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习言道|会晤特朗普,习近平谈到四中全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09:23
中美高层会晤 - 中美元首于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举行会晤,会晤时长1小时40分钟 [2] - 习近平主席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及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未来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 [3] - 习近平主席强调应“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指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 [8]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 中国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5.2% [4] - 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4] - 习近平主席以“大海”比喻中国经济的规模、韧性和潜力,并表示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4] 中国长期发展战略 - 中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挑战或取代谁,而是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3] - 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在于坚持长期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 [3]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6] 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 - 中国的开放兼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着力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6] - 习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为中美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6] -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携手办好事关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是变局中的世界所需 [9]
兴业证券王涵 | 再谈“棋至中盘”——中美釜山元首峰会及四中全会后的经济与金融形势
王涵论宏观· 2025-10-31 19:20
本文根据王涵博士10月31日下午电话会议内容整理。 大家好,我是兴业证券的王涵,今天结合近期两件大事(中美元首会晤、二十届四中全会)谈一谈对后 期内外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的看法。 一、关于中美釜山会晤:值得注意的四句话 一是"元首应驾驭住大局"。 习总书记在会晤中指出" 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 驾驭住大局 "。 在9月马德里磋商、中美元首通电话后不久,美方突然出台 50% 穿透原则、 港口船舶限制等政策,导致中美经贸关系出现恶化。加之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未出席中美团 队吉隆坡磋商,都加剧了对"美方内部是否存在上下决策脱节的问题"的担忧。中方指出"元首 应驾驭住大局",就是在要求美方避免"高层定调、基层跑偏",以确保中美关系平稳前行。 二是"中国克服内外困难,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习总书记在会晤中强调了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及外贸 的良好发展势头,并指明" 这是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 "。在美方反复施压的复杂外部环境下,中国经 济指标稳健,印证美方打压政策未达预期,也展现中方应对外部挑战的底气与自信。 三是"中美经贸关系曲折带来启示"。 习总书记在会晤中指出" 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曲折,也给双 方带来一些启示 ...
详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中国能源报· 2025-10-30 14:49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两国 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 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 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这是克服内外困难 实现的,来之不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共二十 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 密码。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信这也将为中美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习近平指出,两国经贸团队就重要经贸问题深入 ...
详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证券时报· 2025-10-30 14:40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这是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来之不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 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70 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 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相信这也将为中美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习近平指出,两国经贸团队就重要经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双方团队要尽快细化 和敲定后续工作,将共识维护好、落实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 丸"。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曲折,也给双方带来一些启示。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 ...
详讯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第一财经· 2025-10-30 14:32
中美关系总体态势 - 中美关系在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 两国作为伙伴和朋友是历史启示和现实需要[1] -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 存在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现象 需要共同把握方向驾驭大局[1] - 双方同意加强经常性交往 特朗普期待明年早些时候访华并邀请习近平访问美国[4]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 对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表现强劲韧性[2] - 中国经济被形容为大海 具有较大规模 韧性和潜力 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2] - 中国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推动经济质效提升和合理增长 为中美合作开辟空间[2] 经贸合作共识与方向 - 两国经贸团队已就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形成共识 需尽快细化落实后续工作[3] - 经贸应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双方应着眼长远利益而非相互报复[3] - 双方可在打击非法移民 电信诈骗 反洗钱 人工智能 应对传染疾病等领域加强合作[3] 国际事务协作机遇 - 中美在地区和国际舞台应良性互动 共同展现大国担当 携手办理有利于世界的实事[3]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 美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 双方可相互支持[3][4] - 两国携手可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 未来合作有望取得更大成就[4]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券商中国· 2025-10-30 14:31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来源: 新华社 责编:罗晓霞 校 对:王锦程 百万用户都在看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 的需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 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我愿继续同特朗 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这是 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来之不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 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70多年来,我们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 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着 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
详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新华社· 2025-10-30 14:27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 是现实的需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 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 前行。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 境。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 4%,这是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来之不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 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建议。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 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中国将进 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信这 ...
