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融资

搜索文档
今日财经要闻TOP10|2025年9月17日
搜狐财经· 2025-09-17 20:07
A股券商股资金压盘 -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两只券商股被大资金压盘 收盘时卖一压盘资金分别为31亿元和7.6亿元 合计38.6亿元[1] - 券商股从红盘回落至下跌约1% 在本轮行情中未走出主升浪 主要扮演指数节奏调节器角色[1] - 权重蓝筹方向整体表现落后 券商股走势反映市场结构特征[1] 美联储降息路径预测 - 瑞银预测美联储自9月起连续四次降息 总幅度100个基点 因通胀接近目标且劳动力市场风险加大[1] - 高盛预计2024年9月/10月/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2025年再降两次至3%-3.25% 若就业恶化可能降息50个基点[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年余下三次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 较此前增加10月降息[1] - 巴克莱预计2024年降息三次 2026和2027年各再降一次[1] - 摩根大通认为降息25基点概率47.5% 标普500或涨1% 维持不变概率仅4% 或致标普500跌至6450点[1] - 德意志银行预测分三次降息各25基点 本次会议可能出现1988年来首次三位理事投反对票[1] - 花旗财富预计下次会议降息25基点 后续政策保持数据依赖[1] - 中金公司预计9月降息25基点 可能10月再降 但提示通胀上行和就业走弱限制降息空间[1] - 野村证券预计9月/12月/2026年3月各降息25基点 因劳动力市场放缓和通胀温和[1] - 市场共识为25基点降息基本确定 分歧在于高盛/瑞银更激进 中金提示政策空间有限[1] 香港金融市场改革 - 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加强对国家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2] - 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2]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2] -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2] 消费政策试点 - 商务部将在全国选择约50个城市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建设[3][4] - 试点城市需具备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等特征[3] - 重点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进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3] 科技行业动态 - 阿里自研AI芯片亮相 旗下平头哥PPU芯片部分重要参数比肩英伟达H20芯片并超过A800芯片[5] 财政数据 -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0.3% 其中税收收入121085亿元微增0.02%[6]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68亿元同比下降1.7% 地方本级收入83930亿元同比增长1.8%[6] 生猪产能调控 - 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提及控制能繁母猪产能任务 计划在全国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至约3950万头[7] - 会议落实生猪出栏称重等内容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家企业参会[7] 服务业政策 - 商务部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系列特色文件 形成服务消费政策组合拳[7] - 目前已建立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 出台30多项配套政策[7] 期货市场创新 - 大商所就焦煤期货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拟制定相关合约规则[8]
李家超: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6:34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将通 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 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 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 易。 (大湾区之声) (来源同花顺,以上信息为南都·湾财社AI大数据自动生成) ...
证监会放大招!科创板“U”标企业来了,五大看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0:45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 科创成长层将成为未盈利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存量、增量未盈利企业全部转移至科创板创新层 [1] - 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统一标识 [2] - 调出条件新老划断:存量公司需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增量公司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3] - 投资者要求更高,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才能投资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4] - 企业信息披露要求更高,需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披露未盈利情况及相关风险 [5] - 督导机构责任更大,需就企业研发、盈余改善等有关风险发表意见 [6][7] 证监会四大类政策利好 - 类型一:通过科创债ETF等系列产品支持科技企业融资,包括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和可转债,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REITs等融资 [10] - 类型二:推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系列措施,包括支持设立专门科技公司、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 [11] - 类型三: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包括优化QFII制度、拓展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12][13] - 类型四: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包括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和重组简易审核程序 [14]
证监会放大招!科创板“1+6”只是开始,四大类政策利好已在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6:47
政策类型一:全方位支持科技企业融资 - 加快推出科创债ETF,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3] - 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新型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REITs等融资,进一步盘活科技创新领域存量资产 [3] 政策类型二: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 支持在上海设立专门科技公司,建设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3]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3]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 [3] 政策类型三: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 [4] - 将更多产品纳入外资交易范围,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4] - 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4] - 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4] 政策类型四: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5] -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 [5] - 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新举措落实 [5] - 严惩违法输送利益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严防"浑水摸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