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转型
搜索文档
雅图高新:技术驱动+环保转型 以“专精特新”硬实力冲刺北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56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正加速冲刺北交所 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超过3058.17万股(含超额配售)新股 [2] 技术研发实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123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81项 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2] - 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工作站 核心项目技术被认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分别达1703.04万元、2309.95万元、2445.51万元 [2] -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过80% [2] 环保产品布局 - 主力产品获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产品证书 参与制定多项环保行业标准 [3] - 水性涂料已应用于汽车保险杠、轨道交通车辆等场景 2024年水性涂料销量达467.6吨 [3] - 当前产能利用率已达70.39% [3] 市场前景与战略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以技术创新和环保转型双轮驱动 [2] - 新能源商用车、轨交等增量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水性涂料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3] - 未来有望在汽车修补涂料领域巩固领先地位 推动水性涂料等环保产品放量 [3]
告别水泥标签,华新水泥拟更名华新建材并启动回购,股价涨停
凤凰网· 2025-10-10 19:16
公司股价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10月10日盘中涨停,报收20.22元/股,年内累计涨幅达73.81%,总市值420.37亿元 [1] - 公司拟更名为“华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华新建材”,以更准确涵盖业务范围 [1]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225万元,不高于645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 [1] - 公司于10月9日首次回购股份155.72万股,占总股本0.07%,最高价18.4元/股,最低价17.7元/股,已支付总金额约2808.85万元 [1] 业务转型与战略发展 - 公司从地方性水泥工厂发展为全球化建材集团,业务覆盖国内17个省区市及海外20个国家,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 [2]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装备制造及工程、新型建材等全产业链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水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55%,非水泥业务成为重要利润贡献点 [2] 产能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具备水泥产能1.26亿吨/年、水泥设备制造5万吨/年、商品混凝土50084方/小时、骨料2.85亿吨/年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0.47亿元,同比下降1.17%,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 [4] 分拆上市计划变更 - 公司终止境外子公司分拆上市计划,原因为分拆所需时间超出预期,且存在分拆完成前相关净利润占比可能超过规定50%的风险 [3]
从铝灰到运动杖:深甽长洋铝制品产业发展史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07
产业起源 - 行业起源于1968年,由上海返乡青年与长洋村乡亲共同在深甽公社创办社办企业长洋综合厂 [2] - 产业火种由返乡知青家属与家乡人的互助点燃,初始业务为利用上海铝制品三厂的铝灰废料进行土法提炼 [1][2] - 办厂初衷是解决上海返乡青年不熟悉农活、缺乏生计的困境,同时让村里人富起来 [2] 资源与技术基础 - 核心原料铝灰来自上海铝制品三厂,铝灰中含有15%-30%的金属铝 [3] - 原料供应依靠上海长洋人俞婉贞的人脉关系保障 [6] - 关键技术由1958年左右从上海铝制品三厂返乡的郭如南等四位熔炉工带来,他们熟稔铝灰熔炼技艺 [6] - 生产场地利用村南废弃的大乘寺,采用砖砌暖火砖炉,以柴株柴爿为燃料,人力拉动大风箱进行熔炼 [6]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原料运输路线从上海经水路至西店樟树码头,再用手拉车运回长洋 [6] - 铝灰处理使用传统农具踏碓和家用捣臼进行捣碎筛分 [6] - 1970年成功炼出第一炉铝液,标志着土法炼铝取得成功 [6] - 部分返乡青年发挥上海人脉优势,负责联系厂家和协调发货,担任工厂外勤角色 [7] 企业正式化与初步发展 - 1974年工厂正式成立,命名为深甽综合化工厂 [9] - 1975年郭双宝被任命为工厂书记,推动能源升级,从新安江电网接入电力,用鼓风机取代大风箱,燃料改为煤炭 [9] - 能源升级使熔炉火力更稳定,生产效率实现翻番,从土法生产迈向半机械化 [9] - 工厂优先为长洋村全村通电,改变了村民靠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9] 产品升级与产业扩张 - 行业从单纯熔铝转向深加工,采用砂型铸造技术生产铝火踏、铝火熜等暖手产品,畅销全省 [9] - 将炼出的铝锭运至宁波压延厂轧成铝片,再拉回长洋冲压成小汤匙、电风扇立柱等工业配件 [9] - 1978年改革开放后,村民纷纷在自家天井办起家庭加工厂,形成家家有炉、户户炼金的局面 [12] - 产业从长洋村扩散至整个深甽镇,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2] 环保挑战与产业转型 - 家庭作坊的兴起导致废料乱堆、烟尘直排,造成溪水污染和空气异味 [12] - 2004年在镇政府引导下,小工厂集中迁至深甽镇小毛岭陈草岙工业区,实现统一规划和规范化生产 [15] - 2013年环保升级,企业引入过硫酸铝处理技术,将铝灰残余铝提炼率提升至90%以上,实现废料零排放 [15] - 2017年熔铝环节被叫停,行业转向专攻铝制品深加工,产品拓展至户外装备和精密配件 [16] 产业影响与传承 - 长洋人早期闯荡上海的经历培养了敢闯敢试的精神,为产业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9] - 办厂让村民亲眼看到工业致富的可能性,要想不穷就得办厂的观念深入人心 [9] - 产业从长洋村的乡土作坊蜕变为深甽镇的区域产业,为运动杖等产品占据全国市场埋下伏笔 [16] - 整个发展历程是浙江民营经济从小山村起步的典型缩影 [16]
