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焦煤焦炭月度报告-20251031
中航期货· 2025-10-31 20:02
03 后市研判 焦煤焦炭月度报告 衡飞池 从业资格号:F03122956 投资咨询号:Z0022861 中航期货 2025-10-31 目录 01 行情回顾 02 数据分析 行情回顾 PART 01 数据分析 PART 02 国内炼焦煤供应平稳,增量空间有限 ➢ 截至10月31日当周,314家样本洗煤厂的开工率为36.46%, 较去年同期降6.5%,精煤的日均产量为26.52万吨,较去 年同期降4.72万吨。523家样本矿山企业的炼精煤开工率 为84.78%,较去年同期降3.46%,精煤日均产量为75.84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11万吨。国庆节后,国内炼焦 煤供应相对平稳。月内蒙煤通关量较节前有所回落。整 体看,炼焦煤供应端表现相对平稳,增量空间有限。 数据分析 PART 02 炼焦煤进口量逐步走高 ➢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中国进口炼焦煤1092.3643万吨,同比增加56.08万吨,环比增加76.14万吨。9月 国内炼焦煤价格出现反弹,提升了进口煤的采购吸引力,进口买盘增加。从进口国别看,9月从蒙古国进口量达 600.0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5.48%。主因甘其毛都口岸通关效率的提升以及 ...
省领导参加第四届儒商大会相关活动
大众日报· 2025-10-31 09:00
第四届儒商大会10月30日在济南开幕,省领导张海波、周立伟、邓云锋、孙立成、宋军继、王桂 英、温暖出席相关活动。 "山海齐鲁 财赋沂蒙"新时代儒商交流合作会举行,活动聚焦沂蒙区域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推动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出席并致辞。 孙立成指出,山东财经大学是省内重要的财经人才与智力高地,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国 际化方面作用突出。临沂作为全省商贸物流和民营经济大市,近年来积极推动临沂商城国际化、数字化 建设,发展基础好、潜力足。他表示,本次活动是校地合作深化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双 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携手打造链接政府、高校、企业、商协会的开放平 台,为山东企业探索一条更加稳健、高效的国际化之路。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高水平开放对接会召开,会议以"金融引新促发展,齐鲁聚智领转型"为主题,共 商金融赋能大计、共谋开放合作新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海波指出,当前山东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支持保障作用日益凸显,金融 创新驱动引领价值愈发关键,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具有 ...
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来鲁考察 林武石谋军出席
大众日报· 2025-10-30 08:58
10月28日至29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石谋军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来鲁考察。省委书记林武会见了代表 团一行。 林武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山东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加快建设绿色 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中 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鲁甘两省同为黄河流域重要省份,双方协作持续走深走实。我们愿与甘肃一道,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共同落实 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共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文旅融合发 展、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携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见后,举行了两省东西部协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鲁期间,代表团一行先后到济南、青岛考察了山 东科技大市场、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山东海洋集团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山东省港口集 团青岛港等。 甘肃省领导王钧,山东省领导刘强、曾赞荣、张海波、范波参加相关活动。(记者 李子路 刘兵) 石谋军代表甘肃省委、省 ...
看“十四五”山东答卷:经济总量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08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10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据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 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全面塑强"十个新优势",加快建设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 革、历史性成就。从经济总量看,山东省即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十四五"各项任务即将圆满完成。 始终坚定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聚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从经济总量看,即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打好稳增长"组合拳",促进经济 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44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 额由7.19%提升至7.31%,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位势不断提升。预计五年接连突破三个万亿级大 关,经济总量增加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去年济南、青岛的经济体量之和。 从人均水平看,主要指标实现稳步提升。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4万元提升 ...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典型案例之烟台:多措并举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08
(一)出台支持措施 烟台市坚持把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通过 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细化项目推介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全市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 资规模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24 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4.2%、高于全省10.7个百 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占比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增速达到 15.9%、高于全省8.3个百分点。 一、完善政策服务体系,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 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 《烟台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共包含4方面26条具体措施,明确支持民间 投资参与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能源、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事业等9 个具体行业 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中广核招远核电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吸纳民间资 本投资的核电项目,吸引民间投资40多亿元;正着力推进民间资本参与中核海阳、国 ...
山东公布“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0:00
山东公布"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中新网济南10月24日电 (记者 沙见龙)"5年来,山东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全面塑强'十个新优势',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突 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10月24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爱军在会上表示。 当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和解读"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 展成就。 聚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据孙爱军介绍,山东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打好稳增长"组合拳",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 质,该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4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额 由7.19%提升至7.31%,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位势不断提升。 从人均水平看,山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4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9.76万元,城乡收入比由 2.33缩小至2.14。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8年提高至11.44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9.1岁提高到 80.5岁,4年提高 ...
