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icon
搜索文档
投教宣传|一图看懂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 -- 科创成长层》和修订后的《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 -- 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2] -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无需新增门槛 只需满足科创板基本要求: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且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3] - 普通投资者投资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前需签署《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风险揭示书》[5] - 已开通科创板权限的存量投资者需补签《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方可参与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6] - 科创板存量未盈利企业不强制要求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 但需先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8]
中国结算要求券商报送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情况
环球网· 2025-07-16 10:51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 - 中国结算发布特急文件 要求券商报送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情况 以落实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1] - 自2025年9月22日起 已签署风险揭示书的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证券账户将标注为"C"类 未签署的新增投资者标注为"K"类 [3] - 中国结算将于2025年9月19日日终后 将存量科创板投资者账户统一标注为"K"类 [3] 风险揭示书执行细则 - 上交所7月13日发布《科创成长层必备条款》 要求券商制定配套风险揭示书 普通投资者首次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前必须签署 [3] - 券商需通过短信、电话或交易软件弹窗等方式 向投资者充分告知科创成长层股票的适当性管理要求和风险特征 [4] - 未签署风险揭示书的投资者 券商不得接受其相关委托 [3] 券商落地进展 - 部分券商如国金证券已在交易App上线"开通科创板成长层"功能 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后即可开通权限 [4]
A股大消息!“特急”文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2:54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中国结算发布特急文件要求券商报送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情况以落实科创板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1] - 自2025年9月22日起已签署风险揭示书的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证券账户签约类别标注为C未签署的新增投资者标注为K[1] - 存量科创板投资者账户签约类别将于2025年9月19日日终后统一标注为K[1] 风险揭示书签署要求 - 上交所7月13日发布《科创成长层必备条款》要求券商制定相应风险揭示书[1][2] - 普通投资者首次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前需签署风险揭示书未签署者券商不得接受委托[2] - 券商需通过短信电话交易软件弹窗等多渠道向投资者充分揭示科创成长层股票风险[2] 券商执行情况 - 国金证券等多家券商已在App上线科创板成长层权限办理功能支持在线签署风险揭示书[2] - 券商投顾在客户群中重点提醒存量科创板投资者需签署新协议才能交易成长层股票[2]
A股大消息!“特急”文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2:41
中国结算要求券商报送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情况 - 中国结算发布特急文件 要求券商报送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签署情况 旨在落实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意见 支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1] - 自2025年9月22日起 已签署风险揭示书的科创板普通投资者和可投资新注册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的专业投资者 证券账户签约类别标注为C [1] - 未签署风险揭示书的新增科创板普通投资者和不可投资新注册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的新增专业投资者 证券账户签约类别标注为K [1] - 存量科创板投资者将于2025年9月19日日终后统一标注为K [1]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必备条款 - 上交所制定并发布《科创成长层必备条款》 帮助投资者理解未盈利企业股票投资风险 强化会员适当性管理职责 [2] - 自7月13日起 普通投资者首次参与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申购交易前 券商需充分告知风险并要求签署风险揭示书 未签署者不得接受委托 [2] - 券商需多渠道做好风险提示与投资者教育 通过短信、电话或交易软件弹窗等方式及时充分告知科创成长层股票适当性管理要求和风险特征 [2] 券商落实科创成长层权限开通 - 多家券商已在App中上线"开通科创板成长层"栏目 如国金证券佣金宝App支持权限办理 投资者登录签署风险揭示书即可开通 [3] - 券商投顾在客户群中重点提醒 有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需签署新协议才能申购交易成长层股票 [3]
最新!中国结算,向券商发送急件!