1.3亿人口的墨西哥,GDP达1.85万亿美元,山东1亿人口是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26 22:20
经济体量对比 - 墨西哥2024年GDP为1.85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2位),山东2024年GDP为9.86万亿元人民币(约1.4万亿美元)[4] - 山东经济增速(2025年上半年5.6%)高于墨西哥(同期3.2%)[34] - 两地人均GDP均处于1.4万美元水平线[36] 墨西哥经济特征 - 受益于美国"近岸外包"政策及《美墨加协定》红利,2025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额突破9000亿美元[10][14] - 汽车产业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产值超98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100亿美元[10] - 外资集中度高风险显著:60%外国直接投资流向汽车产业,特斯拉(100亿美元)、比亚迪(6.2亿美元)等车企密集建厂[12][22] 山东经济特征 - 工业体系完整性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6] - 龙头企业全球领先:魏桥集团电解铝产量全球第一、万华化学MDI产能占全球25%、海尔家电零售量多年世界榜首[18] -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氢能产业计划2025年规模超1000亿元,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年产值达500亿元[18][20] 基础设施与物流能力 - 山东港口优势突出:青岛/烟台/日照港吞吐量居世界前十,2025年青岛港总吞吐量达21亿吨[29] - 墨西哥基建滞后:联邦公路破损、港口设备老化(起重机平均使用25年),货轮卸货需长期排队[24] 社会与结构挑战 - 墨西哥安全成本高昂:毒品经济年侵蚀GDP约1.5%,尽管罂粟地减少33%及边境暴力事件下降40%[25] - 山东人口结构压力:60岁以上人口占比23%,劳动力老龄化叠加人才外流至一线城市[31][32] - 产业转型压力:传统产业占比高,环保与升级需求持续存在[32] 产业互动与全球化 - 中墨产业链深度交织:墨西哥特斯拉工厂出现"山东话速成"现象,山东供应商提供轴承,墨西哥向山东出口白银[36][38] - 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在墨西哥建厂,比亚迪规划年产15万辆电动车[12]
“中国实木家居之都”递出绿色“新名片”:环保转型拓多元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5:26
文章核心观点 - 南康家具产业通过推广水性漆等环保技术实现绿色转型 成功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并改变了低端低价的市场印象 [1][3][4] 产业转型背景与驱动力 - 家具喷涂环节是环境污染主要来源 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3] -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智改数转驱动下 行业向"绿"转型 [3] - 当地政府提供配套政策支持 对喷涂房 烘干系统改造最高给予20%补贴 示范企业年度环保成本补贴达20% [4] 环保技术应用与成效 - 推广使用Q-POSS涂层技术 推动家具企业"油改水" 生产出"0苯0甲醛" 水底水面的水性漆家具 [3] - 绿色 环保 无异味的生产场景已成为家具工厂主流 [1][4] - 2024年水性漆产品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产品远销日本 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5年第一季度水性涂料家具订单金额同比增长数十倍 [4] 市场竞争力与全球拓展 - 绿色环保水性漆技术使南康家具在韩国家居市场更具差异化竞争力 契合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高要求 [4] - "油改水"为南康家具打上健康环保新标签 众多海内外采购商将目光投向水性漆家具 [4] - 水性漆家具为南康家具走向全球市场提供核心竞争力 [4]
研判2025!中国四氯乙烯行业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分析: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行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0 09:30
行业概述 - 四氯乙烯是一种高效有机溶剂 化学式为C₂Cl₄ 分子量165.83 熔点-22.2℃ 沸点121.2℃ 密度1.6226 g/cm³ 广泛应用于干洗、金属清洗、塑料/橡胶加工、萃取剂及化工原料等领域 [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氯气、乙烯、乙炔、氢氧化钙和生产设备氯化反应器、裂解装置、蒸馏塔等 [3] - 产业链中游为四氯乙烯生产制造环节 [3]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干洗与金属清洗、环保检测、化工原料与中间体、电池电解液溶剂等领域 [3] 供需状况 - 2025年1-5月中国四氯乙烯产量7.81万吨 同比增长8.59% [1][5] - 同期消费量8.70万吨 同比增长1.02% [1][5] - 行业呈现产能过剩与需求升级并存特征 [1][5] 价格与开工率 - 2025年6月底价格3691元/吨 同比下降7.47% 主要受供需失衡影响 [7] - 2025年6月开工率61.73% 