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族歧视
icon
搜索文档
加媒:就排华历史,加拿大伯纳比市准备正式道歉
环球时报· 2025-06-13 06:28
历史道歉事件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伯纳比市计划就1892年至1947年间歧视华裔人士一事正式道歉,道歉仪式定于11月15日举行 [1] - 道歉内容包括提高加拿大华裔历史知名度、促进文化活动、减少融入障碍等措施 [1] - 该决定经过社区协商过程,包括调查、对话会议、焦点小组和个人访谈 [1] - 社区遗产委员会报告指出当时该市制定了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规、贸易许可证和劳动法规 [1] - 伯纳比市市长表示道歉过程勾勒出了确保城市包容性的道路 [1] 华人社区背景 - 伯纳比市是大温哥华都会区重要城市,拥有加拿大最大零售商场铁道镇和西门菲莎大学 [1] - 该市拥有较大华人社区,丽晶广场是大温哥华地区著名华人商住社区 [1]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早出现华人社区的省份 [2] - 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由成千上万华工付出血汗乃至生命代价建成 [2] 历史歧视政策 - 188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包含"人头税"条款的《华人入境条例》 [2] - 1923年通过新的《华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中国人入境和入籍,直至1947年废除 [2] - 全加华人协进会统计显示加拿大三级政府通过223项含有歧视排斥华裔内容的法案 [2] - 自2005年以来,加拿大联邦政府、新西敏市政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温哥华市政府先后就历史上歧视华人的政策道歉 [2]
特稿丨借“国家安全”幌子行种族歧视之实——美国入境限制令引发广泛质疑和批评
新华社· 2025-06-08 19:15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特稿丨借"国家安全"幌子行种族歧视之实——美国入境限制令引发广泛质疑 和批评 新华社记者 美国白宫本周以"国家安全"等为由,宣布对阿富汗、缅甸、乍得、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厄立 特里亚、海地、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和也门等12国的公民实施全面入境限制,并部分限制布隆 迪、古巴、老挝、塞拉利昂、多哥、土库曼斯坦和委内瑞拉等7国的公民入境美国。 特朗普政府入境限制令引发多方质疑和批评,乍得已宣布将按照对等原则,暂停向美国公民发放签 证。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多国采访发现,计划赴美人员尤其是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忧虑和愤怒。受访 者普遍认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幌子,对特定国家实行歧视性政策,只会进一步损害美国自身形象和 信誉。 "一切都被无限期搁置"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本质" 也有不少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美国入境限制令上的多个国家同美国关系本就难言亲密,美方最新 措施只会加剧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不满。 "美国和缅甸本来在政治层面就没有那么亲密。"缅甸泰宁加战略研究所执行所长登吞乌说,目前缅 甸人出国旅游、就医绝大多数去的是泰国,不会受美方最新措施影响。当然,对已经在美国居住或在美 国有亲戚 ...
国际观察丨从“无法呼吸”到“漫长窒息”——起底美国警察暴力
新华网· 2025-05-27 16:42
美国警察暴力问题现状 - 美国司法部取消与明尼阿波利斯市和路易斯维尔市的警察改革协议,引发舆论哗然 [1] - 2024年美国至少有1173人遭警察枪击丧生,创历史新高 [1] - 美国警察暴力的受害者每年至少有30万人 [1] 种族歧视与警察暴力 - 2015-2024年间美国黑人被警察枪击致死的概率是白人的2.5倍 [3] - 在一些城市黑人被警察杀害的概率是白人的数十倍 [3] - 最贫困社区比最富裕社区的警察暴力致死率高出3倍多 [4] 警察暴力的历史根源 - 美国警察制度起源于18世纪南方奴隶巡逻队,其职责包括追捕黑人奴隶 [4] - 1838年美国第一所警察局成立目的是消除白人中产阶级对犯罪率的担忧 [4] - 警察体系长期通过控制少数族裔来维持社会秩序 [4] 枪支泛滥与警察暴力 - 美国2024年民间枪支数量约为4亿至5亿支,超过人口总数 [7] - 枪支管制宽松州的警察执法时开枪可能性更大 [7] - 美国警察培训中枪械和自卫训练时长远超警务政策和冲突管理 [7] 警察暴力问责机制缺失 - 美国各级警察机构相互独立,联邦问责体系形同虚设 [9] - 执行公务中致平民死亡的警察只有不到2%受到犯罪指控 [9] - 1982年确立的"有限豁免权"原则使警察难以被追责 [10] 政治因素对警察改革的影响 - 拜登政府任期内仅达成两项警察改革协议,现被司法部取消 [12] - 特朗普政府废除拜登政府警察问责行政令并加强执法力量 [13] - 警察改革议题因两党政治博弈陷入僵局 [12][13]
暴力执法仍普遍存在!弗洛伊德遇害五周年,美国多地举行纪念活动
环球时报· 2025-05-27 06:54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当地时间25日,美国多地举行活动,以悼念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 致死5周年。综合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26日报道,最新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过去5年来,非裔在美国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而美 国政府近日宣布撤销关键警察改革协议更是引发众怒。 报道称,在弗洛伊德遇害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数千名警察改革倡导者、民权活动人士及普通民众前往弗洛伊德广场(如图),即当年 的案发地附近,为弗洛伊德献上蜡烛和鲜花。25日晚,数百人聚集在广场,举行烛光守夜活动,其中还包括呼吁种族正义的演讲等,随后人们还 游行至广场附近的"说出他们的名字"纪念公墓。 在弗洛伊德的家乡——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他的家人和民权活动人士阿尔·夏普顿在弗洛伊德墓地附近举行了悼念活动。夏普顿敦促联邦政府继 续推动警察改革,称"我们不能让5年前的承诺化为泡影"。 2020年5月25日,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遭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跪压颈部9分多钟后死亡。随后,该案在全美乃至全球引发反种族歧视抗议浪 潮。然而,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非裔生活未获实质性 ...
