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注资

搜索文档
5200亿元全部到账!四大行定增募资落地,财政部出资5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4 16:30
定增规模与资金用途 - 建设银行完成1050亿元A股定增 财政部全额认购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1650亿元、1300亿元定增 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 [2] - 特别国债注资属于"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组成部分 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定增定价机制 - 建设银行定增价9.06元/股低于6月23日收盘价9.45元 [5] - 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实际增发价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10.67%、11.05%、14.36% [5] - 定增价格打破银行股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惯例 在二级市场价与1倍净资产间寻求平衡 [4] - 3月28日至6月23日期间 建行、交行股价涨幅达12.03%、11.22% [5]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持有交通银行股权比例增至35% 成为控股股东 [6] - 财政部首次持股邮储银行 持股15.77%成为第三大股东 [6] - 中央汇金保持中行(58.59%)、建行(54.51%)控股股东地位 [6] 资本充足率影响 - 注资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Q1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8%、11.82%、10.25%、9.21% [6] - 静态测算注资可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投放能力 [7] 政策背景与实施特点 - 特别国债注资是20多年来首次 从政策提出到落地仅用8个月 [3] - 采取"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原则 资本稀缺银行获更大注资规模 [3] - 工行、农行可能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补充资本 [3]
银行“补血”加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0 00:38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 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 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由62.78%降至51.84% [3] - 此次定增是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 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3][5] - 定增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预计摊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6% 但A股/H股股息率仍可维持在4%/4.5%以上 [5][6]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进展 - 四家大行计划通过特别国债注资5200亿元 目前交行1200亿元 中行1650亿元 邮储1300亿元已完成 工行农行可能在明年安排第二批 [4][6] - 大行TLAC债已完成4400亿元发行 特别国债注资到位后大行资本压力将缓解 二永债供给或转向中小银行 [9][10] 银行二永债市场动态 - 二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提速 年内总规模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 二季度占比78%较去年67%提升 一季度同比减少30% [8][9] - 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跌至2%以下 农业银行最新发行利率1.93% 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1.98% [9][10] - 今年超万亿元二永债进入赎回期 目前已赎回4397亿元 利率走低增加银行提前赎回动力 续发置换成为主要供给源 [9][10] 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 - 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28% 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2.44%和12.96% 多数上市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下降 [10]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国有大行注资完成后将明显缓解 中小银行续发压力仍存 [9][10]
银行“补血”提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19 20:59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8.54亿元持股6.7%,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5.66亿元持股0.61% [2] - 此次定增使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1.5个百分点,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3] - 邮储银行是第三家完成特别国债注资的国有大行,此前交行和中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和1650亿元定增,财政部合计认购2774.2亿元 [3][4] - 四家大行定增计划总规模5200亿元,从公告到完成仅用时两个半月,工行和农行可能在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安排注资 [3][4] 银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7856亿元,二季度发行占比78%较去年同期67%明显提升 [5][6] - 农业银行近期完成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10年期品种利率1.93%,15年期品种利率2.10% [5]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年内二永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400亿元和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中国银行1200亿元发行规模有所分化 [5] - 一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1739亿元同比减少30%,主要与资金价格抬升有关 [6] 行业趋势分析 - 债市利率走低将增加银行提前赎回二永债动力,去年银行二永债赎回规模达1.11万亿元,今年仍有超万亿元进入赎回期 [1][7] - 特别国债注资5000亿元和TLAC债4400亿元发行将缓解大行资本压力,二永债供给可能更多来自中小银行 [6][7]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更大,一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低于行业平均15.28% [7] - 二季度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已跌破2%,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较3月初下降7个基点至1.98% [7]
两家大行率先完成超千亿定增,财政部5000亿注资落地过半
第一财经· 2025-06-16 23:05
国有大行定增注资情况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近日完成A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1200亿元、1650亿元,财政部为主要认购方[1][2]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定增计划推进中,四大行合计募资额达5200亿元,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目前落地规模过半[1][3] - 中行、交行定增发行价分别为5.93元/股和8.51元/股,较最新收盘价溢价约11%[1][6] 定增实施细节 - 交行发行141亿股A股,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股东合计认购75.8亿元[2] - 中行发行278.25亿股A股,全部由财政部现金认购[2] - 邮储银行、建行注资金额分别为1300亿元、105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船舶等参与邮储定增[3] 政策背景与时间线 - 2024年"9·24"新政首次提出补充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3] -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已在4-6月发行完毕,5年期、7年期品种各2500亿元[4] - 建行定增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邮储银行获证监会同意,工行、农行可能在明年第二批注资[7] 定价机制与股东权益 - 定增价格打破银行股"不低于每股净资产"惯例,在二级市场定价与1倍净资产间寻求平衡[6] - 交行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财政部A股持股比例达29.86%,A+H股合计35%[8] - 中行控股股东汇金公司持股近60%,财政部直接持股8.64%[8] 资本补充效果 - 注资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9]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可为四家银行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8] - 交行已发行400亿元TLAC非资本债券,增强风险抵御能力[9]
三大国有行,集体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5-24 17:50
银行资本补充计划获批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1][2] - 三家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 交通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认购金额分别为1124.2006亿元、45.7994亿元和30亿元 [4] - 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认购金额分别为1175.7994亿元、78.540607亿元、45.659993亿元 [4] - 中国银行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 [4] 股权结构变化 - 交通银行本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将超过30%,成为该行控股股东 [5] - 发行完成前,交通银行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5] 资本补充背景与意义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6]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6] - 核心一级资本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构成,国有大行以往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增加资本 [6] - 补充资本有利于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7][8]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注资将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8] 资本充足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半年末均有提高 [7] - 建设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47个百分点至14.48%,增幅最高 [7]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后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高1.28和1.51个百分点至11.52%和11.07% [7] 行业影响 - 国有大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注资将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 [8] - 财通证券表示注资有望提升国有大行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支撑业绩稳健增长 [8] - 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注资将支撑国有大行持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8]
证监会批复同意!三大行,集体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5-24 17:20
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1][3][5] - 中国银行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24.2006亿元)、中国烟草(45.7994亿元)和双维投资(30亿元),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78.540607亿元)及中国船舶集团(45.659993亿元) [5] - 交通银行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超30%成为控股股东,发行前无控股股东 [6] 募资用途与政策背景 - 三家银行募资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通过特别国债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7] - 国有大行过往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增加资本,此次注资路径明确为特别国债 [7] 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上半年末均提升:建设银行增幅最高(+0.47个百分点至14.48%),工商银行(+0.26至14.10%)、农业银行(+0.29至11.42%)、中国银行(+0.17至12.20%)、邮储银行(+0.28至9.56%),交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0.24% [8][9]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后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1.28和1.51个百分点至11.52%和11.07% [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国有大行承担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任务,资本补充有助于提升稳健经营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及宏观经济支撑作用 [10]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指出国有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健康区间",注资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并提振市场信心 [10] - 财通证券认为注资将提升国有大行市场竞争力和业绩稳健性,强化其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角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