环比减少11.91个百分点 同比增加8.26个百分点 [9] - 2024年6月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开工率仅53.47% 为近五年最低点 [9] 进出口表现 - 2025年1-5月进口数量2.42万吨 同比增长11.11% 进口金额0.83亿元 同比增长31.35% 高端电子级产品仍依赖进口 [11] - 同期出口数量1.38万吨 同比增长91.32% 出口金额0.69亿元 同比增长74.90% 主要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复苏和中东非洲基建需求 [11] - 高纯度产品出口占比不足5% [11]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高 滨化集团以8万吨/年产能居首 2024年产量7.79万吨 [13] - 鲁西化工产能5万吨/年 凭借成本优势占据重要地位 [13] - 东岳集团通过垂直整合制冷剂产业链实现四氯乙烯自给自足 [13] 重点企业运营 - 鲁西化工设计产能5万吨/年 实际产量达7.2万吨/年 采用四氯化碳联产技术 产品纯度99.95% 符合欧盟REACH认证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90亿元 同比增长7.96% 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同比下降27.30% [15] - 滨化集团产能8万吨/年 采用乙烯直接氯化法 电子级产品纯度达99.98% 满足半导体清洗需求 2024年产量7.79万吨 同比增长0.91% [17] - 宁波巨化产能3万吨/年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 产品纯度99.99% 主打高端电子级市场 单位产品能耗较行业平均低20% [15] - 东岳集团产能5万吨/年 通过四氯化碳裂解法生产 主要用于制冷剂原料自给自足 实现氯资源循环利用 吨产品碳排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技术发展 - 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氧氯化法替代热氯化法降低单位成本 [1][5] - 密闭式操作系统、废气回收处理技术和高效分离装置的应用降低环境危害 [19] - 企业积极探索在高精密制造、医疗设备清洁和特殊材料处理等高端领域的新应用 [19] 市场需求 - 四氯乙烯在半导体制造等特殊领域需求稳中有升 但需配合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 [20] - 全球制造业复苏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推动出口规模扩大 [20] - 尽管面临水基溶剂、PWR-4清洁剂等替代品竞争 其核心性能优势在多行业中仍难以被取代 [1][20] 政策影响 - 美国EPA逐步淘汰PCE干洗设备等环保政策对需求端形成挤压 [1][5] - 中国推动化工行业绿色转型 鼓励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 [21] - 政策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投入 [21]
研判2025!中国涂料助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环保政策驱动涂料助剂行业绿色转型,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25
行业概述 - 涂料助剂是涂料不可或缺的组分,用量占涂料总重量的0.01%—5%,但能显著改进涂料或涂膜的特定性能 [2] - 按功能分类包括改善生产工艺类、保持贮存稳定类、改善施工条件类、提高涂膜性能类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涂料助剂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的起步阶段、1950年至2000年的奠基阶段、2001年至2019年的环保转型阶段、2020年至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4] - 环保转型阶段中,2001年首部强制性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发布,限制VOC、甲醛等有害物质 [4] -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2023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VOCs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0%以上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环氧乙烷、氰尿酸、尿素、正丁醇、四氯化钛、二氧化硅等 [8] - 中游为涂料助剂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家具、艺术、航海、工业等领域 [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涂料助剂行业市场规模为539.59亿元,同比增长5.27% [1][12] - 水性涂料助剂、无溶剂涂料助剂等绿色产品的需求增长,部分抵消了传统助剂市场的下滑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风光股份以抗氧化剂为核心产品,覆盖受阻酚类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等,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8.39% [16] - 佳先股份专注于新型环保、无毒PVC辅助热稳定剂,2024年营业收入为5.75亿元,同比增长7.28% [18] - 常青科技主要产品包括二乙烯基苯、甲基苯乙烯系列不饱和单体,亚磷酸三苯酯系列PVC助剂等 [16] 行业发展趋势 - 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加速,到2025年溶剂型涂料助剂占比需降至30%以下 [20] - 技术迭代与智能化生产深化,如立邦通过工业4.0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 [21] -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提速,2024年涂料助剂出口量同比增长27.7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