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搜索文档
不要错过人口变局中的改革之机
第一财经· 2025-08-23 22:40
本文字数:141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何涛 近期,多地幼儿园、中小学生源不足,部分民办高校招录不满等新闻不断传出。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选调农村小学教师到初中任教的事还上了热搜,原因是教师们普遍抗拒此"转学段任教"安排,纷纷 在遴选考试中选择考超低分来逃避。 这些现象背后,是我国总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趋 势的鲜明现实。这一变化势必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国家和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由 此产生的各种挑战。而在挑战的另一面,正是改革的契机,对于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 业、社保、城乡规划等领域而言,尤其如此。 人口形势变化首先对教育体系形成直接冲击,学校空置、教师"过剩"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今 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2025年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部署会上,再次提到"要充分认识学龄人口波动 变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对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挑战"。 2025.08. 23 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深度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在扩大社保统筹 资金池的同时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变得更加关键。对此,顶层设计要求健全基本医疗保险 ...
大摩邢自强:为何迟迟不见大规模消费刺激政策?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消费、基建、出口、科技、医药生物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消费预期与社会保障** - 观点:消费受预期影响,当前社保政策调整力度小未产生积极消费效果,应打破思维定势加大社保投入 [1] - 论据:养老保险上调20元仅60亿人民币,难以刺激消费;OECD国家平均花GDP的25%在社会保障,与中国人均GDP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平均花15 - 20%,中国仅8%,有上升空间 [1][2] - **债务使用与经济循环** - 观点:债务用于社会保障可带动经济摆脱低物价循环,用于无序扩张产能会增加还债风险 [3] - 论据:债务用于夯实社会保障可减少预防性储蓄、释放消费力,使物价回升、负债率下降;用于无序扩张产能会形成坏账,影响还债能力 [3] - **经济发展路径依赖** - 观点:过去20年供给侧发力路径依赖严重,应转向需求端发力 [7] - 论据:过去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供给侧发力的基建和产能扩张能被消化;如今海外环境变化、人口老化,供给侧老路边际回报率降低,易形成坏账;地方政绩考核和财政收入来源与产出绑定,加剧无序竞争 [7][8][9] - **政策发力方向转变** - 观点:应将政策发力方向从供给侧转向需求端,如夯实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9] - 论据:中央文件有相关论述,去年9月以来有进展但落地节奏受关注,提高社保补贴对消费有积极影响 [9][10] - **全球经济与中国政策空间** - 观点:全球经济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速下调,中国有政策空间 [10] - 论据:国际研究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速判断,中国出口受关税影响今年可能回落30%,拖累GDP增速近0.9个点,但中国仍有政策调整空间 [10][11] - **中国宏观叙事改善** - 观点:今年中国宏观叙事有改善趋势 [13] - 论据:政策从供给侧转向需求端有进展;中国科技和产业链能力获新认知,在多领域展现优势;美国经济例外论和美元资产一枝独秀论受质疑,资金配置多元化使中国受关注 [13][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地方隐性债务70多万亿,中央政府债务30多万亿,理论上还有约100万亿举债空间 [4] - 消费数据:5月份消费总额数据不佳,增速仅三点几 [12] - 社保补贴进展:去年9月以来有进展,今年对农民社保养老补贴进行了上调 [10]
大摩最新发声!中国经济迎关键机遇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有望提升
券商中国· 2025-05-14 11:39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超出市场预期 双方达成重要共识 [1] - 中美关税谈判进程超预期提速 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 双边贸易停摆局面将缓解 [3] - 二季度及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优于此前预期 但持久性解决方案仍存挑战 [3] 中国经济韧性分析 - 中国已夯实四大应对冲击的基础:政策刺激空间 社会民生承压能力 产业链集群优势 科创领域潜力 [4][5] - 产业链集群优势稳固 涉及多产业环节 难以被短期取代 [5] - AI硬件自给率预计2027年达82% 智能驾驶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崭露头角 [5] 内需刺激政策建议 - 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建议下半年推出万亿级额外财政支持 [6] -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激活消费关键 需解决医疗 教育 住房等问题 [6] - 三项资金支持举措:增加财政赤字/国债 国企分红注入社保 财政支出转向社会福利 [6][7][8] 2030战略机遇期规划 - 目标2030年内需规模提升30%(增加3万亿美元) 年均消费增长率需达5 4% [10][11] - 第二个"三零"目标:对非美国家实现零关税 零准入限制 零产业补贴 [13] - 建议扩大服务业开放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减少光伏 风能等成熟产业补贴 [13]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美元资产面临定价再平衡 全球资金寻求新投资方向 [6] - 中国科创潜力释放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4] - 美国经济例外论动摇 中国政策托底确定性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