刚刚!特朗普,突袭!
券商中国· 2025-05-22 15:25
特朗普与南非总统会晤事件 - 特朗普在白宫会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视频和剪报,指责南非发生"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引发激烈辩论 [1][2] - 南非总统当场否认特朗普指控,强调南非所有种族均受暴力影响且黑人受害最严重 [2] - 南非总统府发言人称会晤形式被临时改变,是"精心策划的伏击",但后续双方仍就投资、贸易等议题达成合作意向 [2] 美南外交关系紧张背景 - 特朗普2月以《征用法案》为由切断对南非援助,南非政府驳斥其指控存在事实错误并歪曲历史 [3] - 南非驻美大使因批评特朗普"引领白人至上主义"遭驱逐,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不参加南非主办的G20会议 [3] - 南非学者指出美国指责具有政治动机,旨在抹黑南非国际形象并惩罚其外交独立性 [4][5] 房利美和房地美上市计划 - 特朗普表示正"非常认真考虑"让房利美和房地美上市,称两家机构"抛出大量现金"且时机成熟 [5] - 两房目前为美国约半数住房贷款提供担保,自2008年次贷危机后长期处于政府托管状态 [6] - 美国财长贝森特2月曾表示两房脱离监管需评估对抵押贷款利率的影响 [6] 卡塔尔赠送飞机改装"空军一号" - 美国国防部确认接收卡塔尔赠送的价值2亿美元客机,计划升级为特朗普的新"空军一号" [7] - 改装需满足安全标准,预计耗时数年且成本超10亿美元,波音原定747改装项目进度滞后 [7][8] - 民主党批评此举涉嫌贿赂,特朗普辩护称飞机归属美国政府而非个人 [8]
特朗普与南非总统会晤时发生争执
证券时报· 2025-05-22 08:10
南非与美国外交争端 - 特朗普在会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视频和剪报,指责南非存在"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拉马福萨当场否认并强调所有种族均受暴力影响,黑人群体受害最严重 [2] - 特朗普2月曾批评南非新版《征用法案》构成"种族歧视",并签署行政令切断对南非援助 [2] - 南非驻美大使3月因公开批评特朗普"引领白人至上主义"遭美方驱逐 [2] - 美国国务卿5月20日宣布不参加南非主办的二十国集团会议,理由为"南非政策与美国不一致" [2] 南非土地政策争议 - 南非白人占人口8%却拥有全国73%农田,黑人占人口80%仅拥有4%土地 [4] - 南非总统1月23日签署新《征用法案》,允许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征收土地,但需遵循宪法规定的协商与补偿程序 [4] - 特朗普2月2日指控南非"没收土地",拉马福萨3日回应称法案符合宪法且未实际没收土地 [4] -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2月8日声明指出美国行政令"存在事实性错误",并谴责其忽视殖民历史 [4] 南非政府立场 - 南非多次驳斥"白人遭迫害"说法,称相关指控"完全虚假" [3][4] - 拉马福萨强调土地改革旨在通过公平程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4] - 南非官方指责美国散布虚假信息并歪曲南非国情 [4]
又见争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新华社· 2025-05-22 07:57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一些视频和剪报,指责南非正出现"针对白人的 种族屠杀"。 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一些视频和剪报,指责 南非正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对此,拉马福萨当场否认,并指出特朗普所谓南非白人正逃离暴力 和"种族主义"法律的说法站不住脚。 在这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特朗普突如其来的举动,导致本想借此行改善两国关系的拉马 福萨大吃一惊。拉马福萨说,在南非,所有种族都受到暴力事件影响,其中黑人受影响最大。 今年南非美国关系持续紧张 今年以来,南非与美国关系一直紧张。2月,特朗普炮轰南非颁布的新版《征用法案》,指责南非政 府"没收土地"构成对南非白人的"种族歧视",并发布行政令宣布切断对南非援助。受特朗普器重、生于 南非的埃隆·马斯克也多次抨击南非土地改革政策。 3月,南非驻美大使拉苏尔因在一次研讨会上称特朗普正在引领全球白人至上主义运动而遭美方驱逐。3 月23日,拉苏尔返回南非后表示,南非不能以牺牲国家尊严和主权为代价去挽回与美国的关系。他在一 份书面声明说,他希望南非能挽回与美国的关系,因为这对两国都很重要。但 ...
