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心

搜索文档
重庆做金融,目的是什么?
36氪· 2025-08-26 11:27
要搞金融,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开始摆出架势。 日前,重庆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新中心强化金融支持,推出17项具体支持,明确将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重庆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文 件。 往前回溯,7月,重庆召开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明确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 用力度;6月发布的指数显示,重庆在2025中国消费金融指数中跻身前三。 另一桩值得一提的事是,重庆金融圈在近期迎来了一场震动——8家小额贷款公司在7月31日同一天收到 监管措施决定书,正式退出行业。另据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6月—7月还有另外3家小额贷款公司相 继退出。 小贷公司的集体清退,金融建设的集中发力,重庆搞金融,目标何在? 小贷业务急速收缩 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中,重庆位列全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第八,其中机构实力排 名第七。 对于曾长期以"小贷之都"著称的重庆而言,这样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 虽然严格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在《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被界定为地方金融组织,而非金 融机构,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小贷公司确实构成了重庆金融版图的重要部分。 自 ...
沿海大省“双城记”,为何扩容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3:54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近日,唱好杭甬"双城记"第四次市级联席会议在宁波举行。与此前明显不同的是,杭州、宁波、绍兴三市首次共同举行这一市级联席会议。 会上,杭州与绍兴签署《深化同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打造湾区同城新典范、未来城市新样板"的目标。几个月前,宁波、绍 兴也刚刚签署了《共促创新合作新高地 共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共创世界级湾区创新合作新高地"的定位。 这也意味着,杭甬"双城记"迎来实质性扩容。在浙江省域经济版图上,杭州与宁波一东一西两大极核分外耀眼,而两地之间的绍兴就像一 条"金扁担"联通杭甬,也在融合发展中成为全省发展的关键支撑。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单独的城市都很难获得大的发展。它们三个(杭州、绍兴和宁波)相互借力,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出杭 绍甬城市带是非常有希望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斌栋对城市进化论分析。 当"金扁担"加速融入双城,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又将如何共建"世界级湾区"? "黏性" 在全国区域版图中,不少省份都存在"双城记"格局——广州与深圳、南京与苏州、济南与青岛以及杭州与宁波等,都有着类似的"剧本 ...
省政府批复《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建湾区智创蓝海 筑岭南活力都会
广州日报· 2025-07-16 16:11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强化南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等职能,建设湾区智创蓝海、岭南活力都会 [1] - 到2035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 - 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主中心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副中心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 [2]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片"结构,三核包括千灯湖服务核、枢纽新城商务核、三龙湾创新核 [2] - 划定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和42个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空间集聚提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 [3] - 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佛山西站作为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功能 [3] -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形成"纵贯南北、一带链接,联动东西、融湾同城"格局,重点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围"先导区等试验区 [4] 产业与创新布局 - 建立"全球科技+港深研发+南海中试、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链网格局,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3] - 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和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 [7] -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7] 生态与土地管控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31.84平方公里以内 [5] - 构筑"一山三江、一环多园"生态安全格局,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6]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7] 文化与公共服务 - 保护西樵镇、松塘村等历史文化空间,加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6] - 构建均衡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15分钟城乡生活圈为基本单元配置民生设施 [6] - 塑造"一山映塘、三江画廊、九脉秀城"的总体城乡景观风貌 [6]