券商中国· 2025-07-15 21:43
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 - 中国结算发布《通知》,要求券商自2025年9月22日起对投资者账户进行差异化标注:已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的标注为C,未签署的标注为K [1][2][3] - 存量科创板投资者账户将于2025年9月19日日终后统一标注为K [4] - 上交所同步要求券商完善技术系统,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职责,并需在系统上线后反馈就绪情况 [4] 券商技术准备与功能上线进展 - 国金证券佣金宝APP已率先支持在线签署风险揭示书并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5] - 多家券商正加紧推进相关功能开发,计划在交易所规定时间内完成技术准备 [6] 投资者权限开通规则 - 普通投资者首次开通科创板权限需签署《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风险揭示书》,若需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则需额外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 [7] - 存量科创板普通投资者必须补签《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方可参与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 [7] - 投资者参与通知发布前已上市且未盈利的科创板股票交易无需签署额外文件 [8] 风险揭示与投资者教育 - 上交所要求券商通过短信、电话、交易软件弹窗等多渠道向投资者充分揭示科创成长层股票风险 [8] - 自2023年7月13日起,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前必须签署新版风险揭示书 [7]
科创板“1+6”配套规则正式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7-13 19:57
科创板"1+6"配套规则正式落地 - 核心观点:科创板推出"科创成长层"及六项配套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精准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同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和IPO预先审阅机制 [1][2] 科创成长层细则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企业上市即纳入,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首次盈利即调出,新企业需满足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 [3][4] - 股票标识差异化:存量企业标"成1",新企业标"成",均需在简称后加"U"标识未盈利状态 [4] -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强制披露未盈利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持续督导机构需加强履职 [4][5]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认定标准:需满足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企业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企业,且在IPO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股≥3%或投资额≥5亿元 [8][9] - 制度定位:作为审核参考而非降低标准,不强制要求但可增强市场认可度,重点防范突击入股、利益输送等行为 [9][10] - 市场作用:通过专业机构背书筛选优质企业,形成"投早投小"的长期资本引导机制 [10][11]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适用情形:针对涉及核心技术攻关或敏感信息过早披露可能影响经营的企业,需证明申请必要性 [12][13] - 流程要求:需完成保荐人内核、证监会辅导验收,审阅意见不替代正式审核,通过后可加速正式申报流程 [13][14] - 保密性:审阅过程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回复文件(涉密信息可豁免) [14] 市场影响与行业评价 - 机构观点:科创成长层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闭环生态,提升科技企业融资效率(招商证券、华泰证券) [5][6] - 学术观点:预计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复旦大学) [7] - 效率提升:预先审阅机制可减少正式审核负担,增强制度国际竞争力(达晨财智) [15]
科创板1加6配套规则正式落地,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
新浪财经· 2025-07-13 19:42
科创板"1+6"配套规则正式落地 - 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配套规则 [1] - 新增《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从投资经验、合规运作、投资入股时间、持股规模、独立性等多个维度明确认定条件 [1] - 配套规则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明确预先审阅机制适用情形和科创成长层调出指标计算口径 [1] 科创成长层设立背景与意义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科创板意见》,提出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推出6项改革举措 [1] - 科创成长层设立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进入"精准滴灌"新阶段 [1] - 科创成长层丰富了科创板市场层次,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提升市场包容性和吸引力 [1]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董军峰认为科创成长层配套改革是科创板"六年之期"的重要举措 [1] -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表示政策将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政策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科技红利窗口,实现"政策赋能与技术优势的双向奔赴" [1]
科创板重磅!32家企业入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18:22
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2]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明确科创成长层定位和要求 [2][4] - 改革未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 [4] 科创成长层企业 - 32家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包括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涵盖生物医药、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 [4]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提高 [5] -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门槛仍为"50万元资产+2年经验",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5] 预先审阅机制 - 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 [8] - 上交所将严格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开展审阅工作,审阅意见不构成对发行条件的预先确认 [9] - 预先审阅期间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涉及国家秘密等可申请豁免 [9]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细化:包括私募基金、政府基金等,需有良好投资记录 [11] - 投资机构需在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有发行人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 [11]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信息可作为审核参考,但不影响审核标准和速度 [12]
刚刚,上交所重磅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7-13 16:19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背景 -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六年来,科创板改革效应不断放大,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2]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设置科创成长层以更好发挥支持科技创新功能作用 [2] - 《科创成长层指引》细化落实《科创板意见》要求,明确科创成长层的具体定位、纳入调出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 [2] 科创成长层定位与范围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3] - 科创成长层范围包括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及新注册的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 [3] - 存量公司自指引发布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增量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 [3]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及程序 -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增量公司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存量公司调出条件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 [3][4] - 调出程序要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披露符合调出条件的公告,上交所及时将公司调出科创成长层 [4] - 科创成长层公司层次调整后因会计差错更正等原因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上交所将其调回科创成长层 [9] 科创成长层信息披露要求 - 科创成长层公司需在年报中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影响,并在首页显著位置提示风险 [6] - 公司发生对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成长前景或盈余改善有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或负面事项时需及时披露 [7] - 持续督导机构需识别并督促公司披露相关风险或负面事项 [7] 科创成长层特殊标识与投资者管理 - 科创成长层股票或存托凭证简称后增加"U"进行特殊标识 [9] - 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前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但存量科创板股票交易不受影响 [9] - 行情终端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1" [29] 科创成长层改革推进措施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8] - 上交所将加大调出前后的监管力度,强化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和异常交易监管联动 [18] - 改革未对个人投资者新增交易门槛,仍为"50万元资产+2年经验"的资金和投资经验要求 [19] 预先审阅机制安排 - 预先审阅机制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突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 [21] - 发行人需高质量准备预先审阅申请文件,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并履行保荐人质控、内核会议等内部程序 [22] - 预先审阅期间相关文件不对外公开,发行人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文件 [23]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可自主认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信息 [24]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需满足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良好诚信记录等条件 [25] - 发行人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仅作为审核参考,不影响其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 [25]
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将区分展示存量和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
快讯· 2025-07-13 15:14
科创板股票展示优化 - 中国证监会6月18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要求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特殊标识"U" [1] - 上交所优化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展示,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提示信息为"新注册科创成长层股票" [1] - 对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添加标签"成1",提示信息为"存量科创成长层股票",帮助投资者直观区分 [1] 监管政策调整 - 科创成长层设置旨在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通过特殊标识区分不同注册状态的股票 [1] - 上交所组织市场对终端展示进行优化,落实证监会意见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