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

搜索文档
金溢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0万元–12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20:31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2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556.39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万元至21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61.12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5元/股至0.07元/股,上年同期为盈利0.09元/股 [1] 业务动态 - 公司完成对车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 [1] - 车路通自2025年5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业绩变动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售价下降 [1] - 综合毛利率承压 [1] - 理财产品收益减少 [1]
存款利率1时代,理财成“炸子鸡”?上半年哪类产品收益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2:3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30.97万亿元,半年增加1.3万亿元 [2][3] - 上半年规模呈现"先下后上"趋势,一季度末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8100亿元,二季度资金回流 [3]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下滑至22.1%,固收类产品占比提升至75.6% [3] 收益率表现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65%,显著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不足1%) [2][3] - 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1.54%,纯固定收益类、"固收+"类分别为2.98%、2.71% [2][4] - 含权益类产品波动明显:混合类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3.06%(1月为-0.26%),权益类上半年2.49%(前两月冲高至8.72%) [7] 产品结构变化 - 新发固收类理财产品1.45万只,占比93.3%,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现金管理类新发669只,占比4.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3] - 混合类理财产品占存续规模2.08%,权益类占0.09%;新发混合类258只(占比1.7%),权益类69只(占比0.4%) [7] 资产配置趋势 - 理财产品资金主要投向债券(43.9%)、现金及银行存款(23.3%)、同业存单(13.5%) [8] - 行业通过增加权益、衍生品等配置增厚收益,"固收+"产品布局加速,但上半年平均收益2.72%暂未超越纯固收类(2.98%) [11] 业绩基准调整 - 2025年6月新发开放式、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降至1.97%、2.54%,较去年12月下降0.45、0.21个百分点 [9] - 5月以来理财公司发布超900条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公告 [9] 行业应对策略 - 理财公司探索多元化策略,如ETF轮动、利率量化、定增量化等,以固收资产打底结合权益加持 [11] - 需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体系,优化产品配置结构 [11]
多只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策略制胜还是营销手段?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23:11
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 近期多只中低风险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接近10% [1][3] - 交通银行"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9.63%,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06% [3][4] - 兴银理财丰利逸动日开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642% [5] 收益率走高的原因 - 短债行情较好推动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 [1][4] - 部分理财产品不定期释放底层资产浮盈,导致短期内收益率跳升 [4] - "固收+"策略配置小部分权益资产,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带动收益率提升 [7] 新发行产品收益率表现 - 杭州银行一款6月13日成立的产品,截至7月4日年化收益率达7.22% [9] - 理财公司在产品成立初期倾斜优质资源,通过免除费用等方式短期内抬升收益率,称为"新品打榜" [13] - 新品收益率计算周期短,年化收益率跳升幅度大,后期会回归正常区间 [13] 行业建议 - 理财公司应结合投资者需求推出差异化产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以稳定收益 [15]
降准降息落地,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01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1] -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0%调整为1.40%,下降0.1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1] -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从5%阶段性降至0 [1][3] 公积金贷款影响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房贷款利率由2.85%降至2.6% [1] - 以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贷款为例,月供从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133元,总利息支出减少约4.76万元 [1] - 新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利率,存量贷款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 [1] 房地产市场影响 - 月供减少相当于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 [2] - 新发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降低购房门槛,激发居民购房积极性 [2] - 有助于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2] - 商业贷款利率与LPR挂钩,后续LPR下调将带动商业贷款利率同步下降 [2] 消费领域影响 - 银行可自由使用资金增加,可能带动消费贷、信用卡分期等利率走低 [3] - 汽车金融公司信贷能力提升,车贷利率可能存在下调空间 [3] - 利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居民,促进消费生产 [3] - 总体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4] 企业融资影响 - 降准降息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 [3] - 促进银行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3] - 提升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满足更多融资需求 [3] 理财市场影响 - 预计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将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6] - 存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短期定存和活期存款产品收益或继续走低 [6] - 多家中小银行已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长期限产品利率降至2%以下 [6] - 市场流动性增加可能推动股价上涨和债券价格上升 [6] - 货币基金和债券类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随市场利率下行 [6] - 多款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开启阶段性费率优惠 [6]
银行理财季度盘点③丨一季报理财产品破净率回升,固收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18
债市调整与理财产品表现 - 中证全债指数一季度下跌0.79% 导致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回升0.17个百分点至1.07% [1] - 人民币固收类理财产品一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0.51% 年化后仅2.04% 表现欠佳 [1] - 外币固收类产品一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1.04% 年化约4.16% 权益类产品表现最佳达2.81% [1] 理财产品破净情况 - 工银理财 贝莱德建信理财 施罗德交银理财 建信理财公募产品破净率较高 [3] - 中银理财 广银理财 苏银理财等7家理财公司公募产品破净率为0 [5] - 破净率呈现1-2月回升 3月下降趋势 与债市企稳回暖相关 [1] 固收类产品收益表现 - 杭银理财人民币固收类产品一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0.7% 年化2.8% 排名第一 [6] - 徽银理财和南银理财分列二三位 部分产品通过城投债或权益资产增厚收益 [6][8] - 农银理财 建信理财 贝莱德建信理财人民币固收类产品收益表现相对较低 [9] 产品投资策略差异 - 杭银理财收益靠前产品采用"固收+"策略 投资黄金ETF 美股ETF等 但规模较小 [8] - 徽银理财以纯固收产品为主 青睐城投债 [8] - 南银理财部分产品通过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收益 [8] 外币固收类产品表现 - 北银理财 兴银理财 贝莱德建信理财外币固收类产品一季度收益较高 [9] - 招银理财 汇华理财 杭银理财外币固收类产品收益相对较低 [9] 风险控制指标 - 农银理财人民币固收类产品一季度平均最大回撤排名第一 [9] - 高盛工银理财 徽银理财回撤幅度相对较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