和音:向世界展现中国乡村发展的和美画卷
人民日报· 2025-10-24 16:26
联合国旅游组织评选结果 - 2025年中国有4个乡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使中国“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9个 [1] - 最新入选的乡村包括浙江荻港村、四川基卡依村、贵州黄岗村和江苏东罗村,它们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和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 [1] - 评选结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于该理念的提出地浙江省湖州市公布 [1] 乡村发展模式与产业振兴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和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 [2] - 湖南十八洞村发展苗绣、民宿和特色农产品,黄岗村以非遗整体性保护带动振兴,基卡依村探索自然生态与民俗结合之路 [2] - 2024年中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较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入选乡村是“两山”理念的鲜活实践,如荻港村保存完整桑基鱼塘系统实现生态“零污染”,基卡依村紧邻世界自然遗产发展高原立体农业 [1] - 贵州黄岗村拥有85%的森林覆盖率和2300亩梯田,江苏东罗村水系交织、垛田如画,展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1] 文化传承与乡村建设 -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乡村发展与保护,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与公共服务便利度 [3] - “村晚”、“村歌”、“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展现出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中国乡村浓厚的文化底蕴 [3] - 外国游客评价中国乡村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焕发现代和艺术气息,体现古今交融 [3]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3]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表示“最佳旅游乡村”为推动乡村变革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构建更可持续的未来 [2]
“十四五”看山东:勇当“双碳”先锋,山东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齐鲁晚报· 2025-10-24 11:04
战略定位与总体成就 - 公司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1] - 公司碳排放强度下降好于序时进度目标,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1]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公司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8倍,在沿海省份率先超越煤电 [2] - 公司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规模连续8年领跑全国 [2] - 公司关停小煤电1227万千瓦,完成煤电“三改联动”8878.5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煤电机组占比达到84%以上 [2] - 公司开展42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聚合新能源资源349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绿电消费59亿度 [2]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 - 公司成功纳入国家首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试点省份,并推动青岛、烟台、德州开发区纳入国家碳达峰试点 [3] - 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展碳足迹试点,对电解铝、轮胎等行业实施碳足迹标识认证 [3] - 公司布局建设20家省级零碳园区,建成后每年可消纳绿电125亿度,占所在园区总用电量的75%以上 [3] - 公司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年最大可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增产原油20万吨以上 [3] 绿色生产与消费模式 - 公司创新实施“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中午时段增加调节能力约500万千瓦,晚上高峰减少用电负荷200万千瓦 [3] - 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核能供暖零碳城市,核能清洁供暖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 [3] - 公司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9个市纳入国家建设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二 [3]
“十四五”看山东: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齐鲁晚报· 2025-10-24 10: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再有不到70天,"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10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 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四五"以来,山东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全面塑强"十个新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 外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介绍到,五年来,山东始终坚定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聚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实现 新跨越。 从经济总量看,即将跨上10万亿大台阶。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打好稳增长"组合拳",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 的7.44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由7.19%提升至7.31%,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位势不断提升。预计五年接连突破三个万亿级大 关,经济总量增加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去年济南、青岛的经济体量之和。 从人均水平看,主要指标实现稳步提升。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 ...
非凡“十四五”|这家企业的环保部门成了创收部门
齐鲁晚报· 2025-10-22 11:32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和突破性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3] - 宁波舟山港截至9月11日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实现16连冠 [3] - 山东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万亿元 [11] 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 - 济南刁镇化工产业园通过管道网络实现企业间资源循环,圣泉集团将木糖生产废母液转化为污水处理碳源,废母液利用率从60%提升至85% [15][16][17] - 圣泉集团的新型生物质碳源使光大水务污水处理成本比传统碳源降低20%,环保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创收部门 [18][19][20] - 园区内河海新能源公司收集工业余热为济南东部约3000万平方米区域供暖,明泉集团等副产氢气通过管道直接供应圣泉集团 [22] - 2024年刁镇化工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259.3亿元,同比增长8.73%,工业总产值234.18亿元,同比增长8.75% [23] - 2024年山东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86家(全国第4)、绿色工业园区13家(全国第2),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12][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累计收集保存种质资源35万份,培育各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 [7] - 黄三角农高区组建科技创新团队46个,预计到年底新增耕地35万亩 [7] 民生保障与消费促进 - 山东省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最高达到2160元,调整后济南、青岛等部分地区标准为2100元,此次调整惠及全省88.5万名失业人员 [6] - 德州市某小区推出"减肥抵扣物业费"活动,居民每减重1公斤可抵扣30元物业费,吸引200多名业主参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