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投资

搜索文档
今年八千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软硬兼备形成良性互动
贝壳财经· 2025-07-04 10:10
7月2日晚间,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 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医院 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 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撰文指出,"两重"建设既利当前,更重长远,需要进一步突出"两重"项 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 在战略性上,"两重"建设要牢牢把握长远发展的基点,聚力突破瓶颈制约,紧紧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宏 伟目标,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谋划推动沿江高铁、高标准农田建 设、"三北"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峡水运新通道等重大工程。 在前瞻性上,"两重"建设要聚焦发展急需的大事要事难事,特别是围绕下好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先手 棋",统筹规划、系统推进,通过投资、科技、教育等综合集成的政策"工具包",推出一批重大生产力 项目和牵引性基础设施工程,抢占新兴产业 ...
政策+市场“托底” 8000亿“两重”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9:04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 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软建设"方面,在重点领域加快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 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 机制,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沙产业发展等新模式等。 随着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面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精准直达,一批标志性工程将加速竣工投产, 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两重"项目的资产支持也将更加稳健,财政政策与宏观政策更加紧 "两重"即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于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 万亿元、比 上年增加3000 亿元。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进一步优化具体投向并提高项目 支持比例,高质量推进"硬投资"项目谋划实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5年"两重"建设方案以8000亿元超 长期特别国债为核心,首次将"未来产业发展"和 ...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2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02 21:39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2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进入竣工验收 阶段,工程途经海南州、果洛州等地,线路全长 507.5千米,铁塔1134基。预计7月中旬正式投 运,届时将形成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电网互联"双 回路",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惠及当地近40多 万名牧区群众。 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 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 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 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 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 网、"三北"工程、医院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 "软建设"方面,在重点领域加快推出一批改革 创新举措,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完善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探索"风电光伏+治沙" 新模式等。 ● 各地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 眼下,各地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为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加紧建设。在湖北,汉南长江 大桥北锚碇沉 ...
经济随笔丨“两重”建设为什么如此重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16:34
大江南北,"两重"正忙。 沿长江,重庆、长沙、合肥、上海浦东的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加快推进,意在加密长江经济带沿线机场布局。沿江高铁通道也在建设中。建成 后,成都、重庆到上海,将分别从12.2小时、10.7小时,缩短到6.7小时、5.3小时。 在深圳,这个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的年轻城市,托幼资源紧张,一直是家长们心头之"急"。"两重"资金用来支持增加托位数供给,同时 建立相关机制。2024年,深圳新增托位超4.9万个。 在西北、华北、东北,"两重"资金支持"三北"工程建设,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两重"建设,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进已满一年。 一个"重大",一个"重点",分量千钧。 "两重"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是"坚定不移办 好自己的事"的生动体现。 "两重"之重,既在国之重,也在民之重。 "两重"也体现着民之关切、民生福祉之重。沿江高铁通道、干线公路建设,拉近时空距离,受益者是每一位乘客,沿江每一座城市里的万千 百姓。环北部湾 ...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聚焦“投资于人” 加大“硬投资”力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4-16 02:11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于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投资理念和投融资政策导向重大调整转变,需全面准确把握其内涵,优化“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资金资源配置,加大“硬投资”力度 [1] 三者关系 - 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投资于人”与“投资于物”都需大量“硬投资”,投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要跟着人走 [2] - 从供给侧看,以形成物质资本、满足生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属“投资于物”范畴,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形成人力资本、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生活需求特别是精神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活动属“投资于人”范畴,且需相应物质资本投入 [2] “投资于人”关注方面 - “投资于人”需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政策支持力度,如提高最低职工工资收入标准、增加生育和托育补贴资金、加大对特殊群体补贴力度等,既要有供给侧政策支持加大“硬投资”,又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政策支持 [3] “投资于人”对“投资于物”资金投入的影响 - 要统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的资金资源配置,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辅相成,二者并非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应有机统一,不能对立起来 [4] - 只要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投资,无论满足生产还是生活需求,都属有效益投资,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 - 动态调整优化“投资于物”的行业领域,从新建投资为主转为更新改造投资与新建投资并存,现阶段新建投资应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保安全,聚焦新兴产业领域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5] “投资于人”重点领域及确保转化为民众获得感的方法 - 现阶段“投资于人”重点领域包括高品质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食品药品和家装装饰材料检验检测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城乡生态环境、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托育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文化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旅游休闲度假服务、应急抢险救助体系以及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等 [6] - 各地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投资于人”重点领域,调整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重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支持引导社会投资,加大“软建设”力度,推动“硬投资”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