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觉
icon
搜索文档
离开海的那一天,我已经在海里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8-04 08:30
企业家精神与航海精神的共通性 - 创新源于对不确定性的应对,企业家需像水手一样为风险做充分准备[7][23] - 成功企业家的心态与船长相似:延迟满足、学习能力强、从自然/商业规律中领悟哲理[12][17] - 企业生存如同航海,关键在于"不下牌桌",经验与创新能力形成正向循环[23][24] 领导力与团队管理 - 船长权威的绝对性体现为"先执行后质疑",与企业高管对决策的执行逻辑一致[21][22] - 优秀领导者的标准是带领团队持续生存而非短期表现,企业亦需追求长期存续[23] - 直觉决策能力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如企业家通过货架陈列变化判断市场趋势[26][27] 商业与自然的规律认知 - 商业环境如同海洋,需敬畏规律而非试图征服,顺应变化才能持续发展[16][17] - "境由心生"体现为企业家对危机/机遇的主观解读能力,自我心态控制决定结果[32][33] - 行业深耕者将商业视为"道场",在持续挑战中发现自我价值[34][42] 组织韧性建设 - 多重备份机制的重要性:企业需像帆船电路设计般建立风险冗余系统[4][5][6] - 资源约束激发创新:海上资源有限催生高效方法,类似企业降本增效逻辑[9][10] - 计划动态调整能力:根据天气/市场变化灵活修正路径是生存关键[18][19] 长期主义视角 - 目标确定性(到达彼岸/企业存续)与路径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19] - 重大成就(上市/环球航行)带来的不是终结感而是持续挑战的开始[28][29] - 真正的热爱源于痛苦与快乐的平衡,商业持久性依赖内在驱动[30][42]
人工智能时代,五种不可替代的人类特质
麦肯锡· 2025-07-31 16:21
人类领导力的不可替代特质 - 生成式AI虽能处理数据、创作音乐、编写代码及模仿情感互动,但在本能、直觉、想象力、正直与身份认同五大人类特质上仍显不足,这些是构建信任、推动变革的核心能力[2][3] - 在智能机器时代,领导者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更快"或"更聪明",而是"更具人性",五大特质是战略性的必备技能[18][19] 1 本能:源自人类经验的快速判断 - 人类本能基于进化与生活经验,能在压力或不确定环境下即时反应,而AI依赖静态数据集进行概率计算[4] - 领导者通过本能快速应对突发威胁(如危机介入、安抚团队),其生理机制源于杏仁核触发的"战斗、逃跑或僵住"反应[5][6] 2 直觉:超越数据的模式识别 - 直觉是经验、情感洞察与情境判断的综合体现,哈佛研究显示顶尖领导者会结合数据与直觉做出更优决策[7] - 具备直觉的领导者能预判情绪反应、察觉未言信息,在模糊局势中以人为本引导团队[8] 3 想象力:创造尚不存在的事物 - AI可模仿但无法想象,想象力是生成新想法、预见未来的核心能力,成功组织通过集体创造力解决未解问题[9][10] - 领导者通过想象力勾勒大胆愿景(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火星殖民设想),激励团队共同追求[11] 4 正直:以道德规范行为 - 正直是行为符合价值观的体现,AI仅能执行指令,而人类需在无人监督时守道义,日常道德选择塑造组织文化与信任[12] - 正直领导者依据价值观(非数据指标)决策,公开承担责任,例如对当权者问责或权衡长期影响[13][14] 5 身份认同:关于人的故事 - 身份由经验、价值观与文化塑造,AI无身份认同感,缺乏痛苦、归属需求或成长叙事,过度依赖数字工具会削弱同理心[15] - 具备身份认同的领导者通过自我反思(承认偏见、明确价值观)增强真诚度,从而赢得忠诚与信任[16][17]
什么才是好产品?
虎嗅· 2025-06-19 20:25
好产品的定义与标准 - 好产品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应该是让人更自由 通过使用产品用户能变得更好 创作者需具备爱和富足的心态而非贪婪 [14] - 评判硬件产品的四个维度:实用功能(功能 性能 可靠性) 感性体验(外观 交互 质感) 代价(显性成本与隐性负外部性) 普适性(适用人群与场景广度) 公式表达为 产品价值=(实用功能+感性体验-代价)×普适性 [72][75] - 悬浮椅案例显示 技术功能完美的产品若导致用户身体机能退化 则不符合"好产品"标准 需结合用户长期影响评估 [5][6] 科技产品的设计陷阱 -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利用人类认知缺陷(免费 随机 无限)设计成瘾机制 包括零价格效应 间歇性强化 无限滑动等 导致注意力耗竭 即时满足偏好增强等综合负面后果 [26][28][31][35][36] - 过度依赖单一维度数据最大化(如用户数量 使用频率)会引发总体负面结果 需通过复杂三观和品味指引方向 [24] - A/B测试局限在于仅测量短期行为 可能误导长期决策 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 创新难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 [56][57][58] 企业价值观与产品哲学 - 苹果案例显示 人文精神与艺术素养可驱动商业成功 其广告think different体现的价值观产生长期正面影响 市值约为字节的10倍 [45][48][49] - 低品位广告虽短期有效 但损害企业形象与人才吸引 某度历史教训表明恶事积累将导致长期苦果 [44] - 科技公司应平衡商业目标与社会责任 如苹果谷歌主动集成Screen Time功能帮助用户自控 而非强化上瘾 [42] 产品决策中的直觉与数据 - 顶尖科学家和产品经理强调直觉作用 直觉是经验浓缩 驱动假设创新 在数据不完整时提供决策依据 爱因斯坦认为直觉比逻辑更重要 [60][61][62][65] - 大疆Mavic无人机初代创新主导因素为直觉与灵感 而非用户数据 但新手仍需以数据为基础培养直觉 [68][70] - 算法推荐并非信息获取唯一解 过度依赖会限制用户选择 高质量信息获取者通常不依赖推荐平台 [51][52][53]
任正非的远见从何而来?明白1点,普通人也能让自己具备预见性!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37
企业家远见与战略规划 - 任正非作为华为创始人的前瞻性和决断力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其顶层设计使华为在行业寒冬前做好准备[1] - 战略规划的核心在于"当前必须做什么以应对不确定未来",时间尺度差异导致企业行为与结果分化[3] - 华为2012实验室案例显示公司早在2010年就布局ICT领域基础技术纵向整合,通过长期投入构建核心能力[7] 企业决策机制 - 决策者核心任务包括防范未来风险与提前布局机会,任正非在处理器和系统领域的早期投入避免被动局面[6][7] - 企业家直觉源于对事物的深度理解,比常规分析更具决策价值,体现为洞察力与当机立断能力[9] - 领导者的方向把控与节奏掌握是关键素质,需在灰度中平衡胆识与审慎[9] 能力建设路径 - 华为通过十年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厚积薄发,区分大账小账避免战略短视[4] - 预见性能力可通过后天修炼获得,包括持续学习、一线调研和深度思考[10][11] - "静以修身"方法论强调通过沉淀认知本质规律来培养商业洞察力[12] 企业竞争哲学 - 平庸企业与卓越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急功近利与长短利益平衡的差异[3] - 技术领跑阶段比追赶更困难,需建立正确技术假设以避免北电、MOTO式衰退[7] - 商业竞争永恒存在,缺乏前瞻性布局将导致系统性失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