态保护措施将形成高峡平湖与峡谷秘境结合的独特旅游资源 [3] - 林芝桃花沟、墨脱热带雨林及藏族文化村寨等元素融合有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3] - 旅游开发将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产业发展 [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采用低坝开发、生态流量保障等技术手段,在开发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流域生态完整性 [7] - 项目实践"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为清洁能源与生态和谐共生提供示范 [7]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模式参考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南水北调工程经验 [5]
牧光互补 增“绿”生“金”
科技日报· 2025-07-17 15:24
光伏发电项目概况 -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利用高原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发电,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1] - "十三五"39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超1000亩,总装机容量39兆瓦 [1] - 电站自2019年6月并网运行,年均输出58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年收益超4000万元 [1] - 累计发电量达3.3亿千瓦时,创造收益2.3亿元,覆盖141个脱贫村 [1] 电站运营管理 - 电站设置19个光伏发电单元,日常核心工作包括设备监盘和逆变器巡视 [1] - 故障处理要求两小时内完成设备恢复,最大限度保证发电效率 [1] 经济效益分配 - 寿乐镇仓岭顶村累计获得电站收益140余万元,用于村集体产业发展和民生领域 [2] - 乐都区213个村通过跨区域光伏项目分配收益资金863.83万元 [2] 生态协同模式 - 采用"牧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与牧区牛羊养殖形成生态协同 [1]
“植”此青绿 绿动未来
人民网· 2025-07-01 15:15
生态治理成果 - 偏关县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40余年努力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5 17万亩退化林修复14 5万亩黄河沿岸林木绿化率达60%以上 [1] - 采用柠条等防沙固沙植物构建生态屏障其根系发达成为黄河边重要防护体系 [1] 生物质能源产业 - 柠条作为生物质发电原料热值与煤炭媲美2022年晋电化工公司落地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 - 柠条枝条木质化程度高含碳量稳定经粉碎燃烧发电并实现152万平方米区域集中供暖替代燃煤 [2] - 通过平茬补植形成柠条林全链条利用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目标 [2] 绿色能源战略布局 - 偏关县推行"三绿"发展战略涵盖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三大方向 [3] - 新能源领域推动风、光、水、储、生物质多能互补华电山西7万千瓦风电大唐9万千瓦风电等项目相继落地 [3] - 农业领域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启用"谷蕴偏关"品牌打造羊肉、非笼养蛋鸡等优质产品基地 [3] 文旅产业融合 - 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配套99个观景平台连通全域旅游路线 [3] - 沿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公路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一体化项目 [3] - 生态治理成果直接转化为清洁电力和文旅收入形成"三绿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4]
华银电力涨停领涨电力板块,7月高温预期推动夏季用电概念升温
金融界· 2025-07-01 12:09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日电力板块震荡反弹 华银电力涨停 华电辽能涨幅超9% 江苏新能、京能电力等多股跟涨 [1] - 电力板块股价上涨源于夏季用电高峰预期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预计接近或高于常年同期 [1][2] 华银电力业务布局 - 公司火电装机占比超70% 同时布局风电光伏项目 形成"火电+新能源"双轮驱动格局 [1]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30.05%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207万千瓦 [1] - 13台火电机组全部投运 优化发电计划确保高峰时段满发多发 [1] 火电行业基本面 - 煤价下行趋势明显 火电企业成本压力大幅减轻 [1] - 容量电价机制优化稳定火电企业收入预期 盈利修复确定性增强 [1] 新能源领域发展 - 水电及绿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步提升 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2] - 华银电力新能源企业全力抢发电量 风电企业提升机组效率 光伏企业加强电站运维 [2] 煤炭供应管理 - 公司拓宽煤炭采购渠道 实施多元化供应策略确保燃煤稳定 [1] - 加强煤场管理优化燃煤堆放流程 重视煤质监控保障机组运行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