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短板在哪里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5-25 16:13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现状 -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和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达万亿以上 [1] - 行业短板在于缺乏强大的生态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议价能力弱、政策影响力不足、国际环境不稳定等方面 [1][2] - 碳酸锂价格曾高达60万元/吨,严重影响行业发展节奏 [1] - 部分储能项目招标价格偏离实际成本,可能形成颠覆性隐患 [1] - 行业盈利水平偏低,世界排名前10的企业中仍有亏损 [2] 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缺乏上下游议价能力,对整车企业议价能力不强 [1] - 对政府政策影响力弱,企业需通过闭门会打听政策走向 [2] - 内卷式竞争导致研发投入减少,影响产业长期发展 [2] - 国际环境不稳定,欧美排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欧洲防范心理强 [2] - 海外建厂企业对发展前景深怀忧虑 [2] 未来发展建议 - 建立强大的经济研究和政策研究能力,补足企业研究短板 [3] - 成立独立行业协会替代现有产业创新联盟,增强产业凝聚力 [4] - 建立有效的政策建议渠道,参考汽车行业成功案例 [4][5] - 实施行业自律机制,遏制内卷式竞争,保障合理盈利水平 [5] -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建立专利池和国际攻防体系 [6] - 管控互联网负面舆情,防止恶意诋毁,做好用户教育 [6] - 主动建设国际竞合关系,帮助主要应用地区建立产业链 [7] 产业发展前景 - 全球动力电池(含储能电池)还有10倍以上发展空间 [3] - 动力电池产业将成为能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3] - 行业应争取达到中东油气产业和美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力水平 [3] - 需要探索在竞争性领域建设国际领先产业的经验 [7]
对话沈辉博士:中国光伏要立足自己,建立我们的知识产权体系|对话CTO⑦
搜狐财经· 2025-05-02 19:19
文章核心观点 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在能源科技创新上取得诸多进展,但仍需克服难题。华夏能源网对话沈辉博士,探讨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发展、技术、科研体系等问题,强调立足自身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团结发展及培养年轻人的重要性 [1] 分组1:沈辉个人经历与贡献 - 1956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早年上山下乡,高考后考上大学,在中科院做纳米材料研究,上世纪90年代赴德留学转向太阳能领域,回国后课题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3] - 2004年受中山大学邀请创建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工作17年为光伏行业输送大量人才 [4] - 2022年参与建设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并担任主任,将“求真、勤勉、善思、引领”作为核心理念 [4] 分组2:光伏中心情况 - 已建起世界一流科学家团队,定位为企业和行业服务,做企业后天、大后天想做的事 [5][8] - 成立一年多找到低空、太空空间电源方向,两颗卫星搭载研发的光伏发电器件;在西藏建太阳电池效率溯源与比对中心,承担西藏科技厅两个项目;建立四川分中心;创建PV School培训体系;培育孵化项目获地方政府支持;出版《我们的光伏人生》第一部,第二部排版中;出版四本太阳诗集 [10] 分组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 从10MW起步,攻破关键技术成为光伏强国,得益于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家努力及欧美对晶体硅技术判断失误 [5]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完整晶体硅太阳电池产业链 [11] - 量产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将价格降低 [12] 分组4:科研体系问题与建议 - 中国光伏科学原创性偏弱,企业重实用,科研院所急于发论文通过考核 [12] - 德国科研体系分工明确,为工业进步服务,科学家做基础研究不受论文考核限制 [13] - 中国科研体系应改进,政策对科研应有容忍度,允许科学家不发论文 [13] 分组5:光伏技术发展 - 晶体硅电池起步于1954年,主导地位难被颠覆,技术发展聚焦成本降低、效率增加和产品可靠性 [15] - TOPCon适合当前市场,价格便宜;BC光学设计完美,但绝缘要求高;硅异质结弱光性能好,三种电池最终胜出取决于制造成本、稳定性和市场需求 [17] - 光子倍增技术理论可行,从研究到突破有意义 [18] - “钙钛矿 + 晶体硅”电池叠层在航天应用无异议,地面应用存在电流匹配问题,是挑战 [18] 分组6:行业问题与对策 - 光伏行业专利战激烈,国外企业参与针对中国企业,中国要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国内企业应协商解决 [20] - 行业内卷可通过捐赠旧组件和建设直流电网化解 [20][21] - 中国光伏步入技术“无人区”,可寻找新化合半导体取代砷化镓,建立国家级太阳电池研发机构 [21][22] - 中国企业应到国外办厂,融合发展,也可把国外科学家请到国内合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