海外求学备上这份安全指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5:59
留学安全新态势 - 当前海外留学安全呈现3个新态势:涉财犯罪增多、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增加、留学生心理问题增多[3] - 涉财犯罪包括偷窃、入室盗窃、机动车盗窃、抢夺、抢劫、诈骗等,留学生可能因此遭受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3] - 不同国家安全问题存在差异:美国和加拿大涉枪问题较多,英国和澳大利亚持刀抢劫案例较多[3] 常见安全风险 - 校园安全风险包括校园欺凌和性骚扰[5] - 出行安全风险涉及出入境、交通和旅行,留学生常因不熟悉当地交通法规或危险驾驶导致事故[5] -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如与警察打交道的误解或触犯当地习俗禁忌[5] 安全素养提升 - 安全素养包括安全意识、知识、技能、习惯和能力五个方面[6] - 增强安全意识需熟悉留学国家常见风险,主动规避危险时间、地点和行为[6] - 夜间和敏感时间点(如新生入学、重大节日)风险较高,应避免前往犯罪率高或偏僻区域[6] 安全知识与技能 - 安全知识涵盖出入境规定、风俗习惯、学业规范、网络安全等[7] - 安全技能包括消防类、防恐处突类、医疗急救类、野外求生类和紧急自卫术[7] - 掌握安全技能可形成肌肉记忆,提高应急处置效率[7] 安全习惯与能力 - 安全习惯涉及交通、饮食、旅行、上网等方面,需避免走路看手机等恶习[8] - 安全能力包括远离风险、智慧避险、紧急脱险和遇险后修复四类[8] - 养成良好安全习惯和能力可显著提升留学安全水平[8]
冲突升级!美政府再削减哈佛大学4.5亿美元拨款,后者迅速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5-15 06:43
上述声明公布后不久,哈佛大学律师便修改了针对美国政府的诉讼文件,称政府"变本加厉"地对其采取限制策略,"加大资金削减、调查和威胁力 度,这将损害美国各州乃至全球学生的利益"。4月21日,哈佛对美国政府提起联邦诉讼,称后者冻结学校数十亿美元资金的行为非法损害其学术 独立性,并侵犯了学校的合法权益。 美媒分析称,5月13日修改的诉讼文件表明哈佛大学正在采取双管齐下的反击策略。哈佛大学校长加伯5月12日在写给美国教育部长麦克马洪的一 封信中驳斥了联邦政府的指控,称哈佛大学不偏袒任何一个党派,并已采取措施根除校园内的反犹主义。对此,美国政府13日在一封信中表示, 哈佛大学多次未能妥善处理校园内的种族歧视和反犹主义现象。信中引用了美最高法院2023年裁定禁止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考虑种族因素的判 决,以及哈佛最近一份详细记录了多起反犹主义骚扰事件的内部报告。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3日,美国政府宣布再次削减哈佛大学4.5亿美元联邦拨款,这是继上月冻结该校22亿美元资金后的又一举措。哈 佛大学同日迅速回应,向法院提交了一份修正诉状,扩大对政府的诉讼范围。此举标志着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 据报道,哈佛大学希望法院能在今 ...
关税阴霾下 美非洲裔农民面临更严峻困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2 07:57
全美黑人农民协会主席 约翰·博伊德:农民们打电话问我,"博伊德 我应该种庄稼吗?""眼下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你有没有听到有人说?""我们可以在哪 儿获得紧急贷款?"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没有资源来帮助他们。我们没有任何贷款项目来帮助他们,银行也不伸出援助之手。 0:00 美国政府肆意加征关税,这种做法正在反噬其自身经济,农业领域也不可避免地笼罩在关税的阴霾之下。特别是,美国的非洲裔农民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困 境。 约翰·博伊德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他是家族的第四代农民,同时也是美国全美黑人农民协会的创始人兼主席。 眼下正是播种季,不少非洲裔农民都向他表达了对关税影响的担忧。 在美国,想要从事农业,让农场顺畅运转并不容易,农场的资金运转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农业贷款。美国农会联合会表示,关税威胁到美国农民的竞争 力,并可能造成长期损害。 在芝加哥,一些小农场恐怕将不得不关闭。 农场主 迈克尔·霍华德:一些农民对我说,迈克尔,我们的农场可能不得不关门,因为我们无力承受关税。关税把我们困住了,我们有种子,但不知道要不 要种下去。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佐治亚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 比尔·温德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