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两重”建设再提速
中国青年报· 2025-07-08 09:13
"两重"建设加速推进 - 2024年国家分三批安排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465个"两重"建设项目 [1] - 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资金,今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2] - "两重"建设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等领域 [3] "硬投资"项目进展 - 宁夏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全线贯通,形成153千米长、最宽38千米的固沙锁边"绿链" [1] - 崇太长江隧道盾构独头掘进突破6000米,预计7月中下旬突破7000米,建成后高铁可350公里时速穿越长江 [3][4] -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跨引江河斜拉桥成功合龙,为沪宁段首个合龙的斜拉桥 [4] - 1-5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9个百分点 [6] "软建设"创新举措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3] - 深圳探索"医育结合、国企引领、托幼一体"等多元化托育服务供给模式 [7] - 常州推广"源厂站网河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8] - 成都建立地下管网"1+9"政策体系,芜湖与三峡集团创新央地合作模式 [8] 综合效益与影响 - "两重"建设通过"软硬结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既补短板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9] - 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6] - 基础设施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4.5%,大项目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 [6]
今年八千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软硬兼备形成良性互动
贝壳财经· 2025-07-04 10:10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资金安排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今年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1] - 资金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筹集 并建立项目筛选和资金监管机制 [2] "硬投资"重点领域 - 主要投向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地下管网 "三北"工程 医院病房改造等领域 [1] - 聚焦跨区域跨流域重大工程 包括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 [2] - 涉及区域协调发展 粮食与能源资源安全等强国建设领域 [3] "软建设"配套措施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 [1] - 完善人才培养适配机制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 [1] - 包括规划编制 政策制定 体制机制创新等举措 与"硬投资"同步推进 [6] 项目战略定位 - 具有战略性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推动沿江高铁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北"工程等重大工程 [4] - 具有前瞻性 围绕科技自立自强 推出重大生产力项目和牵引性基础设施工程 [4] - 具有全局性 统筹发展安全 推进粮食 能源 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保障能力建设 [5] 软硬结合特点 - "软建设"为"硬投资"提供配套 确保项目可持续和见实效 [6] - 软硬结合实现深层次融合创新 推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6] - 2024年以来"两重"建设全面展开 部分领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6]
政策+市场“托底” 8000亿“两重”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9:04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总规模达8000亿元,共支持1459个项目,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九大重点领域[1]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同比增加3000亿元至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专项用于"两重"建设[2] - 项目清单首次纳入"未来产业"和"低空经济",标志基建投资向战略性领域升级[2] 资金分配与项目进展 - 截至6月中旬已安排近5000亿元项目,占全年总额62%[4] - "三北"工程2024年投入320亿元,2025年将持续加码[3] - 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工程进度达88%(29/33座进洞施工)[4] 重点领域投资方向 - 生态环保领域:长江经济带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业园区污染治理[4] - 交通物流领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骨干铁路及港口[4] - 民生保障领域:医院病房改造、普通高中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 经济带动效应 - 前5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3万亿元,同比多增3.8万亿元[5]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4月提升0.2个百分点[5] - 项目带动投资消费就业,形成内需外需接力效应[5] 体制机制创新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地下管网运维机制[1] -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等产业新模式[1] -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企参与重大技术攻关[5]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2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02 21:39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总投资规模达8000亿元 支持1459个项目 [2] - 硬投资领域包括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等 [2] - 软建设领域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等改革创新举措 [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湖北汉南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到位 大桥设计为主跨1600米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4] - 黑瞎子岛公路口岸旅检楼完成封顶 涵盖岛下工程 岛上工程及口岸专用通道三部分 [4] -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线路全长299.8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开通后西安至延安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 [4]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航站楼站前枢纽高架全线贯通 预计2026年建成 [4] 水利能源基础设施 - 四川亭子口灌区一期控制性工程"金甲坪"渡槽全线贯通 一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71.5万亩 供水人口451万 [5] - 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线路全长507.5千米 铁塔1134基 预计7月中旬投运 将惠及40多万名牧区群众 [5] 俄乌冲突动态 - 俄罗斯国防部称击落乌军多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和173架无人机 [6] - 乌克兰称袭击俄罗斯伊热夫斯克一家生产防空导弹系统和攻击型无人机的工厂 [6][7] - 美国国防部已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 [7] 巴以冲突动态 - 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北部打击约100个军事目标 巴勒斯坦媒体称袭击造成至少51人死亡 [8] - 加沙地带超过82%的地区被以军下达撤离令 [9] - 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打击特拉维夫机场等目标 [9]
经济随笔丨“两重”建设为什么如此重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16:34
长江经济带基建 - 重庆、长沙、合肥、上海浦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 旨在加密长江经济带沿线机场布局 [1] - 沿江高铁通道建设中 建成后成都到上海从12.2小时缩短至6.7小时 重庆到上海从10.7小时缩短至5.3小时 [1] 深圳民生工程 - 深圳利用"两重"资金增加托位数供给 2024年新增托位超4.9万个 [1] -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 托幼资源紧张问题得到重点解决 [1] 三北地区生态工程 - "两重"资金支持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三北"工程建设 [1] - 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1] 国家战略投资 - 2024年发行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1465个项目 已安排近5000亿元 [5] - 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领域 [3] 成都智慧基建 - 成都建设排水防涝移动抽排能力 在7600多公里排水管网埋设上千个污水监测仪器 [8] - 下穿隧道积水超30厘米时 "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自动报警并调整交通信号 [8] - 建立地下管网"1+9"政策体系和"1+4"调度机制 [8]
大禹节水(300021) - 300021大禹节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9:24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4] -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4] - 发改委3月提出水利领域“软建设”通知,将带来行业变革 [4] - 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每年超1万亿元,2024年达1.35万亿元 [5] - 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超3000亿元 [5]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首次站上40亿元台阶,2025 - 2027年有望保持营收快速增长并迎来业绩释放期 [5] - 利润较小原因:毛利率下滑,费用水平较高;预计未来行业毛利率回升,公司利润逐步释放 [6][7] - 未来规划农水工程业务、水利信息化和设计业务、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各1/3 [7]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97亿元 [7] - 应收账款总额涨至36亿元,一年期以内应收占比80%,结构健康 [7] 可转债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5日,66.95万张“大禹转债”完成转股,剩余571.05张 [9] - 公司具备可转债兑付能力,将促进转股进程 [9] 国际业务布局 - 公司几乎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10]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加速布局,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建立超15家经销商渠道 [10][11] 研发实力与创新 - 拥有1个国家级、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项 [11] - 围绕软硬件产品进行研发改进,与清华团队联合研发声波增雨器 [12] 募集资金使用 - 2024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变更,投入4598.90万元,累计使用24644.83万元 [13] - 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报告期内投入3597.29万元,累计使用16260.25万元 [13] 设计与信息化板块 - 设计板块现金流为正,订单营收逐年增长,获灌溉排涝和河道治理两个专业甲级资质,团队600余人,业务遍布全国 [13] - 2016年布局“数字 + 水利”业务,2020年与慧图科技集团整合,慧图发展迅速,利润和现金流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