40年40人|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高地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9:55
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3]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市场的需求优势 [2] - 截至2023年,TMT相关行业的营收已经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中体量最大的产业,TMT对于整体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也超越了房地产链条 [2] -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呈上升趋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 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 银行业需服务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银行业应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有助于推动消费领域企业发展和产品供给,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 未来银行业需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以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科技创新和财富管理需求,随着商业银行AIC试点范围拓宽,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渠道和工具更加丰富 [5] - 银行业可在推动形成“财富管理规模扩大—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股权投资比例—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闭环中发挥作用 [5] 消费潜力释放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举措以促进消费 [6] - 相较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领域具有重复消费特征、不容易形成透支,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保障型消费以及体育和文娱消费领域 [7] - 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可从四方面着手:将消费补贴向服务消费拓展,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推动资产价格企稳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强化社会保障以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8][9] - 居民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具有较高的就业拉动效应,2023年平均工资水平分别约相当于全行业均值的59%和60% [8] - 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4]
从“十五五”规划看中国经济
2025-10-27 08:3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宏观经济、制造业、人工智能、服务业、房地产、金融、医疗、教育等[1][2][3] * 涉及的公司:未具体提及特定上市公司,内容聚焦于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与行业趋势[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发展基调与目标 * 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未重提“以进促稳”,显示出更强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1][3] * 目标是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参照匈牙利人均GDP 2.33万美元),面临目标逐年提高和目标移动性的双重挑战[5] * 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需要未来十年保持4.4%以上的增长率,未来五年需达到4.7-4.8%的增速[2] * 经济发展坚持六大原则: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统筹发展与安全[6] 制造业的优势与地位 * 中国制造业凭借庞大规-模(占全球30%)、多元化和全产业链布局,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出口占比达15.9%且持续提升[4]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约1/4(2023年26.2%,2024年24.9%,2025年前三季度25.1%)[10] *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2025年前三季度增长9.6%),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比已超过房地产(18% vs 11.2%)[10] * 全产业链基础使得中国能从零到一突破,并能从一到十、从十到百推进产业化,在贸易战中具备竞争力和谈判筹码[4] 扩大内需与消费提升 * 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需解决居民消费力不足、消费意愿不强及优质消费供给不足的问题[1][11] * 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2024年39.9%,对比美国68%、日本55%、欧盟52%、韩国49%)[11] * 提升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信心、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服务供给,并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2][13] * 新提法强调投资于人与物结合、新供给与新需求结合,其中投资于人被置于首位[11][12]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应用 * 科技创新应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避免仅追求专利和论文数量,强调巩固实体经济根基[7][8] * 中国重视人工智能应用于实际产业和效率提升,关注工业要素智能化发展,与美国侧重金融领域不同[9] 服务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中国服务业占GDP 56.7%,相比美国79.7%和日本69.7%的比例仍显不足,生活性服务业占比偏低,生产型服务业质量不高[14] * 随着城镇化率接近70%和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人们对服务需求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如文化娱乐、体育)有巨大发展机遇[13][14][15] 改革、开放与风险化解 * 推进高水平开放需要通过制度开放、多边贸易、双向投资等方式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人民币国际化[16] * 改革的核心在于要素市场化和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政府设置的卡点和堵点[17] * 需积极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1][22] * 经济转型面临区域、行业和群体分化挑战,例如2025年上半年中部省份山西实际增速仅为3.8%,名义增速0.8%[21] 房地产与民生问题 * 房地产被视为民生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解决房屋质量,新房建设应达到“四好六不”标准[19] * 2025年一线城市新房销售表现不错,杭州上半年土地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表明优质新房需求存在[19] * 民生改善(如住房、教育、医疗政策调整)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直接关系内需扩展[1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将通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策略巩固全球供应链地位[1][4] * 在总人口下降背景下,实现2035年目标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趋势性升值,特别是相对美元[5] * 应对经济转型挑战的措施包括产业与科技融合、投资于人、深化改革、社会保障及解决欠薪问题[21][22]
兴业证券王涵 |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四中全会公报——提振信心,后市可期
王涵论宏观· 2025-10-23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通过“战略定力+历史主动”的积极战略和“双管齐下”的系统性安排,有效回应了市场对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的两大关切,即应对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和推动全球化拓展增长空间,这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市场信心,夯实资本市场向好的基石 [1][2][3] 战略定力与历史主动 - 针对十五五期间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会议提出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并以历史主动精神应对重大考验,体现中央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将采取更积极态度和主动作为 [1] - 这一政策基调有助于从战略层面打消市场对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担忧 [1] 内外施策与系统性安排 - 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将科技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大目标的第二位,明确要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 强化国家安全:将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纳入主要目标,并将国防实力大幅跃升纳入2035年发展目标 [2] - 扩大对外开放: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十二大重点工作的第五位,排位较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第九位大幅提前,并将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纳入2035年发展目标 [2] - 应对外部约束给出双管齐下的系统性安排,既提升自身实力练内功,也以开放拓展外部环境 [2] 市场信心与资本市场展望 - 会议公报有望进一步打消市场微观主体对中长期发展的疑虑,强化本轮行情的核心支柱 [3] - 经济硬实力、政策面和中美竞争带来的风险偏好三个因素综合作用支撑本轮市场行情,对A股市场后期走势保持乐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