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搜索文档
“十五五”有哪些重大投资项目?
2025-10-23 23: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国家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能源、海洋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1][5][7][9][12][16][17][18][19][20]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特定上市公司,但内容指向国家层面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及相关产业链企业[18][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挑战与目标** * 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房地产市场下滑拖累投资和消费、地方债务风险、人口下降与快速老龄化[1][4] * 未来五年(十五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年均4.5%至5%,需保持较高增速以实现2035年现代化目标,预计2026年目标仍为约5%[1][5] * 需平衡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3][4] **产业发展与现代化体系构建**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首要任务,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1][7][20]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核心,任务包括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未来产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1][8] * 政策层面产业政策的顺位提升,显示对产业发展重视度增加[2] * 海洋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目前海洋经济GDP约为10万亿,占全国GDP比重约8%,海洋能源、旅游、装备、运输和渔业等具潜力,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有较大挖掘空间[1][9] **绿色发展与社会民生** * 绿色发展侧重节能降碳和循环回收利用,需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如核电)投资,并处理电商包装废弃物、废旧锂电池等[1][12] * 社会民生重点包括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及资源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6][10] * 碳排放双控将成为重要指标,而能耗双控相对要求有所放松[6] **投资、项目与财政** * 十五规划通过硬投资实施重大项目以支撑目标完成,需从科技创新、关键产业、社会民生等六个方面谋划项目[16][17] * 近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较快,主要归因于房地产投资拖累,制造业投资周期性波动,有收益的大型基建项目减少[19][20] * 十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整体规模相比十四五期间有所减少,尤其是公路项目,但水利和能源项目仍较多[20] * 为保持经济增长目标,将研判明年政策,可能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并让地方提前上报项目以确保衔接[20] **改革开放与国际化** * 改革需适应存量与增量并存新阶段,税制改革需扩展消费税范围,审慎推进房产税[13] * 在开放方面,应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在国内投资机会有限时寻找国际市场新机会,通过资本输出和对外投资实现再平衡与国际化布局[13][14][20] 其他重要内容 * 8+1超级工程包括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雅江水电站及藏粤特高压、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八个已开工或即将开工项目,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未设时间表)[18] * 政策层面将通过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并利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以维持制造业合理占比,应对企业出海建厂趋势[20]
社会事业向好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
国家统计局· 2025-09-28 09:30
民生发展基础 - 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140828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85798万人占总人口60.9% [4] - 城镇化率67.00%较2020年提升3.11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人口占比40.32%提高0.30个百分点 [4]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9.0岁较2020年提高1.07岁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1年提高0.46年 [4] - 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73439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47345万人较2020年增加1074万人 [5] -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48.8%提高1.1个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1%下降0.5个百分点 [5]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较2020年增加9125元 年均实际增长5.5% [6] - 城乡居民收入比2.34较2020年下降0.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7] 公共服务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3162元较2020年提高262元 [9]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 人均财政补助标准670元较2020年增长21.8% [9] - 202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1.8% 高等教育在学规模4846万人增加663万人 [10]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23张较2020年增加0.77张 执业医师数3.40人提高0.50人 [11] - 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95.5亿人次较2020年增长23.4% 入院人次3.0亿人次增长31.2% [11] 文化产业发展 - 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59464亿元占GDP比重4.59%提高0.20个百分点 [14] - 2024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文化新业态营收66600亿元增长73.2% [14] - 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 占消费总支出比重3.4%提高0.7个百分点 [13] - 网络视频用户10.7亿人较2020年增长15.5% 网络音乐用户7.5亿人增长13.6% [13] 重点群体保障 -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 年均实际增长7.8%快于全国农村0.9个百分点 [16] - 2024年农民工规模29973万人较2020年增加1413万人 进城农民工规模稳定在1.3亿人 [17] - 新生儿死亡率2.5‰较2020年下降0.9个千分点 婴儿死亡率4.0‰下降1.4个千分点 [18] - 867万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2.5万户 [20] 生活品质提升 - 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保持98%以上 刑事犯罪率持续下降 [22] - 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51.2辆较2020年增长38.0% 空调拥有量150.6台增长28.0% [23] - 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比43.4%较2021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4] - 参与研发人员1079.7万人较2020年增加324.4万人 青年研发人员为主要增量 [24]
国家发改委: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快讯· 2025-07-24 19:09
中央预算内投资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 [1] - 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 绿色发展 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 [1] - 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投向领域更加优化 加大对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1] - 进一步提高对地方的投资支持比例 减轻地方出资负担 [1] 投资执行与监管 - 督促加快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建设进度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1] - 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 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更好发挥综合效益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快讯· 2025-07-24 19:09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领域 -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 [1] - 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重点支持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1] - 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1] - 重点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 [1] - 重点支持绿色发展领域 [1] - 重点支持社会民生领域 [1] - 重点支持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 - 重点支持灾后应急恢复领域项目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